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0000000025

第25章 何必曰利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尚“义”,讲“舍生取义”。但在生活世界中,“义”与“生”的冲突并不常见,常见的倒是“义”与“利”的冲突。孔子早就提出要“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认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这一“义利之辨”的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特别的发挥,但由此也多为后人所误解。

孟子“义利之辨”的针对性实可分为几个层次,而以其论治理国家即政治层面的内容为最凸显。这里就选两段来看一看:

第一段“孟子见梁惠王”是《孟子》一书之首,说明作者自己对它很看重,也向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不难发现,梁惠王当时的心情不好,所以对孟子的称呼很随便,开门见山就急着问如何能使他的国家获利。惠王所问的“利”,是指富国强兵、征战夺地等治国之术。他所以这么急,是因为当时魏国的处境确实不妙。魏国本是春秋末年从“三家分晋”而来的,惠王之祖魏文侯、父魏武侯,在文治武功方面都颇有建树,使魏国成为当时的主要强国即所谓的“战国七雄”之一。惠王即位后,开始干得还不错:曾打败过韩、赵、宋诸国;曾迫使鲁、宋、卫、韩诸国来朝拜;曾与秦国达成短暂的和平;又在诸侯中第一个自称为“王”;还率领诸侯“逢泽之会”朝见周天子等。但到了他统治的中后期,形势却每下愈况:与东面的齐国交战惨败,太子和大将被杀;与西面的秦国交战屡败,被割去了不少土地;与南面的楚国交战又败,土地亦被割去。你说惠王心里能不着急吗?他急于想使自己的国家重振雄风、强大起来,急于想雪耻,急于想报仇。因此,见到以贤、智闻名的孟子,他劈头就问如何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问题。

但在孟子看来,富国强兵、征战夺地这种急功近利,不是治国的上策,反而是引起动乱的根源;要想使国家强盛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讲求仁义,积极推行王道,实施仁政。所以,孟子的回答不是要否定“利”,他只是告诉梁惠王,富国强兵、征战夺地仅是政治上的小利,且副作用很大;只有讲求仁义,才是政治上没有副作用的大利、根本之利。至少在孟子的想法中,“仁义”这个大利已包含了富国强兵等小利,讲了大利,小利自在其中,不必多说。

对此章的内容,过去常有误解。误解的原因有古文太过简约,也有语句理解的歧义,但最主要还是后儒们的过度理解乃至歪曲诠释。如对梁惠王问“利”的误解:惠王所问,并不是一般狭义所说的利益,而是国家的大利。惠王之举,旧时常给读书人骂,说他是个急功近利的“小人”。但如果能了解当时魏国的实情,设身处地、平心而论,应该说那不过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尽管他确实是急功近利了一点。至于对孟子答以“义”,那误解就更大了,简直就以为孟子是只讲“义”不讲“利”。实际上,孟子在回答中从未否定过“利”。孟子甚至连齐宣王“好勇”、“好货”、“好色”都没有完全否定,又岂会完全否定“利”?

第二段节选自孟子与宋牼的对话。宋与孟子同时,也是“稷下学宫”学者。当时秦楚交战,宋想去劝两国罢兵。孟子对其用心表示赞赏,问他将如何劝。宋答以双方交兵的不利来劝。孟子认为这不好,会造成秦楚君民重利轻义之弊。所以应劝以义,何必曰利。这一段与孟子见梁惠王时说的内容相通,衍生的意义是:同样的实际效果,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因此动机问题也是君子所应重视的。

从对政治层面“义利之辨”的分析,孟子想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前面说“心”时提到过的——“人心”关乎世道!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梁惠王:即魏惠王。在位时为避秦国威胁,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叫梁惠王。交:互相。征:求。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兵车。弑:以卑杀尊。夺:篡夺。餍:满足。后:怠慢。今译

孟子去见梁惠王。惠王问:“老丈,你不远千里前来,大概对我的国家将会有利吧?”

孟子答道:“大王何必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倘若王说‘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才对我的家有利’,士和庶人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从上到下互相追求的都是利,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兵车万辆的国家,弑杀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兵车千辆的家族;拥有兵车千辆的国家,弑杀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兵车百辆的家族。能在拥有兵车万辆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能在拥有兵车千辆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不能算不多了。如果真是轻义而重利的话,那就非闹到不夺得全部就不满足的地步。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国君。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呢?”

原文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

注释

终:尽。

今译

做人臣的怀着利去事奉君主,做人子的怀着利去事奉父亲,做人弟的怀着利去事奉哥哥,这就使得君臣、父子、兄弟间完全去除仁义,怀着利来相互对待,如此而不灭亡的,还未曾有过……做人臣的怀着仁义去事奉君主,做人子的怀着仁义去事奉父亲,做人弟的怀着仁义去事奉哥哥,这就使得君臣、父子、兄弟间去除了利,怀着仁义来相互对待,如此而不称王天下的,还未曾有过。何必说利呢?

同类推荐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热门推荐
  •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宝来袭:大神好腹黑

    萌宝来袭:大神好腹黑

    初次见面,就不小心把计算系的天才高冷男神夜天辰给吻了。好吧!如果这只是意外,那么对于后面的意外。狂轻溪真心发四:她真的是不小心把男神扒光还不小心扑倒了。片段一:“爹地!老妈在游戏里被人杀了。”某女娃泪眼兮兮的看着自家老爸。某男一听,果然,眉头一挑,敢杀他老婆。行,这就去灭了他。片段二:“爹地妈咪,染染和夏夏在游戏里刷Boss时被人杀了,呜呜呜。”什么?两人同时站起。谁胆子那么大。连两大神的小神也敢杀。不行,杀他个退服。宠儿无度的某两人顿时将那人杀得游戏都不敢玩了。。。
  • 穿越时空的少女:情迷往事

    穿越时空的少女:情迷往事

    她一个奇怪的发现使她i穿越到了古代。落魄公主如何在皇宫生存,将会遇见怎样的爱情?温文儒雅的男儿,让她沉醉。冲动刚烈的男儿,又让她愧疚。一心痴痴等待,一边一往情深,一场生死相随。这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是一场对她的劫难?当一切的一切都注定守护不住,还有谁最终留在她身边?当一切都落下帷幕,剩下那是涓涓而逝缱绻年华。
  • 大隐世

    大隐世

    之前,他认为宗派只是宗教,法术只是戏法,妖魔鬼怪只是故事,只有少数人不正常……某夜过后,他的三观慢慢发生了改变,他开始发现很多人不一般,妖魔鬼怪就离自己不远,繁华的都市,无时不刻在发生着各种离奇的事情……“一休啊,你说,我只是为了LOL能及时拿个一血,撒了把尿忘了洗手,为啥世界就不大同了?”某人扭头问道。旁边,一直萌萌的秦时明月的卡通小貔貅睁大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他,默然不语。
  • 异界之狂兽纵横

    异界之狂兽纵横

    人之身,兽之心,天之命。兄弟情,真情爱,生死随。热血沸,守信念,诛强敌。谋智力,乱天命,衍生机。
  • 和自己谈恋爱:青春幻旅

    和自己谈恋爱:青春幻旅

    一场灾祸,柳小圆缺失一魂两魄,如今这一魂两魄化而为人,她又该如何。虽然古灵精怪,却从小体质孱弱,一直渴望外面的精彩世界的她如今来到精彩的大学,碰到他们三个,该何去何从。当年的灾祸,似乎因为她的回来,又将延续下去。看他如何在三个护花使者的保护下,见证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 穿越之异界水起

    穿越之异界水起

    一朝穿越,沦为废材,看我如何化力气为浆糊。
  • 蜜宠机器人明星

    蜜宠机器人明星

    简介:她,是不为人知的机器人,演技精湛,嗓音天籁,舞艺高超,颜值爆表,气质空灵,是为娱乐圈应运而生的一台机器人!她,混迹人群,在娱乐圈中所向披靡,是当之无愧的荧屏宠儿了。以上是她在荧屏上的表现,而私底下就……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孩儿,不懂人情世故,生活常识为负,总是一副呆萌无辜的模样。这令某人抓狂无比,他的爱赤裸裸地摆在她面前,而她却视若无睹,不知人间情爱为何物,总是无意践踏他的情,无视他的爱,伤害他的心。有时候,他恨不得把她抓起来暴打一顿,然后把她的脑子耗开,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构成的,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啊!但是伤心难过之后,他又继续犯贱地凑上前去,甘心被她凌虐,为她当牛做马,把懵懂无知的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免受外界的纷扰与伤害。他坚信,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他有的是耐性与时间,跟她慢慢磨,耐心地调教,总有一天,她会开窍滴。于是,一场爱的马拉松就此展开,个中的酸甜苦辣,也唯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直到很久之后,他才知晓,自己爱上的人并非人类,而是一台冰冷的机器,他为此失望、伤心、迷茫,他指天怒骂:尼玛!你这是在耍我玩儿吗?当无心亦无情的机器人开始懵懵懂懂地体会到他的爱与宠时,当理论上不存在眼泪这东西的机器人也潸然泪下时,已知晓自己所爱之人非我族类的他,会如何抉择?是义无反顾地跟随本心,还是痛心放手,各奔东西,从此各不相干呢?
  • 霸道校草爱上温暖甜心

    霸道校草爱上温暖甜心

    他刚回国就被母亲拉回家订婚,一开始他对她没有任何感情,渐渐地他喜欢上了他。还被分到一个班,身为一个校草他的一句表白便成了全校女生的公敌。还被无辜强吻。
  • 永恒角逐

    永恒角逐

    异界凶兽,凡人战争。超脱凡间的圣者,暗中影响着大陆的变化,他们究竟有怎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