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又比较聪明和能干,他们的自信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只是有人在这方面,有人在那方面,有人表露无遗,有人深埋在心底。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也就成了每一个努力要求上进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信心带给人安定的生活态度,信心与健康的自尊有关。有信心的人乐观,肯负责任,学习效能较好。有信心的人,能展露生活的豪气。豪气是愿意面对人生,肯对生活负责,期许自己心智成长的勇气和态度。套一句俗语说,它是一个人的主运,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力量。
自信心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是在不断地完成一件件小事,不断地经历成功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从哈佛的情商教育理论上讲,自信的构建往往都是来源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玛雅小时候,家境一般,人也一般,没有什么干大事业的基础,当然,她也没有什么自信心。没有自信心也罢了,更糟糕的是还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靠山”。玛雅想活得更好些,就得有点自信心。可这自信心到哪去找呢?后来,通过玩、通过读书学习,玛雅逐渐知道了,自信心是成功积累出来的。可这个“成功”,要多少才能积累出自信心啊?到哪里去找这么多?
于是,玛雅开始做事情,并且每做成一件事,玛雅都很仔细地记录下来。就这样,玛雅缝上了一颗衣服上掉了的纽扣,补齐了衣服上破了的一个洞;开出了一块荒地,种上了玉米;收集了一个牙膏皮,卖到了三分钱。就这么做事,记录。一个月下来,玛雅发现自己做成功了几十件事,这可就有几十个“成功”了,玛雅也知道了,成功是可以这样积累起来的。于是,玛雅继续这么干。后来,玛雅买了很多套小人书,在大大小小的街坊小孩中,玛雅是颇为富有的一个,当然,有些小孩比玛雅有钱,他们父母给得多。但玛雅最硬气的是,玛雅买小人书的钱,大部分是玛雅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
有小人书,是玛雅自信的一部分,她知道,还有更多的暂时买不起的好东西,玛雅不眼热,这才是更大的一部分自信心。因为玛雅相信,她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成功,得到那些自己想要的好东西。
成功,这两个字看起来是很“巨大”的,似乎都是和什么伟大的事业,巨额的金钱,或者刀光剑影的征战之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能有一次成功,都不容易;用成功积累自信,那可能吗?能!
天下事,大事小事都是事;干事情,大成功小成功都是成功。故事中的玛雅如果不是从一件件成功的小事做起,而是一开始就雄心勃勃地选择难度比较大,完成周期比较长的事来做,那可能会不断地体验失败的挫折感,最后无法完成而失去信心。
当我们在某一方面建立起自信后,把这种成功的体验,运用到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方面,把自己在这方面无能的信念加以修正,使自己在这方面敢于尝试,从一件件小事入手,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一定能逐步建立起各方面的自信心。
自信在于积累。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败,就容易增加自卑。自信的本质是成功的体验,体验积累得越多,人就越自信。相反,自卑的本质是失败的体验。因此,对我们,积累自信最重要的源泉就是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成功,我们就可以积累出更强的自信,获得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