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9300000039

第39章 扶桑讲学(四)

在日本讲学的短暂时间内,郑子瑜还应邀为几所学院做了《郁达夫旧诗研究——兼考郁诗出自宋诗》的讲演。1973年,他又顺其思路,撰写了《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考》。由于后文是前文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我们将两文并作一起评析。

郑子瑜不但曾辑录《达夫诗词集》,在1955年10月曾在南洋学会发表学术讲演《读郁达夫的南游诗》,开始对郁诗作比较系统的研究。《郁达夫旧诗研究》是研究郁达夫旧诗的开山作,在此之前,全面讨论郁氏旧诗的论文尚未问世。

郑子瑜对郁氏旧诗是十分熟悉的。首先,他将旧诗与小说作比较。郁氏以其旧体诗词形式上的极为便利,在大胆自我暴露上比其早年小说更透彻、更主动。郁氏早年诗作大都模仿唐人,以和谐婉转音调,对仗工整的诗句抒写其于性的苦闷中产生的幻想,其感伤情调充斥其间。而中年后由感伤蜕化为隐遁思想,但诗人气质的爱国忧思又不能使他真正平静下来,使其旧诗基调发生了转向,其感伤、忧抑之中又注入痛愤的因素。在艺术上有些李义山的痕迹,浓丽之中时露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抗战前后,他写了大量旧诗,从中隐现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国事的关注。南游之后,因不幸的婚变而作了许多动人的绝唱。另一些有关国家兴亡之感的诗作,如《乱离杂诗》、《无题》等是“达夫生平最佳的诗作,用典切当,文调清新,文情并茂。从这些诗篇里,我们看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更可以看出他在感伤凄楚之余,也有严肃、悲愤、慷慨之致。在各章所流露出来的家国之思、乡园之感,尤足以动人肺腑”。

郑子瑜研究郁氏旧诗,对其艺术上的师承渊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郑氏本来对中国旧体诗词造诣很高,是创作诗词的行家能手。他研究郁诗全部作品后,认为郁氏受李商隐、杜牧、王渔洋、黄仲则等人影响甚大,而绝句则接近龚定庵。李诗上承汉魏古诗、乐府歌词及梁陈宫体诗之余绪,又从前辈诗人杜甫诗作中吸取养分,并受杜牧清丽俊逸格调和李贺瑰丽奇峭风格的影响,创立了典雅华丽之风格。而杜牧语言精练、情思含蓄、笔调清丽,造成一种风流自赏而又绰约含蓄的深远意境。王渔洋则用事写景,勾画清静幽冷境界,风致清新,明丽工稳,音节自然,神韵独具。黄仲则沉郁清壮,铿锵如金石;愁苦感伤,通风云而泣鬼神。这些诗风被郁诗糅合为一体,构成自己充满想象力的悲愤之作。龚定庵是近代诗坛一大家,其“尊情”主张强调通经致用,其诗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言语绚丽,变化奇诡,独具一格。郁诗的绝句则有类似风格。

同时,郑子瑜提出,“达夫的旧诗,受宋人的影响最深”,并论证说:

“可能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与宋朝有若干仿佛之处。但宋词主说理,达夫诗却以道情取胜;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宋代诗人喜欢以文入诗,这就正合达夫的脾胃了。”并且举出了十二则诗例,来比较郁氏许多诗句从宋人诗句中演化而来,如: 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满天明月看潮生——郁达夫《毁家诗纪》

二月镜湖水拍天——陆放翁《吴娃曲》

十月清阴水拍天——郁达夫《游西湖岳坟》

断肠春色在江南——韦端己《古离别》

断肠春色似扬州——郁达夫《屯溪夜泊》虽然郁诗有部分出自宋诗,但郑氏认为:“平心而论,郁达夫的诗,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都比宋诗要好得多,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54]

当时,郑子瑜仅拈出十二对诗句,将郁诗与宋诗作比较,但没有对该问题作充分阐述。而1971年,他通过认真梳理,作了极为详尽的考证,将传统的考据之法,运用于新文学研究上来,发表了极具分量的《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考》。

该文补充了郑氏十年前探讨的郁达夫曾受宋诗的影响的根据,说郁氏生前崇拜清代诗人厉鹗,在与王映霞热恋中曾将王比作厉鹗爱妾朱月上,而自比厉鹗。厉鹗曾编《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也为郁氏熟读。因而,郁氏由早年颇爱唐诗一变为中年挚爱宋诗。接着,郑子瑜将郁氏诗句中出自宋诗部分逐一追本溯源,钩稽胪列,又分析比较其优劣,共得二十九例,比十年前多得十七例。

一、 郁诗《赠韩槐准》中“莫作寻常宴会看”出自宋邓标《墨》中“得来莫作寻常看”。又冯山《山路梅花》中“莫作寻常花芯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中“未作愁红怨绿看”、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中“犹作当时铁马看”、马廷鸾《旧友相陪为余岩英作》中“好作年长耐久看”皆可能为郁诗所本。又《舆地纪胜》载阎孝忠《过石门》断句“不辞远作潇湘客,且入三仙洞里来”则又为郁诗“不辞客路三千里,来啖红毛五月丹”所本。

二、 郁诗《出昱岭关》中“历尽千山与万山”本自宋涛《题白云岩》中“岩下千山与万山”。又,杨后《题宋锐册雪景》有“信脚千山与万山”、施常《三对殿》二首中有“锁断千山与万山”、“步尽千山与万山”也可能为郁诗所本。尤其后者,七字中六字为郁诗所取。又东坡《别黄州》中“桑下岂无三宿恋”又为郁诗“外比更无三宿恋”所本。

三、 郁诗《乱离杂诗》其五“灵犀一点此传心”本自潘用中《郊游书所遇》“脉脉灵犀一点通”。

四、 郁诗《题太健兄深山读易图》“山中闲日月”本自高子洪《龙池》“最爱山中闲日月”。

五、 郁诗《与江郎对饮座中口占》“东海归来剩二仙”和《毁家诗》其一“犹记当年礼聘勤”本自罗大为《述怀》“东海归来二十年”和“犹似当年咽管弦”。而白石《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回顾江东日暮云”为郁诗“肠断江东日暮云”所本。杨诚斋《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风流不减韦苏州”为郁诗“多情不减李香君”所本。

六、 郁氏《毁家诗》拟萧飞凤《送刘孝廉之任宝昌分教》句法,郁诗“寒风阵阵雨潇潇”本自萧诗“凉风溺溺雨疏疏”,又本自黄梦得《观邸报》“西风飒飒雨潇潇”。

七、 郁诗《屯溪夜泊》“两岸人家散若舟”本自萧解《竹外蛩吟稿》中《常山舟中》“两岸人家峙两楼”。也本自苏轼《望海楼晚景》其二“隔岸人家唤欲应”。而郁诗“断肠春色似扬州”本自范成大《三月二日北门马上》“少城风物似扬州”。

八、 郁诗《上梅花岭》“三百年来土一丘”本自陈统《读元颜二公中兴颂碑》“三百年来蠹不生”。达夫《满江红》词也用“三百年来”语。

九、 郁诗《毁家诗》之一“九州铸铁终成恨”本自辛弃疾《感怀示儿辈》“错处真成九州铁”。郁诗“愁听人歌缓缓来”本自辛诗“游女长歌缓缓来”。

十、 郁诗《四十言志》其二“便算桃花洞里春”本自张浩《留题淡山》“恍若桃花洞里春”。

十一、 郁诗《中秋无月风景天寒访诗僧元礼与共饮于江干醉后成诗步曼兄牯岭遣暑韵》中“醉笔题诗记此游”本自王安中《龙岩山》“醉墨淋漓记此游”和谢凤《游黄山》“聊写新诗记胜游”。

十二、 郁诗《珍珠巴刹小食摊上口占》“忍作投荒万里行”本自徐九思《送唐介谪英州》“投荒万里岭南行”。

十三、 郁诗《题闽县陈贻衍氏西湖纪游画集》其四末二句“他年归隐西湖去,应对春风忆建溪”本自赵没《送僧归护国寺》和苏轼《次韵代留别》末二句“他年松下敲门去,应许尘襟拂石床”、“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农家旧住西”。

十四、 郁诗《感怀》“一瓶一钵走天涯”本自黄宗旦《送僧归护国寺》“一瓶一钵走天涯”。

十五、 郁诗《青岛杂事诗》其七“当年同醉大江滨”本自陈致尧《送陈瞻知永州》“昔年同醉杏花园”。

十六、 郁诗《万安桥头闲步忆旧游》“半堤桃柳半堤烟”本自钱易《送僧归护国寺》“半堤衰柳锁寒烟”。

十七、 郁诗《上分经台》“自从兵马迎归后”本自李昌孺《留题少林寺》“自从步履西归后”。

十八、 郁诗《毁家诗》之一“满天明月看潮生”本自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满川风雨看潮生”。

十九、 郁诗《游西湖岳坟》“十月清阴水拍天”本自陆放翁《吴娃曲》“二月镜湖水拍天”。

二十、 郁诗《毁家诗》之一“此生已分炎荒老”本自苏东坡《淮上早发》“此生定向江湖老”。

二十一、 郁诗《乱离杂诗》其四“从知邗上终儿戏”本自王安石《白沟行》“棘门霸上徒儿戏”和元裕之《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只知灞上真儿戏”。

二十二、 郁诗《登南高峰》“九月山深桂始花”本自欧阳修《戏答元珍》“二月山城未见花”,但反其意而用之。又同诗“五更衾薄寒难耐”本自李煜《浪淘沙》“罗衾不耐五更寒”。又郁诗《星洲旅次有梦而作》“醒后忽忘身是客”也本自后主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二十三、 郁诗《沪杭车中即景》“乡村五月苦生涯”本自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

二十四、 郁诗《乱离杂诗》其八“春风杨柳故园情”本自刘子宁《汴京纪事》“春风杨柳太师桥”。

二十五、 郁诗《咏西湖》“淡妆西子比西湖”本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郑子瑜指出,郁氏“原是不齿贺方回的”,“诗中偶尔还有方回的习套,却是不能否认的”。

二十六、 郁诗《毁家诗》之一“春风渐绿江南土”本自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二十七、 郁诗《凤凰山怀汤显祖》“乱山高下望衢州”本自曾巩《城南》“乱山高下路东西”。

二十八、 郁诗《怀扬州》(乱掷黄金买阿娇)是用姜白石《过垂虹》原韵,句法也多有类似。

二十九、 郁诗《无题》其三“我欲乘风归去也”本自苏轼《水调歌头》名句“我欲乘风归去”。

这里,郑子瑜引征两宋典籍近六十种,其中许多是十分罕见的文献,足见作者功力之深是难以企及的。他在《诗论与诗记·序言》中谈到这篇论文时说:“因为这种死功夫的考证工作”,“很合于某一学派日本学者的脾胃”;但是,正是郑子瑜的“死功夫”而赢得了广大研究者的推崇。尤其是他将传统考据学引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注重史料的发现,为后人更正确地理解郁达夫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日本学者稻叶昭二曾将此文译成日文,揭载于1974年8月号《东洋文化》,而使更多日本学者了解了郑子瑜独到的治学方法。郑氏在郁达夫研究领域一系列开先河的功绩,被人誉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

同类推荐
  •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皇太极传

    皇太极传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本书作者在详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将皇太极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引人入胜。
  • 刘邦传

    刘邦传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励志改变命运,读史点亮人生。靠决心屡战屡胜,靠用人适才适所。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本书将告诉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是怎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热门推荐
  • 单杀

    单杀

    曾经的王者如今的路人曾经的荣耀如今的淡漠曾经的梦想如今的迷惑曾经的你和如今的我游戏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一种表达
  • 网游之小白狐你去哪

    网游之小白狐你去哪

    自从呆萌单蠢的小白狐遇上了某高冷傲娇男之后,就变成了霸气侧漏的。。。还是小白狐!自从高冷傲娇的大灰狼遇上了某呆萌单蠢女,就变成了闷骚腹黑的。。。还是大灰狼!无奈之下,为了不让别人“偷窥”到自家傻狐狐的美色,把她骗跑了,大灰狼只好把白狐折吞入腹了。。。“哎呀,你别跟着我昂!”“嗷!这怎么行!万一你跑了呢?”“你抓着我的脚我怎么跑啊!放手昂!”全员默。。。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清风长伴

    清风长伴

    简介:“我……我死后……把我……安安葬……在花楹树下,我……不想……死后……什么都……没有。”夜澜风泪如雨下“好,我答应你”云清灵听见夜澜风答应了,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那……我可以放心走了。”夜澜风温柔一笑“黄泉路,我……陪你一起走”伸出右手,拉住清灵的手,笑了笑“我说过……不会再让你……独自一人。本文男主逗比,女主伪高冷,偶尔小虐怡情,不开启高能虐狗模式,故事情节新颖,给你们展现出不一样的套路。
  • 彼岸古屋

    彼岸古屋

    当人们走到最无助的顶点时,你会发现不远处有一座诡异的古屋,在灰青的街道上添加了一抹诡异的红色。走进它吧,它能满足你的欲望
  • 虚拟脉表

    虚拟脉表

    一个人从黑暗到光明究竟要经受怎样的历程?正如从降生到离世,这一生究竟要饱受多多少少的风风雨雨?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对于一个完全失去意识的人来说,是不也是意味着,跟逝者已矣无异!
  •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

    本书介绍了说话办事的方法,告诉读者如何掌握说话与办事的分寸和尺度。
  • 洪荒之封神前传

    洪荒之封神前传

    混沌初开,生灵万物俱无,盘古顶天立地,身化万物。三族的辉煌、落幕,强者辈出,巫妖的盛世,圣人的时代。不周山倾,天河水泄,女娲补天,人族的兴起,一切精彩尽在《洪荒之封神前传》。
  • 中国识人学

    中国识人学

    全书共分三十八章,以古人的识人方法为基础,全面阐述了识人用人的古今理论,并列举了大量事例,深入研究和总结古人识人用人的成功经验和经验教训,对于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