登陆注册
8282400000012

第12章 刘秀临危不乱

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为王莽篡汉,禁止刘氏子孙为官,所以刘秀一度沦为平民,后来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加入了反抗王莽统治的义军。由于刘秀所属义军在战场上推进得异常迅速,引起了王莽的恐慌。情急之下的王莽决定孤注一掷,派大将王寻、王邑率领精兵四十余万,号称百万,立即从洛阳出发,直奔起义军占据的昆阳而来。为了虚张声势,王莽还特意任命一个名叫巨无霸的巨人为校尉,带领着经过驯化的老虎、豹、犀牛、大象上阵助威。

当时,驻守在昆阳的起义军只有八九千人。闻听数量上百倍于己的敌军就要到来,守城将领个个惊惶不已,纷纷主张放弃昆阳,带着家眷和财宝退回原来的据点。

在这关键时刻,刘秀站出来对诸将说:“如今确实是我军人少,粮食又不足,而王莽军队又有上百万之多。但如果我们齐心合力抗击敌人,胜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可如果分散兵力,必败无疑,况且现在义军大部分都在攻打宛城,不可能分兵支援我们,一旦昆阳失守,不到一天,其他各部包括攻打宛城的军队也将灭亡。今天我们如果不能同心同德、共图大事以成功名,难道能守住自己的老婆、孩子和财富吗?只怕到那时连性命也保不住了!”大家听了之后,还是举棋不定。

恰在这时,忽然有探马来报:王莽大军已经到了城北门,扎营数百里,望不到尽头。诸将一听,都面面相觑,没有了主意,只能请刘秀为之谋划。最后,大家都同意刘秀的意见:由王凤、王常率主力坚守昆阳,刘秀则另率十二骑突围去定陵、郾城,调集救兵。

刘秀等十三骑在千军万马中,左冲右突,毫无惧色,杀出一条血路,到定陵、郾城征集近万人的兵力回援昆阳。由于大军行动缓慢,刘秀亲自带着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一支一千多人的先锋部队赶到昆阳,他们在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当时,王莽军队中为首的将领王寻、王邑正在加紧进攻昆阳,见刘秀兵少,想杀他个下马威,于是派几千骑兵与刘秀对阵。

刘秀趁敌军还没有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一连杀了几十个敌人。起义军将士见刘秀奋勇冲杀,非常惊讶地说:“刘将军平时见小敌怯阵,今见大敌,反而勇猛异常。小敌容易立功,大敌几乎可以丧命。刘将军为人仁厚,大智大勇,请大家帮助刘将军。”于是各路将士都勇敢冲上去,敌军哪里抵挡得住,纷纷逃窜而去。汉兵乘胜猛击,越战越勇,接连取胜。刘秀又乘势带着三千名敢死队,向王莽军的中坚部队冲杀过去,阵前斩杀敌将王寻。

王莽军一听主将被杀,全都慌了神,乱奔乱逃,自相践踏,沿路一百多里,丢下大批王莽军的尸首。当王莽军大将王邑逃回洛阳的时候,四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在昆阳大战中,刘秀充分显示了他智勇双全的军事才华,一跃而成为起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奠定了他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智慧心得】

处变不惊方为英雄本色

一个政权、企业、集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变故是常有的事。当危机和变故来临之际,领导者是否能够像刘秀一样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将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

这是因为,不管多大规模的集体、团队,也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而且越是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大家越是看领导行事。如果在这个时候,领导者也像普通人一样惊慌失措,那么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更大的恐慌,使整个系统完全陷入瘫痪。很多政权、集体往往不是被危机本身所摧垮,而是被危机所带来的恐慌所击溃。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共90万大军,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兵所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隔河对峙的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觉得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身为六军统帅的苻坚都这样想,手下的将士就可想而知了。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便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被恐惧所笼罩的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也中箭而逃。

反过来,如果在这一关键时刻,作为领导者能够冷静下来,表现得沉着稳重,那么其他人就会觉得有了主心骨,情绪也就自然稳定下来。局面首先被控制住了,才有群策群力,共渡难关的可能。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和项羽在两军阵前对话。刘邦历数项羽的罪过,使项羽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命令暗中潜伏的弓箭手向刘邦放箭。其中一支正好射中了刘邦的胸口,伤势十分严重,疼得刘邦俯下身子。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大军统帅,如果带头撤退,必然会动摇军心,刘邦很快恢复了平静,假装捂着自己的脚说:“幸好只是给他们射中了脚趾。”将士们听了,顿时稳定下来,抵御住了楚军的进攻。

因此,一个卓越的领导人或者能够成大事的人,在面对危机能够做到举重若轻,闲庭信步,才能够控制局面,不至于被恐慌所吓倒。

处乱不惊,临危不乱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能够稳定局势,更主要的是这种素质能够帮助领导者排除干扰,以最快的速度想出解决危机的方案。当前秦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到淮河、淝水岸边时,东晋君臣一时间竟个个惊慌失措,因为他们毫无思想准备。面对十倍于己的大军,只有谢安镇定自若,当谢玄问他如何破敌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早已经有了安排。”然后还和人若无其事地下棋,请大伙儿一起游山玩水。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这样原本乱作一团的朝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其实,谢安并非真的胸有成竹,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演一出戏罢了。等到客人散去,他便开始仔细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然后连夜将谢石、谢玄等将领召集到自己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交代清楚,部署明白。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化解了危机。

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人们都希望追随具备这一能力的领导者或者招募具备这一能力的员工,使集团或集体利益处于危机时能够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因此,从古至今,能否在重大变故或者危机来临的时候保持沉着冷静也就成为判断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三国时的司马懿可以算一个处变不惊的典型。在和诸葛亮的多次交锋中,无论诸葛亮怎样激他,甚至羞辱他,他都淡然处之,致使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均无功而返。后来魏明帝死后,魏国的实权掌握在司马懿和曹爽手中。司马懿为了独揽大权,暗中准备除去曹爽。他行事非常机密,只和长子司马师商讨筹划,直到发动政变的前一个晚上,他才把消息透露给次子司马昭。当夜,司马懿对身边随从说:“这兄弟俩身体不好,你去看看他们睡得怎么样?”那个随从看后回报说:“大公子睡得又香又甜,二公子不知有什么事牵肠挂肚,翻来覆去睡不好。”司马懿一听就明白大儿子司马师的才能要优于二儿子,并因此决定将来由司马师继承自己的职位。

既然具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能力不仅决定着一个人能否独自领军,开创一番事业,还关系到能否得到领导的赏识、群众的认可,才能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却只能临渊羡鱼,而不思退而结网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心理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决不能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先天素质肯定会发生作用的,但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无论任何人在遇到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吃惊和慌乱。以前面提到的司马师为例。公元225年,扬州刺史文钦兴兵作乱,司马师率军讨伐。一天夜里,文钦之子文鸳前来袭营。司马师原来左眼生有肉瘤,刚刚让医生割去。文鸳这一惊吓,左眼球竟然夺眶而出。为了不使六军知道自己的病情而产生慌乱,司马师用被蒙住脑袋,疼极了,就咬被子。最后将被子咬烂了,也未发出一声,终于稳住军心,赢得战争的胜利。

可是,为什么以司马师为代表的优秀人物对突发事件,却会有不同常人之举呢?这是因为这些人有着强烈的角色意识,能够随时随地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这种角色意识的获得,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通过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等行为进行不断的强化。真有危机发生时,也就形成了习惯成自然的随机反应。至于像谢安那样在山雨欲来的危急关头还能够保持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则得自于他们快速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种素质也不全是天生具备的,同样是源于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和有意识地锻炼。

比如,生活在晋代的王戎小时候曾经与一群孩子去看老虎。老虎突然发出愤怒的吼声,除了王戎之外,其他孩子都吓得四散奔逃。王戎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淡淡地说:“老虎在笼子里有什么可害怕的。”正是这种从小就具有的快速反应的习惯,才使得王戎长大以后,能够在动荡不安、多事之秋的年代里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总之,一个人在局势安定,处理常规事务的时候,思维清晰,全面考虑问题是很正常的。一旦自己处于明显的劣势,或者有突发事件来临,还能够安之若素就不容易了。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锻炼,还是完全有可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

同类推荐
  • 首席护卫

    首席护卫

    你想了解权力的游戏吗?你想清楚人心的险恶吗?你想知道职场的定位吗?扮猪吃老虎?非也!菩提本无物,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须要扮猪!熟读中华历史,青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与古代中华相似的世界。宣誓为卫,旋即发现险情四伏!纵览中华五千年历史,掩盖在辉煌下的权谋,争斗,总结而出的就是两字——厚黑!且看他如何在这险境中上演一出权力的游戏!
  • 存亡日

    存亡日

    故事从一个千疮百孔的乱世开始,在一个繁华淡去的盛世结束。他由一个凡人过渡到权力的制高点,在怀疑和信任之间做出选择。明天很难变得更好,因为只要你活着,“更好”这个概念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 乱的盛世

    乱的盛世

    汉高祖刘邦三皇子刘如意,集万千宠爱,万千嫉恨于一身。母妃的困境和吕后的残忍,让他在年少之时,就开始变得冷酷,果断。。。盛世的开端,隐藏着疾风骤雨,易储失败,让他深陷危机。绝境之中,他和虞姬之女虞悦相遇。隔着国仇家恨,却又命运相似的两个人,将何去何从?这乱的盛世的风雨,又该如何平息?当柃琴弦动,一切会渐渐揭晓。
  • 成为大明天启皇帝

    成为大明天启皇帝

    穿越历史到明朝成为天启皇帝,一改历史天启皇帝不理政事的情况,历心图志,振兴大明,开疆拓土,消灭后金,扫平内部叛乱,发展经济,并吞朝鲜,日本。
  • 征旗

    征旗

    不知名的大陆。战乱四起,大争之世,各地连年征战,百姓疾苦,诸侯割据。唯大雄主者,方能一统天下。
热门推荐
  • 弑鬼令

    弑鬼令

    天生的天煞孤星命,从小跟随神秘的千年弑鬼门的掌门学道术,自大学开始破迷案,除妖孽,虽说是天命不可违,但我却逆天而上,管你是天命还是地命
  • 恐怖之魔鬼游戏

    恐怖之魔鬼游戏

    这是一个名为魔鬼的游戏,一个可以满足一切的游戏。明知进入这个游戏的代价,人们依然不顾一切的加入。这是一个没有正义的游戏,那些好人却为之趋之若鹜。这是一个残酷至极的游戏,无数人进去便无数人死亡。~~~一个软弱的男孩进入这个游戏,会发生什么?
  • 上古圣主

    上古圣主

    我只愿安稳度此一生。我只求平淡不问江湖。然而血路漫漫,我终有自己为之一生也要坚守的信仰,远方的路很长,可我需要坚定的走下去。执手中之剑,开无阻之道。我不在江湖,可江湖有我的传说——少年傲气冲冠怒,拳破苍穹吾为主!
  • 落下的枫叶

    落下的枫叶

    心雨,记住,我是你一生的守护者。——墨毅澈
  • 韵水华

    韵水华

    当日纵情浮华,现今思来索然无趣。只不知,这么些年,何为真假,何为对错?本文虚构,切勿抄袭。
  • 蛮震八荒

    蛮震八荒

    传说在绯月之夜,地狱将从地下升起,恶魔以无上恐怖之姿降临,吞噬万千生灵……少年为守护家人,守护心爱之人,守护所有身后之人,手持阎罗枪,咆哮在这天地苍穹!
  • 暗香沉,灵动天下!

    暗香沉,灵动天下!

    “命硬克夫,终身难有白头郎”她是富甲天下的钟家五女,一出生便命带断掌,有道士如是说。他娶她,纯粹是为了挽回家族生意,谁让她的陪嫁足以买下整个城池。当婚后的生活全是无尽的打骂,无尽的侮辱,一向温顺柔弱的她,绝望了,三尺白绫,结束了一段年轻的生命,却带来了命运之门的一次开启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白领丽人,聪明,美丽,却一点都不善良,所有白雪公主拥有的美好品质,她全不具备,她有的,只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还有,人欺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狠厉,当这样的女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异时空时,又会发生一故事?“钟灵儿,你到底还想要什么?”“只要是我想的,便是我能得的!顺风兮,逆风兮,这世间,何阻我飞扬!”
  • 复仇进行时:公主殿下请赐教

    复仇进行时:公主殿下请赐教

    十年前她们因为各不相同的原因被赶出家门,十年中,为了同样的目标一起奋斗,成长,十年后,又再一次因为同样的目标来到了同样的地方。在这里她们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他,他,而他们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到她们的计划呢?又是否能让她们走出仇恨的阴影呢?
  • 神殒上古

    神殒上古

    两千年前,繁华的原大陆,封印着诸神的神之庭院被人打开。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这是一个黑暗时代的来临!两个混血儿踏上寻仇之旅,将屠刀指向了高高在上的神灵。风云际会,英雄降临,乱世再现,人与神的战争打响!
  • 冰离陌

    冰离陌

    冰离陌,生于冰族王室,一身神力,却被封印,年少走失,被人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