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胜立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一起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陈胜即陈涉,年轻时终年像牛马一样在地里干活,有一次他和几个雇工谈起对当时统治者的仇恨时说:“将来如果我们中间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穷哥们!”
有个伙伴听了冷笑道:“我们现在穷成这个样子,靠给人家当雇工过活,哪会有什么富贵呀?”
陈涉叹口气说:“小小的燕子和麻雀怎能知道鸿鹄的雄心壮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指燕子和麻雀,比起天鹅(鸿鹄)来,燕雀当然渺小得多啦。
后来陈涉终于领导反抗暴秦的起义。这次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可是在它的影响和推动下,各地群众纷纷举起起义的旗帜,终于消灭了秦王朝。陈胜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王充书铺读书立志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着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
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的情况出发的。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充满着批判精神、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
3.大器晚成的崔林
东汉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绍处当门客。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崔琰被曹操所俘获。曹操看他是位人才,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任职。
曹军几次狠狠地打击前来侵犯的匈奴人,最后匈奴派使臣向曹操求和,并送来大量贡礼。匈奴使臣回国前,要求曹操接见他,并说:“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形貌一定威严,愿意一睹风采。”
曹操听了手下的报告,觉得匈奴使臣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绝,便让有关人员安排会见的时间。
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的个头太小,不够威武,很难令外国使臣敬畏,便让相貌俊雅的崔琰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则扮作贴身卫士,手扶配刀,站在一旁。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臣询问对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臣说:
“魏王长相风流文雅,气度宽宏,可他身边手扶佩刀的卫士却很威严,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相。”
曹操听了匈奴使臣的评价,觉得此人很有眼力。
实际上,崔琰不仅长得相貌堂堂、举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平时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在亲友之间走动,特别是成年以后淡泊功名,一时之间没有什么大成就。
为此,亲友们谈起崔林,都会显出一副鄙夷不屑的样子,评价崔林说:“崔林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与崔琰比可是差远了。”
崔琰却有自己的主见,他每次遇到亲友,都对他们说:“我与诸位的看法不同。我以为人的发达有迟有早,我不过早作了几年官罢了,哪里比得上崔林呢?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以他的见识和才干,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有错。崔林的才能的确很出众,他从小虽然默默无闻,但一直刻苦学习,注意天下大事的变化,暗中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有用之才。不久,崔林的才能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先是任命崔林为主簿,后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到文帝时,崔林竟官至司空,封为安阳侯,成为魏国的股肱之臣。
4.宗悫少年立志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的一名刚强少年,出身武术世家,从小就随父亲和叔父练拳弄棒。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刚强。
他哥结婚那天,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贺喜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
霎时,客厅里的人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
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财物,夺命而逃。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想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来,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胶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阵前大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他个落花流水。
宗悫为宋国打了无数次胜仗,立下赫赫战功,被皇上封为洮阳侯,实现了他少年时“乘风波浪”的远大志向。
5.鉴真东渡传佛
鉴真(公元688~763年),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唐代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足戒。不久游洛阳、长安等地,遍研三藏,尤精律藏。后住扬州大明寺,专弘戒律。
当时,日本受中国影响,他们仿照唐朝修建佛寺,大力提倡佛教。日本政府还派荣睿和普照两位年轻的和尚到中国学习佛经,并想聘请中国的高僧去日本传授佛学。
荣睿和普照在洛阳、长安学习佛法的期间,他们听说鉴真是一位精通佛理、学识渊博的高僧,就想请鉴真到日本去。公元742年,荣睿、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求见鉴真,邀请他到日本讲学。鉴真看他们非常诚心,就问身旁的弟子:“你们有谁愿意接受邀请,去日本传法吗?”在场的僧侣没有谁回答这个问题。过了半天,一个名叫祥彦的僧徒站起来说:“日本离我们太遥远了,而且中间隔着茫茫大海,途中恐怕生死难料,所以不敢去。”鉴真说:“为了弘扬佛法,怎么能顾惜生命呢?你们既然都不愿意去,那就让我去吧!”僧徒们见师父态度很坚决,都很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东渡日本。
正当他们要开船远航的时候,浙江一带出现了许多海盗,四处抢掠财物,沿海关防检查十分严格。鉴真的弟子道航和如海发生纠纷,被官府知道了,没收了他们的船只,第一次东渡宣告失败。这以后,鉴真又进行了三次东渡,不是因为海浪太大就是准备不充分都失败了。
天宝七年(748年)61岁的鉴真做好了第五次东渡的准备。六月的一天夜晚,鉴真和他的弟子们登上大船出发了,不久就遇到了海浪。船漂到浙江海面,在一些小岛附近避风。直到十月才继续启航。没料到出海没有半天,海面上突然又刮起暴风。风越刮越大,浪越来越高,乌云遮日,狂风怒号。船上的人,一个个呕吐不止,头重脚轻,只有船夫还能支持。船上的淡水用完了,只好喝海水。喝后腹胀难忍。他们一连在海上漂了14天,船终于靠岸了。上了岸才知道现在是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州(今海南岛崖县)。
这时候,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荣睿因旅途颠簸,患病去世。鉴真哀恸悲切,加上水土不服,得了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不久,鉴真最得意的弟子祥彦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并没有使鉴真倒下,相反,他更加坚定了东渡的决心。
公元753年,鉴真所乘的船抵达日本九州岛,历尽千难万险的东渡终于成功了。
鉴真在日本整整度过了十年,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在奈良病逝了。日本朋友将他葬在唐招提寺,并且世世代代纪念他。
6.欧阳修画荻练字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他4岁时,父亲就死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买不起文具,他母亲郑氏就用获草(一种形状像芦苇的植物)杆当笔,把沙子铺在地上当纸,教他认字。他认字很专心,不到10岁,已有自学能力,便向亲友借书来读,重要的就亲自抄一遍。读书之余,就练习作文。
欧阳修曾经说过:要写好文章,离不开“三多”。所谓“三多”,就是:多读优秀作品,多练习写作,多和老师朋友们商讨。他曾经对别人说:“我的文章多数是利用‘三上’进行艺术构思、打好腹稿的。所谓‘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和厕上。”
欧阳修的写作态度很严肃,每写完一篇文章,便贴在卧室里的墙上,随时看,随时改,直改到自己认为毫无缺点,才肯拿出去。欧阳修老年时,文学修养更加深厚了,又拿出以前所写的文章一篇一篇地修改,废寝忘食,异常辛苦。他的妻子劝阻道:“何必自讨苦吃呢?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他笑着回答:“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啊!”
欧阳修通过自己的认真创作和大力提倡,开展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古文运动,扫除了五代以来浮艳的、艰涩怪僻的文风,建立了平易流畅的文章风格,对宋代及其以后的散文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7.喻皓勤奋学建筑
喻皓,北宋初年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建筑家,对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喻皓从小就喜欢干木工活,常常捡些破木头、碎木片,通过细致地刨、削,做成小巧、美观的房屋、家具、宝塔等玩具。到二十来岁时,他的手艺已经很出众了,能够建造亭台、楼阁、庙宇、厅堂等。年轻时他生活在洛阳,洛阳城里的相国寺是唐朝时修建的着名建筑物。有一次,他去那里游玩,看到相国寺的阁楼非常别致,尤其是向上翘起的飞檐,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为了掌握这种飞檐的结构,他常常跑到那里仔细观察,起初是站着看,累了就坐下来看,坐累了又躺下来看。边看边琢磨,一连好多天,他终于弄清楚了这种结构的奥妙,掌握了制造这种飞檐的技术。
喻皓一生负责修建过许多重大的建筑工程,河南开封的开宝塔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八角形的塔技术难度很高,前后花了八年时间才全部竣工。完工时,人们看到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感到很奇怪,就问喻皓是怎么回事。喻皓回答:“开封地势平坦,四周没有高山,又多西北风,经过风吹和湿气浸润,百年以后,塔身自然会正了。”后来,果然不出喻皓所料,开宝塔几十年后就由倾斜变得笔直了。原来,喻皓不但努力学习钻研建筑艺术,而且每到一地都要仔细研究当地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作为设计工程的参考。所以,他的建筑艺术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8.范仲淹吃粥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他的文才也非常好。他写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闻天下,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成了伟大政治人物的生动写照,一直被后人所传诵。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亲很早就死了,母亲只得带着他另嫁他人。范仲淹就寄宿在一座庙宇里,苦读诗书。他每天早上烧好一锅粥,等粥冷了之后切成几块,然后从母亲带来的一罐咸菜中取点咸菜,就解决了一天的吃饭问题。范仲淹的一位同学来看他之后,很同情他,就从家里拿了一些好吃的东西送给了范仲淹。
过了一段时间,范仲淹的这位同学又来看他,看见自己送来的食物原封未动还在那儿放着,这些食物都已经坏掉了。
这位同学很生气,觉得范仲淹很不尊重他,但又不好开口。
范仲淹看出了同学的想法,他拉着这位同学的手说:“我很感谢你对我的关心。我不是嫌弃你送来的东西,你送来的一定比我平时吃的粥和咸菜好吃千百倍。但如果我吃了这些美味的食物,那我以后怎么还能忍受粥和咸菜的味道?哪能再过艰苦的日子呢?”
同学听了这番话,心里很敬佩范仲淹,他们结成了最好的朋友。
范仲淹在艰苦的环境下苦学不辍,终成大器。
9.顾炎武万卷书
明末清初有一位爱国主义思想家,叫顾炎武。他从7岁进入私塾学习开始,就非常喜欢读书。据说,他不仅熟读了《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儒家经典“十三经”,而且能够背诵。
顾炎武超人的记忆力并不是天生的。他从小就用背诵诗文的办法来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把一本书背下来以后,总是经常复习,反复背诵。他曾经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复习两百页读过的书,不复习完决不休息。他用这个办法,使读过的书能够终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