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贤腰村
贤腰村的传说
在山西省晋南,汾河之东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叫贤腰的小山村。这村的东边约八九里处有座佛岭山,山势险峻。据说山上有座四五百年的古庙叫佛岭庙,外墙用石头砌成,远远望去有三四层楼高,气势雄伟。
这座古庙年久失修,无人打理,显得有些荒废败破。拂去厚厚的灰尘,仍能透露出当年的辉煌痕迹。
庙里有金光闪闪高大的佛像,还有涂着色彩的八大金刚塑像。庙宇琉瓦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精致的木雕、飞檐翘角的阁楼和戏台。听老人们说,庙里有个暗道,三四里长,可以通到山脚下的龙泉口,若把一只活鸡从庙里的暗道口投下去,鸡就在山脚下的龙泉口出来了。
这一带像一条巨龙,佛岭山是龙头,贤腰村是龙腰,往西再蜿蜒起伏五六里的驼腰村是龙尾。碰到大旱的年景,村里的人们为了求雨,就用轿子抬着龙王爷的雕像,在村里转几圈,再抬到龙泉口的小庙,给龙王爷叩头上贡,然后取来一小罐象征性的“神水”,用柳树叶沾着水,在村里各处洒一洒。有时,也真灵验,果然一两天就下倾盆大雨了。
村里村外
贤腰村处于龙腰的位置,地势平坦宽阔,是附近有名的粮仓,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小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田地都分布在东圪塔、西圪塔和场埝里几片平坦的地方。农民种地收割庄稼都用牲口车拉,现在也用上汽三轮和拖拉机等机械化的农具。不像附近其他村庄,梯田分布在七梁八沟的山坡上,道路弯曲窄陡,农民种地都靠手拉肩挑,艰辛异常。
在离村里东西沟较远的地方,有几座荒山和低洼地,长着茂盛的牧草和灌木,是人们放牧牲口的好地方。
贤腰村有四五十户人家,村庄坐落在东圪塔、西圪塔和场埝里之间的一片低洼地。村庄分东边村和西边村,村庄的前面是一条一两百米的深沟,沟里有果树、酸枣和灌木。沟的南边是村里的风水山,俗称“禁山”,山上长满了松柏树木,禁止任何人砍伐和放牧。沿着沟的北边是错落有致的院落和一排排土窑洞,也有砖瓦砌成的窑洞。
村子东西两头的沟里各有一口山泉,清澈见底,水味
甘甜,供人畜饮用。村西边离山泉两百多米的山坡上盖有一座庙,据村里老人们说,这座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清朝乾隆年间邻近四五个村庄集资合建的。这庙其实是用砖瓦砌成的窑洞,有十多间,每间里面都有几尊一人高的菩萨大佛,供人们朝拜。西边有一个一两百平方米的戏台。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演戏,邻近村的大人小孩都会来观看,村里也热闹起来,附近的小商贩、货郎担也都赶来,在庙旁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小吃、水果、玩具和日用品……
在村庄中间有个叫后十字的地方,有一个四五百平方米的水池,俗称“波池”,有两米来深,水池里的水都是靠每年雨季时的洪水流积储蓄形成的,经过沉淀可用来洗衣和牲口饮用。村里的孩子们夏天可以在池里游泳玩耍,冬天水面结冰了,孩子们又在冰上滑冰游乐。
槐树是村里的又一景观,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栽着槐树。在村里的广场和后十字的路口有几棵大槐树,根深叶茂,长得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其裸露在地面的树根盘延上百平方米,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不清是什么年代栽的,树干七八个人都围抱不住,树阴可遮盖一两亩地。高而茂盛的树枝上,有喜鹊和乌鸦做的窝。夏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休息,孩子们在树下捉迷藏玩耍。每年的正月和八月十五,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在大槐树下荡秋千。在离地面十多米的树杆上,绑上两根粗麻绳,下面用一根一米长的木棍把两根麻绳连起来,脚踩在木棍上,两手各抓住一根麻绳,可以一个人踩荡,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踩荡,能荡到十来米高。据说荡秋千可以消灾,带来好运气,青年男女和孩子们都喜爱玩这种游戏。
村里还有一所小学,小学设在一座有三孔窑的院落里,一孔窑给老师食宿和备课用,另两孔窑做学生的教室。小学只有一个老师,教一至四个年级,有四五十个学生。老师是多才多艺的,要教一至四年级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写字、珠算、图画、唱歌和体育,逢大的节日,老师还要教学生演戏、唱歌、说快板等文艺节目。村里人不管男孩、女孩都送到小学读书。村里人都对老师十分尊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愿意送些给老师。每年春节,学生们都会自发组织去老师家拜年。村里人把小学当成培养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神圣地方。一些有点文化知识的人还经常到小学翻阅报刊杂志,了解国家的形势,小学就自然成了村里的文化宣传阵地。
听当地老百姓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曾一度设在离佛岭山十多里路的一个小山村里。朱德总司令经常出入在佛岭山一带,指挥八路军打日本鬼子。据说,朱总司令挑粮用过的一条扁担,丢在了佛岭山上,被当地老百姓捡到后收藏起来留作纪念。
二、周家
贤腰村虽然只有四五十户人家,却有七八种姓氏。据说,村里最早只有姓张的十多户人家,因为这里土地平坦肥沃,后来逐渐搬来了齐、周、段、乔、许、柏等姓人家。不知什么缘故,张姓人家慢慢衰落下去,现在只剩三四户了,其他几个姓氏人家繁衍发展也不快,一般也只有两三户。唯有姓周的人家人丁兴旺发达,已经到第七代了,现在是村里唯一的大姓人家,占了一半多的人口。
上顶子院
留在贤腰村的周姓人家,分布在八九个大院落居住。在村中心的上顶子院,住着周家辈分最高的一家人。住在上顶子院的周正忠六十多岁了,为人正直精干,一生勤劳务农,精打细算。他种的庄稼比别人种的长得好。他通常买来瘦小的牲口,精心喂养一年多就变肥壮高大了,再高价转卖掉。所以他家的日子过得很宽裕,从来没有缺吃少穿。周正忠五十岁开始和妻子一起吃素念佛,平时乐做善事,爱打抱不平。族人们都很敬畏他,有什么家庭纠纷或疑难,只要他一出来公断,大家都服服帖帖地遵照办理。在村里他也是很有名望的人,有什么纠纷也都会请他出来主持公道。听说二十多年前,村里的柏家人是很霸道的。柏家要把自家窑洞顶上的水道改从张家院子的窑洞顶上通过,张家人有意见,但争辩不过柏家人,张家人就请周正忠劝说,柏家人仍蛮横不讲理。周正忠一气就把此事告到乡公所公断,乡公所调查后一纸公文判柏家败输,柏家只好从自家窑洞旁另开挖隧道做水道,才把此事平息。
1942年前后的那几年,经常会有一些河南一带拖家带口的逃难人来,周正忠总把院子后边放干草的两孔窑洞腾出来给逃难人住。曾有一对逃难夫妇带着两三个孩子,得了传染病饿得躺在炕上起不来。周家老祖母心肠好,经常拿一些剩饭菜和草药送给逃难的人,逃难人跪着叩头作揖说:“村里人都不敢靠近我们,您老人家还送吃的给我们,老天爷会保佑您长命百岁的。”这些逃难人有的会住上几年,待荒年过了就回河南去了,也有的把女儿送给村里人家做童养媳或把妻子送给别人当老婆,换一口救命的饭吃。
在那荒年青黄不接的季节,村里每家都很困难,有的人靠吃谷糠度日,吃谷糠后大便拉不出来,就用手硬抠出来。周家有两户人家特别困难,一户是周正忠的本家侄儿,另一户是本家侄孙,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周正忠看到他们后就说:“你们饿成这个样子,怎么不到我家来吃?你不懂得路吗?”就这样他们每天到周正忠家里吃两餐饭,挨到一个多月后麦子黄了,才算渡过难关。
上顶子院位居村中心的最高处,院子朝北有三孔土窑洞,朝西有三孔用砖瓦拱成的卷窑,朝南的空地栽一棵槐树,东边是用砖砌成的大门。院子外的东头有一盘石磨和圈羊的两个窑洞。院子背后是朝西的晒谷场和储放干草的两孔窑。还有果树园,果树园里有五六棵枣树,三棵核桃树,几棵苹果树和桑树。在村里,除了东边乔家财主的院子外,就数这院子像样了。
这院子的主人周正忠育有三儿两女,女儿都已出嫁,老大结婚后分家搬到下边院里另过,因讲究吃穿,不怎么勤劳,经常遭老人训斥。有次他穿成像要去走亲戚的样子在地里劳动,老人看不惯就说他没有庄稼人的样子。老大不服气还顶嘴,老人一气就打了他两鞭子,老大赌气出走,许久都没音信。过了半年多老大才托人稍信回来说,他在北京做生意。
老二和老三也已结婚,都和两位老人一起过。老二从1944年起就担任行政村公所的村长,行政村管辖十多个自然村,三千多人口,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忙公务。老三从小爱当兵,十六岁就偷跑参加了阎锡山的部队,当了一年多兵又偷跑回家。家里人想赶快给他娶个媳妇可拴住他的心,可结婚后在家待了不到一年,又瞒着家人参加了八路军。
老二和老三结婚几年了,媳妇都没生育,妯娌两个都很想要个孩子。家里都是大人,妯娌俩闲着没事就商量怎么办。老二媳妇说:“我看先到本家兄弟孩子多的家里过继一个男娃来。”老三媳妇说:“你这个想法我赞同,但要找哪家的娃好呢?”老二媳妇说:“西边院二嫂家的娃好,二嫂人长得漂亮,又聪明能干,生了那么多娃,个个都长得白白净净,又聪明又乖巧。”妯娌俩就这样说定了。
说起西边院二嫂家,她男人叫周尚成,老实勤劳,整天默默无闻,近四十岁了,同妻子育有四男二女。村里人都说这家多亏二嫂能干,会当家。二嫂是村里有名的巧媳妇,心灵手巧,手脚麻利,家务、针线活样样精通:纺纱、织布、做衣服、纳鞋子做得又快又好,把整个家打理得井然有序。大女儿帮母亲纺纱、织布做针线活,大点的男孩帮父亲挑水、喂牲口、放羊、干农活。连孩子剃头理发也是二嫂亲自操手。那个年代,农村里人的衣服、鞋子和铺盖都是靠女人亲手做的,全家八口人,每逢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村里的女人都很羡慕佩服。
上顶子院妯娌俩说好要到西边二嫂家要孩子,开始时不好意思先开口,于是妯娌俩经常到二嫂家闲坐聊天,帮二嫂做些针线活。有天,妯娌俩笑着问二嫂说:“看你肚子又大了,快生了吧?”二嫂也笑着说:“已五个多月了,八九月份就要生了。”妯娌俩接着说:“看你家有六七个娃了,就送一个男娃给我们家吧!”二嫂笑着说:“那感情好,我还盼不得呢!你们就挑吧。”妯娌俩顿时心花怒放。她们心里早就盘算要挑那四岁的男娃双元子。妯娌俩就说:“那我们就要四娃双元子吧!”于是,就这样说定下来。
妯娌俩回到上顶子院给两位老人说起要娃的事,老人也都同意。祖母还说:“你们要慢慢地把娃哄顺了再带回来。”于是,妯娌俩天天到西边院二嫂家,跟双元子套近乎,陪孩子玩耍,带好吃的给孩子吃。双元子也嘴甜地搂着妯娌俩“小妈”、“三妈”地叫个不停。妯娌俩看到孩子已哄顺了,就顺势对双元子说:“上顶子院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带你去好吗?”双元子眨眨眼,点点头。于是妯娌俩一个背着娃,一个在背后扶着回到上顶子院。
双元子刚到上顶子院,看到什么都很稀奇,又有很多好吃的,晚上妯娌俩轮流陪着睡,两天都不提回西边院。二嫂家不放心,第三天傍晚叫二女子偷偷到上顶子院看娃怎么样。二女子在上顶子院门外探头探脑看到双元子正坐在炕上吃东西,老祖母看到二女子来看娃就对着她大声说:“我家娃好好的,别来看。”二女子回去跟家里人说起看娃的情况,二嫂就说:“看来这娃被人家哄顺了,将来有福享。”
双元子在上顶子院,虽说有好吃好玩的,但没有伴一起玩,有时一个人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好寂寞的样子。老祖母就对妯娌俩说:“你们可要看好娃,不要叫他到西边院去,熬过一阵子就会安下心的。”等过了一个多月后,双元子也都习惯了上顶子院的生活,经常一个人自娱自乐。妯娌俩有时带双元子到西边二嫂家玩一会儿,他的两个哥哥就戏弄他说:“你是人家上顶子娃,快滚回去!”他也不吭气,照样跟他们一起玩耍,快到吃饭的时候,就回到上顶子院去。
妯娌俩都想要这娃做儿子,但又不好直说,都推说叫老人定吧。祖父考虑后说:“还是过继给老二吧!”这样大家都同意,不再说别的了。
三、送父南下
村长
说起这上顶子院老二,名叫周尚祥,已快三十岁了。他念过几年书,高小文化程度,在村里也算是有文化的人。自1944年加入共产党后,他就当选上民主行政村的村长,已有三年多了。他在家对父母很孝顺,在村里人缘也好,能给群众办实事,深受农民群众的爱戴。当父亲决定将双元子过继给他时,他自然乐意。在家时他也常带双元子去串门玩耍看热闹。村里人都说,这村长的儿子长得越来越像村长了,周尚祥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小双元显得很得意,连走路也学他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