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又叫上已节,是唐代三大令节之一。
马车一路向曲江行去,沿途民众赶赴东南的也络绎不绝。到了曲江,到处聚集着男女老少,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一行人来到曲江边上,恰好碰上几位直学士正欲泛舟饮宴,见到上官仪,遂邀他们上舟同游。
众人一边游览,一边饮酒作乐。两位直学士各自抚琴一曲后,上官仪也请陆玉成演奏一首。陆玉成遂弹了一曲前世阿炳所作的《二泉映月》,一曲奏完,余音袅袅,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之中。
突然,不远处的岸边传来一个稚嫩清丽的女声:“那位郎君,尓奏的是何曲子?”
众人朝向岸边望去,只见一大群人正簇拥着一位粉装玉琢的十来岁的女孩,刚才的问话就是这位女孩所发。
女孩生得明眸皓齿,虽是个萝莉,却看得出她十足是个美人胚子。
陆玉成见这女孩靓丽可爱,忍不住调笑道:“此曲乃《静女其姝》,小娘子以为如何?”
“静女其姝”出自《诗经?邶风?静女》,原文是“静女其姝,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姝”就是端贞的女子长得很漂亮的意思。
女孩脸一红,啐道:“瞎说!尔等过来,再抚琴一曲听听!”
正在这时,岸边一阵喧哗,不久,其中走出一人,赫然正是皇帝李世民,旁边站着一位雍容闲雅的贵妇,想必是长孙皇后了。众男士连忙跪拜,而女士们则行肃拜礼。
待舟靠岸,众人上得岸来。李世民对陆玉成说:“爱卿诗琴皆美,再为大家抚一曲如何?”
女孩一撅嘴,对李世民说:“阿耶,既然这位郎君诗琴双美,那就叫他做首诗,现场抚琴唱来!”
尼玛!原来她是李世民的女儿,今天真是出来没看黄历呀!小萝莉摆明是要整他嘛。
李世民笑吟吟地看向陆玉成道:“爱卿可否能满足长乐公主的愿望?”旁边的长孙皇后也笑眯眯地望着他,看得出他俩对这位长乐公主极为宠爱。
陆玉成无奈,只得定了定神,盘腿坐下,一边弹奏《阳关三叠》,一边唱道: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余音绕梁,优美的琴曲和歌词在人们心头徘徊。良久,李世民慨叹道:“爱卿此曲真是道尽了离别之情!妙哉!妙哉!”说完,解下身上一块玉佩,赏赐给了陆玉成。
忽然,长乐公主眼珠一转,走向陆玉成一揖道:“郎君可否教丽质习琴?”
陆玉成一愣,眼睛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望了一眼,见皇后点了点头,于是说道:“以后就烦请爱卿教授长乐公主琴艺吧!”陆玉成只得答应下来。
然后,李世民叫他们一行人同去紫云楼参加宴会。
在紫云楼,陆玉成见到了房玄龄、魏征等,还有长孙无忌和长孙冲。长孙无忌温言与他交谈了几句,长孙冲一见他就瞪着双眼,却敢怒不敢言。待长乐公主告诉这位表哥,她已拜陆玉成为师学琴,长孙冲脸都气歪了。
席间,众人免不了要吟诗作赋。待上官仪吟诵了一首诗后,长孙冲跳出来,挑衅道:“闻陆参军诗赋出众,就以今日为题为吾等吟诗一首吧。”
众人纷纷转向陆玉成,陆玉成从容不迫起身,吟诵了杜甫那首《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吟罢,众人大声喝彩,长乐公主李丽质眼睛直冒星星。
长孙冲仍不死心,又嚷道:“古人宴饮有《金谷诗序》,有《兰亭集序》,传为美谈,陆参军今日何不也作序一首以和之?”
此话一出,顿时一阵骚然。陆玉成虽气恼长孙冲挑事,但望见李世民期待的眼神,只得提起笔来,抄改了李白那篇《春夜宴桃李园序》呈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紫云之芳楼,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世民阅罢,抚须大赞,众人也纷纷叫好。
陆玉成趁机提议长孙冲赋诗一首助兴,长孙冲因针对陆玉成连番遇挫,又加之本不善诗赋,竟愣在当场脸憋得通红也沒作出一首诗来,被罚醉得东倒西歪。
李世民对陆玉成的颜体书法也大加褒奖。
李世民极其喜爱书法艺术,积极参与和倡导书法活动,他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可以说,他一生从没有停止过对书法的研究,经常与他的臣下进行讨论。虞世南一死,他就觉得无人可以论书,丞相魏征就给他推荐了“下笔猷劲,甚得王逸少体”的褚遂良。
李世民大力提倡书法艺术,置书学博士,以书取士;设弘文馆,专门培养书法人材。见之于史籍的主要事迹还有:
1、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帝首为真草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2、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玄武门,帝操笔做飞白书,众臣乘醉就帝手中竟取,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登御床,罪当死,请以付法。帝笑日:“昔闻婕妤好辞辇,今见常侍登御床,不之罪也。
”
3、及修《晋书》,亲为王羲之传做赞。
4、太宗书各体皆工,而于右军书特留赏,心摹手追,也内帑金帛购人间遗墨,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二尺为轴。
唐太宗热衷于书法,“购求天下名迹,以充内府”。我们现在能见到的许多二王简札的唐摹本,还有不少的响拓本,与当时李世民专门冯承素、赵模等人摹书,有极大的关系,客观上对这些珍品的收集与保护,为后世提供了不少的资料。
至于《兰亭序》,就更是众所周知的公案,因他生平极爱此帖,最后以之殉葬。
三月三这天曲江游宴,使陆玉成在长安一举成名,隐隐有京师第一才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