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取得河东,有心再攻弘农,于是遣信回冀州要粮。
这一日,袁绍收到张辽书信,取出一看:辽得河东,欲再取弘农,扫除长安之阻碍,今日粮草紧缺,不利于进军,望主公拨粮。
袁绍看了张辽书信,大喜,高兴的笑着对坐下的众人说,“文远真是我军大将啊!”
说完就要大赏遣信之人;这时遣信兵又取出一信,递于袁绍。
袁绍奇怪的一看,被信中的内容惊得一震,于是急问遣信兵“张将军军中当真有一人唤贾诩?”
遣信兵被袁绍的反应吓了一下,见袁绍紧张的问到,便即说,“是一个四十余岁的文人。”
袁绍想了想,感到贾诩的年纪也该是这个年龄,于是心下大喜,领遣信兵遣书信给张辽,要好好看着贾诩。
次日,又令高顺押粮草赶去河东。
不一日,高顺押粮草到河东,张辽闻信,即领人来迎高顺。
张辽一见高顺,大喜,笑着握住高顺双手说,“不想是子平亲自来啊!”
高顺见了张辽,亦是心喜,爽朗的大笑,“文远大败夏余军,今又数日间破得河东,威名远播,主公得知,大喜,说文远回邺,定出城而迎,哈哈”
张辽随袁绍以来,一直委以重任,亲信有嘉,而且早随袁绍,隐隐间已是武将之首,地位无人能替。
相反,高顺虽然时间多在邺城,不过却是袁绍有心所为。邺城是心脏所在,不是武谋兼资之人不可以守。高顺资历老,沉稳有度,忠心耿耿,又为武将之首,这责任不是高顺不能胜任。
城外的张辽与高顺也不寒暄,直接领入城内。
众人坐好,张辽即引贾诩与高顺相见。
高顺见了贾诩,袁绍十分推祟的人贾诩四十余岁,脸白短须,青色衣衫,目光精闪,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嘴角带上不易察觉的笑意。
高顺打量贾诩毕,见贾诩仪表非凡,今又得袁绍、张辽推荐,于是笑说,“贾先生来投,主公得知,恨不得肋展双翼而来,今主公命顺来押粮,别意亦是得看顾先生,不可出差错!”
贾诩坐在下首,见高顺说话,即有些奇怪说,“我与袁冀州未曾谋面,何以得识诩?”
高顺呵呵一笑,说,“主公素有识人之名,先生大才,主公岂有不识之理!”
贾诩听了高顺的答话,笑了笑,不再追问。
宴上静了一会。
高顺忽然出声,说,“顺沿路而来,为何不曾见过百姓,而且土地多是荒废,这时为何?”
张辽、田丰几人听高顺话,都不禁微微怅然一叹。
贾诩亦叹息说,“郭汜、李傕等人士兵近十万,耗费甚大,却是不曾令人耕种,放纵人马肆意抢掠,不数年,百姓被害者数以万计,所以导致十室九空。”
高顺一听,心下悲叹,沉默不言。
半晌,张辽强笑说,“子平不需感伤,郭汜、李傕恶贼不日即亡,到时主公管辖,数年间司隶必定强盛!”
高顺听了,亦是一笑,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于是说,“顺明言!”
一会,众人抛开悲伤的心绪。田丰首先出声说,“今粮草已足,可攻弘农!”
张辽作为主将,即说,“元皓所言不差。”顿了一下,又望向熟悉司隶情况的贾诩说,“先生可有计破得弘农?”
贾诩明意,微微一笑说,“弘农军阀乃是杨奉,此人原为黄巾余党,后随李傕,因李傕赏罚不明,萌生反意,方屯兵弘农。”
张辽点了点头,但是高顺一听杨奉的名字,便想起袁绍说过的话子平到河东若遇得杨奉,不可急攻,我闻其帐下一大将,使一大斧,名为徐晃,可以招降为先。
张辽见高顺表情奇怪便问了一下,高顺见张辽问到,即说出袁绍之言。
张辽点了点头,在袁绍帐下久了,已经习惯了袁绍的识人之能。
不过宴下的贾诩听了高顺的话,又好奇问说,“袁冀州可是识得这徐晃?”
高顺笑了下,摇了摇头。
贾诩见了,更是奇怪,这袁绍何人啊?!未曾见面,于千里之外亦识得怀才之人?!
贾诩想了一下,得不出答案,便不再想了。
张辽见已到午时,便出声再问贾诩,“先生观杨奉此人如何?”
贾诩笑说,“不可小窥。”张辽闻言,点了下头。
众人见事罢,又饮喝了一阵,方各自回去。
次日,张辽即领军下弘农。
弘农太守杨奉得知,急招人计议。
“太守,张辽领军来攻,志在必得,今有得高顺人马粮草,军势更甚,不可力敌,只可智取。”杨奉将骑都尉徐晃说。
杨奉见徐晃说话,便急问,“公明有计败张辽?”
徐晃想了一下,说,“太守勿慌,晃领军定可破得张辽!”
徐晃甚得杨奉之心,素来倚重,又知徐晃文武双全,今见徐晃说得有信心。
于是,下令令徐晃出函谷关,领军两万去敌张辽。
这一日,张辽领军到弘农宜阳。
徐晃得探马报,即领军领军来迎。
宜阳城外。
两面旗帜迎风而立。
“徐”字大旗下,走出一将,手拿斑裂斧,骑着一匹并州良驹,指着对面“张”字旗帜,大声喝说,“张辽贪婪之辈,今得河东,敢又来取弘农!可敢与我一战,教你知道河东英杰厉害?”
张辽闻言,举目望去,见是一个大汉,手握大斧,全身黄色铠甲,坐骑浅黄,不带半点杂毛,竟是不下于自己的爱骑“黑云”,威风凛凛。
这里且说下袁绍军中的名驹,分别有袁绍的“金座”,赵云的“白龙”,张辽的“黑云”,甘宁的“青点”,华雄的“灰电”,文丑的“血汗”,张合的“棕踏”。
再说回张辽见对面走出一将,非比寻常,于是喝问说,“你是何人?”
徐晃振声回应,“徐晃,徐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