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母亲生气,于是邓绥就白天做一些针线活给母亲有个交代,到了晚上,她就抓紧时间读书背书。家里的人见她读书读得入迷,就开玩笑地称她为“女学生”。只有她的父亲对她的学习十分支持。有时候,家里有什么重要事情,父亲还专门把女儿叫来一起商议,让她出主意。
邓绥15岁那年被选入宫廷,22岁时立为汉和帝的皇后。入宫以后,邓绥有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她专门请当时的女学者给自己讲课,不但学习经书,还学习了不少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她25岁时,汉和帝死了,她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女政治家。
55.贾思伯求学质衣
贾思伯是北魏的大臣,齐郡益都(今属山东)人。
小时候,贾思伯就十分好学,一心想学习知识,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他曾经求学于老师阴凤的门下,但由于家中贫穷,筹集不起拜师的学费,他为此非常苦恼。
那时,正是数九寒冬的季节,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飞,人们都躲在家里生火取暖,不愿出门去。贾思伯在栖身的破屋子里长吁短叹,绞尽脑汁想看怎样才能筹集到学费。大雪封住了道路,上山砍柴换点钱的愿望也破灭了,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最后,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穿的棉衣裤,那一身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由于他一直懂得节俭爱护,因此还不错,也算是他最值钱的家产,或许典卖出去还能换些钱凑学费。想到这里,他赶紧把衣服脱了下来,换上单薄的衣衫出门去。
来到街市,阵阵寒风透过薄薄的衣衫像刀子一样吹刮着他,但为了能读上书,他咬紧了牙。当熟悉的邻里得知他为了求学而要典当唯一的御寒衣服,纷纷为他刻苦求学的精神所感动,大家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去送给老师。
阴凤老师知道实情后,也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坚决不肯收礼,并尽心竭力教导他,终于使他成为有用的人才。
56.浪子回头金不换
皇甫谧是魏晋时人,他编撰了被当代学界誉为影响中国100本书的《针灸甲乙经》。另外,他的《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烈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我国历史学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皇甫谧年幼时父母双亡,跟着叔婶长大成人。
皇甫谧家原是“富贵人家”,只是到了他父亲一代,家境渐渐没落。他从小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既不愿劳动,又不肯读书,整天和一些游手好闲的人鬼混,叔婶的话听不进去。尽管皇甫谧不争气,但他的婶母任氏待他仍然很好,他对婶母也很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要拿回家请婶母尝尝。婶母觉得他越长越大,再不改掉不良习气,很难成器,就决心狠狠刺激他一下。
一次,皇甫谧拿瓜果回家,任氏很不高兴地对他说:“你以为拿点瓜果回来就算是孝敬吗?《孝经》上说:‘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每天早晚都能给长辈送上牛、羊、猪肉,也不算孝。你都十几岁了,还是不务正业,不认真学习,不懂得道理,我怎么能感到安心呢?”任氏的话让皇甫谧愧悔交加,痛下悔改的决心。
第二天,他便不再游荡,并和那些游手好闲的子弟断绝了来往。他拜了附近的学者席坦做老师,经常向他请教做人的道理。在老师的指教引导下,皇甫谧日渐长进。每天早上起来,他扛着锄头,带着书本下地劳动,休息的时候,就拿出书本来读。几年工夫,他便博览了各种典籍,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57.刘峻燎麻烧发
刘峻,是南朝梁代平原(今属山东)人。他在8岁那年,一伙强盗把他捉去,卖到河北。当地有一个叫刘实的人,看小刘峻孤苦伶仃,十分可怜,就出钱把他买下来,带到家里,教他读书、写字。不久,刘实打听到刘峻有一个亲戚居住在河北,就把刘峻送到他亲戚家里。
刘峻的亲戚也是一户穷苦人家,没有地方住,就让刘峻住在屋檐下面。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刘峻垂头丧气,相反,更激发了他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斗志。白天,刘峻帮着亲戚在田里干活,到了晚上,别人都睡着了,刘峻还独自在屋檐下点着麻梗,刻苦地学习。有好几次,因为太累,他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为此他非常着急。一天晚上,他又打起了瞌睡,不小心头发挨着燃烧的麻梗,一下烧了起来,刘峻痛得从睡梦中惊醒,顿时瞌睡跑得无影无踪。刘峻从这件事中得到启发,以后每逢困倦难忍,他就用麻梗烧一下自己的头发,这样就可以彻夜不眠,一直学习到天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峻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可他仍然如饥似渴地四处找书籍阅读。有一次,他听说京城里有很多藏书人,他就背着行李,千里迢迢赶到当时的京城所在地南京,找有书的人借书读。有些人看他破衣烂衫的样子,不肯把书借给他,他就忍气吞声,苦苦哀求,直到感动对方,答应把书借给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刘峻终于成为很有名望的学者,许多人都拜他为师。
58.顾欢作《黄雀赋》
南北朝时有个叫顾欢的人,六七岁就很爱读书写字,而且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没有条件进学校读书,就常到本村的一个学堂去,偷偷地躲在门外听老师讲课。就这样,顾欢学到了文化,增长了知识。
有一天,顾欢的父亲忙着干别的农活,让顾欢去谷子地里赶麻雀,保护庄稼。那一天,麻雀特别多。顾欢赶了一阵麻雀,想坐在田边背几段书;刚坐下,麻雀又成群结队而来。赶了几次之后,顾欢坐在田边发起呆来。他观察着麻雀贪婪啄食的情景,想到麻雀给农民带来的损害,多么像那些地主老财对农民的压榨盘剥啊!想着想着,竟然吟成了一篇《黄雀赋》。顾欢从怀里掏出纸笔,就把这篇《黄雀赋》写了下来。
顾欢写完,修改了几个字。正在这时,父亲走来了。父亲一见成群的麻雀在那里糟塌正在成熟的庄稼,非常生气,拿起一根荆条就要打顾欢。顾欢看到父亲,非常高兴:他把父亲当成他第一篇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了。父亲拿过顾欢写的《黄雀赋》,看了一遍,叹了一口气,把荆条扔到地上。
顾欢到了八岁,就能读不少古代的典籍。随着年龄的增长,顾欢刻苦学习的劲头有增无减。他白天下地干活,边干活边背诵读过的诗文。顾欢凭这样的用功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59.牛角挂书勤发愤
李密是隋末瓦岗义军首领,着名军事家、战略家。
李密少年时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好动,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个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心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次,李密骑在牛背上,出门去看望朋友。一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这时,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从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道:“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就这样,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杨素觉得这个少年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就对儿子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兄弟几个强多了。”
后来,李密参加了反对隋朝腐朽统治的农民起义军,以出众的智谋和胆略,连连挫败隋军的镇压,很快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
60.徐旷夜读
徐旷是隋朝末年的一位儒学大师,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王世充等,都当过他的学生。
徐旷幼年时,因为战乱频繁,全家人在逃难中离散了,他和哥哥文林流浪到河南的惬师县。为维持生计,哥哥去帮别人卖书赚钱,他在家里做饭,哥儿俩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哥哥的工作给徐旷的学习创造了条件。白天,哥哥出去卖书,徐旷做完饭就到山上捡些枯柴回来。晚上,哥哥带着卖剩下来的书回到家里,徐旷就用枯枝点火照明,专心致志地阅读。由于这些书第二天要拿出去卖,卖掉就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必须读得很快。徐旷常常一读就是一夜,每天都读好几本书。他读书虽然快,但也能够融会贯通,边阅读边思考,所以读书的效果很好。仅仅几年工夫,他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这些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有一次,京城里来了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先生,在太学(古时候官办的最高学府)里主讲《左传》。徐旷去听了几次课,发觉老先生并未阐明《左传》的精妙之处,就和老先生辩论起来,最后老先生不得不承认徐旷的见解中肯。
后来,徐旷因为学问出众,被朝廷推举到太学讲授“五经”。由于他功底扎实,基础雄厚,讲起来举例生动,论证有力,使听讲的人心悦诚服。
61.岳飞沙中练字
岳飞是南宋时人,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小时候,家里因为遭遇水灾,被冲得一贫如洗。全家人只好依靠母亲帮人家做针线活、纺纺纱、织织布,赚点钱糊口过日子。
岳飞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喜欢读书。他白天上山拾柴,晚上就在母亲的教诲下,把枯柴点起来照明读书。没有钱买纸和笔写字,岳飞就想了一个主意,把路边的细沙弄回家,在地上铺平当成纸,然后折一段树枝当成写字的笔,就一笔一画地在沙子上认真写起来。写完了,岳飞就把沙子抹平,又重新开始练习。
经过刻苦学习,岳飞掌握了许多知识。岳飞的母亲看着儿子的进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就省吃俭用,为岳飞找了一个私塾老师。从此,岳飞的进步更快了。
读了几年书,岳飞十几岁了,家里因为实在太穷,没钱交学费,岳飞只好停止读书,到一个地主家里去干活。
岳飞虽然每天要干许多繁重的农活,但仍然不放弃学习。白天劳动空闲时,夜晚睡觉前,他都用来读书写字,有时甚至通宵不眠。
岳飞还一面读书,一面练武,后来成为文武双全的抗金名将。
62.布莱叶发明盲文
布莱叶是盲文的发明者,于1809年出身在法国库普雷城一个皮鞋匠家庭。3岁那年,他不慎被钻子刺伤了眼睛,从此双目失明。小布莱叶是个乐观向上的孩子,他对自己说,一定要顽强地生活,创造自己美好的世界。在家里,他摸索着练习走路,有时候撞翻了桌子,撞倒了椅子,自己摔得头破血流。但他一点也不灰心,他坚信,只要多练习,慢慢就会习惯了。小布莱叶6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教堂去学习,这是小布莱叶梦寐以求的事情,因此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坚持去上课。神父给他讲人文地理,讲历史故事,讲科学发现……他听得津津有味,并努力将它们牢记在心里。
在小布莱叶10岁的时候,神父把他推荐到了巴黎皇家盲童学校。当时,盲人读的书本都是用厚纸和布条糊成的,一个个凸起的法文字母拼成字句,使书本又大又重,认一个字也很不容易。但小布莱叶凭着一股求知的拼劲,居然摸索出了一套办法,认字速度十分快。
毕业后,布莱叶留校当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他感到这种旧的读书方法很不实用,于是,他决定研究出一种专供盲人摸读的书和文字来。经过五年时间的反复研究,布莱叶终于创造出了“点字盲文”。这种盲文由打在厚纸上的6个点子组成,通过它们不同的排列方式和多少,可以表示所有26个字母。可是,由于长期的劳累,布莱叶在发明的盲文还没有被公认之前,便离开了人世,终年只有43岁。
63.一张包装纸
罗丹是法国着名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等。罗丹幼年时便十分喜爱绘画,不过那时候,家里十分清贫,根本没有多余的纸给他用来画画。但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罗丹对绘画的热爱,没有纸,他就跑到街上,用砖块、石子儿在街上、墙上、沙滩上画……几乎家乡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罗丹绘画的痕迹。
一天早晨,小罗丹一家人围着餐桌吃早餐,妈妈将带有包装纸的食品打开,随手将包装纸扔到了餐桌底下。
小罗丹的注意力立刻就被那张纸吸引了。小罗丹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他迫不及待地抬起头来问妈妈:“妈妈,地上的纸可以给我吗?”
“当然,孩子,”妈妈拍了拍小罗丹的头,“不过要先吃饭。”
得到妈妈的同意,小罗丹根本就吃不进去饭了,他满脑子都是地上的纸,都是设想要画在纸上的画。于是,他马上爬到桌子底下去拉那张纸。
谁知,过了好半天,他也没上来。爸爸怒斥道:“你在桌底下干什么?快上来吃饭!”可桌子底下的小罗丹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妈妈赶紧弯下腰看小罗丹究竟在做什么。只见小罗丹正趴在桌子底下,拿着小铅笔头,在那张纸上一笔一笔地画着爸爸的皮鞋呢。脾气暴躁的爸爸可不管他在干什么,一把把他从桌子底下撤出来,啪啪打了他两巴掌。小罗丹被打得哇哇大哭,可是无论哭得多么厉害,他的手里始终紧紧地抓着那支笔和那张纸。
64.一个落榜生
冬冬本来是某中学最优秀的学生,为了迎接高考,他做了很多努力,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但不幸的是,高考成绩下来后,冬冬却落榜了,他的高考分数和自己所报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了整整10分。
冬冬难过极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愿面对这个事实。在拿着成绩单回家的路上,冬冬一直在想:自己怎么面对家人呢?同学们又会怎么看自己呢?
他一直在街上瞎逛到晚上,天都好黑好黑了,才怯生生地敲开了自己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