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工业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业内部和外部采取综合措施,从农业外部采取措施,重要的就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这是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只有发展工业,才能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才能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资料;才能为农产品提供市场;才能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资金;才能使农业实现规模经营;才能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总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一、国家工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程度。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工业化,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工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是否超过50%以上;第二,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是否超过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第三,是否建成了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第四,基础工业部门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得整个工业部门得到巩固和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五,工业生产能够充裕地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个国家达到以上五条标准就叫工业国家,或叫经济发达国家;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叫工业—农业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一个发展程度很低的国家,一般叫农业国,或叫欠发达国家。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从供给方面看,工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土地一般只是提供一个生产的空间,尽管这也是必需的,但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工业对土地的需求比农业都低得多。在工业中,土地只是一种次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生产的增长不需要过多增加土地投入。工业供给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一般来说,资本是可再生的,资本积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引进外资来解决,而技术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人不断创造出来的。尽管工业生产也会受到一些非再生资源的供给极限的限制,但至少就目前情况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仍然有巨大的潜力。由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后发优势,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上,可以自己创造新技术,也可以有选择地从其他国家引进新技术,因此技术上的限制大为减少。而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均占有土地的制约,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光靠种地是不行的。
从需求方面看,工业品和服务商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大,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食物的支出相对在减少。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看,工业发展的余地比较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余地也比较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在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增加,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保持相对稳定,第三产业则不断地增加,这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世界工业化过程是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1642—1648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继英国革命之后,美国和法国先后于18世纪下半叶和末叶也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德国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相妥协,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建立了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联盟的政权。19世纪60年代,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国家,积极巩固自己的基础,大力扶持资本主义发展。各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后,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起始阶段。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它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生产关系重大变革。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工业化过程伴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特别是最初的资本主义手工作坊的出现,以简单协作为核心的手工业,作为“历史上和逻辑上”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而得以确立。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许多人在一起,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进行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就被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所取代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是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在欧洲,大约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曾在资本主义工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工场手工业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混成式,一种是有机式。马克思说:“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分布于城市工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之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生产和需要的矛盾就要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先是棉纺机器的发明和改进,使织布业在新的技术水平上得以改变。在水力推动的织布机以后又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织布生产,于是以机器体系和雇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迅速确立起来。在棉纺织业的推动下,毛织、麻织、丝织以及造纸、印刷等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轻工业部门的机器发明和广泛使用,反过来又推动了冶金、英国冶铁业有了很大发展,又推动了采煤业的技术革新。19世纪初,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并使机器制造业作为一种产业得以确立。直到19世纪30年代末,由于上述“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英国形成了它自己的“具有支配地位”的“社会生产函数”,作为第一个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大国而垂范于世界。自英国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进同样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业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确立了支配地位。伴随20世纪一浪高过一浪的技术革命,这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连同它造就的工业化运动一起,进入了鼎盛时期。
产业革命、工业化,连同机器大工业造就了生产社会化。不仅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社会化,而且生产过程也变成社会化过程,生产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从单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性产品。随着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不仅一件综合性很强的产品由许多工厂共同协作生产,在工业发达国家,甚至实行了产品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通过专业化,并广泛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单件的、小批量的生产就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使生产成本下降,对市场的依赖增强,商品化、市场化不断发展。因此,工业化与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内在联系的过程。工业化过程既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商品生产、消费以及商品流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二)工业化过程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过程
技术创新(变革)始终贯穿于整个工业化过程。如果用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函数,技术进步就会引起一组等产量曲线向左移至另一组等产量曲线。某些要素的组合将比三前的同样组合生产更大的产量。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1年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因时明确阐释技术创新这一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熊彼特还对发明与创新作了严格区分,认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源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我们可以看出,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把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些观点得到经济学家们的肯定,在他之后,大多数西方学者是按照他的创新学说来理解技术创新的。
应当说,技术进步是一个由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技术扩散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所构成的演进进程。所以说工业化过程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
历史事实论证了上述理论。英国是工业化的发祥地,就以英国的实例加以说明。据欧洲经济史学家菲利斯·迪恩考证,从18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英国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开始崭露头角。从专利的统计数字判断,技术发明的发展步伐在这段时间的最后10年骤然加快。18世纪60年代的10年中,英国注册专利第一次超过200项,18世纪70年代专利注册几乎达到300项,19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达到910项。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宣告完成时,专利注册达到了2453项。注册专利数字说明发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从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技术革命过程也能说明工业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的,这次技术革命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率先掀起了工业化浪潮,它不仅导致了第二次产业的兴起,而且由于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第二次产业内部的纺织、煤炭、冶金、机械制造等各个产业部门迅速分离和发展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第二次产业的网络,成为社会主导产业。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电的发明和使用使整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在能源、动力上进行了一次彻底革命,由于它产生的强烈扩散效应,促使现代通讯及电子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从19世纪后期开始,从生产到生活、从产业到科研的各个领域的许多技术成就都不能离开“电”,因此整个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的重要技术成就还有汽车、飞机,它们连同无线电、广播电视一起,使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变成一个“地球村”。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是,引起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生产过程智能化,并引起经济布局的变化,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是,使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生活自动化有了现实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已从地球居民时代进入到海陆空立体时代;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的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国家之间高科技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对资本主义的影响,使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转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剧了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扩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对全球的影响,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也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使科学发展更为迫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化标志着工业化的完成,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