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①,危亭旷望②,静临烟渚③。对雌霓挂雨④,雄风拂槛,微收烦暑⑤。渐觉一叶惊秋⑥,残蝉噪晚,素商时序⑦。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⑧。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⑨。凭高尽日凝伫⑩,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①垒:营垒。②危:高。旷:远。③烟渚:烟雾弥漫的沙洲。④雌霓:彩虹出现双环,内环色艳为雄,名虹;外环色暗为雌,名蜺,即霓。⑤烦暑:暑夏的燥热。⑥惊秋:惊觉秋季来临。⑦素商:指秋季。按古代五行说法,西方属金为白,以商声配秋。故称秋季为素商。⑧神京:指京城汴京。非烟非雾:指彩云。⑨故人:即前欢。⑩凝伫:凝神伫望。消魂:极度伤神。⑥霁(jì):雨晴。霭:云雾。霏微:迷蒙细雨。⑩暝:昏暗,指黄昏。
【译文】登上孤立的营垒满目荒凉,从高耸的亭台远望,静默地俯视着沙洲笼罩着烟雾。面对着一弯虹霓挂起雨幕,一阵雄猛的大风吹拂栏槛,微微收敛了烦躁的热暑。渐渐惊觉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残喘的秋蝉鸣噪着日暮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冷肃。观览着寒秋景物使我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的彩云深处。面对如此情景,遂使我追思伤感,新愁随时累积,故人难于团聚。登高凭栏整日里凝神伫立,竟赢得百感伤神默默无语。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号角,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旷望、忆昔怀人的词。上片写初秋雨后微凉,残蝉噪晚,作者登高远望,览景生情,不由追忆往昔在帝京时的欢乐。下片感叹愁怀难遣,故人难聚,又值秋晚暮鸦零乱,江城萧索,眼前残阳落去,更使人伤感,孤寂凄凉情绪尽然显露。全词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气韵浑厚;语言清丽,音律谐婉,悲楚动人。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神宗朝两度为相,实行变法,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风峭刻,政治色彩浓厚。诗歌成就更大于文,瘦硬清峻,意新语工,多有名章妙句传世,写景小诗尤为出色。词作不多,而“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如《桂枝香》、《清平乐》、《诉衷情》等。词风清新爽朗,亦间有婉丽之作,对后世有影响。今传有《临川先生歌曲》。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①,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②。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故国:指金陵,三国东吴、东晋、宋、齐、粱、陈六朝旧都,在今江苏南京。②悲恨相续:指南朝各个王朝的覆亡相继。
【译文】登高注目,金陵故都此时正是晚秋,天气开始冷肃。千里澄澈的长江像条白练,青翠的山峰有如箭镞。远行的船帆在斜阳飘浮,背着西风簌簌,洒旗斜斜地高矗。画船上云烟淡淡,银河里白鹭飞舞,图画也难以将这美景绘出。怀念往昔在繁华京都歌舞追逐,可陈后主门外兵临城下,楼头美人歌舞,亡国的悲恨凄楚首尾相继。自古以来多少人对此登高凭吊,空嗟叹兴亡荣辱。六朝旧事已随着流水消逝,只有寒雾如烟,草木衰枯,凝聚着碧绿,至今那茶楼酒肆的歌女,时时还在演唱,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的旧曲!
【赏析】本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金陵怀古”,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大笔挥洒,气象宏阔。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并寓谴责之意,又暗含伤时之慨。词中多融入前人诗句而浑化无迹。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①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②。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③,庾楼月④,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⑤,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⑥,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①寒砧(zhēn贞):砧,捣衣石。寒砧指寒秋时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以形容寒秋景象的萧索冷落。②寥廓:即辽阔。这里指天空。③楚台风:泛指清爽凉风。④庾楼月:此处泛指秋月。⑤担阁:即耽搁。⑥阑:残尽。
【译文】寒冷的旅馆敲响捣衣的石砧,悲鸣的画角响彻孤耸的城郭,一派秋声散入无边的寥廓。东归的燕儿从海上飞去,南来的大雁向沙头降落。楚王的兰台有快哉之风,庾亮的南楼有皓然之月,眼前的景物宛然如昨。无奈我被束缚了名缰利索,无奈我被它将真情耽搁,可惜那些风流俊雅全都丢脱。当初随意在华表上书写谏语,而今误了我秦楼的誓约和承诺。睡梦觉来时,酒醉醒来后,总要深深地思索。
【赏析】这首词写秋景以抒愁情。上片写秋天寥廓,秋声悲切,秋鸟分离,秋风寒冷,秋月凄凉,一派悲秋景象,借以抒写下片难以排遣的愁怀。下片自白为名利世情所束缚耽搁,而虚放过多少欢娱安乐,深感后悔,大有退隐追仙之想,实际上是作者政治上失意时的一种厌倦和愁怨感的表露。但全词情感真挚、悱恻感人;语调凄哀清婉,手法空灵宛曲。
王安国(1208~1074年),字平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弟。官至大理寺丞、集贤校理。与兄政见不合,且结怨于吕惠卿,安石罢相后,吕遂以郑侠事陷安国,夺官,放归田里。
清平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①,昨夜南园风雨②。小怜初上琵琶③,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宫锦:宫中特用的锦缎。②南园:泛指园囿。③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冯淑妃名。此处指歌女。
【译文】想留住春色却留不住,黄莺儿费尽唇舌也说不服。满地里落花凋残像彩锦染了尘污,原来是昨夜南园遭到风雨凌侮。小怜她初抱琵琶始弄弦,晓来情思绕游天涯。不肯委身画堂朱户,只愿像春风里绽放的自在梨花。
【赏析】这首小词上片抒写惜花惜春的情意,首二句使用倒装法,强调留春不住的怅恨,不说人殷勤留春,而借“费尽莺儿语”委婉言之,别致有趣。作者以美丽的宫锦被污,比喻繁花在风雨中凋落,意象新鲜。下片忽地转入听琵琶的感受,于虚处传神,表现女子伤春念远的幽怨。末二句并非实咏杨花,而是承接上文喻琵琶女品格之高,借以自况。本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仕宦不得志,只做过卑微的小官,曾任颖昌府许田镇(在今河南许昌市南)监。词与晏殊齐名,号称“二晏”,其父称“大晏”,他称“小晏”。词风受《花间》、南唐影响,凄婉清新,秀丽精工,哀怨自然处颇近李煜。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①初见,两重心字②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③归。
【注释】①小苹:歌女名。②心字:依领屈曲如心字。③彩云:指小苹。
【译文】梦觉后高高的楼台紧锁,酒醒后长长的帘幕低垂。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又来恼我,恰是落花纷坠,斯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燕儿翩翩双飞。曾记得小苹初次相会,她的罗衣上两重心字相配。拨弹着琵琶舞弦,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明月今犹在,曾映照妙姿倩影恰似彩云归。
【赏析】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索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下片追忆初见小苹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旧欢“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的怃然之慨。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魄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释】①尺素:素,生绢。古人写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素绢,故称书信为尺素。
【译文】梦境里进入了烟水微茫的江南路,走遍江南也未与离别的情侣相遇。睡梦里离情消魂无处诉,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为要诉尽消魂离情写封书信,高浮的雁儿深藏的鱼,借它们传书终究无凭据。却和着舒缓的琴弦唱出离情别绪,为奏断肠悲曲,将秦筝的弦柱遍移。
【赏析】这首词写对恋人的无穷相思和无尽的离愁别绪。上片写梦中行遍江南上下几千里,也不见离人。可见相见之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犹遍寻,昼日更不待言,可见相思之深。也更不消说睡里销魂,觉来销魂的相思苦情。下片写梦寻不见,托鱼雁传书也无有准信,再去倚筝弦以寄托相思,却是抚奏遍筝柱缓弦,奏出来的都是离愁别绪的悲曲。全词不着一“愁”字,但处处言愁。语言清朗明白,但浅语淡言却意长有致,情厚沉挚。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①闲展:冷落寂寞地张展。
【译文】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会或分离实在太容易。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翠碧。衣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所赋的诗句,点点行行,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寒夜里替人空垂泪滴。
【赏析】这首小词写别后的凄哀愁情。上片写醉梦醒来,记得的只是因离别痛苦难遣而大醉以浇离愁,醒来更感慨人生如梦如云,聚无由,散去容易,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独对斜月画屏,凄凉孤寂不尽。下片写聚时的酒痕诗字,现在睹物生景,无不都是凄凉哀伤,连红烛油流,也觉得替人流伤心泪。全词语淡情深,句句凄哀。结尾赋红烛以人性,更显凄凉。风格婉约,手法精妙。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醉颜红②。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紞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①彩袖:代指舞女。玉钟:借指美酒。②拚(pàn判)却:豁出去的意思。
【译文】彩袖玉手捧玉钟殷勤多情,当年我甘愿痛饮拼一醉满面通红。楼顶的明月一直舞到坠下杨柳梢,尽兴歌唱竟累得桃花扇无力扇风。自从离别以后,总思念重新相逢,多少回梦魂与你形同影共。今宵更手把银灯细照,还恐怕是相逢在梦中。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对佳人苦苦相思之情。“舞低”二句,晁补之称其词“风度闲雅,自是一家。”“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全词言情婉丽,文心曲妙,空灵雅致,足见小山本色。
生查子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①,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②:“真个别难难③,不似相逢好。”
【注释】①可怜:可爱。②人人:对所爱之人的昵称。宋时口语。③真个:真正。难难:难而又难。
【译文】梦魂思乡却怨关山太长,乡音杳杳却怨鱼雁太少。可怜两鬓丝发青青,却说只为相思变老。做个归乡梦,回到碧纱窗,我说给亲爱的人儿知道:“别离真个是难而又难,到底不如相逢好。”
【赏析】这首词抒写相思怀远之情,下片纯由想象生发,真实而亲切,于平淡中见韵味。
木兰花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①。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②,看尽落花能几醉。
【注释】①艳粉娇红:红粉,胭脂和铅粉,女子的化妆品,代指美人,此处借喻花朵。②金盏:酒杯的美称。直须:就要,就是要,宋时口语。
【译文】东风又作了无情事,一夜就把艳粉娇红片片摧残落满地。我不忍看这惨景,独自躲在帘幕低垂的小碧楼;但还是如同去年那样,小楼帘幕都遮不住我心中的悲伤忧愁。伤花残,悲春去。我何苦要管它春残花谢这些多余事!为什么我要到处登山临水追春留?还大把大把空流悼春的泪!如今只管金杯倾尽痛饮醉——我倒要看看要喝醉几多回,才眼不见它红消香断残春归!
【赏析】这首词抒写伤春惜花之悲情。上片写东风无情,践踏粉红,实以抒还如去年的今日苦愁。下片开首似是悔语,实为悲痛感慨春残可哀,后二句变沉痛为凄厉以致愤懑。全词语辞深婉清劲,更显沉痛悲怆之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