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假文凭”的事,现在大家说起唐骏,心里多少会有些轻视。我个人倒是觉得,从一个打工仔做起,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甚至被人称为“打工皇帝”的唐骏,确实有他超出众人的能力。他在替别人赚钱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是很难得的。
1980年,唐骏参加高考,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这使得心高气傲的他不免有些失落与苦闷,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导致他在大学里的成绩很不理想。后来,身在国外的唐骏也先后创办了几家公司,在几年时间里就拥有了几十万美元的资产。这时的唐骏,已经从不名一文的留学生成为一个小老板了。
然而唐骏并未因此止步,他怀着“偷师”的想法,跨入了微软总部的大门,做了一名技术员。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微软发布英文版的Windows 3.1系统与发布中文版的Windows 3.1系统相差一年半的时间,而Windows 95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发布差距是五个月的时间。当时,唐骏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一个可使Windows系统的全球发布做到零时差的新的开发模式。
但是,微软人才济济,在微软两万名员工中,一个小技术员的提议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后来唐骏把自己的设想做成模块,并不断进行测试,确定其准确度和可操作性之后,他把自己的设想直接告诉了比尔·盖茨。这时,有的朋友说他做事有些唐突,但唐骏却说:“人们把盖茨当成神也好,怎样崇拜他也好,但我不怕他:第一,我认为我是在为微软做一件好事;第二,我觉得如果我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领导层,我就没有机会。”果然,比尔·盖茨把唐骏的建议转给了唐骏上司的上司。唐骏改变了微软几十年的开发模式,同时也获得了重视和提升的机会,后来微软的Windows 2000、Windows XP的发布都做到了全球零时差,这无不是唐骏的功劳。
1997年,唐骏获得了回国发展的机会。第二年,唐骏从美国带了4个经理来到上海,组建了微软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他亲自构建了“上海微软”。3个月后,技术中心就开始运转,6个月后,技术中心的各项运营指标已位居微软全球五大技术支持中心之首。
微软管理先进,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人才管理,都有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的管理人变了,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高效运转。微软的管理最重要的是稳定,稳定不能靠人,靠的是机制。因为机制总是死板的条条框框,所以在这种管理体系中有一个重大的毛病,那就是很难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突破能力。换句话说,它更多时候是让员工像机器一样地工作,并能保证工作的效率达到75%~100%之间。在唐骏出任微软的中国总裁之后,他在这种体制上加上了自己的东西,使得公司激励性的机制加强了,相当于加上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情”。于是,唐骏通过“情”来感动他的员工。微软中国有上千名员工,但作为总裁的唐骏,他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激励员工创出销售业绩,唐骏更是有一套。在微软十年,他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从一名软件工程师成长为身价上千万的公司总裁,这是他人生的一大飞跃。
在出任微软中国总裁的三年间,唐骏给微软创造了很多中国化的企业管理办法。然而在此之后,唐骏却选择了跳槽。因为在他看来,在微软自己最多只能算是个“将”,公司的水平和体制使他很难成为一个“帅”。2004年,他加入了盛大集团。因为盛大能给他更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一是可以做一个“帅”,也就是说能做一个顶尖的职业经理人;二是可以填补他缺少资本运作经验的缺憾。“将”与“帅”的区别,在唐骏眼里的含义可以用他自己的话来回答:“在微软,我很少有机会做原创性的东西;在盛大,我可以做原创性的东西,也可以做决策性的东西。”于是他正式出任盛大网络总裁一职。就在同一年,盛大完成了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市值一下子就超过了2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企业。
温馨提示
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都志向远大,虽然很多是在给别人打工,却都有着当老板的梦。这是应该称赞的,年轻人就应该有抱负。为了这个目标而跳槽,甚至转行,当然也并不是不行,但却不能忽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用理性的眼光去看50后、60后、70后中的成功人士,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虽与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但也离不开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例如一些50后的部门官员,他们一般在三十岁左右就已身居要职,或在地方上担任了主要职位。因为8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的政策,只要你拥有大学学历就会被快速提拔起来,那时每隔两三年就升一级的官员大有人在。而这种情况若放在今天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到了90年代,随着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时许多人都下海创业。因为当时私营经济刚起步,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健全,赚钱比现在容易得多,涌现出了很多创业奇迹。
到了21世纪,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因此也孕育了一批财富新贵,像陈天桥、丁磊、马化腾等人。他们是最早一批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后来者却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现在,类似上面的环境还会出现吗?个人认为,很难,因为现在整个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随着各行各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门槛却越来越高。过去我们一直说80后是幸福的一代,有着比前辈们优越得多的成长环境,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可反过来看,他们也是不幸的一代,因为他们一走进社会就会发现,环境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因此,对于一心想着创业的年轻人,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具备有优势的环境与渠道,为了创业而跳槽乃至转行,一定要慎重,因为时代不同了,你所面对的环境也会不一样,而且时刻都在不断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