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800000003

第3章 2素朴到极点,美丽到极致

第一卷第一章2素朴到极点,美丽到极致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北大教授谢冕

季老从小家境贫寒,自小受苦,从那时起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寻求一种朴素的个人生活。他把吃和穿的挑剔眼光与态度,全部用在学术研究上。季老并不反对追求时尚,他也认为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打扮是对美的一种追求,但如果刻意强调包装,并因为包装而对社会、自然造成损害,却是万万不可取的。

季老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女士们如果在家中穿得普普通通,而因为外出参加聚会的缘故,打扮得珠光宝气一些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为追求外表的亮丽而在包装上投入过多精力,以致拿自然界本不丰盈的资源做牺牲,就是万万不该的。

所以,追求美,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正如季老常年穿在身上的卡其布中山装,虽朴素但却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淡然和无欲无求,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唯有纯净的心灵才能感受到。美是多姿多彩的,时尚华丽固然吸引人的眼球,朴素淡然同样精彩。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就决定比较一下。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而这两个组面对面整修。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漆料,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很多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去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

没有任何装饰的寺庙却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如同镜子一般光亮的表面映射出外面的色彩,更折射出不做修饰却更美丽的大境界。

季老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呆板保守的人,秉性固执。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我绝不改变。一身卡其布的中山装,国内外不变,季节变化不变。”归根结底,人本是自然之子,承袭自然的天然与朴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得以升华,并以文化区别于动物,但却也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异化,从而表现出一些非自然的属性。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这种异化尤为明显。所以,不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养心之道。庄子认为,养心首先要养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整日追逐名利,如何养生,如何养心?回到自然去,把心灵置于自然之中,在山水之间,就能得到宁静和快乐。

在这一点上,季老特别推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原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一生仕途不达,曾做过五次官,最后一次在家乡附近得了一个小县令,他在任大概一百多天时,有名督邮前来视察,旁人提醒他“应束带是之”,还要送些厚礼给他。陶渊明一听心里不高兴,督邮算个什么人物,乃乡里小儿,我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这样他就找了理由辞去了县令一职,归乡隐后,回归自然。

返乡后,陶渊明过着耕读的生活,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精神上自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摇之以轻荡,风飘之而吹衣”,很是悠然自得。以后他写下了《桃花源》等著名诗篇,表达了他的理想。?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闹市,心久系官场,会活得很累。荣华富贵与声明赞誉不过是过眼云烟,须臾而不可得。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也许会突然发觉自己生活的可笑与荒唐,为何要整日绞尽心思与人斗,为何虽不齿却仍要说那些为官者不得不说的话?

人何苦为难自己?莫不如放下来,走出去,到自然的怀抱中沐浴春风,攀登高山,放歌旷野。这时候,自然就是人生的清新剂,驱除心中的浮躁,化解内心的苦闷。即便无暇远游,谈一谈陶渊明,读一读孟浩然的田园诗,你都会有所触动。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恬然。?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度头歇。?

天边树若齐,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只醉重阳节。?

一首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中虽略有清愁,却也别致淡雅。诗中那种清幽恬淡的环境,像是一阵春风,轻轻叩响心灵的窗户。这也正是季老一直追求的自然心境,当为人的朴素与大自然的天然合二为一时,心灵获得的自由与澄明将是对真善美最精辟的诠释。

同类推荐
  •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的戏剧种类多,戏剧市场大,戏剧创作水平高。本书收入徐书纪、陈述、庄长江、伍经纬、高永清、林衍初、张家羌等人的剧作8部。入选剧目或在国家、升级荣获大奖的,或演出场次多、观众人数多、覆盖地域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或对振兴戏剧、改变剧团面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能对晋江戏剧过去和现状起到窥一豹而见全斑的效果。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热门推荐
  • 我爹是世界首富

    我爹是世界首富

    这不是一个拼爹的时代。爹,只是一个资本。
  • 品藻

    品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道尘魔

    逆道尘魔

    一手弑神灭仙灭神一手轮回万物皆生。平凡的星球却横遭异变,仙宫林立,宗门兴起,是灾难?还是机缘?回归的强者,是救星?还是又一场动乱的开始?我走之路虽为证道,却逆道而行,究竟是对是错?天,亦要诛我。神,亦要灭我。道,亦要毁我。人,亦要弃我而去。师傅,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 贝壳扇贝

    贝壳扇贝

    在箐珊贝的记忆里,一直都有贝壳的存在。他们好像为了对方存在而存在。
  •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宠犯禁:替身总裁轻点爱

    以宠犯禁:替身总裁轻点爱

    "他是权利帝国的王,运筹帷幄、翻云覆雨,性情暴虐无道;她是落魄少女,胆小怕事、艰难度日,一天三餐都成问题;一场阴差阳错,欲火焚身的她碰到了禁欲三年的他;他们的初遇,他搂住她的腰,将她压在床上,动作极具侵略性,她比他更疯狂,主动得像个小妖精,狠狠缠住他;“小猫儿,轻点儿咬。”“唔……”她迷糊呓语。“呵。”他轻笑,将她乱摸的手扣到头顶。Now,他掌握了控制权,游戏开始。和妖孽总裁颠鸾倒凤之后,她却淡淡地说:“打扰了,认错人了。”他心里恨得要命;她也总是触着他的逆鳞;他还是宠她爱她,把她放到心尖尖上;他遍体鳞伤时也只是说:“只要你喜欢,我所有的逆鳞都能拔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极品僵尸在都市

    极品僵尸在都市

    在英伦敦被古老华夏国的僵尸咬了后,罗殷成了西方世界的第二头华夏国僵尸。七年后,罗殷回国,一头极品僵尸,将会在滚滚红尘中游荡出怎样一番精彩。当僵尸不惧了阳光,思维跟正常人无异,一头有智慧的极品小僵尸,又会在都市中演绎出怎样一番波澜……
  • 荒塘地

    荒塘地

    在这特殊的故事里,不乏特殊的人生、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爱情。读后一定有特殊的感味。主人公德虎是一位在党、政府和希望工程的哺育和支持下长大成的人,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党员。他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家乡,实现全村人的梦想。他不惜奋斗,忘我地劳累,因事故突发,不惜致残。这消息被城里下岗的工人牛叔知道,他毅然来了。和他一起将一口水库完整地建好。梦想终于实现了。但竣工的那天,他毅然殉职,其中有着深思之意。当然这梦想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 祭落天年

    祭落天年

    空无广袤混乱而又繁杂的混沌之中,闪烁着权与力的黄金色巨瞳,闪烁着刹那与永恒的幽兰色巨瞳,闪烁着罪与罚的猩红色巨瞳,闪烁着生与死的绿灰色巨瞳,闪烁着虚幻与真实的透明色巨瞳,闪烁着创造与毁灭的洁白色巨瞳,当他们齐聚之时,仿若这混沌中,时间,空间,生命,一切的规则都混乱消失了,因为他们便是一切规则的起源,他们是规则的缔造者,他们是传说中的创世者,他们起手缔造了一道有一道法则,他们曾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