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100000006

第6章 《剑北篇》的足迹(2)

在由伊盟和榆林返回延安时,9月21日晚延安各界又一次举行盛大晚会招待慰劳团。在《剑北篇》里,老舍先生对这次晚会有如下记述:

到延安,又在山沟窑洞里备受欢迎:

男女青年,谐音歌咏,

中西乐器,合奏联声,

自制的歌,自制的谱,由民族的心灵,

唱出坚决抗战的热情;

为了抗战宣传,话剧旧剧兼重,

利用民歌与秦腔,把战斗的知识教给大众。

9月22日下午4时,慰劳团和延安文化界、青年团体和报界召开座谈会,由艾思奇主持,毛主席到会讲话,老舍先生做了文艺形势的报告。晚9点,共进晚餐,至夜12点结束。

对比起来看,《剑北篇》里对延安的记述是在所到之处中写得最为明快的,既客观,又公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感受到的朝气和鼓舞,留下了难能可贵的精彩记载,宛如史诗的一个华章。

四、《剑北篇》的五个特点

《剑北篇》的第一个特点是并不直接写慰劳的对象和过程。这个特点非常神奇,而且反常,不合逻辑,因为似乎完全背离了慰劳团的初衷使命和目的。仔细想想,这个特点却是老舍先生的真正高明之处。当时各个主要战区的司令或是蒋介石的黄埔嫡系,或是地方军阀出身的霸主,或是以“剿共”闻名的闹摩擦专家,虽然当时是抗战时期,其中有的人是爱国的,在对日战斗中立有战功,但毕竟都是政界的上层人士,从长远观点看,绝大多数都是过眼烟云,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英名,更不会永垂青史,所以,不提他们的名字也罢,不去描述向他们献旗的过程也好。历史证明,老舍先生这种思考是非常有远见的,在后来的历史巨变中,当时的这些军人后来多数都成了历史的罪人,不出十年他们就的确被历史永远地遗弃了,而且被人遗忘了,非常“短命”。相比之下,士兵和普通百姓却是永恒的,文化和政治相比,文化永远是第一位的,是长寿的,是延绵不断的。所以,在《剑北篇》里,主角是人民大众,重点是文化,这两条构成了《剑北篇》的灵魂。

《剑北篇》的第二个特点是丝毫不涉及党派。如前所述,慰劳团的官方色彩很浓,总团长和分团长都是政界的大佬和高官,团员和随团记者中也有许多官方的代表和御用媒体的代表,只有张西洛、刘尊棋等少数人是真正的民主人士和左翼新闻人士,像老舍先生这种无党派知名爱国人士更是凤毛麟角。当时的全国政治局势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高潮,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提出的统一战线方针在“西安事变”之后被蒋介石无奈接受,国内局势处于相对平和的阶段,虽然也有小摩擦,但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都是合法的存在,而且由于高举抗战的大旗,在民众中日益享有较高的声誉。总之,当时的国共两党关系极为微妙,极为敏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文学作品要公开发表,要站得住,要真正起作用,最高的原则就是不公开触及两党关系,不涉及党派。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得以摆脱官方的利用,永远和官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争取自己的主动和发言权,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立场才能使得作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剑北篇》的第三个特点是只写抗战,只为救国。既然不写慰问对象和过程,又不涉及党派,那《剑北篇》写什么呢?一句话,只写抗战,只写救国。正像老舍先生自己所说,他在抗战期间,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个作品,每个行动,都离不开抗战,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抗战,为抗战而生,为抗战而写。历史证明,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那八年里,老舍先生的每一部作品,小到一篇大鼓词,一小段相声,大到一部话剧剧本,一部长篇小说,都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抗战,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百万字长篇巨著《四世同堂》,它不仅成了老舍先生自己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长诗《剑北篇》正是老舍先生抗战初期的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作品,3661行中的每一个字都围绕着抗战,由头到尾都浸润着这位作家的爱国之情。诗歌这种文体正好可以抒情,可以呐喊,可以传达心声,可以把一腔热血都泼洒在读者面前,真正成为呕心沥血之作。诗歌和小说不一样,小说的情是隐式的,是讲故事,用故事用人物把读者感动了,让读者自己去下结论;诗歌则不同,诗歌是烈火,诗歌用最凝练的语言,最有神采的词组,最出人意料的编排,去直捣人心,像闪电,像雷鸣,激发你,鼓动你,燃烧你,直达主题,教你为国为民甘愿去做任何事情。《剑北篇》就是一团火!

《剑北篇》的第四个特点是着重写百姓大众,写祖国河山和中华悠久文化。《剑北篇》的主题是抗战,但内容却因游历广阔而丰富,并不显得单调和枯燥,主要内容含括了四个部分:一、历史,包括各地的名胜古迹。二、大好河山,自然景色,山山水水。应该指出,不论是写名胜古迹,还是写大好河山,《剑北篇》在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创记录的,是没有人能超过的,首先是在数量上、范围上无人能匹敌,内容极为丰富多彩,3661行诗中容纳了非常详尽而殷实的描述,因为那都是作者亲自走过的土地,一里一里地走,有时乘车,有时骑骡,有时坐舟,有时步行,长达一万九千里,耗165天,遍及八省七十四城,对所到之处的描写都是亲见、亲闻、亲身体验,所有的感受都极为实在,极为原真;其次是非常详细,所有的描述都很细致,包括西北黄土高原具体是什么样子,那土,那坡,那沟,那窑,那草,那石,那路,那涧……事无巨细,一一记录在案,令人绝对有身临其境之感,读下去最终会由衷地产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是诗人对景物充满了感情,所有描述都是抒情的,都有联想,挥洒自如,上至五千年,下至此时今日,大至宇宙,小至寒窑辟壤,绝不平摆浮搁,也绝不就事论事,仿佛都被他都拉到了眼前,装在了心里,而和眼前的一切都发生了关系。三、揭露日寇的残暴罪行,尤其是日寇的狂轰滥炸给后方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四、人民生活的艰苦,国力的衰败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现状的处处凋零和败落,另一方面是百姓的善良、勤劳、坚韧和可爱。诗中出现的人物很少,而这些少数的人物居然都是普通的农村老汉,是扛枪杀敌的普通士兵,是几岁的乡村孩子,他们的出现为《剑北篇》找到了“魂”。活的人和死的物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剑北篇》里有明显的展现,由此产生的感慨和随想比比皆是,既有反思,又有激励,组成作家头脑中苦苦思索的诸多问题。所以,诗人常常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情涛涌动,而这正是写诗的好境域。

《剑北篇》的第五个特点是讲述文化的作用和当下的缺失。老舍先生一路走下来,让他感受最大的也是最痛心的是文化的缺乏,和人民大众对文化的渴望与需求。老舍先生在《剑北篇》里用了很大篇幅来描述这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疾苦。他说有的地方好不容易有了一场戏看,但全是陈词滥调,词老,故事也老,有的甚至全是封建糟粕,包括给战士们看的也不外乎这些东西;而文艺工作者也很可怜,费了好大的劲,搞出的东西竟毫无新意,不仅内容空洞,而且语言也公式化,赶不上时代,落后于群众的需求,完全辜负了时代精神,完全和抗战脱节。他在《剑北篇》里大声疾呼,无论如何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向西北输送精神食粮,要进行精神扶贫,要继续大力提倡“文章入伍,文章下乡”。要给前线送新书,送新诗,送新戏。在《剑北篇》里作者甚至对秦腔等地方戏提出了改造的真知灼见。他中肯地说“悲郁是秦腔的基调”,但是他对所见到秦腔剧目又提出了批评:“可是举动太毛,锣鼓乱吵;歌腔雄浑,动作轻佻,不中节的锣鼓又使动作无效!再加上白口的急促,脸谱的粗糙,使浑厚苍茫的气息变作村野繁闹!”他进而对秦腔的新班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针对“剧词太白,道白急躁,剧情的新鲜,不是感动,成了唯一的号召,假若,更加强一些民间的情调,由最俗的语言见出文艺的技巧;假若,更大胆一些,从改造而创造……利用民间的故事,插入歌谣,也许能更亲切,更多实效,从抗战中给秦腔找出新的道路”。老舍先生的这些见解,即便在今日也是具有极普遍的现实意义的高见,可以当作戏改的方针和具体办法。

老舍先生回到重庆之后,立刻向重庆的文化界做了报告,讲述自己西北之行的旅途观感,他大声疾呼,要用文化支援大西北的开发。《新中华报》接着发表了社论,题目叫《积极加强战地文化工作》,热情地评价了老舍先生的建议,号召一切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到战区去,后方文化工作者应设法解决西北文化恐慌问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剑北篇》是一个高度的统一,将理想、将追求变成现实、变成实践。

《剑北篇》是一个心血的结晶。

《剑北篇》是一个伟大的试验。

《剑北篇》创下了好几个新诗的第一:一韵到底的新诗、借用历史和典故最多的新诗、涉及城镇地名数量最多的新诗、描写祖国大地景色最细最美的新诗、句句都紧扣现实因而主题最鲜明的新诗。

《剑北篇》里阐述的文艺的最高境界是大写的真理:

我们要写,墨是血,笔是刀,

把英雄的事迹,胜利的信条,

铭刻在历史的心上,使千秋百代永远崇高!

美的崇高,

是爱的开导,

……

去看,去看,看水阔山高,

看自然给中华的奇珍异宝,

受了美的熏陶,

燃起爱的火苗,

使热血与行云,诗声与虎啸,

结成爱与美的心潮,

用崇高的热情使江山完好!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 萧红作品集(三)

    萧红作品集(三)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热门推荐
  • 早已:时过境迁

    早已:时过境迁

    如果说,遇见你是我最美的风景,那麽,爱上你将是我永远也躲不过的劫难。年少的时候我们曾拥有太多太多的热血去挥洒,可到最后,只剩下一段段回忆和一声声叹息,任凭似水流年染指而过,也许,风不懂落叶的执着,时间不懂我们许下的诺言和誓言那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
  • 幻灵:彼岸尽头

    幻灵:彼岸尽头

    这是个华丽的王度,从这个世界的降生,每一口呼吸,血液的每一次流动,都镌刻着华丽的色彩,比毁灭还要极致。
  • 傲娇公主:将军别乱来

    傲娇公主:将军别乱来

    年少时的救命之恩,代仙一直都铭记于心可长大成人之后,就什么就变了恩情还没来得及报答呢……
  • 仙人帝国

    仙人帝国

    ”你在看什么“”未来“”未来有什么“”对今日的愧恨,所以对不起,为了未来,你去死吧“
  • 阴阳师在伟大航路

    阴阳师在伟大航路

    “吾——泰山府君钦定的阴阳师哟,去伟大航路尽头寻找你的真身吧!否则你将永世为萝莉,哇咔咔……”神乐瞅瞅被问题女神变成小女孩的身体,无奈不已。可事实证明,当她决定怼翻整个世界时,女身男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式神。当烟烟罗怼上烟雾果实……当凤凰火怼上烧烧果实……当络新妇怼上毒毒果实……当雪女怼上冰冻果实……当妖刀姬怼上大剑豪…………以及当舰娘怼上古代兵器时,究竟会碰撞出何种颜色的火花?这只是阴阳师神乐(或兼提督神乐)拯救世界(妹子),寻回真身之旅,请不要过分期待……
  • 棋落无悔:天下亦为局

    棋落无悔:天下亦为局

    前世,她与自己的挚爱自相残杀;今生,她在大婚之夜被夫君杀死。顾蝶舞啊顾蝶舞,你怎么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呢,呵呵,你可真是笨啊,不过......终于可以休息了......
  • 枯树挽留孤叶

    枯树挽留孤叶

    那年,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最值得珍惜的人,八年后,他们的爱情卷土重来。
  • 异世娇女

    异世娇女

    三月,是最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雨时停时起,三月,也是最变幻莫测的....”楚楚,这个门决定我们是仇是爱。“”本来想走窗户的,看来得光明正大的走回门啊。“”郁楚,你做了什么,我都不会怪你,只会禁锢你。”“你做了什么,我都不会恨你,只会离开你。““你是谁?我们认识吗?”“笑话,我们可同床共枕过。”“你都说了是同床共枕,过!那是过去了,懂不懂什么是过去式?现在式?”“过去式一样可以毁了你们的感情。”“毁掉的不是感情,是不爱,是不信任...”“郁楚,跟我回家吧!“”家永远都有,可我永远都不会跟你回去。“”那你走到哪,我跟到哪....
  • 让爱情成为习惯

    让爱情成为习惯

    他总记得,母亲曾说过,当你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用心去看她的眼睛。他看透了那么多人的心,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眼里满满的都是那个人。哪怕你现在不爱我,还请让我留在你的身边,让你习惯我的存在。因为我知道,等你习惯了我,就再也离不开我了。
  • 迷途花开

    迷途花开

    星星不是发光体所以才会常伴月亮左右月亮不是自带光芒所以才会围绕太阳旋转而我一直在寻找那颗太阳那颗能让我发光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