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上杂乱无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觉得自己有堆积如山的工作要做,可又毫无头绪,好像根本没时间或者做不完一样。面对大量的繁杂工作,你根本无法感受到工作的轻松和快乐。
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前总裁罗兰·威廉姆斯每天埋头在办公室里,处理着没完没了的工作。他第一次到德萨尔诊所的时候,已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紧张。他告诉医生,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三张大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东西,他每天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可工作似乎永远都干不完。
在与德萨尔仔细地交谈以后,他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办公桌,最后只留一张写字台,当天的事当天必须处理完毕。从此,他就再也感觉不到没完没了的工作压力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
威廉姆斯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种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开来,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威廉姆斯的做法告诉我们:不管你有多么忙,也要把办公桌收拾得像你的内心一样整洁、有序。在每天下班之前,要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把明天必用的、稍后再用的或不再用的文件都按顺序放置并保持桌面的整洁,这会使你繁重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充满乐趣。
清理办公桌有一种被称为“四分法”的有效方法。据说这一方法深受哈佛管理学教授推崇,而且被看作是多位美国总统的工作秘密,它是一种针对紧急情况的简单方法:在一张空桌子(不是你正在用的桌子,而是另外一张),或者地板上,按顺时针方向划分为四块地方。
在第一个1/4的地方存放你准备丢弃的东西(最好能够准备一个大箱子)。这里挑选出来的资料应该是多余的、用不着你今后再处理的。
第二个1/4的地方容纳可以转给别人去处理的文件。
第三个1/4的地方存放最近你必须由你亲自处理的文件。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下一步与这些文件有关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这堆文件需要你特别关注。
第四个1/4的地方有些特殊,这里只存放那些你工作中马上就要处理的文件。
如果能够严格遵守上述简单的原则,“四分法”就会百试不爽。不搞一个过渡的文件堆,每份文件只处理一次,不搞第五、第六个或更多的地方堆文件。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如果你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去,就会看到天花板上漆着11个字,这是著名诗人波普写的,这11个字是: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所以,我们每天下班后,一定要抽出十几分钟时间,将自己办公桌的桌面整理一遍。批示完毕的文件,一定要转交出去,绝不能在自己手里过夜;暂时没有用的文件,一定要存入档案柜,绝不能杂乱地堆在眼前;需要处理的文件,一定要整理好放在办公桌显著的位置,绝不能对待办的事情心中无数。然后,在整理完毕的桌前,认真总结一遍今天的工作,计划一遍明天的工作。如果能每天坚持这么做,一定会有收获。
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其实是一个打理工作的过程。将批示文件转出去,就是千万不要让紧急事件在自己这里搁置,往往一搁置,就很容易忘记,很容易造成重大失误;将无用文件存起来,就是千万不要让过去的事情、没用的东西占据自己有限的大脑,而感觉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产生紧张情绪,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这于心理、工作都无益;将待办文件整出来,就是千万别让日后的工作盲目无序,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各项工作才不会拖、不会误。
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其实也是一个打理心情的过程。紧张工作一天,难免会头昏脑涨、心绪烦乱。看着杂乱摆满一桌的文件、纸张,定会感觉今天的事没有做完,明天的事没有头绪;日积月累,有用的、无用的、紧急的、稍缓的,各种事情就不光占满桌面,更占满了整个大脑。这样人就会心情紧张、失去信心,工作效率怎会提高,收获成功更是无从谈起。如果每天腾出十几分钟,整理一下办公桌,梳理一下工作计划,舒缓一下紧张心情,然后在整洁的环境里深呼吸、踱几步,做一个认真的思考、简单的放松,心情愉快地结束今天,信心满怀地开始明天,那工作质量不提高都会是不可能的了。
细细品来,这整理的对象还可以拓展一下:
定期整理一下电脑里的程序和文档,该升级的升级,该杀毒的杀毒,该备份的备份,该清理的清理,这样电脑运行会更迅捷,效率会更提高。
定期把办公桌收拾得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例如,如果办公桌上零碎的小东西太多,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个收纳盒,把办公用具、名片、便签纸等小东西分类塞进去,这样不仅方便使用,也让办公桌显得整洁很多。
……
总之,一个小小的习惯,一次短短的整理,意义非同寻常,这将是你迈向成功、保鲜快乐的起始。不妨接受这一提议,并渐渐地养成习惯,相信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