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900000035

第35章 社会转型中的学术话语、意识形态与制度的嬗变(1)

社会转型中的学术话语、意识形态与制度的嬗变

---对当代中国法律话语与现实的反思

於兴中*

一、简介

学术话语对社会转型有何作用?如果不存在官方意识形态,或者在官方意识形态不明确的情况下,学术话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虽然不能直接带来明显的社会转型,但却能够引起人们心理素质的变化,为重要的社会转型做准备。在官方意识形态明确存在的情况下,学术话语如果得不到官方意识形态的支持,其对社会转型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225◆然而,一旦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支持,学术话语本身也会发生蜕变。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本文拟通过对当代中国法律话语与现实的反思就学术话语与社会制度转型之间的关系作以探讨,以揭示其间的复杂性和面临的困难。

当代中国的法律话语基本上是对西方法律话语的移植。当下流行的法律话语,诸如“法治”、“人权”、“司法独立”、以及“法律职业化”等等,无一不是借鉴于西方的法律概念。经过中国法学界至少30多年的努力,这些概念作为法律符号已经深入人心,尽管它们所代表的内涵至今仍然是争论的焦点。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明显制约,这些法律话语在中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并不一定是正面的或有益的。

本文选取了中国学者关于“法治”、“权利”、及“司法独立”等三种法律话语的借鉴作为探讨的焦点,期望通过讨论它们在当代中国的命运,阐明本文的主要论点。为了具体了解法律话语、意识形态与制度嬗变的关系,本文对中国法院的角色自改革以来所发生的变化作了简略的回顾。

二、意识形态与法律话语的蜕变

(一)法治话语及其蜕变

大体上我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法治。法治的观念最初产生时不过是一种理想,即用预先制定好的法律规则指导并约束人的社会行为,以避免人的任意性。因为法律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每个人也就有义务服从法律。对统治者是如此,对一般人也是如此;任何人都不可以逾越法律而自行其道。从这种理想出发,产生了法治的若干原则,诸如法律至上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及稍后一点的无罪推定原则和罪罚相适应原则等。

法治的理想和原则给法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有了理想和原则还不等于实现了法治。如果没有体现法治理想和法治原则的制度,很难想象这种理想和原则能够流传下来。为了贯彻法律至上的原则,专门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便应运而生,对掌权的人形成一种制衡和监督的作用。实行法治,首先是如何给惯于或倾向于独断专行的统治者-国王,教士或现代政府-套上辔头,将其毫不含糊地置于法律之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设计了宪政主义并通过宪政主义赋予统治者合法统治权。在法治的视野中,统治者并不是合法统治的最终渊源,合法统治的最终渊源是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统治者只是法律统治下的统治者。换句话说,根据法律可以选举统治者,根据法律也可以撤换统治者。这实际上是在说政治活动应该依照法律进行。

宪政主义的任务之一是为一国的政治设立一个基本框架,使政治活动依循法定程序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并为进行政治活动提供监督和限制的机制。这包括对政治秩序中最高权威的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以及其他权力和权限的分配,权力持有者的选择和更新、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的界定等等。简言之,依法从政,依法行政,这是法治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个体的存在。个体在集体和国家政权面前总是弱者。个体的权利时时都有被集体或国家侵犯的可能。因此,要作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必须关心每个个人的权利。通过法律保障个体的权利便成为法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为了保障法律的公正执行,法官必须具有不受干扰独立审判的权力。但法官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氛围里,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干扰和影响。为了保障法官不受干扰,法治原则要求司机关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关,法官实行终身制,自主审判,不受外界影响。法治的历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争取司法独立的历史。

由于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和限制,法治话语在中国蜕变为一种既不同于英美的法治(Rule of Law)话语亦不同于德法的法治(Rechtsstaat,Etat de Droit)话语的言说形态,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中国的语境下,法治被命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以国家为其主要提倡者和推动者。这种话语可以用国家法制主义来形容。国家法制主义既不同于传统的人治社会,也有别于现代法治社会,既具有人治的特点,也兼有法治的内容。在这种状态下,法律被用作国家建设和社会控制的工具,但并不具有独立至上的地位。而国家则被看作是法律的唯一正当渊源,法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执行者。国家法制主义主要有如下特点:抽象的国家至上观念、规则中心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实用主义的法律工具论、相对主义的文化观和演绎推理的思维方式。国家法制主义产生的理论资源包括近现代国家学说、法的现代化理论、法律实证主义、文化相对论和形式逻辑。

由于国家法制主义把法律看作国家的政治工具和经济工具,完全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使得法律无法成为限制国家或政府的有效机制。现代法律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个人的人权。当政府拥有无限权力时,个人的人权就变得极为有限。当政府的权力被受到限制时,个人的权利才有希望得到发展。而国家法制主义极大地削弱了法律制度在这两方面的作用。

在国家法制主义的社会中,法律制度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法院一如其他任何一个官僚机构,并不具有十分特别的地方,只是它所处理的事务多与纠纷有关罢了。法官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职人员,与一个行政干部差不多。人们往往还会分不清法官和警察到底有何不同,谁更重要。无论立法人员,还是行政人员,还是司法人员,都是国家机关中的一个工作人员。至少在理论上他们之间不会有多大区别,自然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冲突。

国家法制主义和法治之间根本的不同可以从法律的地位、宪政的落实、人权的保护以及司法与行政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来得到论证。就法律而言,在国家法制主义的框架下,法律不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政策先于甚至有时代替法律。由于法律是由国家从上而下地强加给国内人民的法律制度,而非自然生成的,因此在法律的执行上面便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文化上的,思想意识上的等等。在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由于国家法制主义以立法为出发点,使得司法制度和法律的执行制度从属于立法制度。又由于国家法制主义把司法机关看作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以行政机构的方式来对待司法机关,使得司法机关行政化,法官不是被看作独立的中立的裁判人,而是被看作国家机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肩负着和行政人员、立法人员一样的使命。

就宪政而论,在国家法制主义的框架下虽然有宪法,但宪法并没有得到落实,正所谓有宪法而无宪政。其次,宪法也不是被看作具有最终权威的文件,尽管它被看作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在这个根本大法之上,还有一些起决定作用的权威文件,比如执政党的章程和执政党的决定、决议等等。再此,国家在国家法制主义的框架下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如前所述,它既是立法者,又是司法者,又是执法者。在这样的场景下,国家不是受制于宪政的,而宪法却是为国家服务的。就宪法而论,中国1979年的经济改革完全超越了宪法所允许的范围,也就是说,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违宪。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实行宪政的国家,违宪也就无从谈起。82年宪法的30多条修正案,大多是对以往已经存在的违宪现象的事后的认可。这些举动,虽然有悖于宪政发展的常理,但却为实现真正的宪政打下了基础。

(二)权利话语及其蜕变

权利话语本是西方的发明。法律与权利本就语出同源。Ius,Droit,及Recht等词既有法律的含义又有权利的含义,用法律保障人权乃是天经地义的事。●226◆在西方历史上存在过两种针锋相对的权利话语,一种是以黑格尔及马克思为代表的权利义务相对论,另一种是以洛克、密尔以及现代自由主义者,如罗尔斯、海耶克、柏林、德沃金等为代表的绝对权利观。

西方权利话语早在19世纪末就传入中国,但未能在中国生根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张文显、信春鹰等学者从引进德沃金的著作入手系统地介绍了二战以来西方的权利思想。●227◆这种权利话语虽然被格伦顿教授认为是有点走过了头,但在当代政治与法律理论中,它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228◆权利话语在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主张权利的时代已经到来。●229◆然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差不多就在权利话语进入中国的同时,它已经开始遭到质疑甚至否认,张恒山曾发表文章指责张文显等学者的权利本位论,认为法律的本质应该是义务本位的,而权利本位论反映了极端个人中心主义。●230◆当然更大的阻力来自所谓生存权的观点,在中国政府的人权纪录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指责以后,政府采取了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提出了生存权优于其它权利的观点,以反驳西方政府官员和学者对中国人权记录的指责。当然这里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而集体主义乃是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德沃金本人后来也应邀到中国作了演讲,而且越来越多的关于权利的西方著作也被翻译成了中文,当代自由主义者包括罗尔斯、海耶克、柏林、诺锡克及德沃金的主要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再加上抄袭自西方国家的法律也在很多方面反映了权利观念,但个人权利优先——即权利话语最基本的内涵——至今仍未得到官方的承认。●231◆在制度方面,政府从未建立过一个专门负责权利义务的官方机构。虽然它也在一系列国际条约上签了字,但《公民政治权利及人身权利国际公约》至今仍未获得政府的批准,因此未能生效。

就人权保护而言,在国家法制主义的框架下所采取的态度,如前所述,是主权先于人权,国家虽然对人权实施保护,但是当主权和人权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人权必须让位于主权。其次人权的保护往往流于形式,而无实质的保护。在诸多文件及法律法规中都可以看到有关于人权保护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往往都受到限制,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在国家法制主义中,人权的保护主要靠政策。法律的保护是一种抽象的保护和普通、普遍的保护,而政策的保护则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保护。因此在国家法制主义的体系中,人权的保护有时可能显得很充分,但就总体而言,人权的保护状况值得称道的并不多。最近的一些令人发指的暴力拆迁、掠夺拆迁案件都充分暴露了人权保护方面的重大缺陷。

(三)司法独立话语及其蜕变

司法独立的话语,早在十一、二世纪的英国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在经历了王权与诸侯,教权与王权的激烈冲突后,司法独立的话语逐渐获得了承认,由一种浅显的思想演变成为一整套复杂的制度。普通法悠久的传统,一言以蔽之,即为司法独立的传统。这个传统在美国被发展到了极致。司法独立在英国暂露头角之后,随即便需面对议会主权和行政国家这两个重要的制度性挑战。而议会至上的原则时时在制约着司法独立。但在美国,由于最高法院的法官们一贯的主动积极的司法能动主义,使美国最高法院从最弱小的政府部门逐渐变为能够与国会、和总统相抗衡的制衡力量,并终于成为具有最终发言权的权威机构。

同类推荐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EXO之彼岸花虐恋

    EXO之彼岸花虐恋

    曾经你答应过我,一定会来找我可现在、、彼岸花--彼岸花开花开叶不见叶见花不开生生相错这是作者第一次写文。如写的不好希望大家见谅。之后我会在QQ上创一个群写的不好请大家在这个群里面提意见作者会改正或者加作者的QQ提意见。作者QQ;905176394谢谢大家
  • 非昔是今奈为何

    非昔是今奈为何

    为了心底那份执着的记忆,为了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微笑,心心恋恋了那个男生六年。我不信一见钟情,若是信,为什么只有我一个固执守候?为了却心事,我回到那个男子生活的城市。在这里,我又一次失业了,慌不择路的我终于鼓起通气去见那个男子,却发现那个一直在心底的他已经为人父了,所有的信念刹那间崩塌。好友被同居人抛弃,无奈之下带她去医院引产,老板在其间帮的忙铭感于心,渐渐打心里试着接纳这个优秀而又神似心底那个人的尹振豪……
  • 纵横人间

    纵横人间

    张跃,王磊,林枫三人。结兄弟,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就是兄弟。
  • 十年唯你最中意

    十年唯你最中意

    “你走的时候,惊扰了风的梦,于是它卷了一把尘土,撒给了路人,所以黄昏遮了眼。你走的时候,我是一个路人,披上了风给的尘土,只是黄昏遮了眼,我无法看破黑夜,哪一个会是你。”
  • 王妃太能闹,王爷受不了

    王妃太能闹,王爷受不了

    她是丞相府的千金小姐,他是离殇国少年王爷。八岁时,她大街上抢了残疾乞丐的钱,被追了两条街,躲进他的马车,然而差点被他卖了,还好跑的快。一次夜晚探险,偶遇他,她一脚把他踹下屋顶,麻溜的跑了。十年后,她回京,他被迫去接风,看到他的第一眼,她居然晕了,再睁眼,又晕了。“雪妹妹,如此没出息!以后让为夫怎么办?”“去你妹的”“雪妹妹为何如此说自己!”南宫雪捂脸。男主女主1v1,身心干净,独宠,大大的甜。
  • EXO之一见你就倾心

    EXO之一见你就倾心

    第二天一大早,烟冉和唐欣儿齐齐的站在门口。两人的穿着就像一对双胞胎,宽大的白色半袖,紧身的深蓝色牛仔裤,高腰的白色帆布鞋衬的人清新大方。过了好一会儿,一辆酒红色的跑车停到她们跟前,车窗缓缓摇下。那个女生向她们招了招手‘上车。’--------------------------文章节选
  • 终极高手混都市

    终极高手混都市

    【火爆热销,主编力荐】他是超级兵王,更是地下世界的王者。能治病,会催眠,擅长制器……回归都市,他受老头子之托为校花治疗隐疾。无敌身手狂踩恶少,神医妙手日进斗金,各色美女汹涌而来……龙潜都市,必将笑傲九天!从此,都市中又多了一个终极高手的传说。
  • 传承:青铜古剑

    传承:青铜古剑

    距今四十年前,一场长达十年的浩劫给整个国家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同时,当年叱咤风云的各个宗教门派与门阀世家销声匿迹。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科学时代,道教已经成了只在人们嘴里口口相传的神秘而古老的门派。但是殊不知在这样一个平静安宁的时代,却是暗流涌动,古老世家,五大道门,中外的教派渐渐浮出水面,一场阴谋和暗流即将迸发。一把古剑,一段往事。
  • 快穿我是女配

    快穿我是女配

    为什么女主美丽就是倾国倾城,女配就是红颜祸水,为什么女主使计就是腹黑睿智,女配就是心机深沉,为什么女主卖萌就是娇俏可爱,女配就是矫揉造作……女配们表示我们不服,既然这样让我们喊出我们的口号:女配女配,我是女配,再说一次,我是女配!本书Q群574408599
  • 凤舞天阑之玲珑镜

    凤舞天阑之玲珑镜

    几桩大案惊动龙辇,一枚玲珑镜引得各路人马为之厮杀争夺。神秘莫测的拂秋青翎庄庄主云月溪又是何等人物?原本不过是几桩案子,却牵扯出了陈年旧事,背后究竟是何人在操纵?看似寻常的局面却早已暗流汹涌。有人处便是江湖,有江湖便有是非。真相,最终又会怎样?他们,又将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