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4800000018

第18章 百团大破袭(3)

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最初叫作破袭战,战役的重点是破坏日军的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和同蒲铁路(大同—蒲州),本来,主战场在山西境内,然而百团大战的第一声枪响,却在井陉煤矿响起,井陉煤矿在河北。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自抗战八年来对日军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击作战。

当时,种种因素促使八路军不得不打这一仗。

南岳会议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的纲领是不再进行新的战略进攻,全力巩固已有的占领区。冈村宁次也在回忆录中说,此时日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在后方发展壮大的八路军和游击队。日军不断给后方增兵,建立碉堡,扩大占领区,《彭德怀自述》中说:日军采用多面政策,除军事进攻,还有政治诱降、经济封锁、文化欺骗。日军推行所谓“治安强化”政策后,伪军、伪组织扩大,敌占区扩大,我抗日根据地愈见缩小,部队给养供应困难。日军又封锁与隔绝我各抗日根据地之联系,特别对晋东南实行其“囚笼政策”,使形势日趋严重。敌伪依靠据点到处抢掠,实行“三光”政策,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由于日军的力量增强,八路军的生活越来越困难,1939年八路军全盛期,建立了20个抗日根据地,仅仅山东根据地一处,就下辖96个县,人口1350万人。而在百团大战前夕,华北大片根据地被日军割裂蚕食,八路军手中的县城只剩下了太行山的平顺和晋西北的偏关。那时候,日伪军广泛渗入了八路军的根据地里,有时候一天都能遇到好几拨日伪军,八路军的生存随时遇到威胁和挑战。

这种情况打不打?当然要打!

当时的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自从我们在华北各地建立根据地以后,日军就以我敌后根据地为“皇军之大敌”,认为“若不剿灭共产党则华北明朗无望”,因此不断地对各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为了割裂和缩小抗日根据地,他们竭力强化交通,所谓“东亚新秩序由交通出”。除了严密控制原有的铁道线外,在各根据地周围增修铁路、公路,并不断向根据地内延伸,在路侧还挖掘交通沟,修筑碉堡,宣称“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企图把各根据地装在他们的“囚笼”中。这就是所谓“囚笼政策”。在反“扫荡”的斗争中,交通问题一直是斗争的焦点。

日军的“囚笼政策”给八路军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战斗一开始,日军沿着铁路和公路快速增兵,武器占有绝对劣势的八路军不得不退出战斗,看着到嘴边的肥肉让狗吃了,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徒唤奈何。

外公曾经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他们侦察到山西繁峙县的一座日军碉堡里只有20个鬼子和伪军,就决定端掉这座碉堡。夜晚,一连八路军悄悄潜行到了碉堡外,准备攻击。碉堡里有一个给日伪军做饭的厨师,是繁峙当地人,这个厨师每隔几天就要出来买菜买肉,八路军的交通员做好了这名厨师的工作,让他做内应。外公说,如果没有内应,一连八路军手持手枪和步枪是绝对打不下日军的碉堡的,即使碉堡里只有日军一个班。

碉堡到底是什么样子?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军步兵分队在最边缘地区布防时,驻守一般是在村庄或要冲等地修筑碉堡,外面围绕一条深水沟,沟上设置吊桥以便出入,平时将吊桥收起,士兵生活在水沟围绕的范围内,并派有岗哨警戒。

现在看看,没有重武器和内应,别说八路军攻下碉堡,就连水沟都过不去。

那天晚上漆黑一团,八路军来到了碉堡外面埋伏,静候内应出现。半夜的时候,内应悄悄打开了碉堡门,放下了吊桥,八路军一拥而上,冲向碉堡。

然而,就当一部分八路军冲进碉堡的时候,碉堡顶上的日军哨兵发现了,鸣枪报警。一百多名八路军不得不分成两拨,一拨对着碉堡顶上的日军哨兵射击,一拨清理碉堡里的日军。

碉堡院子里的日军很快就被清理干净了,然而,碉堡顶上的日军哨兵架起机枪,对着八路军疯狂扫射。碉堡外的八路军无法通过吊桥进入碉堡,碉堡里的八路军也无法通过吊桥走出碉堡。一挺机枪让八路军束手无策,一挺机枪打得八路军抬不起头来。

一挺机枪倒也罢了,等你打完子弹,八路军就会要了你的小命。然而,更危险的事情发生了,远处响起了日军汽车的引擎声,雪亮的灯光照着碉堡,日军的援兵开着汽车顺着公路赶来了。八路军危在旦夕。

后来,八路军搜集了所有的手榴弹,堆放在一起,才将日军的哨兵炸死了,也将碉堡顶掀翻了,而八路军也有多人被炸伤。

八路军冲出碉堡后,日军的援兵已经赶到了,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八路军且战且走,外公突然感到手掌火辣辣地疼痛,一看,一颗三八大盖子弹击穿了他的手掌。

八路军的营连一级都没有医务人员。外公按照农村的土方子,抓把黄土按在枪眼上,止住了血,然后用布片包扎,跟着战友撤退了。这场不成功的战斗,坏就坏在日军的援兵,坏在鬼子畅达的交通线。

杨尚昆在回忆录中说:“我们很需要破袭他们的交通线,主要是破袭铁路。”

破袭铁路还有个附带的目的,就是想搞一些铁轨。当时华北好几个根据地都有了自己的小型兵工厂。搞了铁轨来造枪炮。

八路军很穷,不但没水喝,而且连装水的坛子都没有。

八路军的兵工厂那时候资源奇缺,而技术人才都是大学里的爱国流亡学生和南洋归来的华侨,工人则是乡间的铁匠,地址就在人烟稀少的山洞里。兵工厂当初不会造枪,只能对损坏的枪支修一修,后来,随着八路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武器严重不够用,一个班上战场,只有三四杆步枪,其余的十几个人拿着大刀长矛,依靠缴获日军的武器是完全不现实的,歌曲里所唱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是为了表达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八路军几乎每夺取日军一杆步枪,都要搭上好几条人命。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兵工厂只能开始制造武器。1939年冬季,当德国的兵工厂里生产出了飞机和潜艇的时候,当日军的兵工厂里坦克源源不断地开往中国战场,当美国一艘艘航空母舰从兵工厂里下水的时候,中国的八路军兵工厂里才生产出了第一杆步枪。当年,朱德刚好55岁,这杆步枪就被命名为五五式步枪。

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设在黄崖洞,黄崖洞在山西黎城县,从两山之间的夹缝进去,在悬崖峭壁的背后就是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八路军的第一杆步枪就是这里生产的,等到抗战后期,这个兵工厂已经能够生产迫击炮了。

外公说,八路军当年打扫战场的时候,不放过任何有用的东西,甚至连弹壳也捡拾,把弹壳送给兵工厂,装上炸药,下次还能用。

很长时间里,我对外公口中的日军表示怀疑。我怀疑日军的作战能力,因为在影视剧中,日军都是不堪一击的。

长大后我才知道,外公的讲述是真实的。

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毫无疑问是很强的,日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每个士兵都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兼之有武士道的洗脑,把一个个士兵锻造成了战争机器。中国的士兵中,95%以上都是文盲,我在采访抗战老兵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上过学,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日本的士兵中,可能没有文盲,因为当年每个日本士兵都有一本《步兵操典》,每个华北日军都有一本冈村宁次编写的《剿共指南》,战后每个日本士兵都能写出回忆录,他们的回忆录中逻辑清晰。有文化和没文化,在战场上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有文化的人能够进行归纳总结,情报搜集,信息传递,而没文化的人,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

日军普遍枪法很准,抬枪就打,不用瞄准,就能击中目标,这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每一个日军在上战场前,已经打过了至少三百发子弹。中国士兵上战场前很多人连枪都没有摸过,当兵后有限地供应子弹,尤其是八路军,一杆步枪只能发到几粒子弹,没有子弹,又怎么能训练出神枪手?

李宗仁就曾经说过:“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以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之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做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这些都是日本军人的长处。”

抗日将领宋希濂将军也说过,一个日军士兵的作战能力,相当于七八个国军士兵;一个日军士兵凭借一杆步枪,就能够阻击国军一个连的行动。

一直到抗战末期,日军的战斗力依然令人畏惧。松山战役、腾冲战役,国军都是以集团军几万人的兵力进攻日军大队千人的编制,国军伤亡近万人,日军伤亡千人,伤亡比高达10∶1。而且,此时国军的武器比起抗战之初已经大大提高。

很多老兵说,日军把八路军叫三枪八路。八路军一支步枪一般只有四发子弹,伏击日军的时候,打过三枪,就一定要发起冲锋,和日军拼刺刀。能够拼过日军,就不开枪;如果拼不过日军,就用枪里仅剩的最后一颗子弹对着日军射击。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极为简陋的武器,要与日军厮杀,其惨烈和悲壮是可想而知的。

夜袭井陉煤矿

1940年的春天和夏天,日军在华北步步进逼,八路军在平原上步步后退。日军像奔跑过快的马车,成为了强弩之末;八路军像压缩的弹簧,蓄满了力量。日军正在得意忘形连战连捷的时候,一张大网铺天盖地罩了下来。

《孙子兵法》有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当时,日军在占领区广筑碉堡,每个碉堡安插着几十个人,坚硬的碉堡对于八路军手中的枪支来说,看起来好像坚不可破,实际上,碉堡让日军兵力分散,狭窄逼仄的碉堡里是日军的天下,而广阔的碉堡之外,是八路军的天下。

日军修建碉堡,等于作茧自缚。

彭德怀看出来,这是一个反击的好时机。

《彭德怀自述》中这样写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组织一次大破袭战役。八路军总部决定7月上旬开始准备,8月上旬乘青纱帐旺盛时进行大破袭战。原定兵力是22个团(晋察冀十个团,129师八个团,120师四个团),重点破袭正太路;其次破袭平汉路、同蒲路北段和白晋路(注:白晋路是白圭至晋城的铁路,现已拆除);并拟于“八一三”前后开始向敌各交通线进攻。

《杨尚昆回忆录》中说:百团大战原来叫交通破袭战,不过这次是有统一组织的、规模较大的交通破袭战。这个问题在八路军高层领导中酝酿了很久,大家意见都是一致的。

但是,后来,谁也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会越打越大,刚开始本来只想动员22个团,没有想到参加的部队越来越多。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抗战激情极为高涨,大家受够了日本人的欺压和封锁,只要听说哪里打仗,没有接到命令的部队也去参与,最后变成了105个团和日军作战。

105个团,有多少人?按照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八路军》一书介绍,当时的参战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有27万人。这些团有大有小,大的五六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

1940年8月20日夜,后来被称为百团大战的战斗打响了。

这天晚上,八路军的22个团一齐动手袭击日军,作战任务是破坏日军的铁路和公路,拔掉日军的据点。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在河北境内,刘伯承、邓小平的129师既有河北又有山西,贺龙、关向应的120师在山西境内。22个团一字摆开,目的就是要让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彻底陷入瘫痪。晋察冀军区,是115师一部班底发展起来的,另一部班底跟着罗荣桓去了山东,师长林彪此时在苏联养伤。

此前,日军已经察觉到了八路军在集结,在调动,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日军还以为八路军集结的目的,是为了进攻国军。这些在后方维持治安的日军,简直愚蠢到家。

按照时间来计算,井陉煤矿战斗应该是百团大战的揭幕战,井陉煤矿靠近正太铁路,要破坏铁路,必须拔掉这座驻有日军的煤矿。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场战斗的规模会有多大,谁也没有想到这次22个团的破袭竟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连锁反应。

东王村是石家庄市井陉煤矿边的一座村庄,李伯力在这里生活了80多年。

李伯力说,那天晚上,大概是半夜时候,突然就响起了枪炮声,他一骨碌爬起来,隔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天空都是红的,枪声像爆炒黄豆一样,一直响到了天亮。他吓得缩在墙角,想看又不敢看。村子里的人都睡醒了,但是没有人敢走出门,没有人敢点灯,害怕灯光会引来枪子。天亮后,枪声停歇了,有一队队扛着枪的八路军走过来,大家很高兴,开了门去迎接八路军。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是老百姓的军队。问他们鬼子呢?八路军笑着说,都打死了。

指挥这场战斗的是杨成武。

杨成武是一名异常骁勇善战的将领。长征路上驰名全军的红四团是开路先锋,杨成武在该团担任政委,团长王开湘。抗战开始,杨成武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

杨成武最为人熟知的,是1939年的黄土岭战斗,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时,杨成武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杨成武指挥大小战数十次,每次都精彩纷呈。

同类推荐
  • 爆炸吧!水浒传

    爆炸吧!水浒传

    于浩是一个小职员,经济的不景气,加上自己不小心的犯错而被老板开除,心情极差的他准备自暴自弃,他准备好了烧烤架,挖野菜来烧烤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坠落悬崖……
  • 创曼

    创曼

    “创曼”是一个地方,简单的说就是书中主角的家乡。故乡在每个人心中是深刻的;是独特的;是难以忘怀的。她是我们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多年后我们心灵的归属。主角在18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创曼”这个地方,经历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后,在他即将离开“创曼”时明白了这里不仅仅是养育他的地方,更给予了他希望和理想。“创曼”在他心中已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强不息,向着未来奋斗的家乡精神。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
  • 从零开始做皇帝

    从零开始做皇帝

    陈熙穿越后成为了皇帝这才知道当皇帝原来不只是酒池肉林还要面对数不清的阴谋阳谋、诡计搏杀可能动动手指别人整个家族就灭门了也可能一时疏忽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皇权之争永不停息且看陈熙如何从零开始做皇帝作者熊猫tv直播间http://www.*****.com/?269109每晚直播码字、心灵毒药、污力觉醒
  • 南宋大相

    南宋大相

    一个普通的少年,曾经有一段奇怪的梦中世界经历。与岳飞一起成长,与秦桧同朝为官。一个南宋宰相的故事,一个逐渐改变历史的过程。穿越,本就是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遗憾的南宋历史,且让我们用心弥补。
热门推荐
  • 感化复仇公主

    感化复仇公主

    是我明明爱你,爱你至深至死……却抵不过你对我的残忍!"你别动他……他也是你的孩子……求你不要碰他!"秦沐语对着隐匿在黑暗中的男人,绝望地嘶声喊道。上官皓浅笑,走近她牢牢扣住她的肩膀,膝盖猛力狠狠顶撞上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他的唇缓缓靠近她的耳:"是不是我的,从来都没关系……可只要是你秦沐语的,那就都去死吧!";*;她想起18岁那一年,她走入秦氏大楼,接受一场从天而降的宠爱。
  • 傲世神帝

    傲世神帝

    面临强敌,为保娇妻,他无可奈何之下,破釜沉舟发出绝招。我以我血祭火麟,方圆千里,所有生灵全部罡灭,无一幸免。最终,他与妻子舞明月葬身火海之中........一个少年在草地山睁开眼睛,少年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只有十五岁的身体。“难道,我重生了?”
  • 未转化者

    未转化者

    一只活到夏末的鸣蝉。一轮冷眼生死的骄阳。一个站在奇点与交点的男孩。一条有始无终的,回家的路。————————一本不走寻常路的末世文。一个爱抠脚打屁的码字人。
  •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之随心剑道

    道之随心剑道

    低等位面的普通商家公子,一朝被屠满门侥幸存活,流离时间尝遍人生百态无力保护任何食物。冥冥之中被一代剑帝选中,获得传承重生于高等位面,看少年走上修仙之路成就无上大道,脚踩天才做怀美人。谁说剑道无情,看我练出一条自己的随心剑道。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 我的灵异日记

    我的灵异日记

    在纷乱嘈杂的现代化城中,蔓延着一种普通人所接触不到的事物,人们将其称之为恶灵。这些和恶灵有关的灵异事件,时时刻刻,悄然发生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不停地收割着人类的生命,它们以杀戮人类为乐趣,是人类的天敌。而就在那一日,郑民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遇上了女子天团,Supergirl的徐小贤进而就此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灵异事件中。我认识到了恐惧为何物,凄惨也好,我找到了比尊严更为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想要,活下去!——郑民基
  • 我所守护的世界

    我所守护的世界

    司徒文是一名平凡的白领,拥有着所有人都将面临的一切烦恼,一天出差归来途中,他听到有人呼叫救命,正义感让他决定前去查探,可是当他闯进那栋废弃的楼房时,却发现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自己闯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 黑化三国

    黑化三国

    历史的真相未从向后人掀开。当我们明白自己所知的与现实相反扭曲时,你是否还能正视自己原本心中的世界?白陵告诉你答案!他能力不高,智商不突出,但是既然穿越而来,看到了颠覆的世界。那么总要做点什么!诸葛亮神机妙算,为刘备出谋划策?真的?刘备因仁德闻名于世,广纳人才,只为复兴汉室,真的?曹操世称奸雄!他愿意这么做?时代逼人,真是如此?还是禁受不住那从古至今没人忍住的诱惑?
  • 天翼战士

    天翼战士

    21世纪,当人们满怀着对宇宙的探索激情时,一场突如其来灾难让他们认清了现实。未知的外星生物在地球上散播了一种外星病毒。这种病毒能让人们基因突变,变成嗜血的怪物。在高等外星文明的力量下,人类毫无还手之地。正当人们绝望时,一只奇特的战队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人们称他们为天翼战士。他们有着超出常人很多倍的作战能力。高兴的人们以为就要迎来胜利的时候,他们却绝望的现:这一切,只不过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