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100000008

第8章 三坊七巷名人与清代台湾教育

叶伟奇

福州与台湾一水相连,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连江县黄岐半岛距马祖岛不到8000米。榕台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密切。历史上,一大批福州籍人士不畏波涛险阻东渡台湾,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开发宝岛。清代,有不少福州籍人士赴台担任教职,设馆办学,传播中华文化,为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就有居住在三坊七巷的福州名人,如曾居住在光禄坊的训导刘家谋、教谕周长庚,曾居住在文儒坊的总兵甘国宝、训导叶梦苓,曾居住在宫巷的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人。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以后,在台湾设立各级儒学,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按《大清会典》记载,儒学为清代地方官办教育机构。清代台湾儒学分为府、厅、县三级,府学设教授、训导,厅、县学设教谕、训导。清代台湾各级教育机构的教职人员大多选自福建。根据清代《吏部则例》规定,台湾儒学的教授人员,“亦由内地人员调补,台湾府学训导并台湾等四县教谕、训导缺出,先尽泉州府属之晋江、安溪、同安,漳州府属之龙溪、漳浦、平和、诏安等七学调缺教职内拣选调补。倘有不敷,或人、地未宜,仍于(福建)通省教职内,一体拣选调补”。据《重修台湾省通志》(1993年版)载录,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立台湾儒学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211年间,清政府先后任命、延聘台湾府儒学教授80人,其中福州(十邑)籍人士33人;厅、县儒学教谕265人,福州籍79人;训导299人,福州籍78人。据统计,清政府统治台湾期间任命各级儒学教授、教谕、训导等教职共644任,而其中190任由籍贯福州的人士担任,占近三成的比重,比闽南二府一州的总和还要多。

清代在台湾各级儒学教育机构执教的福州籍文人大都为饱学之士。福州籍教职人士不仅学识渊博,且忠于职守,勤于教职,为发展台湾教育事业而无私耕耘,深得台湾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如刘家谋(1813~1853),字仲为、一字芑川,侯官县(今福建福州)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累考进士不第,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道光二十年(1845)五月任台湾府学训导。任职期间“怜才爱士,敢作敢为……为人慷慨豪侠,勤于执教,为人师表”,认真教学,谆谆善诱,学生虽资性极愚钝者亦受感化,为振兴台湾教育,不遗余力。他还很重视对台湾民众的引导教育,帮助台湾民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在台湾期间,刘家谋很重视调查研究,采风问俗,收集文献,他对台湾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著有《观海集》、《海音诗》等诗集。他在著作中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对研究台湾乡土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因辛劳积劳成疾他卒于任上,年仅40岁,被台湾人民所怀念。台湾民众尊他为好官,亲切地称他是“台湾府学刘老师”。

周长庚,字莘仲,侯官县人,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以教读为生,与林纾友善。光绪十年(1884)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引起人民强烈愤怒。长庚与林纾拦马递呈建言折于左宗棠。后来左宗棠据实转奏朝廷,一时义声震动全国。长庚多次参加会试,但均不第;后以大挑任建阳教谕,调任台湾彰化教谕。在任期间,兴学重教,一时彰化成为闽台文化交流之所,台湾南北无人不知周教谕之名。以其在台功绩,被载入《彰化名宦传》。

叶梦苓,字松根,侯官县人,大诗人黄任的外孙女婿,曾居住在文儒坊。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奉派为台湾凤山县训导。在台湾任上,梦苓广设学校及义塾,劝令各家送子弟上学,凤山文风因而兴振。一日遇山寇围城,知县被杀,县中无主,由梦苓招募义勇,竭力日夜守城。后因救兵不至,城陷,梦苓全家尽死,所有诗稿皆没。后入祀忠烈祠。

除福州文人士子,曾居住于三坊七巷的福州籍戍台将领——台湾总兵甘国宝,虽出身行伍,但在台湾期间除做好本职工作,亦重视推行文化教育,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土著民族明礼向化,同时,他还重视加强民族团结,为维护台湾社会安定,促进台湾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甘国宝(1709~1776)为清代名将,字继赵,号和庵,祖籍古田县二十二都(今屏南漈下村),雍正四年(1726)迁福州文儒坊居住(其故居位于文儒坊51号)。武进士出身,授御前侍卫。乾隆年间,相继出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浙江温州、闽粤、南粤等地总兵,将兵有方,官声卓著,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乾隆皇帝委任甘国宝为台湾挂印总兵,诏谕:“此为第一要地,不同他处,非才干优良见识明彻者不能胜任。”显示了乾隆皇帝对甘国宝的高度信任。乾隆年间,甘国宝两次出任台湾总兵。甘国宝果然不负所望,在台湾期间,严疆界,谨斥堠,制总巡、分巡、轮巡会哨诸法,时刻防范来犯之敌。他还深入民间,熟悉当地风土民情,设立“番学”,教台民“明礼义,务耕耘”,提高土著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快了土著民族的汉化过程。当时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关系较为紧张,时常发生斗殴事件,甘国宝深入调查,认为“番汉错处,宵小最易潜纵;而生番争界豕突,每至杀人”。命人立石清界,采取“严疆界、谨斥堠”措施,禁止当地汉族群众侵入少数民族地区,违者依法严办。他还查办一汉人杀一家九命、嫁祸于少数民族的疑难案件,明察暗访,辨明案情,将真凶绳之以法,从而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使民族和睦,“兵安其伍,民安其业”。

谈论对清代台湾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三坊七巷福州名人,绝对不能不提及曾居住在宫巷26号的沈葆桢。沈葆桢(1820~1879),字翰宇,号幼丹,侯官县人。沈葆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江西广信知府、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及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1874年夏,沈葆桢奉命以钦差大臣身份巡视台湾处理日本侵台事件,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宜,驱逐日本侵略军,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和开发台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开发台湾的各项措施中,他始终把兴办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清同治十三年(1875),沈葆桢对接受“招抚”的琅峤狮头社高山族人示约7条,其中一条即为“设番塾”。他先在枋寮地方办一所番塾,令各番社均送番童三人入学,学习语言文字及中华传统礼仪,“以达其性,习拜跪礼让,以柔其气,各番无不帖服”。随后他又在刺桐脚、虎头山、蚊蟑埔、四重溪等14个较大的番社设立番塾;1875年仅在埔里社就设番塾26处,招收汉人和高山族儿童入学。学校实行寄宿制,伙食、宿舍均由官府提供,教学内容以读书、习字为主。沈葆桢还组织编写了《训番俚言》一篇,作为教化番民的教材,颁发各地番塾使用。沈葆桢深知“教化之本在学校”,希望通过办学,让高山族人民知书明理,粗通文墨。他把教育事业当做长久的根本大计来抓,为提高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做出很大贡献。台湾少数民族民众通过习字、读书,明白了道理,逐渐开化,摆脱了愚昧落后的状态,逐渐进入了文明社会。

清代渡台的福州三坊七巷名人,艰辛耕耘,积极推行儒学教育,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造就台湾人才、推动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伟大功绩应该为世人永远铭记。

同类推荐
  • 大唐医祖

    大唐医祖

    身患莫名绝症,一心求死解脱。睁开眼睛,回首已千年。贞观大唐,借体重生,他成了李元霸。死而复生,过往烟云,万事成空。亲人不再,友朋不再,心如浮萍。金钱美人,荣华富贵,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只是一过客而已。从此,浪迹天涯,成为一名铃医。因为,他心中,只有一股执念:终其一生,誓将中华医学发扬光大,使其万古流芳。只愿,千年之后,另一个自己,不再彷徨......
  • 奉先令

    奉先令

    吕布,字奉先,人称飞将,亦称之为三姓家奴。吕骁,字英奇,飞将之子,耻与三姓家奴为伍。父子有隙,而渐行渐远,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杀丁原、刺董卓的情由,慢慢浮出水面。吕奉先,当真是那个轻狡反复、勇而无谋的武夫吗?我看未必!
  • 从小兵到黄帝

    从小兵到黄帝

    大秦我的大秦我将以你为荣,我将把你重建你将是我的万世帝国
  • 驰骋之帝都雨夜

    驰骋之帝都雨夜

    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他是名将之后,他的祖先曾是开国元勋,他是否能成为股肱之臣?我想是的。当面对无可抗拒的命运时,慨叹悠悠苍天何薄与我,还是拔剑大吼去他妈的命运?由你自己决定。作品以史实为原型,加入笔者自己的幻想,力求塑造一个具有现代自由风气的历史故事。也许这些故事有些离奇有些夸张,但是时光的洪流终会汇入本该汇入的大海。只是,为什么要抗拒命运?是否应该抗拒命运?
  •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不为钱,只为大家开心。看看别人眼中的历史
热门推荐
  • 不良狂徒:师父,劫个色

    不良狂徒:师父,劫个色

    (轻松、搞笑)都说一个嚣张跋扈的徒弟背后,必定有个牛逼哄哄,仙风道骨的师父。可为毛,到她这里画风就变了?“乖徒儿,为师喘不过气来,需要人工呼吸。”某师父顺势一躺,美眸半眯。“乖徒儿,为师的手痛,需要帮忙洗白白……”某师父大手一会挥,扯开衣服,露出大片的肌肤。某天,她不小心崴了一下,某师父大人立马上前,伸出爪子,邪笑的勾唇,“乖徒儿,别怕,为师帮你检查身体……”
  • 掠夺空间

    掠夺空间

    伊怀为了救一个小女孩,然后被汽车撞死了,所以他来到了主神……啊,不对,掠夺空间。在这里,伊怀获得了名为掠夺之手的能力,只要是好用有好玩的东西,他都会掠夺过来玩一玩。一方通行的矢量操控?拿过来玩玩。直死魔眼感觉好棒的样子,拿过来玩玩。什么?被我掠夺的那个人死掉了?那么抱歉,还不了了,没办法只好丢到掠夺空间换成别的东西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正经,严肃,而又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你当真的听好了……
  • 陌上无殇

    陌上无殇

    “东方墨笙,说好了你要陪我一辈子的,你不可以离开我。”“好,我的一生一世都是你的。”南宫流韵,杀殇渊的少主,而东方墨笙,东方家的大少爷,两人相遇之前,南宫流韵除了管理杀殇渊,就是修炼,东方墨笙除了提防他父亲,就是修炼。相遇后,南宫流韵天天躲东方墨笙,东方墨笙则天天跟在南宫流韵后面。ps:开头有些悲,但不要否定结局,结局还没想好呢。
  • 剑仙,拿好你的节操

    剑仙,拿好你的节操

    刁民出的战斗机,贱人中的vip.穿越后的李剑身怀滔天贱气,遇人贱人,遇佛贱佛,遇装b者,贱他一脸。卖得了无上风骚,用得出无穷贱招。说我孬,赚得一身膘,骂我贱,贱出一片天。青锋三尺,剑意浩荡,叩指长生道;虎人一枚,贱气冲天,谈笑红颜邀。以贱为术,以剑为道,贱剑合一
  • 释名

    释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之遇见你是我的缘

    易烊千玺之遇见你是我的缘

    哈喽!大家好,我叫莫静心,名字和我的人一样冷漠,安静。我呢,是年级第一的学霸,也是全能型的高冷女王,我会街舞,民族舞,中国舞,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机械舞,描声(很少有人跳的高难度舞蹈),书法,绘画,变脸,杂技等等。在邻居面前我是一个慢热的乖乖女,在父母和兄长的眼里我就是一个乖小孩,在死党面前嘛,他们都说我是逗逼,好吧,我承认我是逗比。
  • 疙瘩女王:boss校草来护驾

    疙瘩女王:boss校草来护驾

    他是金字塔顶端的传奇领导者,处事谨慎冷厉,果断抉择,人们畏惧他恭敬他,却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一个女孩。他高大帅气,长着一张只要女人见到都为之疯狂的脸,多少女人前仆后继,他都不为所动,因为没有人知道,从很久很久以前,他心里就住进了一个女孩,已经扎根到全身各个地方,拔也拔不出来。他为人冷清狠绝,却唯独对她毫无尊严可言,“陆近言,你的冰山脸哪去了!”乔枼梒一把拍掉正在自己身上上下其手的某人“被狗吃了。”某人一脸纯真的凑到乔枼梒身边求亲亲”老婆,亲亲?““滚!”乔枼梒一个枕头砸过去,某人挑眉,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陆......唔......"小白羊已被大灰狼吞入腹中,说好的冷清呢!我要退货!
  • 花重锦都城

    花重锦都城

    穆千锦原是上海滩雄霸一方的大佬,势力做大了,仇人自然就多了。好在身边跟着一帮忠心又能打拼的兄弟,虽也有过受伤,但都没有信命之忧。自古英雄爱江山或爱美人。穆千锦即便谈不上英雄,但是不免要落俗。左右逢源的交际花自是不必少。。直到他莫名其妙的溺死在一坐私人公寓的浴缸里。
  • 傲娇大人:白小狐的白玉堂

    傲娇大人:白小狐的白玉堂

    她前一秒还是一个研究道学无忧无虑的大胖妞,后一秒就被打劫穿越到宋朝,人家穿越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而自己却穿越到一只狐狸身上。还是真真正正一只小狐狸,没有成精,不会说话。只见一只狐狸仰面朝天躺在一颗参天大树之下,俩只前爪平放在俩侧,俩只后爪翘着二郎腿,拼命吐气...笑坏了树林里经过的英俊小生,此人真是犹如神仙下凡要问他是谁,乃是大名鼎鼎白玉堂...“这是什么情况?”这里是书群的分界线----------本书QQ群:484509772(无需验证,直接进入)希望可以得到你们的支持。
  • 霸王过江之卷土重来

    霸王过江之卷土重来

    得一可安天下的伏龙凤雏穿越秦末,共同辅佐西楚霸王。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的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以及玩弄阴谋诡计于手掌之中的陈平分庭抗礼。究竟谁能略胜一筹,平定天下。喜欢霸王的朋友们,请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