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8700000002

第2章 将军与故乡(2)

从李先念的故居走出来,我们又到迎面只有百余米处的李家大屋水库看了看。这水库的坝上,建有几个描红绘彩的凉亭。站在凉亭旁再观看李家大屋,觉得此处地势却非同一般:10几户人家的房子都面山傍水一字排开,山冲两旁是几座长满松树的青山,其中一座最高的山叫红马寨山。据说,这里原有一座城墙,墙内四门,古时曾有骑红马的人看守过,因而得名。水库左边还有一山,像一条长龙;右边一座山,逶迤向外延伸,昂首挺立,又酷似一个虎头。不少村里人说,这块地方是藏龙卧虎之地。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传闻,说的是李先念年轻时学做木匠,有一次天黑了,回家途中碰上下雨,就在一家小店歇宿。深夜,老板听到他睡的屋里有异样鼾声,便提灯进去察看,竟见床上躺着一只黑虎。老板吓得提灯就跑,众人闻说也都跑来,但谁也不敢向房里细看。次日清早,却见李先念出来,背着木匠工具,并无什么异样。众人更觉惊诧,都说此人日后必定不凡,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这传说似有神化,当然不足为信。但李先念后来参加革命,率领千军万马,英勇杀敌,威振中原,却是名不虚传。李先念当年在家乡从事过地下党的工作,举行过“二次暴动”起义,并率领游击队员惩处给敌人通风报信的“联庄会”头目陈志斌,这些事迹,他家乡的人至今都在广为传颂。

李先念和他家乡人的感情极为深厚。战争年代,他曾和家乡许多革命志士一起,与人民同患难,共生死;解放以后,担任了国家领导人的李先念,又曾多次回到过红安,特别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和建设。1953年,他回到县里,当知道当年和他一块参加革命的同志,家里生活有困难时,他曾解囊相助。1962年,他回过李家大屋一次,又关切地询问群众生活情况,并指示县里、公社一定要多关心社员生活。1988年4月19日,他再次来到红安,整整视察了一天,当晚,他听了省、地、县领导的汇报后,激动地说:“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将军县更要体谅国家困难。有人说,我这次带了多少钱给家乡,这是那些人自己想的。我是来看看的。再那样说,我可要到《人民日报》海外版辟谣啦!”他一再告诫当地干部,从政要廉洁奉公。曾有一年,他的侄儿到北京找他,想要弄一台拖拉机,李先念没有答应。他说,全国有多少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给一台,要多少台?又为什么要先给你?你不能因为是亲属就可以特殊啊!李先念从政清廉的高尚品质,在他家乡一直被传为佳话。他家乡的人民近年来坚持自力更生,贫穷面貌已发生了大的变化,他故居所在的李家大屋,全组91口人,1987年人平收入已达392元。村里的20多户人家,现在家家都有了电视机,都安上了自来水,并且都住上了新盖的青砖瓦房。

洪学智将军与故乡

洪学智的故居在全国闻名的三大“将军县”之一——安徽省金寨县的双河镇河口村,这里距县城约有七、八十里。我们去访问的这天,拜访了双河镇党委书记李介堂,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一同驱车驶向河口村。车行五、六里,迎面来到一条小河和一条大河交叉的地方,李书记手指公路脚下的一块河滩地说道:“这里就是洪学智的老家所在地。”只见这里渺无人烟,全是一片荒芜的滩地和倚山而流的悠悠绿水。

在公路稍停片刻,李书记又领我们沿一条小径走下公路,然后穿过一片长得比人还高的麻地,见河滩墈上,尚有一些残垣断壁的印迹。可以辨出这里曾住过人家。可是为何没有。房屋了呢?据李书记介绍:洪学智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起义后,就离开老家加入了革命队伍。后来,他的老家被国民党部队放火烧了,洪学智的大妈也被烧死了,因而这地方也就成了一片瓦砾场。听了这一介绍,我伫立在这一块荒芜的屋基上久久默然无语,可胸中却似那奔腾不息的双河水翻滚不停。

到河口的沙滩旁看毕,我们接着驱车去洪学智的一个亲属家作了采访。据了解,洪学智在双河庄还有4户亲人,即2个侄儿,1个侄女和一个外甥。洪学智的父亲名叫洪仁砡,共6弟兄,他的父亲年龄最小。洪学智早年父母双亡,从小跟大妈长大。他少年时放过牛,烧过窑,还做过多种农活。大妈待他也很好,曾送他上了几年学。他参加革命时年仅16岁,最初加入商城游击队。在革命队伍里,他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军长、兵团副司令员等职。1950年还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员,在朝鲜战场协助彭德怀司令员,组织指挥了极其复杂的作战和后勤工作。在20余年的战火洗礼中,他身经百战,成为我军卓越的高级指挥员之一。

洪学智在一生戎马倥偬的生涯中,很少有机会回老家,但他对家乡的建设一直很关心。1986年5月20日,那时他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因公出差南京,事毕顺便回故乡停了一天。在县城,他不要县里的人多陪同,就径直回到双河镇。在双河区委还参加了一个座谈会,给区里提了三条建设性意见:一要自力更生,不要多向上面伸手;二要发展多种经济,要多栽板栗树;三要大力发展养殖业。这三条意见都是经过调查后提出的,说到了家乡建设的点子上,对区镇的干部很有启发。李书记还特意告诉我,双河镇近几年按洪学智同志的三条意见,大力治穷致富,已取得了不少成效。现在,镇里推广栽种的板栗树已结出丰硕之果;镇里狠抓的蚕桑业闻名全县;镇里大力发展养殖业已普遍取得良好效果。李书记还就此举了一个例子:洪学智老家所在地的河口村,有位叫占承运的农民,全家5口人养了26头猪,仅此一项收入达三千多元。像占承运这样的农户,现在在双河镇已很普遍。

大家在座谈中还谈到,洪学智对家乡几种地方病的防治也很关心。1986年那次回家时,他还特地接见了当时总后勤部派往安徽省军区后勤105医院驻金寨双河区医疗队的全体同志,勉励他们要多为老区人民着想,努力搞好服务工作,治疗好当地的地方病,并和大家合影留念。105医院派出的医疗队的同志,没有辜负洪学智的殷切期望,他们在双河一带轮流巡回医疗坚持3年之久,为当地根治了痴呆、克汀等地方病,并且培训了不少医疗人员,为当地人民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洪学智不仅对家乡人民的疾苦很关心,对自己老家的亲属要求也很严格。那次回来,他专门召集在乡的亲属开了会,一再告诫他们即使有困难也不要向政府任意伸手,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还特别规定,不准他们打着他的牌子,向地方政府提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无理取闹。现在,他家乡的全体亲属都遵照洪学智提出的家规,从严要求自己,并且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家乡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雁洋镇里忆叶帅

一辆旧日本小货车载着我们,在广东梅县通往叶剑英故乡——雁洋镇的柏油路上行驶了约一小时,然后嘎的一声停靠在一栋新落成的楼房前。走下车,一位微胖男子直向我们招呼。经介绍方知他是雁洋镇党委书记黄开龙。黄开龙人很豪爽,见面就怪我们怎么坐这样的车子来,他说雁洋镇里随便派部车子都比这车好哩!黄开龙一面说,一面领我们到镇政府办公室休息。办公室布置得很讲究,我们觉得有些惊奇。一个镇政府能有这样好的房子住,可真不错呀!黄开龙告诉我们,建这办公楼没要国家一分钱,也未靠叶帅家乡这块金牌子沾一点光,靠的是自己。言谈之间,充满着一种自豪神气。

我们一面吃着清甜如蜜的雁洋镇的特产——沙田柚子,一面又仔细听了黄开龙有关雁洋镇情况的全面介绍,传说雁洋镇在很久前是一片湖泊,大雁来湖泊间栖留。后来湖泊消失,这里慢慢有人家居住,形成了一个小小镇子,名字就叫雁洋镇了。解放前,这里非常贫穷,镇里没有学校和医院,更无公路和电灯,村民们生活贫困,许多人靠挑盐卖苦力为生。遇到灾年,大批人只能离乡背井,去外地打工谋生,其中不少人去了海外。如今,光雁洋镇在海外定居生活的华侨有17000多人。

解放后,雁洋镇面貌发生不少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全镇现有17000多人,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一亿元。全镇人均收入达800多元。村村通公路、电话,用上了电灯。还建有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一个,电视差转台5个,完全中学一所,小学18所。村村办有幼儿园和卫生所。目前,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不少户已跨入富裕行列。

听罢黄开龙的介绍,我们感到十分欣喜。在黄开龙提议下,我们驱车参观采访的雁洋镇一家农民办的自行车轮框厂。厂长谢耀文,44岁,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987年,他曾被评为“当代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谢耀文告诉我们,全厂有623个工人,固定资产100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工人平均工资200元。工厂与上海自行车厂等厂家联系,专门生产自行车轮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现在年产值达2800元,每年给国家交税利130余万元,利润200多万元。像谢耀文这样的能人,雁洋镇还有不少。黄开龙另给我们介绍了两个:杨钦欢,在深圳办了一家电视机厂,生产“宝声”牌电视机,每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叶华能,在县城办了一个超级商场,一家客运公司,拥有客车38辆。全镇规模较大的企业有30多家。

我们来到叶帅故居下虎村参观,下虎村坐落在镇中心的一座小山下,故居门前绿树成荫。一栋由两位华侨捐资30万元修建的陈列室正在抓紧施工。叶帅故居是砖木结构的房子,狭窄而又矮小,从正门进去,有三间房子,第一间是厨房:旁边一间是叶帅父母的卧室,叶帅诞生在这简陋的木屋里。另一间是叶帅小时的住室,叶帅青少年时读书学习之地。据说叶帅小时读书很用功,又常常做家务事,邻居都夸他是个聪明、勤劳的好孩子。

在叶帅故居旁,我们访问了下虎村50多岁农民叶喜腾,他是下虎村有名的水果专业户。叶喜腾告诉我们,下虎村变富了,他承包了140多亩山地,其中栽沙田柚30亩,香蕉40亩,甘橙,三华李70亩,1988年收入可达8万多元,除去成本,能获科5万多元!黄开龙说,像叶喜腾这样的农户,在村里算是大户了,但雁洋镇里的一般农户,几乎家家都建有“小庄园”,家家都种有几亩地的水果,一般收入都是很可观的。

告别雁洋镇,我们在心底默默祝福:雁洋镇呵雁洋镇,但愿你如那展翅的大雁,在幸福富裕的辽阔天宇欢快翱翔!

秦罗庄里话将军

初秋,一个太阳朗照的上午,记者在湖北省红安县民政局长刘金汉的热情相陪下,驱车到国防部长秦基伟的故里——秦罗庄去采访。

秦罗庄距县城近40公里。车行约一小时后,我们的车在一栋砖木结构的旧房前停住了。走下车来,刘局长一扬手说:“这就是秦将军的故居,现在是他的侄儿们住着。”我细看这房子,占地面不大,屋也显得很陈旧普通。门前几树草垛堆着,有鸡鸭在坪地啄食。故居四周则是一片丛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正观看时,有位妇人走出屋来,招呼我们进屋坐,大家便到了屋内。刚入坐,有人又叫来了一位叫秦绍卿的老人。这老人过去当过大队支书,知道很多情况,记者便请他和刘局长一起座谈了一阵。

据老人说,秦罗庄原叫罗庄,是一个姓罗的庄园。后来姓秦的人将姓罗的庄园买下了大部分,这个村子就叫秦罗庄了。秦基伟的祖辈都是种田人。祖父秦懋友,父亲叫秦辉显,母亲周氏。秦基伟曾有5弟兄,后只有他一个了。大约10岁左右,秦基伟的父母便相继去世了。秦基伟小时在哥嫂家长大,什么农活都干过。他也曾上过3次学,但都没有读下去。18岁那年,秦罗庄里来了红军,秦基伟与村里7个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从此便浴血战场,从班长排长一直升任到上将和国防部长。1957年12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曾与爱人回过一次家,住了一晚两天。那次回来,村里的年轻人向他要一套锣鼓器乐,他拿出40元钱给几个年轻人买了一套,此外还给福德小学买了几个足球和兰球。

1957年后,秦基伟就没有回家乡了。但是,村里的人和县里的人还经常去看他。他也时常惦记着家乡,每逢家乡的人去,都要热情接待。对于家乡的事,他能帮助解决的就尽量解决,不能帮助办的事,他就不办。譬如,秦罗庄里有位失散红军,名叫秦基绪,是和他当年一块报名参加红军的8个人之一。后来秦基绪打散回了家,多年来生活一直很困难。1980年落实政策,秦基绪找他作证明人,秦基伟便如实地给县民政局写信作了证明,使秦基绪享受到了应有的照顾。70年代末,有一次大队支书找到他,问他要抽水机和拖拉机,秦基伟说:“从北京买里程太远了,运不了,我又不是管这个事的,你要枪支弹药就有!”秦基伟没有答允老乡的请求,但他对家乡并没有忘记,他鼓励家乡的干部,要靠自力更生去创造物质财富,而不要眼睛向上,依赖国家的照顾。秦罗庄的人记得他的嘱托,而今,村里依靠自己构力量奋力脱贫致富,村里有了电灯电话,又有了自来水,大部分农民住上了新房,原来落后的面貌就已有了很大变化。

同类推荐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收录了丁玲的散文精品数十篇。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过或看见过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激昂、豪放,凝练深邃,雄健酣畅。用最普通的文字写出生活中的各种情愫。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热门推荐
  • 南宫少爷的复仇

    南宫少爷的复仇

    他,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当然不算上他那“地下皇帝”的身份的话....他,木秀于林,超凡脱俗,在大学中可谓呼风唤雨,但终究有人不喜欢,对他产生妒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有着最好的那几个兄弟,曾经他以为他们会是他一生的兄弟,结果造化弄人,背叛,让他痛不欲生,每天都会被噩梦惊醒,他的爱人,那个可爱的,任性的她,就在两人如胶似漆的时候,却被她的家族告知让其赶紧滚蛋!他配不上她,那个他倾慕已久的如香兰般的女子,却耍弄他,将他如一个死狗般抛下了痛苦的深渊……
  • 青春三部曲之一:蝶恋花

    青春三部曲之一:蝶恋花

    校园的青春不是只有爱情,它还有逃课、挂科、游戏、退学以及在颓废中堕落,还有兄弟、讲座、留学以及在热血中奋斗,它更有军训、实习、红宝典、志愿者、挑战杯等等。四年,不长不短,但有太多可记录的故事,可回忆的岁月。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青春校园,这是一段如歌似水的校园青春。请期待关羽、刘备、张飞、赵云等人与诸君一样的第一部青春——校园青春!
  • 无泪痕之恒河西下会落日

    无泪痕之恒河西下会落日

    生在天界男孩和女孩因一场事故坠入凡间。女孩必须找到男孩才能重返天界。但是丧失了记忆的她,在偌大的世界中,真的可以找到男孩嘛?
  • 超凡掌控

    超凡掌控

    李然从小父母双亡,与唯一的妹妹相依为命,本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但因一场意外,产生了一个存在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心灵空间,从此获得了一个无限超脱的机会,开始构建自己的空间,‘你想要摆脱现在的处境吗,想要力量吗,想要改变的能力吗,想要的话,就和我签订契约吧,只要你能活下来,你就能得到一切。’
  • 洪荒当传奇

    洪荒当传奇

    盘古为何开天?鸿钧为何非要身合天道?美好的洪荒大地又为何多灾多难?人族!又究竟是因何而成为洪荒大地的主角?这里没有所谓的天道定数,只有这历史车轮的滚滚惯性!只有为证道永恒,求得永世逍遥,而迸发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壮美的洪荒!不应该总是被人所嘲笑!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洪荒当传奇》!
  • 苍罗武神

    苍罗武神

    这是一个武的世界。我拥有荒古前的第一体资。天赐神体。我身拥神体血。打破这天地规则。突破武帝。成就武神巅峰。
  • 无尽沉沦

    无尽沉沦

    地球的表面出现了九个巨坑,有人从其中挖出了一口石棺,里面躺着九具衣冠整洁的干尸。一棺九尸,开启了人类最黑暗的末日纪元。红颜薄命,英雄气短。荒唐年代,无尽沉沦。
  • 红宝石之恋

    红宝石之恋

    夜澜:宇神,我恨你。你给予我天下无敌的实力,却让我永远不能与我爱的人相见。永生,人人向往。当你遇到我这样的情况你还会继续喜欢永生么?呵呵!宇神我恨你。宇你到底在哪。宇: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她。那一站对世界来说是好事。对我来说,却如同失去全部。天下无敌又怎样。日月同辉又怎样。不能与相爱的人在一起,世界对我来说都失去了意义.宇神:恶作剧?别闹了,他们还不至于让我恶作剧。对我来说,战斗力才是关键。什么时候他们能答应我再说。
  • 人鱼女友在都市

    人鱼女友在都市

    我是一个人类,同时,也是一条龙,但是我并不后悔,为了她我愿意变成龙,尽管她不是人类。她,一个笨手笨脚的人鱼,尽管如此我愿意守护她,海神王的女儿,人鱼的公主,被人伺候着,难怪笨手笨脚的。娜末,她的名字美得不像话,“那么?”还是第一次叫她的名字,“安娜的娜,末日的末,娜末!”,她生气的样子真可爱,爱上她了?或许吧。“你为什么不爱我!”话语间她变成了泡沫,地上还有一把鱼骨的刀,娜末!之后遇到的事,我无法用言语形容。千年前?那个男孩究竟是什么人,我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 诱拐萌妻:高冷男神暖暖爱

    诱拐萌妻:高冷男神暖暖爱

    五年里。苏泠之于薛慕衍,是沉沦上瘾的毒药,深入骨髓,割舍不掉。薛慕衍之于苏泠,是深埋于骨的毒刺,拔不掉,触之,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