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感情上贴近委员。充分利用各种会议、调研、视察和委员活动日,密切与委员的工作联系,加强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的工作,建立各专委会、委员小组与委员联系的网络。结合机关开展的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活动,我们鼓励机关干部和政协工作者与委员交朋友,要求政协机关把委员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委员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服务委员更好履职作为第一目标,做到委员有所呼,我有所应,委员有所急,我有所为,委员有所困,我有所助,把关爱和温暖送到委员心坎上。建立了定期走访委员机制,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定期走访慰问委员,深交各界朋友,对委员在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亲自过问,认真研究,帮助解决,切实增强了政协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服务上方便委员。我们建立了建言立论成果转化便捷机制,对委员关系全局的建言立论,运用政协建议案、提案这种较规范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使建言立论成果直接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使之取得成效。同时,运用社情民意和委员“直通车”的渠道转化建言立论成果。一些重要的建言立论,直接报送党政领导,当即得到领导的批示和重视。这种建言成果的快速转化,极大地鼓舞了委员履职的士气。
(本文在《光华时报》上发表)
按:
组织工作电视专题片是以图像艺术语言的形式,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手法宣传、反映、展示组织工作成果的有效载体,与其他手段相比,更立体直观、形象生动,更为吸引人、鼓舞人、教育人。在此,收录了本人主持编写的部分组织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以飨读者。
§§§第三节
那山?那水?那人
(童谣):山连山来岭连岭,地上难得几尺平;
田地好比巴掌大,家里谷子数得清。
山上茅草细又长,对着我家茅草房,
人家做工我也做,一天工钱三颗糖。
我的家乡就在这永远也走不尽的大山中。
正是这座座大山,造就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祖祖辈辈依偎在大山怀抱的乡亲们,吮吸着它的乳汁,繁衍生息,刀耕火种。
还是这一座座大山,不但捆住了人们的手脚,也封冻了山里人一颗颗远翔高飞的心,山谷中回荡的是贫穷,水洼里沉淀的是愚昧。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字幕:泰和县禾市镇芦源村)。她北靠承天岭,南依苍龙岭,亘古不变的太阳每天都把温暖射向村里的每个角落。唯一能打破宁静的是村中这条小溪。它跳跃着、吟唱着穿越历史的风雨,带着乡亲们的梦,走出大山。
他叫肖世均,是我们村里的支书,一个实实在在的山里汉子。自从三十年前的他走进大队大门,从村会计到村长,一直做到现在的村支书。三十年来,无论如何,他这个山坳里的“官”说什么都忘不了那些“三颗奶糖一个工”,起早贪黑干一天活也值不了两毛钱的年年岁岁。
村民们日子难熬,支书一家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村里虽有山岭3。99万亩,但山无长木,岭无大树,有些山甚至光秃秃的一片。村里人一年累死累活下来,人均年收入不过百十块钱,许多人家连煤油都买不起。山冈上的荒草目睹了乡亲们度过贫困的岁月,清清的溪水也不愿停留匆匆而过。1992年,村里经不住贫穷煎熬的12户人家,撇下茅草屋,拖家带小,离开芦源,到别处谋生去了。
这无疑给当时身为一村之长的肖世均沉重一棒。是啊,自己的村民们被生活所迫而流离他乡,这村长做得又有什么劲头?!
静下来的时候,支书悟出了一个道道:每一棵草都还有一滴露水养育呢,难道这么大个芦源村就没有富起来的门路?然而,村里人均只有水田半亩,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带着沉重的思考,支书和村干部就把整个大队分散在东西南北的8个自然村,178户人家来来回回走了一遍又一遍。看来山里人还得靠山吃山,经村党支部研究决定:绿化荒山、植树造林,为村民建造一个“绿色银行”。
1992年,支书带着村民打起被褥上山搞开发。就是靠着这双脚,支书在群山里走了一回又一回。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竟然跑烂了14双鞋。这哪里仅仅是14双鞋啊,那是一个共产党员为民造福的决心和信心啊。
连日奔波加上繁重的劳动,使支书的关节炎病情加重,腿肿得打不了弯,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缝,好几次都是被人从山上架下来的,但他硬是坚持和大家一起劳动。看着身体日益消瘦的支书,乡亲们的眼圈红了,都劝他回去休息,但支书总说没事。终于一天,支书两眼发黑,晕倒在山上。
出院的时候,医生忠告支书:你的病是长期劳累、用脑过度造成的,必须抛开手中的工作,安心静养,否则病情还会加重。
然而,回到家中的支书第二天便悄悄地来到山上,继续带领村民们开山造林。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啥时候都不能颓废,精神不能垮,现在开山的事到了关键时候,乡亲们都期待着呢。
寒冬砌石,烈日筑窝,铁刨挖秃了一把又一把,车子推烂了一辆又一辆,扁担挑断了一根又一根。就这样,支书带领着乡亲们“愚公移山”12 年。
(童谣):山岭一座连一座,林果一坡接一坡;
开山开出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
转眼不见茅草房,山坳也起砖瓦房;
哪个讲我穷到底,青山如今变银行。
也许,光荣总是与艰难相伴。只有尝尽酸甜苦辣,辉煌才更显示出迷人的风采。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890元,彻底告别了“三颗奶糖一个工”的尴尬年代。我们580多人的芦源村个人储蓄就超过170万元,昔日荒山秃岭的芦源村如今变成了绿色的海洋。2007年,支书捧回了一块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表彰的“绿色小康户”牌匾,这着实让我们小山村沸腾了一阵子。
高兴之余,支书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带领乡亲们的致富历程还很长很长。多少年来,村里与外界连接的只有一条被茅草覆盖,被称为“老鼠路”的弯弯山道,代代乡亲们就在这条道上肩挑背扛。有一年村里的香梨大丰收,由于没有可以通车的路而白白腐烂。这件事给支书及村干部们的触动绝不亚于当年那12户人家的外迁,也就是这件事,支书横下心说:我不修路,谁来修路?
几十公里长的山道要修成水泥路,巨大的资金从何而来?但支书认为: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他上县城、走吉安、跑广东……向上级争资立项,向村里在外人士募捐。同时,他与10多名党员干部带头集资5万多元,积极发动村民进行捐款。苍天不负有心人,公路建设资金终于全部筹集到位。在那段修路的艰苦岁月里,支书一心扑在建设工地上。在施工最困难的路段,大伙都会看到他的身影。公路要穿过悬崖,他便把绳子绑在腰间,吊在悬崖上打炮眼。点炮时,他让其他人先走,自己最后一个撤离。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吃住都在工地上。
像我们村这样的地形,每办一件事都是那么的艰难,然而支书和村干部却用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挑起了征服大山的大梁。
在村里,支书定下了一个规矩:每一个党员都要有一两家联系户。昔日村里最贫困的雷贻胜一家就是支书5个联系户中的一户。经过他在思路上开导,技术上传授,资金上扶助,雷贻胜一家经过发展养羊、造林等,去年人均收入达4万多元。几年来,支书用在几个联系户身上的钱就有3万多元。他的意愿很明确,就是要把我们芦源村变成一个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的新型农村。
在支书心中,群众的事,村里的事总是第一位的。自己的亲人,家事却无暇顾及。他八十八岁的老母亲已卧床一年了。支书说,他给予家人的太少了,特别是母亲,健康时,他无暇尽孝,如今,面对昏迷的母亲,他觉得自己必须尽到儿子的职责,否则,他就是死了也不会心安。他发誓,等路修好了,自己待在家里,好好伺候伺候老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正当乡亲们沉醉在道路修通的欢乐气氛中时,老母亲离开了人世。支书的誓言成了他永久的遗憾。
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凭着对大山的挚爱,支书带领着乡亲们改写着村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今年2月份,乡亲们又用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把他推上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因为大家知道,有支书这样的村干部,我们芦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音乐起)这就是我的家乡,我们的支书。以前有人说支书“傻”,也有人说他“倔”,但现在我读懂了他,读懂了他的选择,读懂了他脸上的道道皱纹……如今,在我的心中,也作出了一个庄重的选择,我也要成为支书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和这样的人并肩站立在党旗之下。
(本片获全市第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专题片类一等奖)
§§§第四节
暖春
[收音机播音]: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新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去年10月份开始,泰和县返乡的农民工将近1。4万人。面对庞大的民工返乡潮,泰和县在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两摸清一对接,服务返乡农民工”活动,全方位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服务,让返乡农民工在经济“寒冬”中感受民生“暖春”……
(推出片名): 暖春
(字幕):就业
字幕:200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三,泰和县沙村镇新塘村赖紫娟家
(屋外鞭炮声响)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但赖紫娟的心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去年12月份,原本在深圳务工的她,因厂子受金融危机影响停产裁员,不得不提前回到了老家。今后的漫漫长路如何走?未来能否变得更好?这些在赖紫娟的心里都是一个未知数。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赖紫娟的心是越来越急。
2008年冬,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裹挟了千千万万中国农民工的命运,迫使他们提前回家,让这个冬天分外寒冷……作为劳力输出大县的泰和县,像赖紫娟这样因金融危机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达14260人。大量的民工“返乡潮”,带来的是再就业的困难和基层稳定的巨大压力。
潮涌更知舟楫劲,面对民工返乡潮,泰和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把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紧要实事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积极开展“两摸清一对接,服务返乡农民工”活动。党员干部纷纷进园入企、走家串户,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和返乡民工就业需求,与返乡农民工结对帮扶。在企业、在农村、在广袤的泰和大地,处处闪烁着党员干部齐心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忙碌身影……
字幕:2009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七,泰和县沙村镇新塘村赖紫娟家
一大早,赖紫娟家便迎来了一群客人:村支书带着刚刚上班的镇干部来拜年了。
[现场同期声]:拜年寒暄声
寒暄过后,镇村干部了解了赖紫娟的年龄特长、就业期盼、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几天后,镇里的干部打来了电话,并带着赖紫娟和其他一些返乡农民工到镇里的天鹅棉纺厂现场参观。在与企业洽谈后,赖紫娟当场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
[采访同期声] 泰和县沙村镇天鹅棉纺厂员工 赖紫娟:没工作在家的每一天,心里愁得狠,吃饭吃不香,睡觉也睡不踏实。是镇里的党员干部,帮助我重新找到一份工作。
就业为民生之首。泰和县坚持“边摸底边对接”,全县各级党组织将摸排出的就业岗位信息通过招聘会和新闻媒体、短信电话及时传递到返乡农民工的手中,同时组织返乡农民工深入园区参观企业,与企业面对面对接。
字幕:2009年4月8日 泰和县返乡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班
这是一期特别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全部是返乡农民工。这又是一次典型的“订单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些返乡农民工将直接成为当地一家公司的新员工。
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在“两摸清一对接,服务返乡农民工”活动中,泰和县巧妙打好“组合拳”,对一时找不到合适岗位、缺乏就业技能的返乡农民工,县委、县政府从县财政拿出100万元资金,充分发挥县就业培训中心、技工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对返乡农民工免费进行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搭建再就业平台。
[采访同期声]县劳动就业局局长 康维新:搞好了就业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相当于给他们发了“就业绿卡”。
[采访同期声]返乡农民工郭庆光:原来在外面打工,做的都是简单活,特别想学一门技术,现在参加了这种订单式培训班,不但能学到技术,而且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了,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小。
琴笳合鸣奏华章。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冲击,泰和县在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到各企业,协调化解生产发展中的资金不足以及产品技术、销售等问题,为企业发展出点子,扶持扩大生产,从而拓宽用工渠道,确保更多的返乡民工在家实现就业。
一名党员一盏灯,一支队伍一面旗。在“两摸清一对接,服务返乡农民工”活动中,泰和县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播音并配字幕):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与1。4万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结对帮扶,共举办培训班120次,培训返乡务工人员4200人次,帮助8290名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实现就业。
(字幕):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