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0000000014

第14章 尽人事,听天命

◎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有“良心”,能“反身而诚”,这很好,但不一定就能做成事情,因为它们还只是内在的、你的、主观的。可还有许多外在的、非你的、客观的因素,那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儒家看来,以上诸多的外在客观因素中,“天”和“命”无疑是最重要的。

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但中国人信“命”。从古到今,从帝王将相到平头百姓,从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到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信“命”者比比皆是。因此,诸如好命、坏命、长命、短命、富贵命、贫贱命、皇帝命、乞丐命、命该如此、命中注定、命里带来、命途多舛、命宫摩羯、听天由命……这类话语,对中国人说来稀松平常。而“算命”在旧时也算个合法的行当,不少人(尤以瞽者居多)还赖此谋生。

“命”由“天”赋。“命”的观念是从周人“天命”思想中引出的。中国古代的“天”有两重含义,一指自然存在,即与地相对的天;一指有人格意志的最高主宰,它更重要。周人推翻殷人统治,认为这是“天”的眷顾,提出了“有命自天,命此之王”的说法,以后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命其“子”(这叫“授命”)在人间代行权力,让他护佑四方、替天行道。“天子”统治人间既是受“天”之命(这叫“受命”),因此他必须有德。“受命”的天子要革去前一个天子所受的命(这叫“革命”),因为那个“天子”表现不佳,祸国殃民,已不能替天行道了。“天命论”以后根深蒂固地保留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生活中。

“命”的观念虽从“天命”中引出,但两者有别。“天命”的落实处是政治的、道德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命”是通过帝王或圣贤的道德权威和杰出的施政能力来展现的,而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天命”又是可以受影响甚至改变的。“命”则不同,它是指决定人一生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寿夭等的一种机械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命”,它生而注定,并不因为人的主观努力、品德操行、贤愚如何就能改变的。所以,“命”是超政治伦理的、无法抗拒的异己力量。设定这种力量的当然是“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受命于天”。

对“天”和“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孟子认为,人首先应该“知命”;第二是应该“事天立命”。

孔子就讲“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孟子接过了这个话题。孔、孟讲“知命”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必须明白有许多事情不是光靠主观愿望就行的,更主要还得看“天意”和“命运”。如孔子以“天生德于予”自居,但游说诸侯,仆仆于列国而其道不行,无法扭转“礼崩乐坏”的时局,只能归因于“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在这一点上,孟子与孔子的差别也只在“几希”之间,他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的时间比孔子还长,但结果一样,最后离开齐国时孟子无奈地慨叹:“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其二,“知命”就是应该懂得爱惜生命,如孔子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孟子讲“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都是这个意思。后儒讲“珍生务义”,认为只有珍惜生命、保有生命,才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尽自己的义务,这都是从老祖宗那里承继来的思想。

“知命”并不是消极,更不等于可以无所作为。一个人发达与穷困与否虽然有“命”,但做人原则还是在我自己。所以,人还是应该依法度努力地去做事,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必太计较了,这就是“事天立命”。那如何做呢?按孟子的意思,一个人通过内省,穷尽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懂得人性;而懂得了人性,就是懂得了天命;存养自己的心性,就可以事奉上天;一个人无论能活多久,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天命”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长短难定,但不必怀疑。人只能尽力去做到“知天”、“事天”,即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这就是对“天”和“命”的基本态度。当然,再从“知命”的角度来说,当你发达之时,就尽量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多做点贡献;当你困顿之时,没有能力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就更应该努力在自己身上用功,培养自己的德性。这就是“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的“知命”和“事天立命”思想,也可视为儒家关于“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这是一种非宗教的、达观的人生态度,长期以来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原文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今译

不是人力所能办到却办到了,那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招致却自然来了,那是命运。

原文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尽心上》)

注释

岩墙:危墙。

今译

人无不受命运支配,顺应命运就是承受正常命运;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将要倾倒的墙下面。

原文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

今译

一个有德之人是不埋怨上天,不责怪别人的。

原文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尽心下》)

注释

行法:依法度而行。

今译

君子依法度行事,(结果如何)就等待命运安排罢了。

原文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事:奉。殀:短命。不贰:没有二心。

今译

能够尽人的本心,便能知晓人的本性。知晓人的本性,便能知晓上天。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事奉上天的方法。短命、长寿都不三心二意,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的安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原文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注释

嚣嚣:自得无欲的样子。得己:自得。见:通现。

今译

尊崇德、乐于义,就可以悠闲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丢失义,得志时不偏离道。穷困时不丢失义,所以能自得其乐;得志时不偏离道,所以百姓不会感到失望。古代的人,得志,便把惠泽施于百姓;不得志,自修德性以表现于世。穷困就做好自身的修养,得志便把善普施于天下。

同类推荐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漯……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我的未来萌萌哒

    网游之我的未来萌萌哒

    艾心这个天然呆妹子到现在都还没有想到,她上个厕所也能穿越(⊙o⊙)到五千年后的一片贫穷区,还无意间得到了正在风靡整个宇宙的一款以古代神魔为背景的全息游戏《御天》,艾心听说了这款游戏可以兑换这个时代通用的信用点,于是艾心踏上一条她慢慢变成财迷的路,还收获了一枚冷面霸气大神。
  • 北京娃娃之一世界宝藏

    北京娃娃之一世界宝藏

    索尼埃神甫从《新约全书》的一段内容中,发现了有关法国女王隐藏的一笔1850万金币巨宝的秘密。但是,这个秘密却意外地失传了。这笔巨宝的真正下落就成了历史谜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就在法国南部科尔比埃山中的一座小城镇——雷恩堡。
  • 傻瓜不疼

    傻瓜不疼

    高一年级的沈馨仪,有着奇异魔力,但却在虚弱的情况下头发会变白,一个个出现她生命中的男生,又是哪个才是她的真正归属,,,是成熟的诸葛熙,还是。。。。。
  • 玄衣风飞

    玄衣风飞

    只要你对武侠感兴趣,不是仙侠!不是修真!不是国术!不是浪子异侠!他只是玄衣风飞,一本也许不会让你失望的全新武侠!起点也有纯武侠!即便是带点玄幻的武侠,也绝不是如今的网络武侠!我是羽令是。
  • 奇葩女神的恋爱日常

    奇葩女神的恋爱日常

    她是医学院全优小学妹,遇上他,学霸摇身变萌蠢。他是时尚界隐身总裁设计师,遇上她,高冷一变成毒舌。他夺走了她的心,却又无情的将她推开。她用真心把他找回来,却又阴错阳差把他弄丢了……重遇时,他一把将她揽入怀中,从不轻弹的眼泪,却不争气的流进了她的脖子里。“我想让你重新爱上我,可每次一看到你,却发现,分明是我又爱上了你。”他求婚,不是很浪漫,却是很温馨,可她,却将多年的委屈换做一巴掌呼过去:“你要是敢再欺负我,分分钟逃婚给你看!”
  • 呆萌狐仙霸道夫

    呆萌狐仙霸道夫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脱线萌萝莉,因一场车祸穿越----片段一:花千叶双手叉腰张狂大笑:“哈哈哈....宝宝终于出来了!美男们,宝宝来了!唉...唉...你干嘛....放.....呜呜呜....夫君,宝宝错了,不要揪脖子!”魅惑少主--宫无镜面无表情的揪着花千叶的脖子,“你这只狐狸还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给爷想着出去泡美男?先保住你的屁股吧!”花千叶挥舞着小短手,耷拉着尖尖的耳朵,欲哭无泪.....(哒哒哒,花千叶是狐狸形态哦)片段二:在某人第五次出逃失败后----花千叶揉着酸痛无比的小蛮腰,愤怒大吼:“冷无镜!我不会罢休的!亲亲仙师比你好多了!”“哦~是吗....”冷无镜飘来......
  • 坐等男神来宠我

    坐等男神来宠我

    相爱的两个人是被互相需要的,而你给我的感觉是从不被需要,你一个人就可以,那么我就放手吧!——苏沐汐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如果等可以让你回眸,那么我一直站在原地。——盛南枫
  • 无限崇拜

    无限崇拜

    “韩流入侵,全盘西化,华夏岌岌可危,是他,以一己之力,拯救华夏于水火。”“他诠释了人与神的界限,告诉人们,神一直都在。”“在文化帝国里,他就是文明之主,世界之王,比耶稣的出现更伟大。”烟火倾城,众生膜拜,周绍仅是淡然处之。他需要更多的崇拜者,虽然收拢了地球的七十亿信徒,但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 谁说青春不疼痛

    谁说青春不疼痛

    江艺暄因为无意的卷入一场阴谋,而成为苏家的女儿——苏锦曦与自己的“哥哥”苏瑾年。擦出青春的歌……当一场场阴谋被一层层的揭开,他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
  • The Malefactor

    The Malefa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