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900000030

第30章 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及路径(1)

廖可斌

一,大学建设与大学文化

在当今世界的任何国家和地区,大学都被视为希望所在,被倍加呵护,因为它是培养下一代的地方,代表着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巨大变革和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来说,大学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个国家急切期待的,并不是一般的继承者,而是在品格、思想、能力等方面都富有革命性和创造力的新一代。唯有这样的新一代,才能承担起让这个国家实现根本变革和巨大进步的使命。人们都把培养造就这样的新一代的希望,寄托在大学身上,因此现在中国社会对大学及与大学相关事物的关注程度,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中国大学满足了国人的这种期望吗?很惭愧,不仅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的评价不高,就连大学内部,不满和批评也非常多。出于种种动机为大学进行辩护的人,自然可以举出诸如大学的扩招、校舍和设备的建设、某些研究者的某些优秀研究成果,甚至博士点和重点学科增加了多少、获得了多少奖项等,作为自己的证据。但首先这些数据是否真正有意义就很难说,很多名目、数字等只不过是人为制造的泡沫,纯属自娱自乐,自欺欺人;其次,我们不能否认确实还有一些教师,秉着学者的良知,仍在那里辛勤地工作,并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成绩。但即使在最糟糕的环境下,也不排除能找到一些亮点。我们不能以这些亮点,来掩盖实际上整体环境的糟糕。

只要不是过于文过饰非,我们就不难看到,当今中国大学的整体状况是令人忧虑的:大学日益世俗化,追逐利益,迎合时尚,缺乏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不能为社会构筑道德高地和精神标杆;大学充斥着行政化,缺乏平等、自由、宽松的氛围,人们都追逐权力,屈服于权力,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谄媚趋奉风气盛行。众多大学校领导列队恭候一位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组的秘书小姑娘,是对当前中国大学行政化、官场化的真实写照,而没有曝光的类似的以至更为不堪的情形,更难仆数;大学教师在商品经济潮流的诱惑和行政主导式管理的双重挟裹下,浮躁惶惑,不能安心从事教学与研究,缺乏探讨精深学问的兴趣,粗制乱造以至剽窃造假屡见不鲜;大学不重视教学,对学生不负责任。学生得不到精心引导,缺乏阅读、思考和讨论,在大学里不仅没有学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学到的知识也相当有限。受校园内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仅没有养成高尚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反而沾染了很多庸俗的习气。如此等等。现在处于大学之外的人,虽对大学有很多批评,还可能对大学仍抱一点传统的幻想。相对来讲,置身大学之内的人,因为更了解真实情况,更加痛心疾首。从管理者、教师到学生,几乎人人都对现状严重不满,但又觉得无可奈何。大学校园被这样一种情绪所笼罩,这对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宗旨、本应有着高尚精神追求的大学,无疑是非常不利的。钱学森先生生前再三追问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一直培养不出一流的创造性人才,这是对当代中国大学的严峻质疑。简而言之,现在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寄予厚望,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大学拿出来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少得可怜,培养出来的人才远不能令人满意,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也乏善可陈。大学辜负了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正因为目前中国大学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现在对大学的批评不绝于耳。人们最初比较关注的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在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约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我们许多所谓重点大学的年度运转经费已经接近世界上很多著名大学;许多大学的建筑和实验室相当豪华气派,比发达国家大学的同类设施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所谓重点大学的热门学科如工、医、经、管、法等学科的部分教师,其实际收入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同行的水平。中国整体上固然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的投入,但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是如何保证投入的公平和提高投入的效益。

部分教育研究专家则认为中国大学目前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该以培养人才为首要任务,现在的大学则受利益驱使,偏重研究和社会服务,本末倒置;大学首先应着眼于对学生健全心智、独立人格的培养,而现在的大学则偏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更多的批评者则将矛头指向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教育主管部门权力高度集中,掌握大学官员任免权、大学经费拨款权、大学各项办学活动(如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重点学科确定、教师评聘等)的审批权和大学办学情况的评价权。大学只能整天围绕教育主管部门转。教育主管部门口头上也说要发挥大学办学的自主权,但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快感和利益,实际权力一点也不肯放松,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设立各种各样的新名目,将大量经费留作所谓专项经费,让所有学校不断向它申报、乞讨,就是表现之一。大学的外部环境如此,大学内部的体制也迅速同化。在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强有力的支配下,大学内部也设置种种机构和制度,以与之接轨,整天忙于申报、填表、开会、检查、评估、弄虚作假,迎来送往等等,根本无暇考虑自身的发展思路,即使考虑了也不可能真正实施。在这种体制下,各个大学越来越同质化,千校一面,传统特色几乎荡然无存。行政系统俨然是学校最重要的部分,学校的很多利益似乎都是靠它争取来的,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掌握了资源利益的再分配权,因此神气活现,颐指气使。所有的形式主义的繁琐无聊的事务,最后实际上都落在教师身上,因此所有教师被使唤得晕头转向,疲于应付,不能安心从事教学和研究。总之,教育主管部门把大学使唤得团团转,大学就把所有教师使唤得团团转,整个中国大学就在这种疯狂的高速旋转而实际上是空转中,消耗得仅存躯壳。

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中国大学目前的问题,不只是经费投入、教育理念、办学体制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体性的问题。从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到运行体制、器物建设、办学行为等,都严重失范、失序。作些小修小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现在习惯于把人类整个的生存方式统称为文化,把人类某一方面的生存方式称为某种文化。那么,现在中国的大学,就是整个大学文化出了问题。人们一般认为,大学文化包含大学的理念、制度、器物、行为等方面。然而林林总总的大学,每一家都有一些所谓的理念、制度、器物和活动,却很难说它们拥有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实际上,一般的大学观念、制度、器物、活动并不一定能构成真正的大学文化,必须是有特点的大学观念、制度、器物、活动才能构成真正的大学文化;仅仅是有特点的大学观念、制度、器物、活动还不一定能构成真正的大学文化,只有那些有特点、且保持相对稳定并能成为传统的的大学观念、制度、器物、活动等,才是真正的大学文化的主体。大学文化覆盖了大学构成的各个方面和大学运行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大学的兴衰成败。

目前中国大学文化问题之所以引人瞩目,除了它对大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外,还因为它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大学文化代表对完善人格和知识、真理的追求,承载着塑造新公民的使命,寄托着全社会的希望,象征着人们的理想,因此大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整个社会文化,代表整个社会文化的高度。大学文化又与宗教文化、法制文化、新闻文化等,组成社会文化的底线。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的国度里,大学一直在人们心目中享有特殊地位。如果大学文化、宗教文化、法制文化、新闻文化等堕落,对整个社会的冲击是异乎寻常的。这将摧毁整个社会文化的标志,冲破包括信仰、伦理、道德、审美标准等在内的整个社会文化的底线,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崩溃。目前中国大学文化的恶化,对整个社会文化已造成深刻影响。因此,观察和反思中国大学文化问题,也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既然大学文化对大学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的大学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和反思。既然文化具有传承性,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那么我们观察现在中国大学文化的问题,又必须从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文化的历史传统中去找原因。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劣化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是现实制度环境、社会风尚等,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文化传统无疑是重要根源之一。只有从剖析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文化的历史传统入手,我们才能对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种种弊端的历史源流和问题的实质看得更清楚,才能知道病根所在,从而才有可能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本文的目的,就是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的历史传统与西方高等教育文化的历史传统进行简要比较,看前者有何重要特点,它与整个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它对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有何影响。同时探讨在弄清了目前中国大学文化劣化的来龙去脉后,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以疗救当前中国大学文化的弊端,实现大学文化转型与整个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文化的历史传统

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某个民族的大学文化的特点,受该民族整个传统文化特征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某个民族的大学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轨迹,可视为观察该民族文化形态及其发展历史的窗口和晴雨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即从观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入手,探讨整个法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哈布瓦赫在为该书1938年法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说:“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的器官都密切联系着社会体中的其他制度、习俗和信仰,以及重大的思想运动。”例如,涂尔干认为,“再没有什么机构能够比它(巴黎大学)更好地体现中世纪的精神。大学不仅仅是一所教授一定数量学科的学校,而是最如实、最具代表性地反映这个时期的机构,甚至可以说强于教会和封建制度。欧洲民众的精神生活所配备的器官,从来没有这样的精,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普遍的认可,一句话,从来没有这样良好地适合于它的功能。因此,大学的影响力远比政治史家引导我们猜想的要高。”●207◆

这里强调的是大学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影响是双向互动的,其中整个社会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更为重要。中国古代社会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小农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应,中国社会长期基本上是一个世俗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实用主义,实行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政治体制。中国历史文化的这些基本特征,深刻地制约了古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文化,也对当代中国的大学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有国学和书院两个系统。相传早在虞舜时代就设立了

“庠”,夏代设有“序”,商代设有“瞽宗”,周代设有“辟雍”,都是国学。汉代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正式设立太学,立五经博士。隋代改称国子监。唐代设立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统属国子监。宋代兼设国子和太学。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主体。它有一个基本特征,即是由朝廷兴办,从属于王权,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国学的官员都是朝廷的官员,国学的运作也完全按照政府机构的规则进行。

中国书院起于宋代,当时最有名的是白鹿、应天、岳麓、石鼓(一说嵩阳)

四大书院。元、明、清各朝书院大兴,有的为官办,有的为私立。即使是私立的书院,政府及在任和退休的官员也往往给予一定的资助。知名书院的山长一般由当地政府官员聘请。清代是书院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书院与朝廷和地方政府关系更为密切的时期。一般书院的建立都要上报朝廷,获得朝廷的批准。许多书院都以得到皇帝的敕令为荣。总之,比较有影响力、具有一定高等教育特征的书院,都与朝廷和地方政府密切相关。

至于办学宗旨,《汉书·食货志》记载西周的教育制度:“八岁入小学,学六

同类推荐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热门推荐
  • 四明尊者教行录

    四明尊者教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神风云

    修神风云

    “我若封神,天不可阻!我若成魔,佛便可杀!”这个修仙界,光怪陆离,弱肉强食!有身躯庞大如山脉的兽,有天空漂移的城,有毁天灭地的修炼功!倾世权谋!当然,世间所有的一切,都由七情六欲交织、串联起来,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主人翁浩天,俊朗不凡,体内封印上古神兽!可他却无法拥有记忆,无法聚气修炼!且看他流浪孤儿兼废材,如何坐拥美女,纵横九州,逆天改命!
  • 古新纪

    古新纪

    --如果上天能够实现我的一个愿望,我愿意死在他的身旁!——命运,有时候真的不能有自己来做主--我愿意躺在回忆之树下迷惘一生一世,去寻求那已经消逝的过往......--绝望如同生活在黑暗之渊的那些亡灵,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光明,什么是温暖。--我没那么伟大,想要天下人的敬仰;但是我也不希望自己是那么的无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离去。--你活着,只不过是把未来自己后辈子孙所承受的灾难,让我们提前提前为他们化解而已,谈不上什么由你带来。无数与命运抗争的生命,究竟什么才是结局。请关注此书,我将开始带你们走入我真正的精彩。(注:更新时间为早上11:30晚上19:00)
  • 足球文学知识学

    足球文学知识学

    《足球文学知识学》,是“足球文学”理论三部曲之二,即“足球文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两部书分别是《足球文学方略》、《足球文学录》。其中《足球文学方略》在腾讯文学也有上架。作者借创世中文的平台,将此文集隆重公开,最终也希望能签约出版实体书。偏向理论的读物,但我也希望做到尽量接近市场需要。而它们,不仅是“足球文学系”的重要阐述组成,也将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体育交流、教学的重点教材。
  • 我的口袋里装着目标

    我的口袋里装着目标

    我呢出身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我收获很友情!收获了爱情!实现了梦想!每个人都应该有个梦想!而不是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
  • 白影琉璃月琉心

    白影琉璃月琉心

    她是被母亲抛弃的人,但她并不孤独,因为,她的好友、她的臣子、她的亲人在她的身边,温暖着她;但是,正因为如此,她被她最爱的人所伤害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把她伤得遍体鳞伤,而她,直到最后都是尊重他的决定,直到死亡……但是,为了不让她受伤,他似乎先走了呢……
  • 命里注定爱上你

    命里注定爱上你

    出个差,尽然在机场被人强抱。什么!加了微信尽然是明星顾北辰!更惊恐的是他尽然是我编剧的电影男主角。世界也太巧合了吧。只是说好的高冷范了,这一副温暖宠溺的对我笑是怎么回事?……天啦,巨星尽然说喜欢我……
  • 雪在烧

    雪在烧

    如果有一天,可以回到古代你会做什么,当睁开眼的那一刻,这人命如草芥,武将多如狗,文人满街走的年代,我要活下去!
  • 界域之神

    界域之神

    天下之大,以六域划分,六域之上为天界。六域之中,强者如牛毛,势力林立,纷争不断。修炼一途,上下求索,漫漫无期,是孤独,是寂寞。乱世之中横空出世的天之骄子,带着红颜与知己,闯向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芸芸纵生,漫漫求索;冥冥之中,上苍注定。
  • 遥远的湖

    遥远的湖

    本书是长篇小说,但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艺术散文。作者在文字上倾注的真情,散文式的三维立体的叙述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人物和情节的二度空间。作者并不想在形式上创造什么,只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更加喜欢用这种方式叙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众多人物的爱情、生活,理想、追求,为读者描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或充满理想和热情,或渴望灵魂的宁静,或以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或以善良的心期待着幸福,无论结果是悲剧还是喜剧,都会以令人震撼的真实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清新而不失幽默的文笔使读者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