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寂厌喧①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②便成我相③,心著④于静便是动根⑤,如何到得人我一视⑥,动静两忘⑦的境界。
【注释】①喜寂厌喧:喜欢寂静而厌恶喧哗。②意在无人:其意在居于无人居之处。③我相:即执著于一己之所有,而存有全然自我的心念。金刚经:“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④著:执著。⑤动根:骚动的根本。⑥人我一视:将人、我视为同等,不呈任何差别相。⑦动静两忘:动与静俱忘。
【译文】喜欢清静而厌恶喧闹的人,往往躲避人世来求得安静。殊不知存心居于无人处,便是执著于自我;而心一意执于静,反而是骚动的根源。要是不能悟得人我一体、动静相合的道理,就无法到达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评析】一些喜欢清静恬安的人,常以为远离尘嚣即可寂然自得。但是这样求来的静不是真静,因为外界虽寂,心却不空,仍时有尘俗干心。而且一把自己和别人分开,就表示自己还心存人、己;物、我;动、静等差别,无法达到真澄的净静。须尽弃我相及动静不一的主观,方可臻于真实、安乐的境界。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其车马轩。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诚可谓得静之真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