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篇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明朝散文家魏学洢著,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文笔甚是生动。”
“《核舟记》所描述的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无疑,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是文章成功的基础。核舟的“灵怪”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林夕一句反问,恰到好处。
“它在微小的物体上因势象形地雕刻出众多的人和物,刀法精细,布局巧妙,人物情态生动逼真,固然足以证明其“灵怪”,但这还只是外在的表象,一般人容易把握。核舟的“灵怪”主要表现在它通过精心的构思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用雕塑语言表现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从而给人以艺术美感的享受。在距作者王叔远五百多年前的壬戌秋冬,北宋文学大师苏轼曾两度与客泛舟夜游赤壁,为后世留下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在名人和名篇早巳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再来反映这一题材难度很大。然而正是在这点上,表现出雕刻者非凡的功力。首先,雕刻者在史实的基础上,塑造了苏轼与黄鲁直、佛印同游赤壁的形象就是一个创举,使人耳目一新,比起《赤壁赋》的“有客”、“与客”的闪烁其词来,更觉真切动人。其次,借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巧妙地把读者引进《赤壁赋》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构成了核舟的广阔背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灵气。再次,所塑造的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有主从,有呼应,无不与“泛赤壁”的主题契合。复次,“壬戌秋日”的题款,也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前代风流的仰慕之情。文章的作者准确地把握并揭示了雕刻者的创作意图,因而使文章有灵秀隽永之致。”
林夕顿了顿,继续不急不缓地说着,“中学教材的核舟记便是我上述部分,然而,原版核舟记结尾处还有这么几句话: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林夕看了眼挂签前方的钟表,拿起桌上的杯子,轻轻的抿了一口水,继续冲着话筒说道:“从魏学洢本人的角度来说,他这样写的出发点可能是直抒胸臆。我想任何一个看到核舟的人都会惊异不已,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有感是不是一定要写出来,以与读者产生共鸣。”
“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是不必写的。“记”主要是记载事物,事物记毕亦可戛然而止,无需繁冗。如《小石潭记》,结尾一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乃记之而去”一方面显得简洁,记完即去,别无他话;另一方面,又突出“其境过清”,充分将小石潭的特点展现出来。再如《桃花园记》,结尾一句“后遂无问津者”,后来再无人去找,因为根本找不到,完整地记述此事,又增强了桃花园的神秘感。”林夕徐徐道来,颇为引人入胜。
“当然,记不是不可以抒情言志的。如《岳阳楼记》的结尾: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林夕在这里完全展现了它的文化底蕴,万般古文,信手拈来。
“此段以“嗟夫”开启,抒情言志,由上文悲喜两种情境直转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古文观止》中评述:‘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可见,此论是言他人所未言不可不抒。而《核舟记》这段结尾,所表之情乃观者常有,自是不必累述的。”
“好了,今天对《核舟记》的赏析就此结束了,希望广大文学爱好者喜欢,也希望共同研究,谢谢大家。”林夕放下话筒,向台后走去。
林夕,一所大学的教授,大学的名字便不细说了,任古典文学课的讲师,年仅21岁,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古典文学的讲师,工资少的可怜,于是便有了上述的一幕,林夕在一所电视台做古典文学的赏析,好挣点闲钱。
林夕虽然只是一名大学讲师,但他的文学底蕴并不是一般的古典文学系的教授所能比拟的,甚至胜过一些古典文学界的老古董。
《核舟记》的赏析是一家并不知名的电台邀请林夕来当嘉宾的,一场《核舟记》的讲座,能够让林夕收获将近2000元,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林夕并不能做到‘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但是林夕一直秉承的《增广贤文》中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
这是我国古时候先贤们对于财富积累行为的一句原则性的忠告:君子追求财富,应该符合道义原则。
林夕走到后台,一身黑衣,颇有大家风范。
“林夕,今天讲得不错啊!”只见一位约四旬左右的男子向林夕走来,双眼中透着精光,让人一见便觉得老奸巨猾。
林夕眉头一皱,眼前这个人便是这家电台的台长,不过林夕对其并无什么好感,也曾听过关于此人的很多不好的传闻,不过脸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于是说道:“谬赞了,多谢台长夸奖。”
台长停下脚步,说道:“你们这些文化人就是喜欢卖弄,还整个什么‘谬赞了’,我说你好你就是好。”
“台长说的是。”林夕又一次地说出了违心的话语。
“嗯,去领你的工资吧!”
林夕在领完属于他的2000元后,便径直坐车回到了家中。
这年头,买个车还限号!
林夕小心翼翼的拿出他收藏多年的核舟示意图,这是林夕多年前的一次偶遇得到的,上面还附有核舟的评论和----藏匿地点!
林夕出自书香世家,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有那么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原因。
明天,向着核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