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仙还要再骂什么,突然白孝德一声大喝,趁刘龙仙不注意,猛地跃马冲向刘龙仙。刘龙仙没有防备,举刀赶紧招架,但已被白孝德一矛刺下马来。接着白孝德又举起佩刀,照准刘龙仙脑袋就是一刀。这一刀干净利索,正好让刘龙仙脑袋和身子分了家。然后白孝德拾起刘龙仙脑袋,挂在自己马鞍上,策马向自己阵营跑去。
白孝德只身涉水勇杀刘龙仙的情景,把叛军个个都吓呆了。他们个个胆战心惊,腿吓得直发软。一向不可一世的史思明,此刻脸都变了色。这时,河阳城头鼓角齐鸣,杀声震天。五十名勇健的唐骑兵喊杀着,向河对岸叛军冲去。史思明见此阵势,吓傻了眼,慌忙命令部下收兵逃去。
从这以后,唐军谁一提白孝德,都直伸大拇指。而史思明呢,再也不敢轻易冒犯唐军了。
这个故事,表现了白孝德面对强大的敌人敢于斗争,毫不畏惧的勇敢精神。论武艺、论力气,论名声,白孝德可能都不是刘龙仙的对手,但他能凭着超人的胆量,压倒了刘龙仙,最终杀了叛贼刘龙仙。由此可见,勇敢是战胜敌人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7.少年英雄
隋朝末年,出现了一位历史上着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少年杜伏威。
杜伏威是山东章丘人,家境贫困,从小就失去父母,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只得给地主家放羊。
当时隋炀帝为了要去扬州游玩,强迫一百多万民工去修筑运河,弄得千家万户无家可归,四处逃亡。一天,有一大群灾民逃到章丘来了,杜伏威眼看着许多人快要饿死,就把他放的羊宰了一只,给大家吃。这下闯祸了,地主勾结官府,派差役来抓杜伏威去坐牢。
灾民们得到消息,就带着杜伏威一起逃了。可是能逃到哪里去呢?横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绝路!众人都在愁眉苦脸,杜伏威对大家说:“活路只有一条,大家齐心造官府的反!”
谁也不愿白白等死,都觉得他说的对,当场就推举他当首领,带领大家造反。不久,他们和淮南几支起义军会合起来,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声势越来越大。这就惊动了隋炀帝,急忙命令江南的留守校尉宋颢领兵前去围剿。
杜伏威得到消息,知道难敌宋颢的精兵,就将起义军掩藏在一大片芦苇荡里,各各布置了任务,约定了联络暗号,自己带了几个人在芦荡外等候隋兵。
这天中午,远处扬起了一尘土,敌人来了。不一会,宋颢带领大队人马来到,他一看面前几个衣衫褴褛的起义兵,为首的竟是个孩子,知道就是杜伏威,就大声命令他们投降。谁知他们一转身就钻进芦荡不见了。宋颢哪里肯放过,就带领军队跟进芦荡搜索。不但不见人影,自己连东南西北都分辨不出,只得盲目乱窜,许多人陷进了泥滩。
这时站在一片高丘上的杜伏威,看到隋军都进了芦荡,就发出暗号,命令埋伏在上风处的起义兵点火。他指挥起义军在芦荡外围守候。
一时间芦荡变成一片火海,火海中人喊马嘶。大部分隋兵都被烧死,少数侥幸逃出来的,大都做了俘虏。宋颢本人也不知道下落。
这一场大胜,使杜伏威声威大震,大大鼓舞了各地起义军的斗志,终于将隋王朝摧毁。
9.夜杀金兵
李显忠,本名世辅,字君锡,出生于公元1110年,绥德军清涧人。以武入仕,曾被迫任金朝官职,后奔西夏,任延安招抚使。宋金议和后,始得归宗,宋高宗为他赐名显忠,曾任御前都统制兼淮西招抚使,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是南宋时期智勇双全的着名将领。
李显忠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父亲叫李勇奇,熟知兵法,武功精湛,官为延安府巡检,即保卫边境的武将。
据史家附会说,李勇奇的妻子怀胎十月,到了产期,数日未能将孩子生下。这一日,有个僧人路过其家,对李勇奇说:“你妻子怀的乃是奇童,只要将剑矢放在你妻子身旁,婴儿即可出世。”李勇奇听后,照着做了,妻子果然生下一个男婴。他认为,此儿因剑矢而生,将来定然是员武将,继承家中世代以武辅佐朝廷的传统,遂为其取名世辅。
也正因为如此,当小世辅两三岁的时候,李勇奇便教他读书识字,到四五岁时,就引导他读兵法、练武艺了。小世辅才智过人,读书刻苦,到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已是韬略满腹、武功精湛了。将士们甚感惊奇,都说他是“哪吒”转世,但他的父亲听了,只是微微一笑。
公元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北宋。因北宋徽宗贪图淫乐,朝政腐败,不修边防,以致金军一到,北方几个州郡一攻即溃,连连失守;金兵一步一步地逼近了李勇奇镇守的延安府。
议事厅里,灯火通明,将军们正在研究抵御金兵的对策。有的主张固守,有的主张向朝廷求援,也有的认为趁金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一举将其击破。
主将李勇奇一边静听诸将议论,一边紧锁双眉,在大厅中走来走去。
就在这时,一直在大厅门外静听的小世辅推门进来说:“父亲,我谈点意见,不知可否?”
当时世辅十五岁,平时常以智勇双全为众将士叹服,现见其一问,大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投向了主将李勇奇。此时,李勇奇对诸将的建议,感到都有些道理,但又感到都不尽如人意,也想听听儿子的意见,便点头应允。
小世辅见父亲同意,便胸有成竹地说:“诸位叔叔伯伯们的意见,我刚才在门外已全听到了,感到都有些道理,但又觉得都有一定的缺陷。依小侄看来,当前最重要的是趁金军离我们这里尚远,一两天还来不了的时机,尽快派出侦探,摸清敌情,然后再决定我们的行动。这正所谓兵书上所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诸将听了,都齐声叫好。李勇奇感到此为上策,便看了诸将一眼问道:“既然大家都同意小儿的意见,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去走一趟?”
小世辅未等诸将表态,又抢先说道:“目前诸位叔叔伯伯都是带兵将领,重任在身。就请父帅批准我和张琦叔叔前往走一趟吧!”
李勇奇一听,立即表示同意。这是因为,将军张琦轻功很好,蹿房越脊如走平地,儿子选他去,说明儿子早已成竹在胸。
当晚,李世辅和张琦便身着夜行衣,带上兵器,飞身上马,出了城门,向北驰去。
不到一个时辰,李世辅和张琦便来到了离金军尚有二三里路的青龙山下;为避免金兵发现,他们把马拴在树上,步行接近金军驻地。
就在此时,他们发现,在一个火堆旁,有两个负责巡逻的士兵正在取暖,便悄悄分别绕到背后,一举将其捉住,拖入一片树林中,询问敌情。他们了解到:这次金军南下,计十万人马,兵分两路;他们这一路,是三万人,主攻延安府。这次先到的,是金军骑兵侦察队,共三十六人,分住在两个帐篷和一个窑洞内,头领们住在窑洞内。
李世辅和张琦摸清敌情后,一刀一个,将这两个金兵杀死,尔后两人一合计,决定潜入窑洞,消灭他们的头领,挫挫金军的锐气。
他们来到窑洞,见洞门已经封死,便纵身翻上窑顶,见窑顶有个口径很大的出气孔,一束灯光从窑底射了出来。他们就着灯光往窑底一瞧,有一架木梯横倒在地上,他们明白,敌人是用梯子下到窑洞的。李世辅和张琦互相一望,意已明白。两人解下腿上的绑带,接在一起,由张琦拉住上端,李世辅则抓住另一端,口衔青锋剑,慢慢沉向窑洞底部。当离洞底尚有一丈高的地方,绑带不够用了,小世辅被吊在洞中。怎么办?李世辅侧耳往洞底一听,听到了敌人熟睡的鼾声,不禁窃喜,遂提气在胸,一展轻功,便一点声息没有地落到洞底。接着,他用双目往洞中一扫,见有十余名金兵,虽然熟睡,但衣带未解,戈不离身,有随时准备战斗之势。世辅心想,如果动刀相杀,必然一呼而起,自己难以抵挡,说不定还会丧命。只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忽地将灯吹灭,大喊一声:“缴枪不杀!”而自己则将身子紧紧地贴在墙壁上,一声不吭。顿时,洞中一片黑暗,金兵分不清谁是自己人,谁是宋军,便互相厮杀起来。不到半个时辰,洞内重又恢复寂静。小世辅点火一看,见金兵全部死在血泊中,细一清点,共有十七人。
李世辅立起梯子,爬到洞外。为怕金兵追赶,他和张琦又来到了马棚,除牵出两匹马备用之外,又挥剑举刀,把其他马的马蹄全部削去,然后飞身上马,奔驰而去。当金兵发现后,欲骑马相追时,却见一匹匹战马早已尽失马蹄倒在地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远去。
这次侦探成功,不仅大大鼓舞了众将士的抗金士气,而且根据敌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最后击退了金军的进攻,迫使金军绕道而行。
战斗结束,李世辅被提拔为承位使。于是,李世辅的名字也随着他夜探敌营杀金兵的故事广为传播开来。
北宋灭亡后,延安府落入金军之手。金军欣赏李世辅的才华,逼他任同州知府。他假装同意,伺机南归。公元1139年,他见时机已到,想生擒金帅撒里曷南归,不料形迹败露,未能成功,全家遇害,遂只身逃往西夏。西夏王钦佩他智勇,任他为延安招抚使,领兵攻陕西。恰在这时,宋金议和,金同意将陕西归还南宋,李世辅乘机又回到南宋。宋高宗念他对祖国一片忠心,为他赐名显忠。
李显忠回归宋朝后,多次上书,要求收复失地。并奉张浚之命,渡淮北伐,收复了不少失地,战功显赫,升为殿前都指挥使。
公元1178年,李显忠病卒,终年68岁。
9.勇猛震敌
岳云,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名将,岳飞的长子。岳云12岁开始随岳家军转战南北,屡立战功,成为军中一位少年英雄,将士们给他送了个绰号叫“赢官人。”
公元1134年5月,14岁的岳云参加了收复湖北、河南六个州府的战斗。当时,北方的金国纠合伪齐王刘豫大举南侵,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湖北、河南的大片土地,南宋处于危难之中。
这一天,岳家军抵达湖北郢州(今湖北钟祥)南郊。翌日清晨,敌伪军守城的主将京超,便冲杀过来。这京超身高八尺,长得像黑炭一样,使一柄60斤重的青龙刀,骑一匹漆黑的千里追风马,凶悍无比,人称“万人敌”。此时,两名宋将出战,都被京超斩于马下,岳飞正要派勇将张宪迎战,不料,牛皋早急了,没等元帅下令,就纵马出阵,与京超厮杀起来。50回合后,牛皋毕竟年过半百,体弱力虚,渐渐落了下风。眼看正在危险之时,小将岳云飞马出阵,口中高呼:“牛老伯,您休息一会儿,我来收拾这条金狗!”京超连胜几位宋将,更加盛气凌人,今见岳云身体瘦小,满脸稚气更没放在心上,说:“娃儿,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本将念你乳臭未干,放你一条活路,回去叫你爹来送死吧!”
岳云叫道:“就凭你那两下子也配和我父帅交手?看小爷怎么收拾你吧。”说着,双锤齐舞,朝京超的头顶打来。“万人敌”见双锤打到,漫不经心地举青龙刀招架。只听得“砰砰”“哐啷”一阵声响,青龙刀被打落地下。京超的双臂也一阵酸麻,整个身子向前扑去,人像皮球似的从马上摔下,在地上滚出四五丈远。宋军将士见岳云一锤将敌将打下马来,一齐欢呼:“小官人赢了!小官人赢了!”岳云见京超落地,以为命归西天,便纵身跃到千里追风马上。这烈马见生人骑到它的背上,很不老实,后蹄乱刨,前腿直立,岳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制服。策马回营。那京超呢?掉在地上竟没有死,他见岳云骑着他的马回去了,急忙窜上岳云的马飞逃而回。等宋军追杀过来,已关上城门。
岳飞见敌军龟缩城内,急令全军四面攻城。岳云一马当先,提着双锤,抢先登上云梯,向城头杀去。城上伪军见岳云杀来,慌忙射箭,因为他的双锤舞的风雨不透,箭一点儿也伤不着他。城头上京超见箭伤不了岳云,连忙抄起一根生铁棍向岳云打来。岳云见铁棍砸下,手疾眼快,双锤紧紧夹住铁棍,双臂一运力,猛地向后一甩,京超被平空拔起,越过岳云的头顶,扔到五丈宽的城外护城河里,一声惨叫,七窍流血而亡。攻城的宋兵见岳云把“万人敌”打落城下,士气大振,高呼:“小官人又赢了!跟着小官人杀啊!”很快攻上了城墙,伪军纷纷投降,郢州城被收复了。小将岳云连赢两阵,杀敌服马的事迹在军中传为佳话,而“赢官人”的美名也就传开了。
郢州一战胜利后,宋军一举收复了随州、襄阳等地,又继续东下河南,直扑邓州。金军急派金国元帅刘合孛董和伪齐大将李成率兵十万,协助邓州守将高仲抗击宋军。刘、李二将自恃武艺高强,兵多将广,扎营在城西青龙山,迎战宋军。
这天,宋军的先头部队在牛皋的带领下抵达青龙山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毕竟宋国人少力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牛皋又多处受伤,杀得精疲力竭,想撤,又撤不走,刘、李紧追不放,眼看牛皋就要有性命之危。正在这时,岳云又出现了,左冲右突,很快来到牛皋跟前,说:“牛伯伯莫慌,岳云来了!”牛皋正被刘、李二将追得喘不过气来,一见岳云大喜,道:“这两个狗头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