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0000000001

第1章 卷前小引

经典无疑很庄重和伟大,不过,在一般生活世界中影响至深的,常常不总是学者皓首不能穷的元典,而是删繁就简加了解说的选本,就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俗选本一方面给人省下了时间,让他在车上马下茶余饭后,很快能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一方面把经典再经典,经过选家披沙拣金,经由当下眼光锁定,经典被再度提炼浓缩。在现代生活世界里,人们常常没有从俗务中逃脱的机会,这时,精选的“一百句”或“三百句”这样的随身册子,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快餐。也许很多人瞧不上“快餐”,可是,没有时间从容细细品味满汉全席的时候,快餐也不妨是一种补充体力和精神的选择。记得当年国门初开,《英语九百句》也曾因为简便实用,成为热门读物,当了很多人看世界的拐杖和眼镜。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不过,我始终有些看法,在这里不妨说一说。一个看法是,千万别把“经典”这两个字理解太偏狭,有人一提起经典,就想到儒家五经加上四书,这就把传统等同了儒家,把经典当成了儒经。还有人觉得,也可以把“老”、“庄”算上,可是,这个似乎网开一面的做法还是嫌窄,因为它换了个花样,只承认了“道家”的准入资格,最多满足了思想史家们对古代思想世界所谓“儒道互补”的简单判断。我倒觉得,佛教、道教以及诗词歌赋戏曲里面,那些经历了千锤百炼的东西,若是真的好,不妨也让它得到“经典”的名号。其实说到底,《诗经》里面被两千年恭恭敬敬当经典捧读的这“风”那“风”,当年也不过就是现在的民间小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唐诗宋词元曲经历了千年吟诵,有什么当不得“经典”二字的。

还有一个看法是,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所谓“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的文明。美国已故史华兹教授(Benjamin I.Schwartz)曾诧异道,世界上很多现存的文明古国都有“固守传统的民族主义”,唯有同样古老的汉族中国却流行“反传统的民族主义”,从五四以来一路反过来,至今不见停歇。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汉族中国原本是一个传统很厚、自居中央的帝国,在西潮的激烈冲击下,原本的自负和自豪,在颠倒后失衡,便会生出一种弃旧更新的冲动。就好像人和影子赛跑,一路狂奔,总想着甩脱随形之影一样。这时,人总处在紧张和焦虑中,紧张让人少了从容和洒脱,焦虑就使人顾不得教养和秩序。为了弃旧更新,各种文化、历史和经典都变得像时装,没有自信的人总是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又急急地把一件一件地脱下,仿佛哪一件都不称身,所以,没有消停和从容的时候。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在群体社会中人人按照秩序行事,就连“自由”,也得有己也有群,有权也有界,秩序便是边界,就像按节奏跳舞一样,任何抄截越次、鼠目寸光的行为都不是文明,也叫做没有风度。什么是有风度,如何才能有风度?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一下经典,多看一下传统,心中有几千年的底气,肚里有若干册的书本,或者就能够让人变得自信一些,而自信则能使人从容一些。

“传统”是活的而不是死的,一本题为《为传统声辩》(The Vindication of Tradition)的书里说,“传统是死人的活信念,传统主义是活人的死信念”,这话很对,一方面我们绝不是要离开传统开辟新路,这种“把历史归零的幻想”并不切实际,另一方面我们面对过去,也绝不想寸步不移地死守这个“信念”。我想,在当下语境中重新阅读经典,也许正是创造地诠释传统的途径。

不过,“诠释”两个字相当沉重,它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却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这种既旧且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如何重新解释经典,让它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共振效应,是很难的,这套书里的几位作者,是比我年轻的学界朋友,他们是真正的专家,虽然他们不能像时下一些诠释者那样,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依傍就可以裁出一件叫做“经典”的全新时装,但是可以相信,他们会借助经典的原料,端出一盘既原汁原味又很具新意的精神菜肴。有人说,一个时代需要有一大批具备充分知识、深信自己传统又坦然面对世界的人,由他们来诠释经典和传统,并赋予这个时代的知识风尚和思想趣味,只有这样,他们所深信的传统、他们所尊重的经典、他们解释世界的语言和词汇、他们的秩序感和教养,甚至他们的衣着、语调、乐趣与爱好,才能够形塑这个时代的既深厚又普遍的文明。

这话我相信。

葛兆光

2007年4月13日写于复旦光华楼上

同类推荐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复杂、曲折的漫长过程,在强调作为革命思想武器的实践性的同时,必须辅之科学性的保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的民族语言表述,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造。而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一“中国化”过程中,又是一个薄弱的方面。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热门推荐
  • 踏仙劫

    踏仙劫

    承天无道,应地无疆。且看祝天如何从一无所知的毛头小子,步步成长为豪气云天的盖世大侠。魔族来临又如何?祝天一笑驱逐之;王朝腐朽怎么办?祝天助友革新之;家园被窃又何妨?祝天踏仙守卫之。书中有义薄云天的友情,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有其血玄黄的战斗,又波谲诡异的局势,还有神奇瑰丽的秘境。这一切,都等着你来探寻。本书不无敌,只成长。在这成长,有你,有我,有我们一路走来的精彩人生。
  • 再见如梦

    再见如梦

    五年前,他是身世显赫、挥金如土富家公子,少年英雄却嫉恶如仇,为兄弟义气、血染长街,从此乾坤颠倒、日月逆悬,一夜之间朋友疏离、家族摒弃,成为弃儿被强行驻出国门。五年后,他凤凰浴血、涅槃重生,从战争中崛起,从硝烟中成长,刀光剑影曾染征袍,炮火连天曾见血光,他是地狱归来王者,隐身夜幕的刺客,兵锋所指流血飘零,血衣加身将军莫敌。今天,恩师一纸婚约将其召回,从此一切将不再沉积。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 竹夜阁之追杀令

    竹夜阁之追杀令

    身为江湖第一的杀手,一道追杀令下,被群侠围剿……而为首的竟是那个令他万分在意的女子。她惊羡他的自由不羁,他心疼她的故作坚强,但二人却始终保持着距离,当不得不并肩而行,两个表面骄傲坚忍的人渐渐卸下了伪装……
  • 落难公主流浪记

    落难公主流浪记

    女儿都岁了的逃妻逃了整整年,依然不肯乖乖回家,莫柄承不得不使出杀手锏。老爸要娶个跟自己年纪相当的姑娘做后母,莫菲菲离家出走表示抗议,网上那个男人答应要带她一起私奔的啦,所以一下飞机便直接投靠了他,哪里知道这个男人居然有个未婚妻,安舜不知道自己上辈子遭了什么罪,让他遇到了这么个女魔头,天天霸占住自己的床位不说,还四处游说自己是他的爱滋病女友,而且乱搞男女关系,为了钱简直就是不择手段。
  • 太极之五行神咒

    太极之五行神咒

    以西汉末年为背景、以山海经为依据、以命运为主线、以斗争为思想、以神话为命题、以爱情为基础。揭示人生的命运。
  • 若思醉尔

    若思醉尔

    既然无心为何撩拨我心既然不爱为何缠我既然无份为何让我遇见既然遇见那你便是我的永生永世都是我的逃也逃不掉
  • 恶魔主神

    恶魔主神

    天罗大陆是一个剑与魔法并存的大陆,这里有强大的剑者,有变化无常的魔法师,还有让人惧怕的神术师,更有数不胜数的兽族……恶魔之都,光明教廷,法师塔三大势力屹立天罗大陆的顶端。一个拥有地狱体质的男孩却打破了这三大势力的平衡。
  • 宠妻日常

    宠妻日常

    名将遭遇娇气女,先成亲再恋爱,最坏预料变成最美意外。袭朗用事实证明,宠妻可以成为最甘愿最长久的习惯。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