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会战时,当时的所有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一战况,上高会战结束后一月,报纸上还能见到关于上高会战的报道。从这些即时报道中,能够看到当时战争的真正情况。但是,为了避免被日军侦悉中国军队各部布防情况,当时报纸上所有中国军队的部队番号全部以某某代替。然而,时隔70年后,从这些报道中,我们依然能够闻到浓浓的硝烟味。
曾天耸是马来亚(注:马来亚是马来西亚独立前的称呼,独立后才叫马来西亚)华侨,祖居广东梅州,练就一身好武艺,祖父、父亲都在马来亚经商,家境异常富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曾天耸就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日军全面侵华后,曾天耸回到梅州家乡,踊跃参军,报效祖国,担任机枪手,每战必奋勇争先,杀敌甚众,1940年8月升为排长。上高会战中,曾天耸带着一排人防守一个叫经楼的地方,进犯的是日军少尉宫内同明率领的一队日军。双方激战时,曾天耸带着一排人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他挺着刺刀纵横挑杀,毙敌八名,其中包括日军少尉宫内同明。后,因为气力衰竭,中弹身亡,死前还在对搀扶他的战友大声疾呼:“我杀了八个鬼子,值了!你们不要管我,快去追击。”
杨义清是一名班长,此战立有战功。一天,30多名日军逃到了一个叫作刘村的村子里,躲在了一座砖墙大院里,关起房门,负隅顽抗。杨义清将全班手榴弹集中在一起,隔墙扔进,30多名日军全部死亡,杨义清缴获了两挺机枪。
李洪坤也是一名班长,带着十几个士兵在一个名叫邓村的地方防守,午夜时分,看到有一名日军指挥官骑着白马在阵前出现,李洪坤将白马击毙,日军指挥官从地上爬起,仓皇逃窜,李洪坤与日军指挥官对射,左臂被击伤,他顾不得包扎,继续追击。后来,出现了十余名日军,而李洪坤的十余名士兵也赶来了,双方发生激战,日军被打退,残敌五名逃入了一座民宅里,包括那名指挥官。李洪坤向屋里扔进了两颗手榴弹,五名日军全部毙命,检查尸体,那名指挥官是一个中佐。弟兄们纷纷向李洪坤祝贺,李洪坤说:“这个鬼子军官真倒霉,他碰到了我这个不怕死的。”
李才是桂林人,在部队里做伙夫,练过武术,力气很大。上高战役中,因为中国军队伤亡过大,杂役兵——伙夫、马夫、公役等都派上战场,李才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在石头街阵地上,李才与敌军拼刺刀,一口气连杀三名鬼子,他笑着对同伴说:“听说鬼子拼刺刀厉害,我看也不怎么样。”他收拾地上日军的枪支时,被埋伏在草丛中的日军掷弹筒炸死。
《江西民国日报》1941年4月24日曾刊登了一篇《赣北劳军记》的文章,它写到了某师师长某某某,重创池田旅团。这位某某某师长讲到两件事情,流下眼泪。第一件是:一位士兵与日军白刃肉搏,彼此互以刺刀插入对方腹部,相持不下,终至气绝身死,犹屹立不倒;另一件是:有一个华侨子弟任排长,有万贯家产,家人屡促回去,毫不为动,每战必身先士卒,此战壮烈殉国。
池田旅团,就是第20独立混成旅团,而重创池田旅团的,则是74军51师师长李天霞。这位某某某师长,必是李天霞无疑。李天霞所说的那个华侨子弟,应该就是曾天耸。
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
74军与日军作战,而邹继衍所在的70军只能在山上观看,每当看到战况极为激烈的时候,他就向上级请战,但每次都遭拒绝。
74军在浴血奋战,而70军在袖手旁观,为什么这样做?罗卓英怎么想的?当时70军的将士们都想不通,他们只能站在山上大声呐喊,为74军助威,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是上级不让他们下山一步。
战后,人们才明白了,上高城外的战场只有那么大,有再多的兵力也难以摆放,只能白白地给日军的飞机当成靶子。罗卓英是让邹继衍所在的70军养精蓄锐,让实力最强的74军逐渐消耗日军34师团的锐气。等到合适的时机,70军再出击。
何时是合适的时机?是对34师团包围圈形成的时候。
3月24日,这是34师团大贺茂对上高城最后的舍命一搏。
这天早晨,一轮血红的太阳升起来,照耀着弹丸小城上高,也照耀着城内城外中日两方几万名士兵。大贺茂将被74军51师击溃的20旅团仅剩的3000人编成一个大队,与34师团合兵一处,向上高城全线进攻。阵地上短兵相接,无论是中正式步枪还是三八大盖,在打完一发子弹后,都来不及装弹,双方的士兵就缠在了一起,用刺刀、用砍刀、用拳头、用牙齿,用最原始的武器和最原始的本能与对方搏杀,第19集团军司令部少将李翰卿带领着57师敢死队,一人一把大刀片,一字排开,对着每个扑上前来的日军狂砍,刀光映着日光,血色染着曙色,煞是好看。日军的手臂和鲜血四散飞溅,尸体摞了一层又一层。敢死队里有人阵亡,马上又有后面的人补充上来。地面上都是血迹,黏稠的血迹像牙齿一样咬住了他们的鞋只,让他们挪不开脚步。在中国军人的大刀片面前,日军终于胆怯了、退却了。
仅仅在这一天,日军就在上高城外丢下了2000多具尸体。
我在一份《陆军第74军第57师上高会战忠勇官兵表彰表》中看到,最高统帅部表彰的第一个人不是57师师长余程万,而是李翰卿,足以说明李翰卿在关键时刻所起的作用。
上高战役结束后,李翰卿又率队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依旧带着敢死队向日军阵地发起攻击。在与日军的肉搏战中,他身上多处负伤,血流不止,仍指挥敢死队与日军拼杀,最后血流殆尽,壮烈殉国。
黄昏时分,各路中国军队已经聚集在了上高城外,对日军形成了包围,日军被赶进了一个南北长十里,东西长30里的椭圆形包围圈中。
邹继衍说:“当天夜晚6时,上面发出了攻击命令,所有合围的部队,立即向当面之地发起进攻,守城的后备军,也从城郊分路出击。日军抱头鼠窜,纷乱后撤。”
尹同道说:“我们在山上,能够看到包围圈中的日军,大炮不需要瞄准,就射向包围圈中,一颗炮弹过去,一片火光,敌人就倒下一大片。”
直到这时候,愚蠢而狂妄的大贺茂才知道中计了。日军《锦江作战》中记录:
在此情况下,师团长大贺茂一面向汉口的第11军司令部请援,一面命令部队于24日返回。军司令部惊悉战况激变,立即命令33师团出动,并由军参谋长木下少将协同作战主任参谋山口中佐、大根大尉疾速向南昌前进。第33师团立即再次出动,并由军参谋长木下少将协同作战主任参谋山口中佐、大根大尉疾速向南昌前进……33师团立即奉命再次出动,以荒木支队为右纵队,以214联队为左纵队,与34师团取得联系,掩护该师团撤退。
然而,已经晚了。
被围困的34师团四面楚歌,为了打通一条逃跑的缺口,大贺茂呼叫南昌所有的飞机赶来增援,日军还动用毒气在前开路。一批批英勇的中国士兵没有死于拼杀中,而死于日军的毒气中。不但如此,日军为了逃跑方便,还把大批化学武器遗弃在上高战场。时隔50年后,一群民工在泗溪官桥街挖掘地基,不慎挖到了锈迹斑斑,已在地下埋藏了半个世纪的一枚毒气弹,造成当地1300多人中毒。后来,人们又在附近挖出了200多枚毒气弹。而日军当初到底把多少毒气弹遗弃在了上高战场,至今还无法知道。
《上高会战战斗详报》对3月25日这天的战况有详细的记载。34师团被围后,急切呼叫九江的日军赶来增援。从地图上看,九江距离上高应该有三四百里远。然而,因为赣北的日军当初倾巢出动攻打第19集团军,留在九江的日军也没有多少,前来救援的仅有2000人。
当天下午4时,34师团主力拼命向官桥靠拢,赶来救援的33师团前锋部队和来自九江的增援部队也乘着汽车向官桥扑来,就在抗战老兵魏杰曾经坚守的龙形山一带,中日两方的军队再次短兵相接,“我官兵奋勇抵抗,与敌血战,彼此伤亡惨重。”此时,坚守在官桥一带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为了减少牺牲,不得已撤退。“敌增援之兵,遂得进入官桥与被围之大贺合流,本部当时尚未所知也。”本部,指的是第19集团军司令部。
现在包围圈里被包围的,不只有34师团,还有前来增援的日军。
《上高会战战斗详报》还提到了邹继衍所在的70军107师。107师的任务是连夜经过上高城,在南面攻击日军。
3月25日下午,邹继衍带着1营人马从北面的山上下来,走进了上高城,眼前的县城让他大吃一惊,曾经被称为赣西北明珠的上高连日激战,已变成了一片废墟,没有一间房屋是完好的,没有一面墙壁没有倒塌,战前74军修筑的碉堡和阵地,被日军的炸弹彻底犁平了,空气中散发着硝烟和尸臭的气味,异常难闻。上高城里少有人影,好像一座死城,天空中飞翔着一群群乌鸦,它们在一具具无人掩埋的尸体上飞起又飞落,一声声刺耳的叫声让人背脊发麻。曾经在这里血战了十天的74军57师撤离了上高,此刻在继续追击敌人。
第19集团军少校参谋蓝介愚说:“57师追击日军的仅有一个营的兵力。”那么就是说,这支虎贲师此时仅剩下一个营还有战斗力。
邹继衍带着1营人马渡过锦江,向前追赶,因为是第二批出击的部队,所以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顽抗的敌军已经被第一线追击部队肃清。到了黄昏时分,他们看到一群人在薄薄的暮色中仓皇逃窜,有的瘸着腿脚,有的吊着手臂,邹继衍带着队伍冲上去,那一群负伤的日军就跪在地上举起了手臂,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邹继衍清点战利品,看到有长短枪二十余支,小钢炮炮弹和机枪子弹几箱。
邹继衍带着部队继续追击,看到路边全是日军的尸体,尸体的手臂被割掉了;追到了半夜时分,看到月光下的日军尸体又有了变化,手臂完好,而手指被割走。日军有战场上带走尸体的习惯,带不走就烧,来不及烧就带走一条手臂,而手臂都来不及砍就带走一根手指。从这一路上日军尸体的变化情况,能够看到逃跑的日军有多狼狈。
追击了大半夜,他们饿了,可是没有时间埋锅造饭。突然有战士在路边找到了一口行军锅,锅里是大半锅米饭,行军锅边倒着几名日本兵。可能是厨师。日军连做好的米饭也来不及吃,就仓皇逃窜了。
天亮后,空中出现了十多架飞机,对着中国军队狂轰滥炸。后来,日军的飞机投掷毒气弹和炸弹。“我45团团长张雅韵,亲临督战,被炸殉国。”后来的战报中这样写。我查了一下资料,第45团属于第72军新编15师。
然而,尽管有日军飞机轰炸,中国军队还是前仆后继,向包围圈中的日军发起集团冲锋,将日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日军的《锦江战役》记载:
27日,第34师团大贺茂带着数百名伤病员好不容易全部渡过泗溪,按照兵团司令部、行李、独立山炮队、病员输送队、野战医院、后卫部队的行军序列。开始向土地王庙东进。土地王庙在五日前已成为待命的敌第9师中枢阵地。另外,在侧背还有重庆军六个师并列尾随追击。入夜,雷电伴随着大雨,各部队在严加戒备下度过了一夜。28日凌晨2时,负责野战医院警卫的炮兵第八中队,终于在土地王庙村西段遭受优势的重庆军攻击,致使该中队全体壮烈阵亡。野炮兵第2大队六角少佐曾将该中队编入自己指挥下,在采取援助措施的同时,向步兵团司令部请求援兵,但得到的答复是:因情况紧急,部队可放弃第8中队,迅速向旅团司令部集结。另外,在黑暗中听到炮兵第八中队求救声的步兵第216联队第8中队,待到28日天明出击时,发现附近有300名重庆军对他们进行了攻击。
从日军的这段记载中可以想到当初大贺茂是何等无助,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34师团司令部,如今拱卫他们的只有独立山炮队、病员输送队和医院的医生护士,而且全部带伤带病,这样的军队又怎么会有战斗力。山炮队之所以没有死亡,是因为炮兵跟在步兵的后面,要不然这些炮兵早就被打死了。
然而,躲在步兵的后面也不能躲过劫难。他们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被中国军队包围了,旁边的日军连救他们的勇气也没有。
现在,大贺茂身边只剩下了后勤人员,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大贺茂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活捉大贺茂,正当其时。
当时,敌我双方的军队已经完全打乱了编制,中国军队的长官找不到士兵,士兵也找不到长官,将士们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一组,只要看到穿着中国军队衣服,就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只要看到穿着黄色衣服的日军,就冲过去猛打。到处都是枪弹声,到处都是喊杀声,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到处都是飞溅的鲜血。日军的飞机在高空中盘旋良久,始终不敢投弹,只好又飞走了。中国军队的炮兵将炮口调试后对准,对准后又调试,也终于放弃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变成了肉搏战。
74军58师的追兵攻占了一座叫作傲古山的地方后,看到山下满是日军的伤兵,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惨叫声如同云朵一样,缭绕不散,初步估计这些日军伤兵有2000人。58师误打误撞,竟打进了34师团的野战医院。守卫这些伤兵的日军在58师的猛烈冲击下,抱头鼠窜,把这些哀叫不绝的失去了反抗能力的伤兵,丢给了中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