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经营他人的快乐并不代表放弃自己的利益和快乐,同时,我们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快乐剥夺他人快乐的权利。
在商界,有一种谈判技巧被大家推崇,那就是双赢。真正高手的谈判不是一个输家一个赢家,而是两者都是赢家,即在让步的过程中更有一种前进的意味或者潜能。交往亦如此,不仅我开心,也要你快乐,只有共赢,关系才能持久。
这种共赢,首先应该建立在并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乐于帮助、关心他人,为他人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而当他人知道这种快乐是由我们所给予的时候,他们往往也会愿意给予我们快乐。
有两个小女孩,她们是一对亲姐妹,大的叫阿舒娜,小一点的叫阿丽塔。有一天父亲给了她们一个橙子吃。一个橙子,两个人分,难免造成纷争。为了避免争执,拿到橙子后,姐姐阿舒娜看了看,便立即对她的妹妹说道:
“阿丽塔,我知道你需要橙子肉做果汁喝,并且乐此不疲。但是我也喜欢将橙子皮捻成末放进面粉里面烤蛋糕吃。要不然果肉你都拿走吧,把果皮留给我就好了。”
姐姐如此了解妹妹的口味,妹妹听了,很开心,却觉得对阿舒娜来说有些不公平。毕竟橙子还是果肉比较好吃,姐姐也爱吃果肉,这一点她是很清楚的。那么阿舒娜一定是为了让自己,让自己开心才这样说的。但是如果拒绝了姐姐的好意又不是很好,于是她想了一下,对阿舒娜说道:
“好吧,谢谢姐姐。要不这样吧,前两天你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刚好妈妈前两天就警告阿丽塔禁止吃糖了,因为她的牙齿已经长了蛀牙。虽然有私心,也算报答了姐姐,因为她知道,姐姐为了还给她糖吃,已经用其他的借口从妈妈那里要来了8块钱,而这笔钱,阿舒娜就可以自行支配了。
其实只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表现出姐妹两人的高情商。如果她们都是自私的孩子,为了能够多获得一些,说不定打起架来,既没能吃到橙子,又会惹怒了父亲,挨了骂也难说。
但是姐姐为了避免纷争谦让橙子的做法,让妹妹感觉到了姐姐的关心。同时她又将这种关心传递回去,姐妹两个在快乐中吃完了整个橙子,可谓是一种共赢。而在这种共赢的过程中,姐妹之间的关系又增进了。
这个说法在心理学中得到了验证,实验是这样的:一位大学教授在圣诞节的时候给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寄去了贺卡。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给他回寄了卡片,尽管他们并不知道他是谁,甚至有很多人也没有去了解他是谁。
这就是著名的互惠原则实验,它证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尽量采用相同的方式来报答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像试验中那群回寄卡片的人一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同样应该用关心的态度面对他人,而绝非自私。
案例中的姐姐阿舒娜关心阿丽塔,而阿丽塔因此为姐姐着想,就是互惠原则作用的效果,为她们赢得了两人交往中的共赢。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虽然荡起来的感觉才最兴奋,但是倘若双方都自私不肯往下压,那么谁也无法享受冲到顶端的快乐。只有双方都不停地轮流往下压,才会彼此享受持续不断的快乐。
这种彼此持续不断的快乐就是共赢,方法则是用自己的关心和友好给予别人。虽然表面看上去是一种失去,实际上人们在给予的过程中,却会因互惠原则而从对方那里获得友好和关心。
女人作为社会中的群体,应该用温柔的力量赢得人际交往中的支持,这样取胜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我们要学会摒弃人性中自私的一面,用温暖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获得温暖以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