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欣喜、伤痛、泪水和欢笑”为领起语,追忆了“逝水流年”中祖父两辈对我的教育——童年时爷爷对我的文学启蒙,稍大后家长严格而不失温情的道德教育,以及长大后父亲对我出外游历的鼓励,内容丰富又紧扣话题,在感受细腻的记忆中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感激,感情非常真挚。
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
(湖南一考生)
蝶的翅膀
我在黑暗里旋转,在花香中呓语,只等那个美丽的梦绽放在阳光里。
祖辈们留下千年的企盼:传承美的精魂,在美与这世界相融之前,我们在黑暗中呼吸激越与执著。黑暗的载体是造物主用失败、痛苦、迷惘编织成的茧。
谁不愿挣脱这苍白的桎梏飞向碧蓝高远的蓝天?谁不愿沿一路溪流翩翩起舞,撩起归浣女的情思?谁不愿越着坎坎伐檀声,流连于江南烟雨里?谁不愿……
然而我们明白,脆弱的翅膀经受不住风雨,只有在孤独、寒冷、黑暗中造就的凝着刚毅与执著的体格,才能让我尽情挥洒自由与美丽。
不要善意地用您的剪刀剪开我的茧,帮我挥去那些生命中的苦难,请不要!过早地让我闻到花香不是对我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我会在阳光下萎缩,化作一片枯叶,融入泥土……
爱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
鱼的泪光
我向往地平线尽头那一泓清泉,那里系着我勇敢的梦;我渴望融入浩瀚宽广的海洋,把心变成蓝色;我想静静地在清流明净的湖水里遨游,身上不染一丝纤尘……
昂起头,眼光中的不屈不挠的棱角已残破不堪,我奋力冲去,一个华丽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阴森与狰狞的玻璃罩把我搂住,搂得生疼。
于是闭了眼,任身上的鳞无力地飘飞。
残阳如血,我看到周遭的东西一片狼藉,我的梦,我的心,我的泪滴。
也许,这玻璃笼住的世界很安全很温暖,不会有暴风雨侵袭,不会有雷电肆虐,可这于人生而言,究竟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其他
岁月的潮水汹涌着,把历史的血腥与人性的脆弱漂白成永远,在这永远里,含混着太多的迷惘与痴迷,智慧与清远。
怎样让这“永远”变得明流晶莹?怎样让蝶儿轻盈地吞吐芬芳,鱼儿自由地诠释生命呢?你听——
让每一个生命都历经他应当经受的苦难,让每一个灵魂都在不断残缺中变得完美吧——呵护,有时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摧残。
得分点评
考生以蝶和鱼为隐喻,将自身生命体验中受抑制的生存意志、对自由的渴望充分表露于笔端,并在“其他”中对“家庭教育”作了深入反思:“呵护,有时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文章感情真挚,意象纷飞,营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意境。
祭弟文
(湖南一考生)
爱弟大姨父之子,生于八九年,十岁夭折。呜呼表弟!汝其辨乎内而讷于口者也,奈何不以天年卒而遗恨汝父兄?汝之纯明淳朴,奈何不业姨父之家乎?
姨父性苛严,虽无才学,愿汝能读书,厚望于汝,而汝竟早夭,何以遂汝父之愿乎!吾尝教汝读书,习至司马光砸缸救人之事,吾言曰:“司马光有高人之行,有独知之虑。故后能成名。商君有言‘疑事无成、疑行无功’,处事须当机立断,为人不可狐性多疑。”汝疑而问曰:“砸缸虽智,然缸大皮厚,水浊又深。掷小石则不坏缸,掷大石则石亦伤人,且缸皮脱落,锋利如刀,不为上策。”吾故无言以对。汝父指汝而骂曰:“孺子不可救!书中圣哲岂有不合常情之理?只顾读书,余者勿论!”呜呼!今六年将尽,教育界主唱之“创新立异”方兴未艾,有汝之独特见解,而为长者所杀,悲夫!
汝喜虫鱼鸟兽、天地山川、栽花种木,时时调护,倾注真情。汝裁数株凤仙于墙隅,自筑篱墙,引水渠以浇,且捉蚓以沃其土。待花开时,虽无清香,亦足以极目视之娱。汝父毁之,指汝而骂曰:“糊涂虫!不能读书惟务栽花,成年之后何以成家?!”汝忿忿而逃,采数叶蚕桑以回,汝父夺而撕之曰:“不肖子使我肝肠寸断!奈何不争如此,养蚕栽花,出息何在耶?”呜呼,汝父之倔,何不容一爱心之子乎?汝献爱自然行有人道,何为而见斥乎?如今教育之所倡“素质+个性,规范+创新”何为而悖其行乎?
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愚兄不肖,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汝因抑郁而死,死于汝父之苛严。呜呼!国人之家教如此,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于世?商君有言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故有迥异之子,他人视之以为荒唐怪诞而斥之,不以理解,不以宽容。复如何以图教育之兴旺发达哉?
爱弟之死,愚兄沉痛。然也有千万之子皆如此,何以胜其悲哉?不如曰:因势利导之,择善而从之。是教育者之责任也。
呜呼哀哉,爱弟安息。
得分点评
文章从反面取例,意在给“家庭教育”敲起警钟:绝不能扼杀孩子“创新立异”的能力,发展“个性”、培养“素质”不应流于空谈。两个事例的描述,具体生动,融抒情于记叙之中;全篇文字,声情并茂,哀婉动人。
背后的那双手
(湖南一考生)
我是一个农村女孩,自小调皮,经常闯祸,被人称之为“野丫头”,也许母亲和我前世有债,我是母亲前世最大的债主,今世注定要偿还于我。
母亲很勤劳,虽只读过初中,但懂得的知识和道理不知比我多多少,我便在母亲的那些谚语和其他的一些道理中慢慢长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母亲经常跟我说的。母亲的那双生满茧的手托起了我的人生,农村里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固定收入,只有靠养猪种地,才能有收获。也许经受了贫穷,懂事也快,我很小便在那长满厚茧的双手下懂得了什么叫做辛酸,什么叫做努力,什么叫做要好好读书。母亲的那双手熨平我走向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一道道门槛。
母亲的那双手越来越瘦,茧却越长越厚,很多次面对着母亲那双手,我的眼泪便忍不住要流下来,母亲就用她那双手摸着我的额头说:“娃儿,莫哭,娘没给你什么,娘只给了你这个人,看着你能够长大,娘已经很高兴了,山里的娃儿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读书,你只要好好读书才会有出息,知道吗?”我点了点头,“城里孩子有父母请来的老师搞家教,娘请不起也请不到,娘又识不了多少字,你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一条路来。”我扑到了母亲的怀里,心里大声喊道:不,母亲,我不要什么家庭教师,您就是我最好的老师。眼泪再一次模糊我的视线。
如今的我,正坐在考场上,望望窗外,清清的河水匆匆流过,恍惚间,感觉到自己长大了,而母亲那双手却枯瘦了,苍老了。也许远处母亲的双手正在为我祈祷,我不能令她失望。
也许没有母亲的教育,我不会有今天,母亲的那双手给予我的是我的整个人生,从小,我就是在那双手的牵引下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从那双手上领悟了一个又一个的道理。母亲是我最好的老师,她给予我的胜过人世间的一切,她给予了我生命,她的双手给了我人生目标的指向。
母亲,感谢你,感谢你的一切,我不羡慕孟子,他的母亲为他三迁,我的母亲给予我的胜过任何人。母亲,你不用怕你的双手被我的同学瞅见而藏起来,因为那是你为儿女操劳一生的见证,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得分点评
文章以母亲的“那双手”为意象来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和教育,洗却铅华,不事雕琢,于平实的叙述中蕴涵质朴而炽烈的情感,表达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