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品质
科学研究常常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艰苦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转折和失败,要取得研究的成功,必须要有战胜挫折与失败的勇气,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品质。如《观察月相》、养蚕和种植植物,老师会提前和家长取得联系,每节课还用一点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交流昨天的发现,对认真观察的学生和记录得仔细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这样这些被动的观察、研究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需求,这些长期的探究和观察活动得以有效落实,能够从而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不畏权威的科学批判精神
丁邦平教授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提出: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文化观是20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存的在三大问题之一,对科学的过分推崇导致把一切真理都冠以“科学”之名,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文化观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导致人们片面地认为科学即真理,是不可错的,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直接结果在科学教育上便是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说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科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比较缺乏创造能力。
教师以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还以着名的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在回答学生提问时的“不知道”和篡改实验数据的留学生的故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些事例给我们的启示: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真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也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水准,具体体现在科学研究中就是要尊重科学证据,作实事求是的报告;不盲从权威,能批判地思考问题,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在探究真理时要不屈不饶,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科学是建立在直觉和假设之上的推理,经过设计实验,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以事实为依据的分析推理过程。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常有学生看到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不同时,或随意更改自己的实验数据,或简单地附和,在解答问题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答案也许是这个吧!”的主观臆断或“大家都那么说那就应该是吧”这样的从众心态等。学生没有经过亲自证实就轻易地进行判断,这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使学生不善思考,没有主见,依赖性强,习惯虚假从众,对将来在工作中没有好的工作作风,甚至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好影响等。
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的实验或观察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或者是结论于原来的预测不同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告诉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时经常发生的事,有时我们从失败中会学到比成功更可贵的东西。
当今的学生,生活在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渗透只问是非,不计厉害,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要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最推崇客观真理的人。尽管科学家的工作成果远不是绝对真理,但科学家是最执着地追求客观真理的人群。与社会中其他人群相比,科学家是最不怕别人的批评的人,是最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因为他们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帮助自己早日探求到那个真理的行为。同时科学家也是最认真、直率、对事不对人的批评者。
教师让学生交流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走进科学家,用科学家的人格来教育学生,如《哥白尼的故事》讲述了哥白尼对“日心说的坚定信念,及为维护这一真理而献身的动人事迹,而布鲁诺为传播这一天文学说,它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监禁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布鲁诺的事迹,让学生从科学家对科学的追求中懂得,学习科学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可以牺牲自己的精神就是可贵的科学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必胜的信念,让孩子们从小不计名利,呵护科学真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小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对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科学态度,有助于人们自觉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6.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教育指导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21世纪,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是不可忽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在新形势下,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创新之门呢?
从科学小故事入手,激趣引路
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喜爱故事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授课前先搜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科学小故事。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们介绍。如果他们当中有了解的就让他们来讲。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
比如:在讲授《生物的启示》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知道鲁班这个人吗?他是干什么的?知道的请举手。接着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踊跃回答。课堂气氛立刻高涨起来。看者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教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刚才回答的很好。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船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好久也没有回声。见此情景,教师接着说:“同学们想知道吗?”同学们立刻齐声回答“想”。接着就可以把船的历史渊源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一遍。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给同学们讲述了有关中华武术的一些仿生动作。
如:螳螂拳、猴拳、蛇拳、伏虎拳等,以此告戒同学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学会观察,要学会开动脑筋。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倍增。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点带面
好奇心是小学生有一心理特征。有了好奇才会有创造行为,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思维迸发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学生就不会主动地去查阅各种资料,也不会向老师提出一些看似古怪的问题。
举例说明:校五年级二班的袁华东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袁华东在平日里就是一个非常好奇的学生,凡是遇到新奇的东西,他总是问这问那,甚至于还亲自摆弄一番,弄个明白。他上课的时候很用心,任何问题也不放过。有一次,他主动问:“老师,我想做一个小制作,行吗?”教师说:“可以啊!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制作?说来听听!”随后他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原来他放学后,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有一此帮妈妈捣蒜,他突然产生了灵感,他觉得蒜臼尽管好用,但是很麻烦。刚开始捣的时候,蒜瓣完整,很容易窜出去。于是产生了一个念头,做一个大蒜挤压器。
听了他的想法,老师觉得他的构思很新颖。于是便和他一起设计制作方案,现在正在制作中。袁华东同学的举动让我深受启发。老师想:何不借此机会向全班乃至整个年级述说此事呢?在征得袁华东同学同意之后,立刻在五年级三个班中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同学们受到很大的影响。几个周之后,有很多同学陆陆续续地拿着自己设计的图纸找我审阅。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科学发明往往是在刺激中产生的。
勤于点拨,创设和谐愉快的环境
教师是营造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情感纽带。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学生愉快地探究。我在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各种提问从来不呵斥、压抑,而是给以支持、“纵容”、倍加爱护。
举例说明:校三年级的许景辉同学,老师给他们上科学课仅有半学期,可是他非常喜爱科学。什么《百科知识》、《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大全》等书他都看过。有时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就主动找老师给他讲解。有一次,他在《当代小学生》一书中,看到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对吗?不理解,产生了疑问。于是便利用闲暇之余找老师询问。当老师详细地给他讲解了饭后轻微活动与激烈运动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之后,他非常高兴地说:“科学老师,这回我可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兴趣的驱动,往往能使学生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我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应该调动学生自愿学习的主动性,随时随地勤于点拨。
举例说明:记得在一次活动课上,老师正在训练航模。有一位四年级的女学生突然问我:“老师,您说,夏天洗澡的时候,为什么在水中没有感觉到冷,而离开水之后就感觉到冷呢?”听了她的问话之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了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例。老师说:“你想想,洗手的时候,有时你没带毛巾,可是过了一会,手上的水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她想了一想,说:“手热,水被手上的热气给蒸发了。”老师说:“对呀!洗澡也是同样的道理。”她说:“噢!我明白了。谢谢老师!”作为一个新理念下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一个平易近人、善待他人、百问不厌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
提供实验平台,在“玩”中探究
科学课的生成主要是以探究为核心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小学阶段,作为一个科学教师,必须会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和好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玩”中进行探究。要探究就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因为实验能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也能展现“玩”的特性,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大胆猜想。例如:在教学《小米粒水中游》一课时,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怎样做才能使小米粒在水中游起来?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们列举了很多方法。此时,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不能用手摇动或用小木棍等工具搅动,但还要让小米粒在水中游动起来,想想用什么办法?”这时有的学生说:“给水加热”。老师说:“能行吗?”此时,学生们争论不休,各持己见。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对不对,老师让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实验并提出要求:
在给水加热时,小米粒在水中是怎样游动的?
画出小米粒在水中游动的路线。
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交流。
实验要求的提出,为他们的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实验观察各小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通过“玩”玩出了热对流的传递方式。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进一步引导,提出新的问题:
冬天,暖气是怎样是房间变暖的?
怎样让稀饭热得快?
怎样让炉火烧得更旺?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争论最终得出了结论:
暖气使房间变暖是因为: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迅速上升,而周围的冷空气又迅速流过来进行补充的结果。
让稀饭热得快必须采用加热传导的方法。
让炉火烧得更旺必须使空气对流。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玩”玩出了自我观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玩出了兴趣。
科学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密切与生产生活联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合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让学生真正觉得生活中充满科学,科学就在他们身边。
7.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加强科技教育是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结晶,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它与当前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与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其精神一脉相承。学校寓科技教育于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首先,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学校通过“科技走廊”、“科技橱窗”、“三小作品室”、“劳技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维的科技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普教育。
其次,以科学学科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科学》教材是由一个个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的活动组成的。搞好科学学科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把科技教育融入我校的各项活动中,如“春芽艺术节”、兴趣小组活动、电视教育、学工活动、科技夏令营等,让科技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陶行知先生对儿童曾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在这种思想的倡导下,为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养,我们努力让科技教育走进学生平常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