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说,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继续加强农村“六小”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近期农业基础建设的重点。与大中型水利建设相比,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池塘、机电井、中小型扬水站等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是规模小、辐射范围小、投资少、回报率高、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比较单一。因为在过去,国家每年都要组织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中型水利建设,对江河堤坝实施加高培厚、清淤除障和分洪治江工程,但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难以顾及。与此同时,集体已经逐步从农田水利建设中退出,作为小规模经营的农民,也没有搞农田水利的紧迫意识,造成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失。目前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吃老本”,依靠多年积累形成的水利设施维持正常生产。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来小型农田水利投入所依赖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被取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更是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小型农村水利设施作为重点来发展,并创新管理体制,寻求新的资金投入机制,才能确保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严格保护耕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我国是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很少的国家,为了保障我们的食物安全,必须倍加珍惜土地,特别是耕地。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修订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严格控制减免。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在粮食主产区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投入,要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搞好“沃土工程”建设,增加投入,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指导和服务。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许多农业增产措施都离不开水利建设。要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要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作为重点,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综合开发要增加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大众型灌区田间节水改造资金投入,扩大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技术改造规模和范围,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对农业灌排用电给予优惠。开展续建配套灌区的末级渠系建设试点。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步伐。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要结合重点水利枢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干旱缺水地区要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健全责任制,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抓好地方中型水源、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国家对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办法。
3.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强生态功能。退耕还林工作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继续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林业发展。进一步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兴建人工草场。继续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大坡改梯、黄土高原淤地坝和南方崩岗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循环农业,推进以非粮油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研究与开发。采取淤地坝等多种措施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南方丘陵红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抓紧制订规划切实增加投入,落实治理责任,加快重点区域治理步伐。切实防治耕地和水污染。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搞好农村通讯建设。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渡改桥及渡口渡船改造等工程。完善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力度,使农村公路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实施并基本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指乡镇、建制村通公路)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通畅工程”(指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建设,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支撑和服务。
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到2006年末全国有97.6%的村通电话,97.6%村能接收电视节目。为了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信息产业部制定了2005年前达到95%的行政村通电话,2010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电话,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在全国推广资费优惠的农业公益性服务电话。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5.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恰逢其时。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也为振兴农机工业提供了重要机遇。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6.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十二五”期间,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55%,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28.8%。要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加快实施进度,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对供水成本较高的可给予政策优惠或补助,让农民尽快喝上放心水。加强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增加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户用沼气,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农牧区发展太阳能、风能。有序推进村庄治理,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创建“绿色家园”行动。完善小城镇规划,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二、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
农业部已就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作出规划,共有“七大体系”。这“七大体系”建设的完成,将会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种养业良种体系
种养业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的先导。本着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新型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正是由于农作物良种体系建设,尤其是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大面积推广,我国粮食总产才创造了15年内连续跨越三个千亿斤台阶的奇迹。据权威测算,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价值量约500亿美元,目前的贸易额为300亿美元。我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在125亿千克左右,市场潜在价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我们的商业供应能力只有45亿千克左右,贸易额仅约250亿元。正是看到国内巨大的良种市场潜力,世界大型良种企业纷纷抢滩我国良种市场。问题的严重程度远不止于此。种子在农产品贸易中还表现出鲜明的技术性壁垒特征,并把农产品贸易与良种贸易直接挂钩。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不能够迅速提高良种竞争力,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必将授之于人。
(二)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这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根本保障。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新目标、新任务要求农业科技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正适应了这一客观要求。
创新,是灵魂,是动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形成科技生产力的核心,是主导和支撑整个体系的动力。开展该工程建设,就是为了农业科技领域重大原始创新与突破。它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为重点,通过整合科技资源,优化创新主体改进运行机制,营造创新环境等途径,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与农业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群体,建设农业基础研究的部级开发实验室和农业科研野外观察基地,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搞好农业实验院所和大专院校,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该建设突出政府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按照合理布局、扶优扶强、政府主导和分步实施,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三个环节为建设内容。
要在改革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系统集成及二次创新和加强对农业科技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上有所作为。优先扶持四大粮食作物最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兼顾其他成果组装集成与创新发展。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转化促进服务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方面内容,分别起到解决重大农业科研成果二次创新、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和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事关农业科技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户中落地、生根和结果。因此,将农民科技培训作为基础工程,这是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将科技兴农战略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虽然,近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远程教育等,农民培训成绩斐然。但当前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手段单一而培训水平低和农民培训面广等四大问题,亟待加以改进与完善。到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50%。
(三)动植物保护体系
动植物保护体系是国家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卫生安全和保护公众的公共服务体系,其建设是维护我国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植物病毒、有害昆虫和螨类、农田杂草、农田鼠类等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作物受害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危害农作物的病虫鼠各类高达16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我国也是世界畜禽业养殖大国。由于养殖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治能力较低,我国每年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近400亿元,相当于牧业总产值增量的62%。更何况,全国还时有一些人畜共患病发生,以及一些农产品中农药、兽药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直接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公共卫生。另外,近20年来,全国发现新传入动植物疫病近20多种,水产养殖病害100多种,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20多种。我国每年因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