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900000067

第67章 全球性萧条及全球性重组(8)

●244◆ Pheng Cheah, “The Future of Nationalist Appropriation,” in Accelerating Possession: Global Futures of Property and Personhood, eds Bill Maurer and Gabriele Schwab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46-47.

●245◆ Marx, Marx-Engels Reader, 73.

●246◆ Marx, Marx-Engels Reader, 73.

●247◆ 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6), 134, 141.

●248◆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142.

●249◆ 夏勇, 〈民本与民权〉, 徐显明编, 《人权研究》, 第四卷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29.

●250◆ Elizabeth Perry, “Reclaim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7. 4 (November 2008) 1147-1164

●251◆ Rosa Luxemburg,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trans. Agnes Schwarzchil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432.

●252◆ David Harvey, The New Imperi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45.

●253◆ 汤姆森对社群权力和英国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研究,说明对经济不平等的暴乱来源于强烈的传统继承下来的公共权力。参见 Thompson, “The Grid of Inheritance,” in The Essential E. P. Thompson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1), 287-315.

●254◆ Karl Po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s. Forward by Joseph E Stiglitz and intro by Fred Block (Boston: Beacon Press, 2001), 136.

●255◆ Polany, 76

●256◆ Thompson, 239. 

●257◆ Polanyi, 137.

●258◆ 茅盾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12-313。以下引文文中为《春蚕》。

●259◆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9), 15. 下面文中引文自《毛选》。

●260◆ Claude Lefort, The Political Forms of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6), 260.

●261◆ Lefort, 260.

●262◆ Goldman, Merle. From Comrade to Citizen: The Struggle for Political Rights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24. 

●263◆ Elizabeth Perry, “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 From Mencius to Mao—and No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6. 1 (March 2008), 38. 此文引文页码见文中。

●264◆ Michael Sandel, Democracy’s Discontent: America in Search of a Public Philosoph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6.

●265◆ Sandel, 6.

●266◆ Rainer Forst, Contexts of Justice: Political Philosophy beyond Liberalism and Communitarianism, trans John M. M. Fareell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82

●267◆ Ching Kwan Lee, Against the Law: Labo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belt and Sunbel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20.

●268◆ Perry, 46.

●269◆ Tim Costello, Bendan Smith, and Jeremy Brecher, “Labor Rights in China.”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December 21, 2006.

●270◆ Costello, Smith, and Brecher, 4.

●271◆ 详见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北京:《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272◆本杰明·I·史华兹:《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附录一《德性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史的宏观透视》,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73◆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第15-16页,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274◆ 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第42页,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75◆ 谢觉哉:《民主政治是救人民的,反民主政治是断送人民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第34页。

●276◆ 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第42页。

●277◆ 王绍光:《民主四讲》,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278◆ 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第41页。

●279◆ 谢觉哉:《民主政治的实际》,《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第42页。

●2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5年7月-12月)》第852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56年出版。

●281◆ 比如宋永毅主编的《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香港:田园书屋,1997年出版。

●282◆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第244页。本文所使用的各种“新思潮”文本亦出自该书所收集的文本资料。

●283◆ 肖帆:《过去与思想――“文革”回忆录(节选)》,《眷念的一瞥――萌萌纪念文集》第249、252页,内部交流印刷品。

●28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出版。

●285◆ 胡鞍钢:《毛泽东与文革》,第216页,香港:大风出版社,2008年出版。

●286◆ 寓真:《聂绀弩刑事档案》,《中国作家》2009年第2期。

●287◆ 参见蔡翔、罗岗、倪文尖:《文学:无能的力量如何可能》

●288◆ 北岛、李陀:《“七十年代专号”编者按》,《今天》2008年第3期。

? (德里克教授的英文原文由中央编译局信息部吕增奎译成中文,曾先刊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总第102期,第24-35页)

●289◆ Arif Dirlik, “Postsocialism? Reflection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 ed. Arif Dirlik and Maurice Meisner, 362-384 (Armonk, NY: ME Sharpe, 1989).

●290◆ Ibid., p.231.

●291◆ Ibid., p.244.

●292◆ Ibid., p.246.

●293◆ Ibid., p.247. 这种对社会主义的重新概念化非常类似于印度马克思主义者Aijaz Ahmad在苏联解体后提出的一个论述:“社会主义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名称,完全否定资本主义根本的体系性矛盾和残忍,因而不论苏联的命运是否是那样,这种否定仍将是一种必然性。” Aijaz Ahmad, In Theory: Classes, Nations, Literatures(London: Verso, 1992), p. 316。

●294◆ 我所指的是这样一些著作: 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和 Giovanni Arrighi, Adam Smith in Beijing: Lineages of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Verso, 2007。

●295◆ 确实,关于把马克思主义转换成大众语言的必要性,最早和最重要的讨论者并不是毛泽东和毛主义者,而是早期的总书记和文学理论家瞿秋白。关于对瞿秋白思想的讨论,参见Paul Pickowicz,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Ch"u Ch"iupa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关于瞿秋白和党在农民革命的初期通过文学手段来完成这一转换的努力,更直接的讨论,参见Ellen Judd, “Revolutionary drama and song in the Jiangxi Soviet,” Modern China 9(1) (January 1983), 127160。早期的实践在最近对1930年他进行的一项地方调查 的公开解释(1982年)中最明显(和全面)。这篇文献刚刚翻译成英文。参见 Mao Zedong, Report from Xunwu,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ger R. Thomps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这篇论文表明,中国的一些学者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追溯到1930年是正确的。 参见韦日平:《十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89年第5期,第4-10页。

●296◆ 这些讨论发表于《现阶段的中国思想运动》(1937年,一般书店)一书。

●297◆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文中的引文皆引自该书,第299-340页。(本文作者引用的是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 4 Vol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65-1967 vol. 1;为了方便读者,译文皆引自前述《毛泽东选集》中文版。——译者注).Nick Knight已经证明,这一文本是《矛盾论》解放前发表的版本(还包括1949年增添的许多段落),但是要不然不会质疑对这一版本中的内容。参见Nick Knight, “Mao Zedong’s On Contradiction and On Practise: Pre-liberation Texts,” China Quarterly 84(1980): 641-668。

同类推荐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热门推荐
  • 巅峰五人

    巅峰五人

    五行生生相克又生生相息看金小米一手纸扇如何谈笑江湖看穆可欣一尊铜炉如何妙手回春看水淼一把召唤如何呼风唤雨看炎烈一支钢枪如何刀光剑影看图菲一双小手如何捉风捕影看五人看世界看天下
  • 偶尔会想你:第三季

    偶尔会想你:第三季

    不要说再见,不要说怀念。因为一别就是永远,一念就是从前。青春年少里每一步,都该是深刻的,幸福的,永恒的,但也是最脆弱的,痛苦的,转瞬即逝的。从懵懂的初三,到青春的高中,再到成熟的大学…时光不老,“百乐会”不散。庄老大,胡蝶,安然,小狐狸,萌妹子,林飞,尤雨…还记得我们走过的一段段年少青春吗?故事的最后,你们也明白了吗?其实没有太多的笑与泪、痛与怨、爱与恨…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 三公主的血色复仇之路

    三公主的血色复仇之路

    冷漠是她,妩媚是她,可爱是她,她们本是天使,却被家人伤害,从此走上复仇的道路...........
  • 九古魔神

    九古魔神

    人修成仙,魔修成神,大千世界,少年凌风,坎坷之路,命终破碎。觉醒之时,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剑问苍穹,谁尚敢与我一战否?而血染江山的画,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 斗破苍穹:妖后惑天下

    斗破苍穹:妖后惑天下

    金牌杀手苏映雪意外穿越,成了周国臭名昭著的恶毒公主。对这一切她坦然接受,但当她看到被关囚室奄奄一息的男子容貌时,她平静如水的心湖终于掀起惊涛骇浪。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守护,体贴入微,却换来他的一碗堕胎药,和那句冰冷刺骨的——杀无赦!此去经年,又重逢,他是夏国的九五至尊,而她却是被关天牢的罪妇!他知她被关天牢是为偷药救子,而他却眼睁睁的看着那孩子因病而死。她含恨发誓,字字泣血,终有一日定当卷土重来,踏平夏国。再回归她一双蓝眸,风华如妖,步步为营,执掌后宫,虐渣妃,斗皇后,最终成为世人口中的一代‘妖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Lavengro

    Lavengr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修罗

    无敌修罗

    原本蔡凡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一次差点死去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自己最大的宝藏,少年时得到的时空之眼,居然可以带着自己遨游诸天万界宇宙星空,而且还可以打开通往二次元之门,那么,我蔡凡,就不应该继续平凡了吧
  • 无限穿越系统流

    无限穿越系统流

    主角一出场就死了?!啊哈,死亡即使新的展开,为了重生努力打工打工再打工吧,什么?还有漂亮妹纸随身带?不不不,咱可不是要成为后宫之主的男人啊!
  • 超级搜魂仪

    超级搜魂仪

    楚天乐偶然得到了超级搜魂仪,它可以拼凑出电影,动漫,电视等各个位面的灵魂,使得楚天乐可以提取这些人的各种能力!拼凑《头文字D》里面的藤原拓海,提取他的赛车能力,拼凑《名侦探柯南》里面的柯南,提取他超强的探案能力,拼凑《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都敏俊,提取他瞬间移动,时间静止,泡妹子简直不要太好使;拼凑黄家驹,张国荣,学会唱歌演电影,成为大明星。拼凑杨贵妃,貂蝉,王昭君,西施这四大美女,我绝对只是想看看她们长得什么样子……拼凑风流才子唐伯虎,学会琴棋书画成为国学大师,……啧啧,这下真是要走上人生巅峰啊!
  • 女主走开走开

    女主走开走开

    要说这世界有多奇怪就要多奇怪,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友居然为了他的人妖女友,害死了她,而她却意外进入了神秘空间,为了回归现实,她不停地刷各种世界男主好感,修复身体。【简介无能,直接阅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