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8100000014

第14章 民国时期(1)

一、福州政区沿革

民国元年(1912),闽县与侯官两县撤并,改称闽侯府,次年并为闽侯县,隶属东路道,县署设于福州(今鼓楼区新民路)。1927年,设立福州市筹备处,方声涛任筹备处主任。1943年10月,为纪念已故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闽侯县改名林森县。1945年,划出闽侯县城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五个区设福州市,实行县、市分治。1946年,林森县改归省政府直辖,县政府迁驻洪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恢复闽侯县名。

林森(1868—1943),原名天波,字子超,号长仁,晚号青芝老人,闽侯尚干凤港人。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台湾中西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反清活动。1911年10月,响应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参议院议长、大元帅府外交部长、福建省长、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1931年12月蒋介石下野,被推为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确定为国家元首。1941年12月9日以国府主席名义,向德、意、日三国宣战。1943年8月,因车祸在重庆逝世。

二、政治风云激荡

(一)辛亥革命福州光复

晚清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逐渐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酝酿中国民主革命。福州一些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组织社团,进行反清民主革命的秘密活动。1902年,郑权、郑祖荫发起组织益闻社,为福建最早的革命社团。嗣后有桥南公益社、共和山堂、文明社、学生联合会和汉族独立会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1906年,中国同盟会在福州设立支会,以郑祖荫为会长,积极联络,传播革命思想。

中国同盟会总部筹划于1911年春在广州发动起义,由林觉民、李恢等人回闽宣达。同盟会福建支会动员、组织大批革命志士前往参加。这些革命党人主要是从福州、连江等地赶往广州的。他们在起义中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有的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有的被捕以后,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福州人23名,其中林文、方声洞、林觉民、林尹民、陈更新、陈与燊、陈可钧、刘元栋、郭大旺等9位均是闽侯人。他们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大大激发了革命党人的斗志,促进革命运动迅猛发展。闽县人林述庆率新军在镇江起义,被推为军政府都督、临淮总司令。林之夏随林述庆发动镇江起义,任江浙革命联军副总参谋长,亲临前线指挥,激战七昼夜,攻克江宁(南京)。二林皆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林森在武昌起义后即策动九江新军独立,成立九江军政府,还策动九江清军舰队起义,共同商定统一江西、支援鄂皖的计划,为民国的创立做出卓越贡献。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大大鼓舞了全国广大民众的革命信心,各省纷起响应。

11月5日晚,福州革命党人在南台闽江中夹板船上议定,推举彭寿松为同盟会会长,孙道仁为都督,许崇智为革命军总司令,统率新军三十七标、三十八标、三十九标、四十标四个标(相当于团)及一个炮营,并由桥南社体育会的青年学生组成洋枪队和炸弹队,加紧准备起事。

起事原定于11月10日举行,因走漏风声,决定提前于9日拂晓举行。7日,许崇智派兵驻屏山北库(枪械弹药库),驻扎南门,入驻于山大士殿,并将6尊山炮运上于山;部署部队向旗界采取包围态势。当时革命军总司令部设在花巷,于山观音阁设立前敌总指挥部,同盟会总机关桥南社仍设仓山。启用“中华民国军政府闽都督”印信,旗帜用十八星旗。

9日晨5时,水部城楼革命军和城下旗兵发生冲突,枪声一响,旗兵冲上阶梯,放火烧毁城楼。于山民军开始发炮轰击旗下街(民国后改称光复路),命中将军署(今省立医院),战斗就此打响。但因炮弹缺乏,发炮十余发后便无以为继,不足摧毁敌方阵地,步兵也只得暂取守势。9日上午,革命军与旗兵分别在旗汛口、狮桥头(井楼门南)激战,下午在津门路、秀冶里、高节里一带展开激烈巷战。革命军配合学生炸弹队,给旗兵以重创。清将军朴寿派“放火队”到旗汛口、高节里、鳌峰坊一带纵火,桥南社急调消防队驰赴各处灭火。

于山方面因炮声沉寂,旗兵佐领文楷率队由观巷、九曲亭向山上猛扑,企图夺炮,多次短兵相接。占据鳌峰坊法政学堂最高洋楼的旗兵也用密集枪火扫射,情况危急。这时,北库炮弹已经运到,就向法政学生楼开炮,楼被轰毁,旗兵死伤甚多,残敌纷纷逃窜。巡防营徐镜清部及炸弹队也赶来增援,重创观巷、九曲亭山上旗兵,迫使退却。城内主力也乘势总攻。革命军机关部用军政府都督名义急电长门炮台统领陈恩焘派兵400名、大炮4尊入城助战,又派程拱宸、林步云乘快轮赴马尾造船厂,将旧存枪械子弹全部运到机关部接济军用。闽浙总督松寿见大势已去,于9日下午微行出署,走到盐道前高开榜画店吞金自尽。

10日,革命军奋勇痛击顽抗的清兵,生擒满清福州将军朴寿和副都统胜恩,八旗残兵相继投降;朴寿被毙于观音阁下丹井旁。战事遂告结束。

福州光复后,组织中华民国政府闽都督府,孙道仁任都督,彭寿松任参事会会长,许崇智任司令部总长。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3月,清帝宣告退位,孙中山先生辞职,袁世凯担任总统。根据北京政府通电,设参议厅、军政官厅和行政官厅三个系统,由大总统任命孙道仁为都督、彭寿松为总参议。4月20日,孙中山先生抵福州,由台江海关埕登岸,先到仓前山同盟会支部机关休息,后约见黄花岗烈士陈更新遗孀,赠恤银500元。下午,莅临城内明伦堂,受国民协会及各界人士欢迎。5时到贡院前大街,出席军政界联合欢迎大会。为纪念孙先生这次莅临,以后就将贡院前大街命名为中山路。

1913年,袁世凯窃国,自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此后,福建被纳入北洋军阀的势力范围,人民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的铁蹄之下。

(二)“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福州学生起而响应。5月7日是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最后通牒四周年,他们在南校场(今五一广场)集会并示威游行,高呼“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等口号。李厚基派出大批军、警布满街衢,但见学生队伍声势浩大,不敢武力镇压。

游行后,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会所设在吉庇巷谢家祠。经学联议定,于5月24日在西湖公园紫薇厅举行北京死难学生追悼会,会后再度游行。是日,反动政府又出动大批军警,分赴各校把守大门,不许学生外出。爱国学生从后门出校,有的越墙而去,短时间在西湖口就聚集了3000多人。反动军警手持枪棍,不准入园,学生一面交涉,一面冲进会场,依照原定计划,完成追悼仪式后即又出发游行,群众夹道围观者达数万人。

学联会还组织“全闽学生日刊社”,以宣传爱国和抵制日货为中心,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政府的罪行,产生很大影响。

(三)中共党团组织成立

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也在发展,《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刊物陆续传入福州。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团中央出版的刊物,如《向导》周报、《先驱》、《中国青年》等传到福州,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1925年3月,根据中共四大的决定,共青团中央派马念一到福州联系陈任民,开展建团工作。3月中旬,先从福建青年社中吸收陈聚奎、方尔灏、翁良毓等10人入团。经团中央批准,于4月1日成立福州第一个共青团支部,陈聚奎任支部书记。又先后在尚干七里成立一个农民团支部,在尤街成立一个由青年教师、店员组成的团支部。他们进一步领导福州学生运动,发展团组织。

1926年3月下旬,根据党中央指示,正式成立中共福州地委,直属中共中央领导,任命方尔灏为地委书记,施松龄、陈聚奎为委员。6月,中共中央派蔡珊(原名陈哲人,浙江宁波人)来闽,任中共福州地委书记,方尔灏改任宣传委员,陈应中任组织委员。同年秋,中共中央又派中央侯补委员、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王荷波和陈昭礼、陈碧笙等回闽,加强福州地委工作,发展统一战线,促进工农运动,配合国民革命军入闽。

(四)北伐军入闽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举行北伐。9月下旬,何应钦率东路军分三路入闽。军阀周荫人及所部刘俊等旅迭遭败绩,其他二旅投诚革命军,张毅败退漳州,周荫人逃返南平。尤溪民军卢兴邦及闽南各地民军,早由何应钦派人联系,先后易帜。

张毅部败退漳州后,见福州守军单薄,企图乘虚夺取福州。先头部队进抵闽江南岸,并开始渡乌龙江。关键时刻,中央代表王荷波,通过做林植夫等工作,同福州地区国民党、驻闽海军代表在马尾潮江楼举行三方紧急会谈,申明北伐大义,争取了陈季良,说服杨树庄。于是北伐海军方面派军舰沿江拦截,将张毅部已渡江的两千余人全部缴械,张毅仓皇率部退守瓜山。这时,福州省防司令李生春,也在中共的政策攻心下,率部听候改编。

12月3日,福州市民起而响应,革命军第四师杨逢年团到达福州。12月中旬,东路军次第到达福州,何应钦于1926年12月到福州。次年1月3日,设立福建省临时政治会议,何应钦任代主席。1月29日,何应钦率部出发,经南平向浙江进军,由方声涛代主席。

1924年国共合作后,中共福州地下党组织协助国民党改组,于东路军入闽后处于半公开状态,配合总政治部组织建立起农协、工会、店员公会、商民协会等群众团体,革命群众运动十分活跃。

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宁、汉分裂,蒋介石开始在各地组织反共行动。反革命分子、流氓集团大肆逮捕共产党员,中共福州地委领导人徐琛、余哲贞夫妇和方尔灏等先后被杀害。

(五)土地革命的星火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福州市委逐渐转入地下斗争。市委同时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派出党员到各县开展农民革命运动,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中共支部。

1931年7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成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心市委领导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民众、学生召开抗日救国大会。1931年11月16日,日本炮舰“圆岛”号驶入闽江挑衅。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发表《为驱逐日舰告全市群众书》。中心市委派郑维新等成立“福州市肃劣联合会筹备会”。郑在查毁日货,请求释放因“肃劣”被捕会员时,被公安局长邱兆琛枪杀,其他5名代表被捕。中心市委与团市委发表《告民众宣言书》,要求惩办凶手,掀起罢课、罢工、罢市高潮,省内外各地纷纷声援,迫使当局释放被捕会员。

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领导城市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先后派出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赖金彪等党员到农村总结“五抗”经验,发展游击武装。

(六)福建事变

1933年10月,入闽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代表在江西瑞金与中央红军草签《反日反蒋初步协定》,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执行中共中央《致福州市委与福建全体同志信》中提出的策略主张,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反蒋斗争,并利用这一时机发展工农群众运动。11月20日,十九路军高级将领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公开与蒋介石政权决裂,史称“福建事变”(“闽变”)。

福建人民政府发布《大赦令》,全部释放包括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范式人、马立峰、杨采衡、蔡明善等在内的152名“政治犯”,同时认可进步群众组织。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城乡组织各种抗日团体,宣传抗日反蒋。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领导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福州分会”改名为“远东反帝非战反法西斯大同盟福州分会”,公开活动。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到农村去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在连江县、罗源县等地发动群众,组建游击武装和苏维埃政权。1934年1月,蒋介石调派大批军队向十九路军发动猛烈进攻,由于得不到当时中共中央“左”倾教条主义领导的支持,加上福建人民政府内部矛盾重重,“福建事变”终告失败。

(七)福州沦陷与大湖战役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中共福州地下党组织领导福州人民同仇敌忾,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春,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中共派王助、范式人为领导。同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地下组织)成立,加强了对抗日运动的领导。1938年4月,福建省主席陈仪下令将省会迁到永安县,福州市的行政交警察局主持。

抗日战争期间,福州曾两次沦陷。第一次在1941年4月21日,同年9月3日收复。沦陷期间,日寇奸淫掳掠,滥杀居民,开设烟馆,张挂花会,无恶不作。国民党福建当局为了阻止日军向福建腹地入侵,调整了驻军的军事部署,实施局部抵抗,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湖战役。

同类推荐
  • 诗的国

    诗的国

    盛唐出诗人,是诗的国度。皇上写诗,杨贵妃写诗。出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书法家写诗,出了颜真卿和张旭、怀素。画家写诗出了王维、郑虔。风力才子写诗,风流女子写诗,可谓风流大唐,风骚大唐。我们的故事由李白和杜甫诗仙、诗圣开始。李白高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洛阳城里,少年杜甫在岐王李范的府邸里,听大唐著名歌唱家李龟年唱歌,与一些洛阳文坛名流饮酒作诗,因出生诗书世家并吟诵大宛马诗歌,震动洛阳文坛,了人类社会的理想愿望,其哀歌、浩歌、悲歌超越了时代和时空。
  • 老佛爷不高兴

    老佛爷不高兴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身后还有一群饱读“之乎者也”、总是把祖制和“爱国”挂在嘴边的保守派和清议派,一群满洲王公贵族和地方大员等既得利益集团,一群偏激而不顾现实的“热血青年”,更有西方的列强的船坚炮利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她虽试图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以使大清这艘破船驶向风平浪静的港湾,但她毕竟是个眼光有限又极其贪权的女人,人性的弱点在她身上被一一放大,最终功败垂成。不过,既然她一心要当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那么就得为晚清这段屈辱史和变革史,背上千古骂名……
  • 明末假太监

    明末假太监

    明末假太监一枚!崇祯把我当成兄弟,皇宫里面很多妇女等着我解放,好纠结啊!想好好的过日子,当性福的穿越族,王二要闹事,小李想称皇,满狗鞑子虎视眈眈,还能不能欢乐啊?
  • 司马懿

    司马懿

    著者彭钦立告知读者,这本书并非一般普通消遣类读物,它既是一本描写中国古人司马懿的励志经典,也是一本成功宝典、谋略秘籍;对求知立志、为人处世、求职创业、加官晋职,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极有参考价值。本书的书写手法,适合电视连续剧的拍摄,以此书为范本,可省去编导很多精力。本书描述了三国时期旷世奇才、济世栋梁司马懿,一生受到枭雄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大将军曹爽等人,猜忌、压制、排挤,多次受到生命威胁,得不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司马懿在复杂曲折的人生经历中,如何体悟人生、对待人生?如何巧于应对、施展才华、谋取立身之地?如何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巧妙利用矛盾、维持矛盾、化解矛盾?如何悄然崛起、奋起还击、走向曹魏权力中心?如何教育子孙,最终走向成功的呢?本书的主人公司马懿以惊人之忍耐力、顽强之意志、高超之智慧、超群之谋略、卓越之才华,巧妙地利用并维持了诸葛亮、曹魏、自身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自己渐渐从尴尬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一步步走向曹魏权力中心,掌握了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既是三国后期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也是西晋的重要奠基人。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热门推荐
  • 传奇角色系统

    传奇角色系统

    游戏高手的异界大冒险。既是剑术无双的传奇玩家,亦是博古通今的“云秦游学者”。他还是灵活运用E=mc(右上角还有个小小的二)这个公式,专精元素魔法的破坏狂法师。阿克雷蒂亚帝国的缔造者,灵械族奉为君主之人,泰坦文明的继承者。当他的敌人觉得已经看清楚他的底牌,没想到这货又整出…………他永远创造着奇迹,漫步走向云颠俯瞰苍穹,他是叶空弦,一个游戏宅。
  • 玄界异世

    玄界异世

    主人公梵渊,背景玄幻大陆,爽文,看着舒服就行,新手作家不喜勿喷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痞女斗恶少:殿下,请留步

    痞女斗恶少:殿下,请留步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没有任何营养的小白文!不喜勿入!『其实名字里有个白字,并不代表我很白痴!』这个学校里有N-1个美女和很多美男……女主角脑筋有点抽,校草嚣张狂拽,当尊严被严重践踏的时候,再抽的女主角也会发飙的……嗯哈,要有耐心……(女主N次呐喊:我要报仇……报仇)结果~~~~
  • 绝武神荒

    绝武神荒

    “在这个世界,不能修炼的人既是废人,可我连废人都算不上吧!算了算了!即便不能修炼我也要按自己的方式变强,即使是条错路。我也绝不后悔!”
  • 微凉梦魇

    微凉梦魇

    人世间的百态,无疑是丑陋的。呵呵,想要公平?那是白日梦。我,是谁?来,一起去前往“天堂”吧!
  • 美男情怀

    美男情怀

    莫芷文是穿越到异世的女主,她俏皮,爱耍嘴皮子,贪财好色这样囧囧的性格却让异世的美男们慢慢的动了情动了心。所谓美男情怀就是天下最爱美男,天下最疼美男,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乐观信念和美男全部属于我的博爱观念!而莫芷文就是这般有信念有博爱观念的人!六个美男,六六大顺六朵桃花,六种滋味横批:爱我美男~~~
  • 米香

    米香

    董立勃在自己熟悉的这片下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新疆下野地的一个农场,爱水的江南女子米香,平凡的上海知青宋兰,因不同的爱情观而人生命运迥异。米香从执著追求真爱的纯情少女,到怀着身孕被自己的情人许明为追求政治前途而狠心抛弃,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放纵、令人心痛的生活状态。
  • 魔剑封神录

    魔剑封神录

    一枚浮龙扇坠,引出一段前世宿恋……魔剑重现三界,剑冢魔血洗人间……剑终所归,少年御剑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