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每一步走踏实了,工夫就到家了。
具体地讲,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因而应当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听课习惯
听,就是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听同学的发言、争论、辩论、质疑等。
读,包括粗读和精读,粗读是快速把握课文结构、分析思路,找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精读是细读重点段落,把握其中的标点符号、关联词、关键词等,划层次,找中心;把握原理的论述方式、论证方法,是归纳还是演绎,是怎么分析的,又怎么综合的。
想,即思考。在听、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并有意识地联想。
记,即用好“必记本”和“错题本”。记老师、同学讲的,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记受他人启发而产生的思想火花,记自己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讲,就是积极发言、质疑。如果平时每一节课都这么做了,课堂的思维含量就很大了,政治学科的能力和素质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这比课堂利用不充分,课外去大量做题的效果要好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有心、有情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能把政治课学好,考好。
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有“用”的意识和习惯,看到身边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人际人事关系,要有意识地自觉地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和思考。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习惯,有了这个习惯,你高考受益,你终身都将受益无穷。
科学的训练习惯
有些同学平时做作业和测验抱无所谓的态度,漫不经心,思考不深,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不好,但他个人都觉得无所谓,因为那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到了大的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乃至高考时,他很当回事,全身心投入,思考过多过细,往往把问题想复杂了,自然做错的多,或者反复思考后把第一遍做对的又改错了,分数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平时没有养成严谨、认真的习惯和考试态度、考试风格。
应当把平时当考时,把考时当平时,熟题生做,生题熟做,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平时练习和测验,要把它当作大考,认真严肃,心情适度紧张;大考或高考时,把它当作平时的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心情不要太紧张,调整到适度紧张的程度,遇到难题把它当做熟题来看待,别怕,遇到熟题,别掉以轻心,粗心大意。心理学家说,考试时心情适度紧张,大脑细胞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最有利于我们发挥最高水平。
考场上的大家风范不是一日之功能培养起来的,需要平时用心训练才能积累、形成。
构建知识树的习惯
平时注意归纳整理知识网络,组织知识专题,总结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发现思维规律和解题规律。更重要的是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恰当的呈现出来,这恰恰是高考命题人特别看重的。
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在老师的大计划下有自己的小计划小安排,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强,能根据每个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做到每个阶段的学习很充实,学习成绩整体推进。
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深才能叶茂”,这些话都说明了掌握丰富的时政知识和课外知识的重要性。
17.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如何学好历史课,这可是一个只用几句话无法说清的问题。知识点多,怎样记忆呢?选择题里各式原因怎样区分呢?下面就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
如何阅读教材
以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基本要素特征为支点,原因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背景与条件;各个侧面原因。
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方式、重大事件等。特点、意义一般包括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性质一般从目的、人物、内容、结果等方面思考。
阅读与辨证思维结合,也就是说,阅读与理解和思考结合,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有思考地读。
如何记忆历史知识
有人不是说“历史不就是靠死记硬背吗?”有一点道理,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不记忆基础知识可是大失误。怎么记呢?试试下面的方法:
(1)机械记忆
就是死记硬背了,但是学死,不是死学,用死知识回答活问题。
(2)理解记忆
对内容理解越深,记忆效果越明显。记忆的知识越多,理解能力越强。
(3)直观记忆
可以利用图、表等进行比较归类,帮助记忆。
如何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就是由历史概念建立起的体系。怎么掌握呢?分析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外延和内涵。
历史概念一般分为:历史人物类、历史事件类、历史现象类、历史着作类、历史结论类、理性型概念等。
例如历史事件类中的“文艺复兴”,外延是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主要成果;内涵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复封建斗争。
如何探究历史结论
从历史史实说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加上自己的理性思考,就能很好地理解它。例如“铁血宰相”俾斯麦,书中列举了他的哪些活动,来表明他是一个铁碗人物,从他的时代属性来理解个人评价。
如何总结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有横向,也有纵向。总结横向特征就是由史到论,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出事物发展的本质趋势。
例如综合17、18世纪欧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既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统治秩序时期。
纵向特征可以用建立专题和纵向梳理知识线索的方法进行。
如何梳理历史线索
也就是分类构建历史专题线索。比如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本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有一个整体认识。
如何培养概括、比较和评价能力
(1)概括
任何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都是由各层次的“概括和举例”构成的。概括是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的观点、结论;举例是对概括的充分论证。我们所说的史论结合就是概括与举例的结合,论点与论据的结合。
(2)比较
有同学在思考比较类的问题时,往往感到很困惑,无从下手。有一个化难为易的方法,就是确定要比较的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比如说改革类,都包括改革的原因,领导阶级、内容、结果、性质和影响等要素,根据构成要素自己设定比较项目。
(3)评价
基本方法是:找准时间和空间范围,使被评对象定格,归位;抓住被评对象相应的典型的历史事实;重视被评对象的属性,阶级的、社会的、时代的等。
如何培养材料解析能力
要充分运用课本中选取的材料,培养自己的答题技巧;注重老师平时对这类题目所进行的训练,归纳总结方法和思维操作。
如何培养识图和用图能力
(1)地图
运用地图的方法就是把获取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或重大事件联系起来分析。
(2)插图
明确观察目标,把观察到的历史信息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18.历史学习中的数学记忆法
历史事件的年代由阿拉伯数字排列而成,简单枯燥,不易记住。中学历史老师如能在教学中巧妙地借用某些数学知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轴记忆法
即规定以公元零年为原点,以公元前为负、公元后为正建立数轴。例如我国奴隶制崩溃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而西欧的奴隶制度的崩溃,则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标志。如果将两个年代在数轴上予以注明,就很容易记住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早于西欧一千年。
数字特征观察法
如罗马西西里起义是公元前137年,这三个数字是在四个连续奇数1、3、5、7中挖出第三个奇数后排成的一个三位数。又如383年的淝水之战,1234年蒙古灭金,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进攻当时被荷兰殖民者霸占的我国领土台湾,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18年马克思诞生等等,亦具有明显的数字组合特征。
等差数列记忆
例如我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11年、1913年、1915年和1917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再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九·一八”事迹和皖南事变,分别发生于1911年、1921年、1931年和194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只要记住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其余三个年代也就记住了。
时差记忆法
如唐末农民起义是874年开始的,起义坚持10年,就可推知这次起义是在884年黄巢牺牲后失败的。抗日战争为期8年,是1937年爆发的,由此可以推算出:它结束于1945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整整两百年后英国才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故知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发生的。再如金建立于1115年,十年后灭辽,故知金灭辽是在1125年。
推算记忆法
(1)逐年推算
1838年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等距推算
按每隔10年或100年一件大事去推算。例如,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
(3)起讫推算
历史事件总有起讫两个年代,记住其中一个年代及其距离的年间,就能推算下一个年代。例如,美国独立战争八年,记住始于1775年,就可推算出结束于1783年。
社会发展有一定规律,历史年代的记忆也应寻其规律。关于历史年代的记忆方法很多,数字记忆法仅为其中的一种。中学历史教师倘认真发掘,一定还能找到诸如理解记忆、归纳记忆和编年记忆等其它许多事半功倍的记忆方法。
19.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反映:“地理难学,考不好,有些知识老师课堂上讲过了,自己也认真听了,但还是搞不懂,理不清”。
从客观因素上来说,高中地理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主要讲的是各种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规律,不象初中课本那么浅显易懂,特别是高一上册是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地球和大气部分,本身是自然地理中的难点内容,所以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确实会感到困难的。
从主观因素上来说,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地理知识几乎是空白,这当然不能怪同学们,主要是中考不考地理,同学们只在初一社会课中学过地理,两年过后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一些同学到了高中还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不清“黄河、长江、珠江”。在这样的基础下,一下子要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当然是困难的。
如何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好地理,已经成为同学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树立信心
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的前提,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读图用图
读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会看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平时的习题,考试的试卷中都有“读图回答”类的题目。同学们可以先看课本上的一些原理图、示意图,仔细观察,把课本知识落实在图上,同时要注意图形的变异。
20.地理学习的趣味记忆方法
地理知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广,很多同学乐学地理,但又害怕记忆地理知识。现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既有趣又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比喻记忆法
比喻记忆法是指把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与人们熟知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完成记忆的方法。科学、准确的比喻记忆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例如: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时,可比喻为燕子的季节迁徙。记忆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卫星数最多的土星时,可以将其比作土霸王。
字头记忆法
字头记忆法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头串联起来来完成记忆的方法。例如:记忆九大行星距日远近时,可以这样记忆: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指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通过谐音组合到一块,然后联想创造出一种意境的记忆方法。对于难记忆的地理知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便于想象,能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收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作谐音记忆。
又如类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氢、氖、氦,可以采用“勤奶孩子”作谐音记忆。
又如记忆江河年径流总量排序时,可以这样:“径流巴西,俄(我)加(家)(有)美印(人)尼(你)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