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内容是讨论突围。吴荣凯说,由谁突围,由谁坚守,在师长余程万和团长柴意新之间展开争执。余程万一定要让柴意新突围,自己坚守。当时那种情况下,谁都知道突围可能会有一线生机,而坚守就意味着牺牲。柴意新说:“援军来的肯定都是师长以上的将军,你让我一个团长怎么指挥,还是师长去突围吧。”余程万说不过他,只好听他的。
就这样,柴意新选择了坚守。
凌晨1时,余程万带领104名战士突围,这104名战士中就有旷文清和美国记者爱泼斯坦。169团仅余的29人跟着团长柴意新坚守,吴荣凯是169团的书记官,他要留下来,柴意新一把把吴荣凯推到了171团团长杜鼎的面前,让杜鼎带着吴荣凯一起突围。吴荣凯哭着要留下来,柴意新异常生气,他呵斥道:“169团只剩这点人,不需要你这个书记官传达命令了!”吴荣凯还在坚持,柴意新更加生气了,他喊道:“我们留下来是拼命的,你还年轻,不能留下来,快走吧!”吴荣凯只好离开了。
这些年来,吴荣凯一直没有忘记和团长柴意新分别的最后一面,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这些年来,吴荣凯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就泪流满面。
七天后,当中国军队光复常德时,吴荣凯随着第一批援兵冲进了城内。在打扫战场时,吴荣凯看到了团长柴意新,他身中四弹,血染军装,留守的29名战士也全部战死。
当时,柴意新刚刚结婚七个月,吴荣凯至今不知道他有没有孩子。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余程万的悲怆结局
104名中国军人在余程万的率领下,沿着西门突围。
西门外,燃烧着几堆篝火,篝火的光亮中,日军的游动哨走来走去,形同鬼魅,要突围到江边,只能从这里穿过,别无他途。104名中国军人分成了几队,倚墙角,穿断壁,匍匐前行。余程万所在的一队,仅有八人。
穿过一道道封锁线,终于来到了沅江边。时,星稀月明,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前有大江,后有日军,哪里才有一条生路?余程万带领大家沿着江边向东搜寻,走出几百米,看到有日军在江边游荡,只能隐身在断壁后。等到日军走进了巷道里,旷文清起身前行,行走几十米,终于看到了码头上绑着一条木船。
大家坐进了小船里,余程万最后一个跳上船,一名卫士撑开长篙,木船慢慢地离开了岸边。
然而,江水很深,长篙无法触底,木船停滞不前。卫士们正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吹来一阵夜风,风吹送着木船驶向对岸。很多年过去了,旷文清仍然感到奇怪,当时为什么突然会有一阵强劲的夜风将他们送到岸边。天佑忠良,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一种神奇又神秘的力量。
木船即将靠岸的时候,日军才发现丢失了船只,他们向着木船疯狂扫射,然而鞭长莫及。
大家离开船只,沿着沅江江岸溯流而上。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天寒风紧。行不多远,突然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旷文清一直护卫在余程万的身边。天亮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小村庄,旷文清看到,现在只剩下了师长和他两个人了。而余程万因为在长沙会战时腿脚受伤,现在旧伤复发,无法行走。
怎么办?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人意料。
勤劳的农村人起床都很早,他们看到村庄里来了两个蓬头垢面的人,有人认出了余程万。常德保卫战前夕,余程万经常视察防卫,独步街巷,因此大家都认识。村民将余程万和旷文清扶进房屋,杀鸡煮食款待。还有村民主动去村外放哨,监视敌人。当天,还有一些中国军人来到了这座村庄,都是57师头天夜晚跟随余程万突围而出的战士。第二天,村民备了一副滑竿,沿着山中的偏僻小径,将余程万抬到了一个叫作黄土店的地方,那里有一支救援常德的中国军队。
听说后来,余程万提起这段经历时,“谓乡民感情之隆,几欲垂泪。”
12月4日,余程万命旷文清收拢57师突围出来的散兵,点算共有83人,其中包括吴荣凯。
12月5日,余程万带着83名中国军人来到了德山,与援军58军新编11师汇合,筹划反攻。
12月9日,各路援军反攻常德,余程万带领一个团担任前锋,一路直扑常德,突围而出的83名57师战士,全部编入这个团里,他们早就杀红了眼,决心血仇血报。
然而,常德此时已成为一座空城。
横山勇占领了常德后,震骇于“部队被重挫,伤亡惨重”,不敢在常德久留,他被57师的英勇无畏吓破了胆。当时,常德城里的日军尸体都来不及掩埋,横山勇就下令日军陆续撤出常德。杨乾坤说,横山勇占领了常德后,57师余部转入地下作战,向日军偷放冷枪,猎杀落单的日军,所以,横山勇吓坏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横山勇匆忙撤出常德,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当日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占领了常德时,中国军人的各路援军对常德的合围也即将形成。横山勇不敢在常德久留。如果横山勇留在常德,常德就会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吴荣凯和旷文清都提到了这么一件事情。当天,余程万率领着先头部队进入常德时,从常德城的断壁残垣后,居然互相搀扶着走出了300多名57师官兵,有的手中拿着空枪,有的手持大刀,在日军占领常德的这一周里,他们仍然坚持抵抗。当旗帜在中央银行大楼上再次飘扬招展时,所有人都痛哭失声。
常德城里上了年纪的人至今都无法忘记他们在战役结束后回到常德后看到的情景,每条大道,每条小巷,每道胡同,每座倒塌的房屋边,都是尸体。尸体一层摞一层,都摞到了窗台边。常德的地面全是红色,那是血液染红的。很多尸体交织在一起,纠缠在一起,紧紧地抱在一起,分都分不开,这些中国军人都是在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扔完了最后一个手榴弹后,在与拥上来的鬼子肉搏战中牺牲的。有的中国军人倒下去的时候,手中拿着削尖的竹竿,子弹射完了,刺刀拼弯了,他们只能用竹竿作为武器。
而常德城里仅存的三百中国军人,没有一个身上没有伤的。
光复后的常德是一幅什么景象?1943年12月21日的《纽约时报》有这样一段描述常德的文字:
一只乌鸦站在一间被轰毁的货仓的焦梁上,带着严肃而满意的心情,望着已经从地面上毁灭了的常德……城东门的旗帜在一根新的竹竿上面胜利地飘扬,两个武装中国士兵很神气地站上了新岗位。
这几十年来,常德人一直没有忘记这场惨烈的战役。对于抗日战争,常德是最早进行研究的少数城市之一。
常德光复后,余程万带着57师残部来到湖南省桃源县整编。吴荣凯说,经此一役,169团仅剩九人。
余程万尽管带着8000名中国军人浴血抗战,重挫日军,但是,他自己却受到了处罚。来到桃源县没有多久,余程万就被解往重庆关押。
余程万刚刚突围成功后,就与74军军长王耀武联系。王耀武责怪余程万把常德留给了日本,而自己跑了出来。蒋介石要求57师与常德城共存亡,王耀武认为余程万没有做到这一点。其实,57师300名中国军人一直坚守常德,在日军占领常德的那一周里,他们每一天都在与日军抗争,57师并没有离开常德,余程万突围,是为了搬救兵。
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无法接受这一点。中国人对英雄的要求是:面对绝境,一定要杀身成仁。
吴荣凯直到现在都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处罚自己的师长余程万,他并没有逃跑,他带领全师将士,竭尽全力与日军作战,最后出城搬救兵,为什么还要处罚他?
杨乾坤说,当时,传言余程万被关押在重庆,要枪毙他。消息传到常德,常德轰动。乡绅们奔走呼号,全城会写字的人都签名抗议,光签名的就有六万人,而常德那时候才有14万人。乡绅们组织人拿着签名去往重庆,要挽留余程万。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也替余程万求情,认为余程万不是逃跑,是浴血奋战。张治中等很多高官也为余程万求情,请求刀下留人。这样,余程万才免于一死,却被关押。
1945年年初,余程万的老上级王耀武以湘西战况吃紧为由,点名要余程万参与抗战。余程万得以解脱,并被任命为74军副军长,位列同为副军长的张灵甫之前。
有一年,我意外地看到了一本《德国步兵操典》的油印小册子,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帝国官兵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投降:
1. 指挥官阵亡并和上级部队失去联系的;
2. 部队减员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含百分之六十);
3. 弹药耗尽已无可能得到补充的;
4. 部队陷入敌优势兵力包围已无可能突围的;
5. 得到高一级部队下达的投降命令的。
德国将士在弹尽粮绝的境地,可以选择投降。但是,在中国军队里,根本就没有投降这一说。
在余程万重新获得任命之前,余程万不愿57师浴血抗战的壮烈埋没在历史尘灰中,这样对不起牺牲了的8000弟兄,他派了两个57师战士,找到当时最有名的小说家张恨水,请他把57师抗战的故事写下来。以写风花雪月著称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一再推托,两名士兵就在张恨水家附近租房住下来,每天给他讲57师守卫常德的故事,结果,张恨水大为感动。后来,以常德保卫战为题材的《虎贲万岁》出版了,轰动一时。张恨水没有要一分钱稿费,只要了一把日军指挥刀。
张恨水认为,常德保卫战可以与唐朝安史之乱中的睢阳保卫战媲美,一定会名垂青史。
有意思的是,睢阳保卫战中,守将张巡因为让士兵吃人肉而被道学家诟病;常德保卫战中,守将余程万因为离城搬兵而同样授人以柄。
再过1000年,人们还会提起常德保卫战,就像现在的人们提起睢阳保卫战一样。
抗战结束后,内战爆发,余程万离开74军,赴粤东任职。
1949年后,余程万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去往台湾,而是选择了在香港定居。
1955年,一帮匪徒绑架了余程万和妻子,警察营救,警匪枪战,余程万于乱枪中殒命。到底是谁开枪打死了他,至今没有定论。
一代名将,率八千虎贲之众,抗十万骄横之师,斩将搴旗,拔山盖世,时将士同心,三军用命,虽弹尽粮绝,犹死战不退,如此凶悍之士,当世能有几人?将军浴血沙场,屡建奇功,而最后竟无辜丧命于庸人之手,实在令人唏噓,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