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悟促写
生活处处有学问,生活处处皆语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作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学生主动积极到生活中去摄取、感受、领悟、提高。
要让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听。比如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污染,自然保护,城市开发,网络纵横、克隆技术等重大问题;还有诸如打假反腐、西部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要让他们了解。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与求实态度,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其身处斗室而心知大千世界,思想时刻处于关注现实,心向未来的旺盛的创造激情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感悟首先是一种境界,一种习惯,其次才谈得上感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是对产生过强烈的触动或震撼效应的人或事,要心有所动。对所接触的一切新鲜事物要“腿勤心细耳聪目敏”,敏感,细心地回味;要深思、口述、笔抒,并做到“慎思之,明辨之”。
比如,组织学生赏雪时,布置思考:“雪除了洁白无暇,还有哪些特点?”学生陆续说出了雪的软弱与怯懦:任人践踏,雪的无奈与沉重:无力无助,雪的虚伪与狡猾:表面洁白都掩盖着脏东西,雪的无私无畏:捐躯杀死病虫害人,雪的轻浮与浅薄:飘逸的形态,雪的不实在,如昙花一现,无坚持精神,不能持之以恒等。如此遇事即有灵敏的感悟与反映,定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树立新型的作文教学观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为考而写,作文中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装腔作势,人云亦云的怪象一直在延续。如今随着第八次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新观念逐渐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教师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该开始改革了。
重积累
(1)“从无字句处读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要写得好,得有生活这股活水来作为创作的源泉。现实生活是一个变幻无穷、色彩斑斓的万花筒,无处不展示它特有的魅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转变都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的信息社会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样写起文章才会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
因此,把作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帮助学生真正地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捕捉生活中的丰富素材,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大举措。正如大艺术家罗丹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为了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一般采取以下做法:记录生活中的素材,提倡随时随地有心的积累,不分时间地点。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可以是隔壁邻家的一件新鲜事;可以是街上途中看到的广告、招牌、路标搜集。
可以是广播电视中的时事新闻;可以是自己灵感顿悟的偶然一得;可以是农民老伯口中的谚语俗话;可以是商店超市中产品的介绍,要求学生用简短的几句或一段话记录下来。教师每天抽几分钟时间进行小结评比,肯定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表扬他们所写材料的广泛性、真实性。当然教师也有必要参加这次活动,可把自己的素材或奖励或补助写在某小组的本上。一段时间后,那满本子的丰硕成果会使学生更留心观察生活,为写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书中自有黄金屋”
要求学生先从教科书及规定背诵的古诗入手,要求熟读会背。尤其是古诗,还要会默。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要求学生理解并会在作文中适时、适景、适地应用。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好词佳句则要求学生抄写在专门的积累本上。进行课外阅读时则更要把精华摘录下来。
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还允许学生进行剪报、复印。把报纸上精美的文字剪贴在积累本上,把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复印出来。一个学期下来,二三本厚厚的积累本便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最好证明。当然还需要经常记忆、理解、消化、吸收,最后变为自己的东西。
(3)“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素材,获取作文的知识,学生兴趣浓,印象深。
比如,参加义务劳动、做小实验、节庆、郊游、参观、竞赛、课本剧表演、主题队会,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从中体验到成功或参与的乐趣,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为写作训练提供丰富的题材。
(4)“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想象力丰富是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牛顿也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设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积累,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抓住重点句子展开联想、根据人物特点展开联想、利用插图展开联想、针对结尾展开联想、紧扣题眼、展开联想等常规训练外,还要有目的地进行发散性、创新性的想象。
比如,经常播放一些名歌名曲,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海阔天空任遨游;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画作,让学生在多彩的画面中发现美感悟美,受到心灵的颤动;经常画一些简笔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让学生获得多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生命深处的创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重指导
结构课程理论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基本知识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产生大量的迁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指导。如叙事文,要让学生知道“六要素”是叙事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叙事要丰富、具体、细致、生动,要会合理地安排文章的详略;再如写人的文章,要告诉学生肖像描写要“形神兼备”,语言描写要“如闻其声”,动作描写要“如见其人”,心理描写要“入木三分”。
当然,掌握写作方法,使学生学会写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需各年级教师在这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耐心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时,要切实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逐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写得很好的范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注意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到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然后模仿习作、独立运用、内化习惯。要力争每教一篇课文,都能使学生在写作上有所收获。
光注重方法的指导还不够,在写作时,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也是很有讲究的。一段情景设计,一个富有启发的开场白,一个令人难忘的活动场面,一个神奇的魔术实验等都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诱发创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在写作内容的指导上,还要注意立意创新的指导,指导学生要从表达中心的高度对生活素材进行取舍详略的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指导中,还应经常教育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把握生活,才能娴熟地运用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去正确地反映生活。
重修改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成了作文教学的模式。这既不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修改作文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作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修改方式。如教师批改、学生自我修改、学生相互修改、师生共同修改、师生单独面批等。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向学生讲明修改的重要性。从唐朝诗人贾岛的“推敲”说起到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修改;从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到历代名人名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黄沙始到金”“文章是改出来的”来启发学生认识修改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遵循传统习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先批给学生看,从中等学生的初作中,挑选出一篇存在问题比较普遍的作文,从题目是否恰题,内容是否合理,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选材是否新颖,层次是否分明,首尾是否呼应,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格式是否正确等多方面来综合修改作文,教给学生“增、删、改、调”等多种修改方法。接着,给学生时间修改。
作文20分钟就能写400字,而修改要给学生近3个20分钟,在誊抄前还必须再修改5分钟。这样做,教师由包办变为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但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修改作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作文质量。
重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的评价观念下,作文评价不能单指教师的最后评语了,而应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之中,随时随地寻找好的进行褒奖,而且评语不能再是单一的就文论文了。多数必须采取谈心式、鼓励式、探讨式、商量式的方法,委婉地指出作品的不足,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可。同时,在批改中变“纠错”为“寻优”,用成功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作文动机。
在讲评作文时,更要注重挖掘中下生习作的闪光之处,有时就可据此闪光处,而给中下生作文高分,让他们增加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当然,这最后的评价,有时可让学生自己或同桌或高年级的学长甚至是家长先批改先写上评语,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加修改和写评语。有时教师写上评语后,学生也可把自己对教师的批文中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再由教师再一次反馈给学生。此时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和权利,有更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去进行学习。总之每次都要让学生感到新鲜,感到永不满足。
重平时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靠一单元一篇就能提高的,更要在平时的听、说、读、写中训练,以日记天天练为措施,才能切切实实提高作文能力。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做到这五重,那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4.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作文难的“症结”何在?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学生积累的不够,缺乏写作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差。
丰富写作的素材
写作的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学生的直接经验,二是学生的间接经验。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广泛浏览,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
陆游有诗云“汝若果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种诗外功夫,就是实践。经常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观察四季风景,到社会中体察民风民情。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记录、思索,人人一支笔、一个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素材,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全身心地潜入生活深处,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掌握写作技巧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还要有熟练的驾驭材料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的写作技巧,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的锤炼等。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范文的剖析,使学生具体、形象、有针对性的了解写作的技巧。这样,学习一篇范文,确定一个或几个技能点,抓住重点,大事渲染,学生头脑中有具体篇章,有技巧理论,再辅以多层次的练习,“摸着石头过河”,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技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之久矣,自然纯熟。”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要融会贯通,掌握一点后,或改编,或扩写,或模仿,按照“篇目重点、仿写、反馈”的路子,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天长日久,自会“利器”在手。
利用电教手段
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学条件的改善,使教学日益现代化、形象化。作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令学生耳目一新,课堂教学充满盎然生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其中,既有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作用,又有兴趣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作文教学,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热烈的情感、良好的习惯,可以持续、持久地提升学生的作文素质,发展其作文能力。
加强作文教学的指导
“要想知道桃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要亲自写“下水文”,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这样,既可以产生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获得学生的认同,又可以体会出细枝末节的问题,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