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依然围绕着这场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否消逝争论不休。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来说,经济危机后时代抑或后经济危机时代,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并无决定性的影响。本书中将其称为后经济危机时代,则是基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居安思危的角度来考虑的。
全球经济危机的狂潮是否已经平息,中国经济是否在其中受到重挫已非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企业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才是我们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作为中国制造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
传统外向型制造业之所以在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损失惨重,绝非偶然。单一的产品线、单一的出口渠道、整合能力的匮乏、灵活性极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当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面对销售市场缩水、订单量下滑的态势,企业自身的生存就受到严峻挑战。没有合适的模式来提升效率、没有备用的方案来应对危机,没有灵活的机制来调整生产,最终只能面对业绩的下滑甚至企业破产徒唤奈何。
外向型企业的传统出口渠道日渐式微,广交会、华交会等越来越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企业需求。而出口转内销不仅是一种消极的妥协,而且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更是一种进退维谷的矛盾选择。缺乏渠道、品牌、经验的传统外贸企业很难在国内顺畅地打开市场,无怪乎有专家表示出口转内销难于二次创业,尤其可悲的是企业转内销后将会把外贸行业的优势完全抹杀。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对外贸易形势已经空前严峻。
外贸出口形势严峻
传统展会对于中国制造业繁荣的拉动已经越来越弱,而尤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展会相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显得乏力。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近几届的参会情况显示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的强烈冲击。
从2008年第104界广交会的情况来看,首日到会的采购商只有5199人,出现了“客比主少”的惨淡局面。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累计315.5亿美元,采购商、出口成交额分别比上届下降9.08%和17.5%。2009年的春交会和秋交会出口成交额累计数据分别为262.3亿美元和304.7亿美元,全年成交额累计为567亿美元,比去年下降18.74%。而2010年第107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累计为343亿美元。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2010年相比于2009年秋交会出口成交量有所回升,但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比较,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从近几届广交会看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已经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形势造成较大的影响,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在此状况下寻找一个完善的解决之道?正是本书将要讨论的。
春天来临了吗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导致这些主要经济国家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国际需求明显减少,从而对我国的出口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影响深度也在一步步扩大,并且在向实体经济延伸,中国经济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以外贸出口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众多企业遭遇了严重的打击,众多出口企业订单萎缩,甚至破产,外贸出口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
尽管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外贸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经济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很大。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也受到了威胁。
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0年1-6月份出口总额为7050.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贸易顺差约为552.98亿美元;2009年同期出口总额为5215.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累计贸易顺差为969.33亿美元。从这些数据看出,较去年相比,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42.95%,净减少416.35亿美元。
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外贸乐观的一面,快速增长的趋势让一些出口企业松了口气,中国外贸企业的春天似乎即将来临。但是全球经济毕竟还是“大病初愈”,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外需市场需求尚未真正恢复,国外居民消费信心仍然不足;另一方面欧债危机所导致的欧元贬值、欧洲国家财政紧缩等问题仍然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冲击。因此我国外贸形势仍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和变数,要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依然有很大的困难。
“三率两价”的困扰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饱受“三率两价”之困,即汇率、利率、出口退税率,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这“三率两价”也被称为外贸企业头上的“五把刀”。
人民币持续升值
汇改以来,美元的持续走弱直接推高了人民币汇率,给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以南通启东市的服装、纺织行业为例,人民币每升值1%,整个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2%~6%。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我国不少出口企业交易时采用美元结算,其出口利润不断被汇率升值“吃”掉,因此,部分中小出口企业只敢接短单、小单,而不敢轻易接大单、长单。
出口商品退税率下调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出口退税政策操作问题,已造成外贸顺差增长过大,产业结构失衡。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是在我国经济低迷、出口乏力时期制定的,对增加出口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在,国内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矛盾已变为贸易顺差过大,并引发大量贸易摩擦,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因此最近几年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调整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表明了国家缓解贸易顺差、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而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必定会造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出口率下降,同时也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银行利率再度上调
由于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实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用以控制经济过热问题。对于外贸出口企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企业越来越难向银行贷款,企业的成本增加,从而企业的利润无法保持;另外企业没有了充足的贷款资金的支持,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外贸出口额就会下降。从紧的货币政策致使部分企业即使有订单但因没有足够的资金也做不成生意,外贸订单不得不拱手让给竞争对手,从而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一些企业被迫关闭。2010年5月25日,央行实行第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再次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高0.5个百分点,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跟着增长。
原材料价格持续升高
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使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扬,成为推高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将直接导致企业产品成本的提高,因为中国出口企业仍然是以加工型企业为主,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低廉的价格来取得国际订单,一旦成本提高,对外贸出口影响势必很大。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趋势。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低碳经济必将使“中国制造”失去成本优势,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成本将大大提高,我国外贸出口将迎来一场大的挑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于2010年7月12日表示,尽管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加快,但是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制约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全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劳动力价格
新《劳动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而且使职工管理难度加大,从侧面提高了出口企业产品成本,影响其出口优势。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不仅仅表现在员工工资提高,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提高上,还包括很多隐形成本,如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增加。而“中国制造”是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出口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之消失,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对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0年6月,“富士康加薪”的新闻几乎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头条。继本月初宣布把中国工厂的全体工人薪金提高三成后,时隔4日,富士康再次宣布加薪。这一次,公司将深圳各厂区经考核合格的作业员及线组长的标准薪资自10月1日起调升至2000元/月,加薪幅度约66%。
当工人们的权益得到满足后,事情似乎并没有结束。有人替富士康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公司深圳各厂区的工人大约45万人,如果一线员工的底薪从900元升至2000元,意味着富士康每月将新增50亿元的人力成本——如果其他厂区的薪资上调比例相同,那么公司势必将继续新增开支。有外资机构分析师表示,富士康每年或将损失大约1/3的净利润。
全球不利因素
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此值内忧外患、危急存亡之际也”。国内“三率两价”的困扰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全球化市场带来的不利因素隐藏着更多的风险。
资金链断层
白万纲在《中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中提到: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国内外贸企业将要面临另外一个巨大的风险挑战,那就是外国采购商由于经济危机而赖账导致资金链断流的问题。据说在2008年上半年全国倒闭的6.7万家中小企业中,有超过2/3企业倒闭的罪魁祸首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资金链断流问题。
因此,企业一定要利用好流动资金。谨慎对待远期订单或欠款,避免盲目扩张,要管理好应收账款,避免形成坏账烂账。对于那些货款不能及时回笼的客户要紧密监控,必要时要放弃这些客户。因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货款拖得太多、太久就意味着倒闭。只有到手的钱才是钱,空头支票虽有诱惑力但却没有实际价值。
中国出口企业每年要损失4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000亿元,这一数字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平均坏账率达到5%~10%,美国企业只有0.25%~0.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说。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墨西哥、印度、越南、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出口产品在成本上比我国更有优势,2009年中国制造成本低廉度排名已从第4位降至第6位,我国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所长期依赖的低成本优势已明显减弱。因此,我国企业只有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各方面多努力、多重视,才能有望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才能逐渐走出后危机时代低迷的漫漫外贸路。
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文锋介绍,目前,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已经比中国低,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阻力日益增大。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产生。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连续增长,让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担忧和紧张,因此它们拿起贸易保护的旗帜来遏制中国快速崛起的势头。近年来一些贸易国家对我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多,使中国成为全球遭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最多的国家。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向其出口的中国外贸企业贸易额出现下降,从而影响了国内出口企业生产,甚至会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倒闭。2009年,有19个国家对我国发起103起贸易救济调查,金额超过117亿美元,其中美国实施的50宗贸易救济案中,有一半以上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使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严重阻碍了我国外贸出口行业的发展。
从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特点看,贸易摩擦出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与此同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潮,随着这股新潮的到来,传统的关税、配额、许可证等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而采用质量、技术、环保等标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设限,而以“中国制造”闻名的中国出口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压力下,还将面临各种名目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口企业的产品成本进一步被提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速,对我国外贸出口业的发展必将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内销市场举步维艰
所谓内忧外患,正是中国企业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时的处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外贸出口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已经不容置疑,而首当其冲的广东、浙江等地的传统外贸企业自然是深有体会。一部分企业重组、破产、倒闭,一部分企业则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将目光投向了看似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妄图分一杯羹,殊不知外贸转内销说起来只是内外的转折,做起来却是难于二次创业的生死抉择。因为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无法与市场割裂开来单独解释,出口转内销必然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难度,将是传统外贸企业所不曾经历过的。
企业品牌缺失
外贸企业转战国内市场最大的尴尬是原有优势的完全丧失。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外贸企业大多以OEM为主要模式。因此尽管它们可能凭借传统外贸的多年经营,已经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甚至先进的创新研发能力、管理经验、庞大的企业规模等,甚至在传统外贸企业已经是举足轻重的领军者,然而一旦转战国内市场,则无论原来在外贸行业做得多么红火,一旦企业脱离了OEM的固有模式,就会马上沦落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手。
港资企业广东阳江海联刀具厂从2007年进入内销市场,目前共投入了600多万元人民币,在湖南、海南、河南、吉林等地的商超中开了12个专柜,可是三年来国内市场的增长仍然极为缓慢。该公司的一位销售主管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是新品牌,很多人还不了解”。
在传统的外贸交易中,品牌并不是问题。如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所说,外贸犹如“领孩子”,方便;而内销却是“养孩子”,孩子虽是自己的,但过程更加艰辛。传统外贸OEM的简单操作模式一旦被打破,这些曾经叱咤一时的企业却不得不面对和众多小企业同台竞争的尴尬。
这时候所有的企业都会开始有“品牌意识”,也都明白了品牌的重要性。然而品牌树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对处于经济危机严重逼迫下、危机重重的外贸企业来说,漫长地等待品牌的建立,无异于在扼杀它们的生命。
这种现象自然是过去30年中国企业发展模式同质化的结果,没有毫无差异化的病态市场的存在,企业品牌的树立也就不会如此的艰难。国内市场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产品众多、同质化严重,一个传统企业想要从OEM到OBM脱颖而出,绝对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缺少推广渠道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证明“谁控制了渠道,谁就赢得了客户”,但是对于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来说,这无疑是它们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渠道为王的国内市场,没有任何相关资源的传统外贸企业,无论之前如何气吞万里如虎,现在都不得不像菜鸟般白手起家了。
尽管金融危机之后,长三角、珠三角的外贸企业转战内销的意愿强烈了不少,但是真正去实施内销并且顺利作出一定业绩的企业,委实还不多见。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企业大多面对“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既无品牌,又缺乏渠道,企业内销寸步难行是可想而知的。
内、外销最大的差异是交易模式:传统外贸出口业务面对的是国外的批发代理商,其交易批量大、回款快、交易关系简单,多数出口企业已经适应了这种交易模式;而目前国内的批发代理环节相对缺失,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主要依靠自建渠道或直接面对零售商。原本外贸企业接到海外订单后,只需要负责生产,然后将产品装上集装箱运往国外即可;而现在却需要自己来拓展市场渠道,这种巨大差异让从不担忧渠道的外贸企业很难适应。
一些传统外贸企业的专家表示:以前在外贸企业可能一年只接一两个单,多则三五个单,每个订单的交易额都有几百万数千万不等。但是现在小批量的采购令部分企业感到无奈,传统外贸企业习惯了大单批量采购的模式,而现在零售商几件几件的取货方式让它们很盲目。
“别看从国外到国内,只是市场不同,这实际上是从工业模式到商业模式的转型,其中存在无限的市场风险。”一位业内人士指出,100家企业做加工,可能100家都能成功,但100家企业做品牌和零售,成功的往往只有1家。
G公司是东莞一家集生产加工、经销批发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也选择了转战国内的内销市场,但是由于不懂国内市场,在一没品牌、二没渠道的情况下贸然进入,虽然花费了几百万元的市场拓展费用,但是G公司两年来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仍然令人很不满意。
“现在公司的国内销售额不到总产量的1%,平均每月只有几百双的订单。”G公司的总裁表示,“前些年的失败给公司留下了阴影。公司不敢再扔大把的钱铺销售渠道,只能依靠已有的销售关系慢慢做。”
自建渠道只适合实力雄厚的企业,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都相当吃力。而大多数外贸企业建立内销渠道用得最多的方式,就是与商场和超市等零售商合作,争取进入商场和超市的货架或租用其柜台。但是在国内市场,产品要想进入卖场、超市,首先需要交纳高额的进场费,其次还有各种扣点及退货换货的费用,零零碎碎算起来又是一笔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费用。
广州一家洁具厂的老板对此表示不满:“我们将产品进入卖场的价格只能获取50元的利润,而卖场却能将产品赚到我们4倍以上的利润。没有渠道,我们就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市场规则差异
江苏某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表示,自己所在的超市和另外一家超市价格上最大的差距就来自于产品的入场费。而无论入场费的高低,超市方面都是掌握主动权的,供应商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而这一点,恰恰是令众多供应商最为头疼的问题。
国内各大超市的“潜规则”让供应商感到无奈,不仅进入卖场需要缴纳入场费,而且如果你的商品卖不出去时,超市随时有权下架,那么因此所造成的亏损也将由企业自己承担。而且卖场、超市往往会延迟结账,同时经常对供应商产品实施降价促销等活动,都让企业苦不堪言。
广东顺德一家服装公司就遭遇了类似的问题,之前其产品一直主打欧美市场,但经济危机之后出口大幅下降,于是去年准备做内销转型,但是一年已过仍未完成一单生意。“入场费太高,限制条件太多,风险难以承担。”市场经理王女士表示。
一家在广东中山及东莞均有设厂的港资企业表示,公司也是从2008年起开始做内销的。当时进入超市的谈判过程颇为曲折,其销售总监表示,“每进一个商场都要收几万块入场费,还要根据销售收入给商场交纳20%~35%的扣点费,平时不定期地要交各种店庆费、节日赞助费。”
另外,除了这些表面的工作之外,国内行业内一些暗箱操作的方式更让这些外贸企业摸不着头脑。国内产品众多,同质化尤其严重,所以在面临相同的产品的时候,超市方面所看重的往往就不只是入场费的问题。这里面所要考虑的关系、人脉,都是相当复杂的。于是一些外贸企业负责人评论说:“潜力很大,市场很乱。”
一家小家电企业负责人说,即便花了高额的进场费挤进卖场,企业还是要担心自己商品的摆放位置、能否参加商场的促销活动、逢年过节要送礼维护关系、商场装修要额外交钱等,“这让习惯了单纯外贸出口的企业很难适应”。
尽管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开设专卖店的方式避开传统渠道的重重盘剥,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投资巨大,一般企业难以承受,而且风险也不小。所以不少企业开始寻求网络零售的模式,希望可以通过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另辟蹊径,开辟一条销售新渠道,然而只是单纯依靠传统外贸企业自身的能力,在互联网开辟市场也着实不容易。
运营模式差异
外贸与内销运营模式的巨大差异让企业面临重重尴尬。
第一,传统外贸模式是先有订单然后才生产,不留库存、不占资金,交易双方守合同、讲信用,资金回流迅速。而现在内销市场则是先生产后销售,不仅销售周期长,资金回笼慢,而且产量无法精确控制。
第二,基于以上原因,企业就必须一改以往“争取订单、生产、发货”三个动作的简单流程,而必须进行必要的前期调研、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品牌推广、寻找渠道,甚至做好应对市场潜规则的充分准备。
第三,产品质量需求不同。苏州一家婚纱企业老板表示,他们出口欧美婚纱的目标客户大多并不是真正的婚纱消费者,而是作为一些用来拍摄写真的道具或者一些节日活动的装扮所用,往往用上一两次就扔掉了。但是在国内则完全不同,很多消费者大多希望一件商品可以保持多年,甚至作为永久收藏之用,这就从质量上对企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四,政策的多变性也是企业运营中难以把控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的很多行业标准都不够规范,经常会随着时间进行调整。比如说食品的规格、某元素含量的标准、超标与否的评定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包装、原料甚至生产设备的变动。
缺乏创新能力
对于大多数的OEM企业来说,它们习惯于为国外企业代工生产、贴牌销售,无论是产品设计、工艺、包装都是完全按照订单要求去做。往往一个流程下来都是多年不变的,这就极大扼杀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但是当企业转行内销的时候,既无品牌又无渠道的情况下,创新就成了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是这一点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却很难做到。
尤其是外贸企业转战国内销售市场,由于存在营销渠道薄弱、品牌知名度低的根本问题,因此迅速占领市场绝不是仅仅靠一项产品创新或者一项渠道模式的创新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想实现外贸到内销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一定要从营销战略、产品定位、品牌策略、渠道、商业模式、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否则,依靠原有的外贸市场运营模式和经验来征战内销市场,迎接企业的必然是惨痛的失败。
恶性竞争加剧
近两年传统外贸行业流传着一句很无奈的玩笑,叫做“只赚订单不赚钱”,然而这正是众多外贸企业面临的窘境。
四海商舟总裁毛从任描述了第107届广交会的有趣现象:一个黑人采购商拎着一件定制的衣服,在展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家挨着一家地询问,嘴里只有两个单词“how much?”“如此只问价格的采购商,会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那就只有三个字——价格战。中国制造业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了,产业结构转型、品牌化道路、整合营销,已经刻不容缓。”
其实这种询问方式并不是反映出中国制造只有低价优势,没有质量可言的弊端,而恰恰是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让国外采购商适应了这种对他们大有益处的价格战。那么到了内销市场,相对出口型企业又少了部分退税,加上渠道、广告、商标、标签、质量认证等方面的投入,无形中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进而削弱价格的优势,这种现象又被无形地加剧。
原本“中国制造”的利润就不高,而且国内零售市场资金回笼周期又非常长,算上沉淀资金的利息后,真正到了只赚订单不赚钱的地步了。
国内消费能力下降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应该是经济危机以来我们听到政府发出的最宏亮的声音。然而我们是否应该拿现实来拷问这些观点:在国民平均工资水平低下、通货膨胀不断加大,在“房奴蜗居”满眼、教育开支膨胀,在“蒜你狠、豆你玩”的现实面前,中国居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消费?
无源之水
中国工薪阶层的低收入水平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工作时间我们都不堪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当马来西亚、泰国都将我们远远甩在身后的时候,拿出工资水平来谈经济环境,诚然是中国众多工薪阶层不堪承受之重。
刘植荣在其2010年的《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中将中国工资水平与全球其他国家进行了清晰的对比。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银行、非洲银行、国际劳联、欧盟、经合组织、各国统计局及劳工部的最新权威数据,带给了我们更清晰直观的震撼。
郎咸平说:“那我们来看一看每小时的工资收入是多少吧。第一名德国,30.6美元,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韩国、巴西、马来西亚、泰国都在我们前面,中国是0.8美元。绝对公司收入,每小时工资,中国是全世界最低。”“我们工人可怜到什么程度,不但工资收入是全世界最低的,工作的时间,我们还是排第一的,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时间2200小时。”
毫无疑问,低工资水平必然导致低消费。麦肯锡大中华区董事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分析了麦肯锡近期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研究报告。他指出,尽管中国的消费水平在过去的28年里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率,增速不低;但从消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仍是全球消费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从长远来看,这并非可持续的发展模型。华强森认为,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明显处于“消费能力之下”,目前中国消费占GDP比重约为36%,仅为美国的一半。
缩减的消费
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低水平的工资收入,飙升的房价、物价,生活费用,都让中国人在谈及经济话题的时候濒临崩溃,经济危机使中国消费者处于极大的无安全感状态。因此注重储蓄、缩减开支、保守消费都是最自然的表现,而在这种状态下大谈消费信心、拉动消费,无异于自欺欺人。
尼尔森报告指出:2009年,对于工作前景表示担忧的人数比例比2008年第二季度上升了16个百分点。就业前景堪忧,是导致消费者信心水平下跌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民工返乡,公司裁员,外贸企业倒闭,如此种种,使得就业稳定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事项。保住饭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当务之急。
转向银行储蓄
2009年,中国的房价出现了短暂的回落,部分中国人向银行贷款,用来投资房地产。中国的房价早已成了百姓们心头的痛。父母为了给子女买房,子女为了还银行的房贷,节衣缩食在所难免,但只怕也只是杯水车薪。中国消费者知道,对抗经济危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要想使中国消费者解冻这部分存款,绝非易事。
尼尔森的另一报告指出:“不景气的整体经济环境对中国消费者信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与去年9月的尼尔森研究结果相比,2009年3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了7个百分点。消费者不仅在危机爆发之初就开始加大储蓄力度,而且在价格方面,变得更加敏感。同时,中国消费者也暂时搁置了家庭大宗物品及非必需品的购置。”
虽然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并没有减少太多,但选择上却更加谨慎,控制非重要产品的购买,对快速消费品的消费频率下降(食品产业受到经济低谷的冲击,在所有快速消费品种类中,饮料的销量下降最大)。快速消费品零售额自2008年10月开始呈现疲软,在2009年2月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从2009年1月的18.5%下降至11.6%。
中国消费者对消费表现得更加谨慎,更加青睐打折促销和特价产品。消费者认同的促销方式是加量不加价,而不是减量又减价的促销方式。消费者更加关注品牌产品的品质与品味的平衡,实用性也被看做是衡量品牌好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