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已经意识到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在急切地寻找答案
一个结合了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需要极具时代特征、经过深厚积淀的土壤才出现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文化需要经过吸收提炼和思想升华,将文化精髓反馈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太极文化事业在全世界的推广,将很可能成为助推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翱翔的又一只翅膀
放下多少意味着你拥有多少;而手里抱得紧紧的,只是你暂时为社会保管的
时代之问
经典作品需要深厚积淀的土壤
对李连杰先生的专访实属计划外的重大收获。2010年8月3日,当我们奔赴北京怀柔进行采访调研时,意外地得知国际知名华人影星、著名武术家、“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将与我们谋面。
继在武术、影视和公益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后,李连杰目前正致力于推进太极文化事业的发展。影视界常青不倒的权威形象,公益界勤奋努力的负责形象,以及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国际化思考与推动,这些都极大地促使我们借机对李连杰进行专访。
高朋满座,贵宾云集。在怀柔一个绿树掩映的度假村内,多家首都媒体界的同仁和当地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与李连杰一起出席一个有关太极文化的活动。多文化的浸濡、多角度的思考,使得我们面前这位举世瞩目的华人影视明星和武术家思维活跃,见地深远。谈起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和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发扬光大,李连杰那磁性十足而略显独特的嗓音顿时兴奋起来。
记者: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相较之下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还提升不够。您作为一位在东西方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世界各地文化形态比较了解的影视界权威人士,如何看待中华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差距?
李连杰:我从小练习武术,有幸在11岁、也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经常代表国家到北美、欧洲、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巡回表演,后来又在香港和好莱坞等地发展多年。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比较早地就接触到全球各地一些不同的文化,通过参与一些国际影片的拍摄,我对这些不同的文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美国有的东西,中国人很快也都会有。比如最新的金融衍生品、对房地产的开发模式,以及电脑、网络、手机通讯等等,而且中国人跟进的速度正越来越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产业非常成熟、非常具有规模,仅是好莱坞每年在美国国内外的票房收入就有300亿美元左右。此外,美国的迪斯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以及NBA、棒球、足球和拳击等产业,更是极具全球影响力。我们最近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最近十几年才在世界上流行起来的瑜伽,2009年在全球的产值已达到了260亿美元。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在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艺术也相对繁荣。在一些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文化艺术界的同仁们共同努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已初具规模。单就电影界来说,已有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等产业化大型影视集团。但是,工业经济的强大,城市硬件的领先,却映衬着另外一个“软实力”的缺陷——孩子们接受的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教育还相对不足,东方与西方在文艺、教育、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差距还在扩大。一些文艺界的人士甚至开始担忧:如果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这种不平衡如此长期发展下去,那么因为文化缺失而带来的麻烦就会非常大。
好在现在从领导人、政府,到普通企业家、老百姓,全社会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并在急切地寻找答案,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我相信,在前30多年经济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在未来30年内,通过精心培育土壤与氛围,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艺术更大的发展繁荣会有明显的进展。
记者:现在文艺创作,包括文学创作和影视艺术创作在内的从业人员都有一种困惑,就是相较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虽然社会经济相对发展了,但是能够紧密反映时代、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似乎并不多见,包括影视界近年来也很少能有像样的精品力作流传于世。请问您认为造成当前这种精品力作缺乏的原因有哪些?
李连杰:我个人觉着,现在影视业受追求商业利益主义的影响而出现的一些跟拍风比较严重。商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什么流行、什么赚钱就跟进拍什么。比如,当年“黄飞鸿”热卖,就有电影电视剧跟进拍摄各种黄飞鸿传,八部十部一直拍下去,直到这个题材“被拍死”为止,然后再等第二个题材,再照此之法猛拍。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模式。
再来看看美国电影业。美国电影业经过上百年的摸索、实践,现在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工业。这种成熟的工业在主导并引导着市场,培养着观众的兴趣。比如,多大的年轻人可以看暴力片或科幻片,多大的年轻人可以看爱情片或情色片,整个电影工业都在市场中严格地引领着观众。
从1998年到2003年,我们曾在美国做过一个长达5年的社会调查显示:美国一年的剧本多达40多万部,可成为独立电影制作的只有2000部。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制片厂一般有3组人马,每组大约12人负责初读剧本。这就跟工业生产线上的情况一样,所有从社会上收集来的剧本都由这批人审看和分类。
属于喜剧片的被放在一起,属于动作片的被放在一起,还有科幻片等等。剧本被分类后就会进入第二个环节细审,初稿写得不好就被剔掉,写得还可以则进入下一个环节。通过这种严格的质量检验,最后才是那些可进一步推进和拍摄的剧本。这些剧本被报给集团再研究决定,然后由经纪公司根据题材去找合适的导演和演员,再进入市场运作阶段。整个程序都非常正规。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经过迅速发展,已有几个大型影视集团,出品了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作品,在电影产业化方面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我们还需要形成规模更大更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美国好莱坞有八大电影公司,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五大电影公司?
当然,一个结合了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往往都需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出现。它需要极具时代特征、经过深厚积淀的土壤,一旦这种土壤慢慢形成,经典的作品就会自序地、像程序规定一般每年都会出现。现在时间还不到,文艺界也需要等待。
现阶段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人们也很难一下子用全球的标准来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自然对接。虽然不可能在一天、一个月或者几年内就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但却可以努力缩短过程和时间。“30年走100年的路”是一件好事情,但“3年走100年的路”就成了一种冒险和冒进了。我们现在正在改进,但我相信,未来30年通过“练外功”高度发展经济,“练内功”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中国一定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现在开始,再花一段时间努力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您觉得可以从哪方面入手?或者还有哪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李连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形态丰富多彩,但同时这种丰富的形态也成为被人广泛接受的一个不利因素。打个简单的比方,在吃的食品上,欧美国家大多是可乐、披萨和汉堡包。这些虽然很简单,但却因为简单而符合了人类的共性要求,从而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相比之下,中国的饮食文化成千上万,光是北京,除烤鸭外就还有很多饮食符号。如果一下子把满汉全席推向世界,那会因为太复杂太多而难以被普遍接受。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找一个文化认识的共同点,明确具体的、符合人类共性的文化产业,可能更容易一些。我想,在未来30年,可以先确定一两个具体的文化产业,这个文化产业结合了文化和体育,容纳了民族的文化符号,又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家的协调与平衡,而且具备国际传播性。这些特定的符号能引起孩子们的自豪感、年轻人的时尚感,以及东方文明那种内在提升的文化荣誉感。
就像联合国的宗旨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和平、发展”,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也只有寥寥几个字,即“人道、博爱、奉献”。所以,可以用简短的几个字,朗朗上口地表达人类共同的价值,并且经过这一代人的吸收提炼与思想升华,从而将人类祖先开创的这一文化精髓再反馈给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服务。因为,任何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实际上都是属于全人类的。
我们看到的一些社会调查表明,不论地域,不论宗教,世界上的人们对于健康和快乐的追求是相似的。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有完整的有关健康和快乐的理念,这就像太极追求阴阳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的理念。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如何将这种理念现代化和Freshen(使其新鲜)?如何通过包装实现在现代化社会中,老中青各个群体都能接受和喜欢?
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而我们正在推进这个梦想。因为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一个精髓,代表了阴阳平衡、自然和谐以及和睦相处。虽然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但它那种健康快乐的理念、和睦和谐的理念又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都共同需要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把它包装得更加未来、更加时尚和更可包容一些?
现在,已经有很多领导在关注,很多的企业家在积极推动,很多人开始认同这件事情。这是一个时代的梦想,也是一种追求健康快乐、和睦和谐的理想,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能理解这个梦想、认同这个梦想,并且共同参与推动这个梦想的实现。我相信,太极文化事业在全世界的推广,将很可能与代表儒家思想的孔子学院一样,成为助推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翱翔的又一只翅膀。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有1.5亿左右的人在练习太极,如果说通过各种努力,经过三年、五年或者八年,以俱乐部、协会、电影、动漫等新的包装形式出现,融合以健康、快乐的内涵,它就有机会成为被全世界所接受的一种文化标志。
记者:那您本人对太极文化事业的理解是什么?
李连杰:在现代文明当中,因为高科技的发展,人们一味地追求快,电脑更新越来越快,手机通讯越来越快,火车、飞机越来越快,但人们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反而比以前科技欠发达时代更大了。这是一个费解的命题,而太极的“慢”,就是强调通过心与意、意与气以及气与力的“三合”来达到意、气、力的统一和谐。
最近两年,我看到了很多研究太极文化的报告,在努力思考太极中值得提炼和总结的东西。我想,通过太极展示的健康与快乐、和谐与统一,不管是非洲人、中东人,还是欧洲人、美国人,基本都会需要。
比如,2010年8月份的一期《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最新的发现称,塔夫茨医学中心临床试验发现,患有纤维肌痛的病人每周上两节课,每天练习20分钟太极。练习太极12周后,其疼痛、疲劳感、身体机能、睡眠都有明显好转,3个月后病情大有改善,三分之一的患者最后甚至停止服药。波士顿布里格姆及妇女医院风湿病学临床研究专家丹尼尔·所罗门说,这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说明中国的太极能治减轻肌痛,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现在,虽然全世界有1.5亿的人在练习太极拳,但我们的“包装”不好,一说太极很多人就会想到早晨在公园里晨练的那些关注自身健康的长辈们。所以,我一直在想要不要把太极从东方文化的精髓中拿出来重新包装,提出一个“太极禅”的概念,赋予太极文化事业更高端、更深刻的内涵,从而争取范围更广阔的人士。
记者:那您对在全世界推广太极文化的感受是什么?
李连杰:在全球推广太极文化是我的一个梦想。首先,因为中国的太极文化融合了健康与快乐,代表了和谐与和睦。这个清晰的东方文化符号,经过中华民族先辈们的创作与传承,已经牢牢地代表了一种哲学思考、和谐自然的既有形象。
其次,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真的都希望能够健康和快乐,它是人性当中共同的一种需要,也是太极文化真正走向世界的一个基础。
在推广太极文化的过程中强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人类”,强调太极是全人类所应该享有的,推广太极文化只是将原本属于全人类的一种文化形式经过这一代人的努力和提升再回归全人类所共同拥有。
还可以对太极文化事业从这样一个高度来理解:它是源自东方的一种跨宗教、跨文化、跨体制的人类文明成果。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赢”等理念,为未来世界全面文明、国家间彼此合作树立一个要旨。
就像我是“国际红十字会”建会90多年来任命的第一位亲善大使一样,我是一个Made in China,belong to the world(中国制造、属于世界)的公民。
从武术到电影,再到公益和太极,这次把武术、电影和公益的综合性融合在一起,来推广太极事业已是我第4次创业。开始的时候就是想,为人类社会,为中华文化,我们这一代人如果能真正创造出一个代表民族文化的产业出来,那该有多好啊。
记者:您目前对推广太极文化事业都有哪些具体的想法和做法?
李连杰:最近,我接触到的一些人,包括武术界的领导和企业界的朋友们,大家都在探讨分析,目前太极文化事业面临的现状与韩国跆拳道和日本柔道当年的发展相似:都是先经济腾飞,然后政府有推动的意愿,企业家再协助整个行业的武术家们共同推动;经过反复提炼,投资发展,最后变成一个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运动。
中国现在经济发达、国力得到较大提升,发展繁荣文化艺术是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有的一个梦想。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人都希望尽快把民族原创的运动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想:经过5年、15年、20年的发展,如果全球从事太极运动的人数上升到了5亿多人,到那时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就会不得不考虑这项运动。
比如,是不是可以探索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具体运作太极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一些竞技类的比赛,参照国际惯例设定几条创新型的规则。比如,在水上搭一个擂台,按体重、级别来推太极,以是否被推掉在水里为输赢。其实,只要比赛的平台搭建起来了,那么不管是韩国人、美国人,还是中东人、欧美人去拿冠军,都不重要了。
现在,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北京怀柔修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太极城”。这是与太极有关的一个产业基地,兼具多种功能,首先是一个学术基地和研究院,其次是一个国际交往的平台和展示的窗口;同时,它还将是太极文化事业发展的“圣地”,是人们享受太极娱乐、休闲、健身的一个综合场所。
我们还在筹拍一部和太极有关的电影,虽然讲的是太极文化的发源史,但希望它能发出呼唤人们关注健康、关注快乐的一个强烈的信号,以此推动更多的人来认同、参与太极文化事业。可以透露一点:届时片中会有大概20位到30位中国企业界的领袖,比如马云、牛根生、王石等都将在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企业领导人、精英们聚集在电影里,也是为了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就是这些业界的精英做一次小丑,目的是要让员工和家属关注健康快乐、享受健康快乐。
同时,这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宣扬:通过练太极拳,每一个孩子都会自信和骄傲,因为这是古老而深邃的一种文化传承。
现在,我们也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有一个推广太极文化事业的核心团队正在分别进行不同的尝试,其中一项就是在北京、上海和西藏,做现代城市的太极禅俱乐部试点。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当年的中国领导人都对太极拳说好,毛主席说:“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跑跑步……打打太极拳”;周总理1959年会见日本友人时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后来,邓小平也说过“太极拳好”。
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这就需要证明出来给世人看。前不久在纽约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有十多万人同时开跑。我们也可以设想,未来对太极也设定一些游戏规则,北京市和广州市,同一时间几万人对赛,媒体进行直播;再进一步东京比赛、巴黎比赛、洛杉矶比赛,实现很多城市间集体大型的、有现代媒体联播的太极比赛,而且它融合了东京、巴黎等地区的特色。
还有,我们理想中在世界各大城市所推广的太极会所,就是希望努力在繁华大都市中打造这个城市中最宁静、最清静、最放松的地方。在那里,别人谁都找不到你,你可以听到水的声音、自然的声音,从而实现自己和自己心灵的聊天,给心灵一个沐浴。
记者:很少能有人真正为这个社会、为这个人类做一些公共的事情。您这些年来又是做公益事业,又是推广太极文化,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李连杰:说句真心话,我真的想早点退休到山里去闭关修养,但因为我身上承载了许多前辈的教诲,承载着许多老前辈和各行各业对我的指导与关照,我有责任和义务将我对这些老前辈们的思想精髓经过自身理解、思考和提炼再反馈给社会。因此,当我还可以做一点事情的时候,就希望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馈社会,去更有效地为人类做点事情。这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这可能跟一个人从小的人生观建立有关。我小的时候,9岁就说你要代表800万北京人民,到了10岁的时候,就要代表10亿中国人民。那时候出访演出,周总理、叶老帅,经常在出国前给我们上课,所以慢慢地就认定自己要为民族和人类做一点事情。
我一直在想,人整天想的事情不应是你能得到多少,而是你能放下多少,你能留给这个社会多少,这才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放下多少意味着你拥有多少,而手里抱得紧紧的,只是你暂时为社会保管的。
李连杰小传
李连杰(英文名Jet Li),1963年4月26日生于北京,是全球华人世界著名的武术家、功夫巨星和慈善家。李连杰经历丰富,建树颇多:年幼时专业习武,曾连续5年获全国武术比赛冠军;后自电影《少林寺》开始进军影视圈,先后在香港和好莱坞等地发展,主演过《霍元甲》、《英雄》、《投名状》等数十部引起轰动的电影作品,通过电影在全世界推广中华武术。2004年在马尔代夫度假遭遇海啸后,开始以自己的影响力成立“壹基金”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现正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中国的太极文化事业。兼任国际红十字会建会90年来第一个“亲善大使”,以及国际武术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形象大使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