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 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在古汉语中,“臣”字可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臣”,专指卿大夫等朝廷命官,也包括作为候补官员的“士”;广义的“臣”,可解释为包括前者在内的“人民”,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臣”就应该作广义的理解。至于古人所说的君臣关系,现在已经找不到其十分确切的对应白话文。如果宽泛一点、不太严格的作一下引申的解释,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上下级关系吧。
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就是主子与奴仆的关系,它是由儒家所造成的。讲这种话的人,要么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要么就是存心胡说八道。倘若说,君臣关系相当于“主奴关系”指中古以后的中国,还不能算全错;但说这种关系是全由儒家所造成那就大错了,因为“主奴关系”与其说是儒家的思想,不如说主要是法家的思想。
先秦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从其父子“孝慈”关系中“推”出来的。那个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孔子弟子有若,在说这话的前半段中先说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是一个人在家里能行孝,在岗位上就能尽忠,这可说是儒家“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出处。当然,法家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
孔子在政治上是主张君主集权的,但他反对个人独裁和大臣专政,更反对绝对专制主义。他主张谏君,可以批评当政者,因此与法家有很大不同。君臣关系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孔子强调:首先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要“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二,君在使用臣的时候要符合规则,要合“礼”、待臣以“礼”,“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对应关系,臣为君做事要“忠”,即忠于职守,尽心尽力。易言之,假如君使臣不以“礼”,那臣事君也可以不“忠”。所以,这个“忠”,并不是后世陋儒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到孟子那里,他给出了一个君臣关系相处的理想原则——“君臣有义”。何为“义”?义者,宜也,即适当、合宜、合乎规则,这与孔子的思想是相吻合的。孟子讲君臣关系当然还有他自己的特点。首先,孟子强调了君和臣都要行仁。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孟子突出强调了君臣关系的对等性。在这后一点上,孟子的态度比孔子鲜明,也比孔子进步。因为在孔子那里,君臣关系主要还表现为主次性,孟子则突破了此点。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话说得多痛快!
不仅如此,孟子还提出,臣下可以有与当权者不合作的自由,极端的话,还有推翻暴政“革命”的权力。欲详此节,且看下回分解。
原文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
注释
至:标准。员:通圆。人伦:做人之道。今译
圆规和曲尺,是方和圆的极至;圣人,是做人的极至。要做国君,就应该尽到国君之道;要做臣子,就应该尽到臣子之道。这二者都不过是效法尧、舜罢了。不以舜事奉尧的态度来事奉国君,便是不尊敬自己的国君;不用尧治理百姓的做法来治理百姓,便是残害自己的百姓。
原文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
今译
国君仁,便没有人不仁;国君义,便没有人不义;国君正,便没有人不正。
原文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
今译
有德之人事奉君主,一定努力引导他的君主做事合于大道,有志于仁罢了。
原文
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今译
将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敢随便召唤的臣子,要是有重大国事须商议就亲自去请教。国君重视德行、乐行仁政,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足以与他有所作为。
原文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注释
土芥:泥土、小草,喻微不足道。
今译
君主把臣下看得如同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腹心;君主把臣下看得如同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常人;君主把臣下看得如同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强盗、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