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800000075

第75章 4辞得了尊名,辞不了尊敬 (1)

第四卷第三章4辞得了尊名,辞不了尊敬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

名利本为身外物,却是许多人执著追逐之物。五千年历史,自从有了阶级的观念,追名逐利变成了世俗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无几人能免俗,这正应了那句“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季老也称自己是爱名利之人,却不是追逐名利者。他活了近百年,什么名利都已看得通透。

《在病中》一文中,季老疾呼:快快摘掉头上的三顶高帽——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老自问只是写了一些关于国学的文章,但对国学没有深入研究,与其他国学大师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所以“国学大师”对他来说完全是无中生有。季老也不承认自己是学界泰斗,泰山北斗者,地位至高无上。他这一辈子只是爬格子,作为教育者工作了几十年,若说“苦劳”倒是有一点,但他一直担任行政工作,绝对没有什么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所以称学界泰斗有点名不副实。至于“国宝”,使他立刻联想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他自问比不上熊猫的可爱,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可是每到一处大家都这么叫他,这“国宝”的称呼更让他觉得这是“无妄之灾”。季老的一生都在谦虚和淡泊中度过,名利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淡而无味的东西,有则有,无则无,不该得到的就绝不能拿。

纵观季老对待称号、名利的态度,不难发现,季老虽学识渊博,在学术界、文化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却谦虚有加,而季老此种态度的实质却是:他已将名利看透,称谓只是一个名号,图有表面光鲜,有名无实。季老也是以自身的言行告诫我们:莫为名利所累。

著名高僧弘一大师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为名利困扰的人,即使在他作为法师再度出名之时,依旧对“法师”、“老法师”、“律师”等诸如此类的名目十分反感,总是要求别人在写书或称呼他时去掉。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追求学问的人就应该孑然一身,踏踏实实地做学问,不应该为了名利而去沽名钓誉。为名利牵绊,只会让我们骄傲自满,而做学问则需要实实在在的精神。

的确,虚名无益,古哲云:“嚼破虚名无滋味”。可谓一针见血。下面故事中的小和尚就深知此理:??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宁静。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涅槃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啊!”?

真正的智者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就像故事中的洞山禅师和那个小和尚,除去虚名,就是除去不必要的负担,内心也因此得以宽慰。明白其中道理,人生便会得到解脱,一切烦恼和麻烦也会远离自己。

这种思想正为季老所崇慕的。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也是季老极为认同的。看破名利,名利是名利,看不破名利,名利还是名利。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态度。有一位学者说:“假如看破名利,好比把人世间所有的追求都当做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那样的人生想必是绝望而寡趣的;而假如根本看不破,把利害得失看得比山高、比水深,患得患失,那么人就会变得特别输不起,甚至小肚鸡肠、钩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样即便得到点名利,则不要也罢。”人最重要的是应该做到如季老那般的平常心——有就有,没有也不奢求。

所以,无论到了何时,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之中许多事物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季老辞去诸多头衔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它曾经使你风光无比,到了该丢弃之时即可大胆丢弃,无名一身轻,懂得了这些,生活就会少掉许多烦恼。

同类推荐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倚栏独语

    倚栏独语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或游历山水,或感念亲友,或感悟人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始终坚守着一份心灵的恬淡,用深情如水的文字和浪漫情怀营造了串串美妙的花絮。一颗真诚质朴之心汇成涓涓细流,流淌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澎湃着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用一颗善感的心思考着、记录着……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之我们再相见

    易烊千玺之我们再相见

    在千玺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和浅琪的爸爸妈妈帮千玺订了娃娃亲,让粉丝们不解,千玺也非常爱着浅琪,浅琪也是非常爱着千玺。他们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两人便分开了……
  • 寰天劫

    寰天劫

    三生三世,置果成因。魔消道长,一印生死!若遇见是这命中注定的劫,那便寰天都成劫!若一剑斩不断这浩渺苍穹,那便撕裂寰宇,重组三界!不相忘,不能忘,那便勿须忘!寰天劫起,度灭由心,缘明缘晦,不昧初心。懵懂青衫少年郎,自苍莽北域走来,一步踏出,踏尽万古尘烟!
  • 冷曦恋歌

    冷曦恋歌

    冷宅的书房:“粑粑,今天我要和麻麻睡~”一个萌宝拉着一位帅气的男人的手臂撒娇。“浅儿,今天你妈妈要和我睡!”“为什么?”萌宝把水灵灵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奶声奶气的说。那男人嘴角上扬,露出妖媚的笑容说:“浅儿,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弟弟吗?”“嗯嗯。”萌宝点了点头说。“那今晚我就和你妈妈造一个弟弟给你玩好吗?所以浅儿今晚把妈妈让给我好吗?”“好的,粑粑加油!”萌宝边说边蹑手你脚的走出书房。房内的男人露出一个迷倒万千少女的笑容后,沉思着。。。。。。
  • 这次余生:栀子花开遇见了你

    这次余生:栀子花开遇见了你

    流着热泪走在冷寂的常在一起玩的栀子花林,她蹲在栀子树旁,凉爽的轻风吹拂着她的长发,栀子树上的花瓣经风一吹,便飘了下来,亲吻着她的脸颊,她笑了笑:“长发及腰……”……她失去了一切……但最后……
  • 仙缘无边

    仙缘无边

    偏远山村,一个平凡的少年,经历了一番不可思议的事情之后,逐渐接触到一个激情的世界,至此少年的命运将不再平凡。。。
  • 幻空天域

    幻空天域

    首款潜行游戏的诞生,被世界各领域人们所关注。意识完全剥离在虚拟网游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异世界的存在。五万幸运的玩家们获得了第一批装备,见证这世纪性的时刻。可玩家们正在发出惊叹与欣喜时,却收到了一封绝命任务,幻空天域退出项关闭。玩家们要以生命为代价,突破百层天域。可就当玩家们在游戏中挣扎生存之时,另一股神秘势力的侵入,让这生死战场向不明的方向延伸开来
  • IT奇才罗曼史

    IT奇才罗曼史

    真人真事真情真历史真奋斗真悲真喜真干真时光真逆袭
  • 时间神偷

    时间神偷

    主人公李左因为丧妻而频繁地受到即视感的犯扰,使得他进入了多维空间里,寻找时间与空间连结的秘密,他满怀希望以为可以通过那道精密的程序穿越时间距离,与妻子相见,却被迫进入到了一个在世界时间史和中国历史中无法辨析的年代。在那个时空,时间里,发生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魔幻故事。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