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有他自身的特点和性格,有的宝宝适应能力很强,入园没多久就和教师、小朋友相处得不错;而有的宝宝入园很久了,还是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都是由于宝宝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比较差造成的,所以还需要父母和教师更多的照顾和帮助。父母应该认识到,宝宝入园以后,自己的责任并没有因此而转移,应该加强家园合作。当发现宝宝的问题后,要及时和教师沟通,对宝宝进行同步教育,尽快让宝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宝宝入园后,父母的责任是不是就可以转移了呢?我们知道,宝宝入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不单单由教师一个人完成,父母在这个时候要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承担照顾宝宝的责任。
很多父母把宝宝送进了幼儿园就感觉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其实不然,这时父母的责任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有更多的任务需要他们去完成。当宝宝进入了幼儿园,就等于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即由家庭环境转入幼儿园环境,宝宝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此时,父母要完成和宝宝配合以及和幼儿园教师配合这两个任务。
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互动
1.鼓励宝宝进步
并不是所有宝宝在入园以后,都能马上适应这种新环境。有的宝宝进入幼儿园后,由于身体和情绪的不适应,导致没有自信,不能专心学习新知识。对于宝宝打蔫的情形,父母要试着让宝宝振作起来,可以采取鼓励的方式引导宝宝活跃起来。当宝宝在幼儿园取得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比如学会了几个英语单词,一种新游戏……父母都要及时鼓励。鼓励方式可以是一个拥抱,一句赞扬的话,这些都会让宝宝感到很大的满足。潜移默化中,幼儿园在宝宝心中已不再是一个让自己无所适从的地方,而是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地方。
2.培养宝宝的人际关系
宝宝入园,面对的不仅是陌生的环境还有陌生的人。适应新环境其实也就是适应新教师、新伙伴的过程。部分性格外向的宝宝入园后会和小朋友相处得很融洽,大部分宝宝面对新环境会表现得无所适从。试想自己的宝宝在幼儿园没有新伙伴,该是多么孤单啊,没有小伙伴的宝宝就更不喜欢去幼儿园了,也会顺势影响到宝宝的性格和学习,所以培养宝宝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父母要引导宝宝和别的小朋友玩,把宝宝放到这个群体中去,并教宝宝学会一些礼貌用语,比如“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还有,当宝宝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小争执时,父母不要把宝宝拉走,也不要插手解决,要让宝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3.让宝宝对教师产生依恋
在大部分父母眼里,教师的形象还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就像宝宝的父母一样,对宝宝和蔼可亲,照顾有加。宝宝入园以后,教师和妈妈就等于成了“同事”。在对宝宝的培养方面,首先,父母应该信任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师的议论和指责灌入宝宝的思想里。其实教师在宝宝的心里有重要的地位,父母要维护教师在宝宝心中的形象,宝宝才会对教师更加喜欢,更加依恋。反之,宝宝可能由于听了父母对教师的评价产生偏见而出现厌学、自卑的心理。记住,聪明的父母会给宝宝一个好教师的形象。
4.保持生活方式一致
由于宝宝的自制能力差,加上父母的宠爱,宝宝在家养成了没有规律没有节奏的生活习惯。入园以后,宝宝慢慢养成了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午睡的好习惯。那么,父母最好让宝宝在家里的生活方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并主动配合幼儿园,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向教师主动提起宝宝在家有哪些特殊的好习惯,这样逐渐进行协调,让宝宝养成一个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父母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1.夸奖教师,表扬宝宝
父母就是教师和宝宝建立良好感情的纽带。一方面,在宝宝面前,夸奖教师,给宝宝留下一个“好教师”的形象;另一方面,在教师面前,表扬宝宝,给教师留下一个“乖宝宝”的形象。这样,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宝宝,也让宝宝更加愿意接受教师。
2.主动沟通,问话详细
父母想要幼儿园教师主动地详细了解自己的宝宝有点不切实际,毕竟教师需要照顾的不是一个宝宝。最好的办法是父母主动和教师沟通,把宝宝在家的情况,比如生活习惯、性格脾气主动向教师介绍一下。尽量说得具体一些,比如宝宝有先天性疾病或者某个特殊习惯。一定要和教师交代仔细,这样,教师才能给你一些正确的意见。
3.相信教师,协助工作
有的父母送宝宝入园后,一直叮嘱教师什么时候给宝宝喂水,什么时候宝宝要上厕所,什么时候安排宝宝睡觉。这些嘱咐的潜台词就是:父母担心宝宝在学校被照顾不周。我们没法要求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在家一样,毕竟幼儿园教师要同时照顾几十个孩子,况且这么多宝宝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了解清楚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的。既然已经把宝宝送到了教师手上,就要充分相信教师。但是相信不等同于自己就没有责任了。父母要担负起协助教师工作的责任。比如宝宝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质,回到家以后,父母也要积极响应,配合并协助教师的工作,不要让宝宝的这种好习惯被打破。
专家提示
宝宝上幼儿园,对于全家来说是一件喜事,全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宝宝的优点,帮助宝宝改掉缺点。这样,宝宝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