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长诗大约产生于11世纪以后,是一部说唱体诗歌。至今已收集到150万行,1500多万字。其内容是叙述天帝之子格萨尔大王,下凡投生,反抗种种邪恶,在完成了救护百姓的大业后重返天国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极其高大的英雄形象,是藏蒙人民中勇敢、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其语言韵散相间,生动形象,人物对话亦为唱词,富有诗意。
这部长篇叙事史诗,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但大部分仍流传于民间艺人的说唱,国家已把《格萨尔》的收集、整理工作,列为科研重点项目。
83.甲骨文的发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一天,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为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今大学校长)王懿荣患疟疾,请医生来看病,医生为他开的处方中有“龙骨”药一味。王懿荣待抓药的人回来后,拿起龙骨观看,忽然发现“龙骨”上面有一些刀刻的痕迹,再仔细观察,这些刀痕绘形意味浓厚,但又不是图画。经过初步思索、分析,他认为这些痕迹,可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字。
王懿荣是研究古文物和古文字的专家,他马上派人去把药店的“龙骨”全部买回来,经过细心研究,终于发现,这些“龙骨”全是些龟甲和兽甲,甲骨上的文字是在原始图案和符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大多为“卜辞”,是商朝奴隶主贵族向他们的祖先或鬼神占卜或祭礼的记录。后人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这些甲骨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它们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的“殷墟”,殷墟是商朝都城所在地,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就被当地农民发现。农民以为是“龙骨”,可以治病,便卖到药店。当时,王懿荣曾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搜求甲骨文,甲骨文便为世人所重视。
84.三味
有一篇课文叫《三味书屋》,同学们往往对此产生疑问:这“三味书屋”是什么意思呢?对此问题,老师们的看法也不一致,大体上有如下几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古人把经书比作肉汤,把史书比作肉块,把子书比作肉酱,说读这三类书正如品尝这三种美味一样,取名“三味书屋”,寓含博览群书之意。
第二种解释认为,读经书味如稻粱,读史书味如肴馔,读子书味如醯(xī)醢(hǎi),也是博览群书之意。
第三种是许钦文在《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一书中说:“大概是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作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菜蔬,子书是点心。”他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加上“大概”二字。
第四种解释说,鲁迅的塾师寿镜吾老先生认为“读书有味”,加之屋后园中梅花有味、桂花有味,合起来便是“三味”。
第五种解释说,三国时董遇曾说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切莫让宝贵时光白白流失。宋朝苏轼对此极为赞赏,曾作诗说:“此生有味在三余。”后来,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认为“为学当以三余”,并将其书屋取名为“三味”。
以上种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正确呢?我们先来看看古人对“三味”的解释。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序中说:“无若诗书之味大(同“太”字)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宋朝文学家李献臣所着《邯郸书目》中也说:“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
太羹是古时祭祀所用的肉汁。折俎指帝王士大夫宴礼时,将牲体关节解开,折起来盛在器皿中,俎是盛牺牲的礼器。醯醢是调好味的肉酱,醯是醋,醢是肉酱。“三味”的意思即经、史、子三种书犹如佳肴,读书正如品尝美味。由此可见,上文中第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另外,“三味书屋”的横匾两旁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清楚地说明诗书是有味的太羹,也是对“三味”一词最好的解释。
85.“四角号码”的创始人
人们常说“四角号码”检字法是王云五发明的,其实它的创始人应当是着名学者高梦旦(文学家郑振铎的岳父)。
高梦旦,福建长乐县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商务印书馆,历任国文部部长、编译所所长、出版部部长等重要职务。他主编过小学教科书,提倡新历法、简笔字,主张改革电报用码及度量衡制度等,创立“四角号码”检字法则是他一生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
高梦旦立志改革汉字检字法,始于少时。那时他为长兄翻译电报,他说每遇难检之字,必须辗转寻觅,如“高”字,查来查去,均不可得。最后始知高为部首,且一部仅此一字。于是他便立志改革,在进入商务印书馆后,他建议编纂《新字典》、《辞源》,自己也参与其中。在编纂辞书中,他又发现原部首检字法有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他经过长时间苦思,把《康熙字典》中的214部,按字形相近合并为80个部首,并确定它们上下左右部属,成为四角号码的雏型。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数易其稿,觉得这种检字法虽比以前简便得多,但还不够成熟。直到民国10年(1921年)王云五应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王氏也有兴趣研究汉字检字法,高梦旦便把自己苦心钻研所得供王氏参考。王氏就在他原稿的基础上加以改正补充,于民国15年(1926年)成功创造出《四角号码检字法》。所以王氏于《四角号码检字法》单行本出版时,特于书首郑重指出:“高梦旦为本检字法附角之发明者。”
86.谥号
谥号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了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前的功绩,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谥号起于周朝末年,东汉、宋朝较为盛行,惟有秦朝不许后人用褒贬的字眼来议论先皇的善恶。所以秦始皇、秦二世没有谥号。
87.“华侨”的由来
我国人民移居国外,历史悠久。但在唐宋之前,移居于国外的华人,还没有固定的称呼。唐宋以后,多数国人自称为“唐人”,这是因为唐代盛世,声誉远播国外,后来海外各国便称中国人为唐人。
当时的华侨亦自称唐人,他们对祖国习惯称呼为“唐山”,因而也就称自己为“唐山人”。到了明清时期,仍多称“唐人”、“唐山人”,但也有称为“华人”、“中华人”的。清朝末年及之后,又有“华民”、“华侨”、“华工”等称谓。
“华”与“侨”两个字,就其单词的含义来说:“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客居、寄居的意思。在唐宋之前就把寄居在他乡的人称为“侨人”或“侨士”。东晋时,北方流亡者大量南下,皇室统治者便在当时的扬州和荆州设了很多“侨郡”、“侨乡”来安置他们,这是使用“侨”字的开始。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与“侨”二字被联在一起,用来称呼旅居在国外或寄居、客居的华人。在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华侨”一词是在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转奏清室统治者的奏章中有“华侨”一词。1904年,清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收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便成为普遍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
88.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故事
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姿态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是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不长翅膀,也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杰出的创作之一,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8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人们常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俗语来说明阅读大量的文学名着,才能获得对于创作所必需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积累。对于古代诗歌来说,必须要掌握它的章法、用典、韵律、意境的创造、情景的巧妙融合等技巧。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前人的优秀作品都烂熟于胸的基础之上。后来意思更加扩大,也用这句话来说明一切熟能生巧的道理。
人们要掌握诗词创作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诗词语汇、格律要素等等,主要依靠精读大量的古典诗词,而不是光靠听别人讲,或者专门去读什么“作诗指南”之类的书籍。一个人精读古典诗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艺术欣赏水平的高低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能力和水平。古人作诗,需要在“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上进行。“三百首”,极言其多。如果要学写诗填词,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包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这形式古已有之,我们要熟练地使用它,就必须熟悉它。所以说,读诗词、背诗词是学写诗词的基本功。
90.朱自清三听月夜蝉鸣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着名散文,作于1927年7月,当时颇得人们的赞赏。不过,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散文还有不真实的瑕疵。譬如,抗日战争前几年,有个叫陈少白的读者,就对文中“月夜蝉鸣”提出质疑。
明月之夜蝉会不会鸣叫?朱自清为此很是费了一番心思。由于时隔多年,又不在夏天,怎么回答他人的质疑呢?他便写信给昆虫学家刘崇乐,请求帮助。刘先生抄录了一段书寄给他,并附信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儿。”刘先生在抄文中说蝉在夜里一般是不鸣叫的,但又说在一个明月夜听到了蝉鸣。朱自清更加怀疑起来了,他想,这是否也与自己一样,一时记载疏忽呢?他不敢贸然答复陈少白。直至来年夏天,朱自清又考察了蝉鸣的情况,并有两次亲耳听到月夜蝉鸣,证实自己和别人的记述都确切无误之后,才专门写了《关于“月夜蝉鸣”》一文,郑重答复了读者。
《鲁迅日记》1916年8月12日曾记载“全日酷热,蝉夜鸣”。鲁迅虽没讲明这晚是否有明月,但蝉在夜里会鸣叫却是真实的。那时《鲁迅日记》还未公开,朱自清与一般人当然不会知道同在北京生活的鲁迅先生,竟比他早11年就有“蝉夜鸣”的记载,否则朱自清早可请教于鲁迅先生了。
91.李白的名字由来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时,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下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说:“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就给儿子取名叫“李白”。
92.面称李世民为唐太宗
有一部电视剧,剧中人物面称李世民为“太宗”,成为轰动一时的笑话,为什么呢?因为“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而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祭祀时由大臣们商议定的名号。臣子在皇帝面前怎么会预知庙号呢?即使预拟了庙号,又怎敢冒“咒”皇上早死的大逆不道的罪名呢!庙号有哪些呢?一般地说,把当朝的第一位皇帝称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位皇帝称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是庙号。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数都有庙号。
后人称历代皇帝,清以前多称庙号,称清朝的皇帝一般都用年号。
93.敕勒川
公元523年,高欢统帅北方军民反抗北魏统治,在一次围攻北魏重镇“玉壁”(今山西稷山县)的战斗中,为了激励士气,高欢让斛律金咏唱敕勒歌,并且不由自主地唱和起来: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雄壮的画面中,倾注了对祖国辽阔草原的热爱之情。
敕勒川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有人认为在山西的马邑川。《内蒙古日报》刊文认为在杭锦旗。电影《牧马人》把敕勒川搬到了甘肃省。这些都是因为太喜爱这支歌,而不惜“违背”史实。
其实,敕勒川在大青山的前面。《敕勒歌》说在“阴山下”。阴山即今大青山地区,敕勒族人曾在此繁衍生息过。又据史料记载,公元525年左右,高欢曾驻军于这一带地区,所以,敕勒川在大青山前的说法是确凿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