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5600000003

第3章 婚纱:红黑白的色彩轮回

对于婚纱这种程式化、仪式化的服装来说,婚纱设计师们每年都使出全身解数推陈出新。为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詹妮弗·洛佩兹等无数名人设计过婚纱的华裔设计师王薇薇(VeraWang)在婚纱界首屈一指,备受期待。Vera Wang在2011年纽约婚纱周的亮相给世界带来了大大的惊喜。整场秀打破婚纱一贯白色为主的模式,全部由黑色和裸色组成。英国媒体就此评价说:“Vera Wang以自己的婚纱展撕毁了婚纱风格的现代规则。”

在电影版的《欲望都市》中,大家最记得的片段当然是故事的主题——结婚。当凯莉收到被称为朋克教母的服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亲手设计的白色婚纱礼服的时候,想必羡慕的女孩已经永久地记住了这个名字。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已经推出了猩红色的婚纱,看来设计师们在对白色婚纱不断提出挑战。

如今我们更习惯象牙色和白色的婚纱,其实黑色和红色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历史渊源,而结婚礼服的颜色并非天生就是白色,而是随着时尚潮流变化不定的。

不进教堂不穿婚纱

在教堂结婚的风俗产生于16世纪晚期。宗教改革家路德仍然将婚姻视为一桩尘世间的生意。他认为结婚和教堂两者间毫无联系。但是面对新教的冲击,天主教开始重申教会对信徒婚礼的权力。

天主教会对婚姻的影响开始于16世纪中叶召开的特兰托宗教会议。会议驳斥新教的改革主张,宣布所有新教为异端,认为中世纪以来天主教的教义、仪礼正确无误,不容修改补充。会议坚持七项圣礼(圣事),即洗礼、坚振、圣体、告解、终傅、神品和婚配。这些圣事多数从使徒时期就被使用,但婚姻圣礼直到这时才被正式确认。

此后,每桩有效婚姻的缔结仪式均须在地方上的教士和两个见证人面前举行,但是仍然没有结婚专用的服装,教会支持皇权有关服装的规定,认为任何奢侈的行为都要受到诅咒,一件衣服只穿一天,这是有罪的。

整个中世纪,根本就没有专门用于结婚礼服的颜色,也没有特殊的款式。色彩和裁剪只要符合普遍的时尚就可以,在扬·凡埃克画于1420年左右的《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新郎是一位富裕的布匹商人,他穿一件有毛皮装饰的褐色披风,新娘则穿一件有毛皮装饰的绿色衣服。

到了1600年左右,即使是非常富有的新娘也不制备结婚礼服。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父母强迫她嫁给贵族青年帕里斯,并决定在星期四举行婚礼。这需要大张旗鼓,朱丽叶的父亲要求“雇二十个有本领的厨子”,但是到了婚礼之前的晚上,朱丽叶才说:“奶妈,请你陪我到我的房间里去,帮我检点检点衣饰,看有哪几件可以在明天穿戴。”朱丽叶带着奶妈简单地看了一下衣箱,然后选中一件衣服,就算完了。女伯爵朱丽叶在婚礼上不穿新礼服,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

红色时尚

像朱丽叶一样,新娘们在结婚的时候,都穿自己衣箱里已有的最好的衣服,而礼服的颜色则要符合当时的时尚。

中世纪只有贵族才允许穿红色的外套,这种外套裁剪得就像长袍一样,有钟形的褶皱、宽大的袖子,人们称之为绍帛(schaube),是中世纪典型的服装。如果有人胆敢穿着与他的身份地位不符的红色衣服,就会被处以死刑。

当贵族失去其经济权利的时候,也就同时失去了对红色外套的特权。1498年,德国弗赖堡有关服装的规定中允许学者也可以穿红色外套。1524—1525年德国的农民战争中,奋起反抗贵族的农民们要求拥有穿红色绍帛的权利。但起义失败了,红色外套还是与他们无缘。不过此时城市里出现了一个小阶层的市民,他们通过经商变得比贵族还要富裕,他们用金钱的力量赢得服装上的权利,这些所谓的城市贵族把代表权贵的红色穿在了身上。

文艺复兴时期,红色是最漂亮的衣服颜色,而且老幼皆宜,在画家多米尼哥·基尔兰达约所作的令人感动的肖像画中,祖父,一个长着圆头鼻子的老城市贵族,穿着和他的孙子同样的红色衣服。18世纪的贵族们只保留了象征性的穿红色衣服的特权,1701年由亚森特·里戈所作的著名的路易十四的肖像画证明了这一点,国王路易十四身穿象征波旁皇族的蓝、白、金三色华服。在蓝色的加冕披风下路易十四全身穿白色的丝绸,短灯笼裤配以白色的丝袜。上穿白色的长筒袜,丝质的鞋子也是白色的。

这身服装只有一处是红色的,那就是他的鞋跟。当时只允许贵族的鞋跟用红色。

因为红色是最高贵的颜色,能够穿红色的人,结婚的时候一定穿红色。直到18世纪中叶,纽伦堡的城市贵族结婚时,新娘还穿红色外套,新郎穿红色的裤子。

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现了苯胺染料,首当其冲,受到合成染料排挤的天然染料就是红色茜草。红色衣服成为每个人都购置得起的服装。红色成为普通市民的颜色。曾经稀罕的色彩的普及和平民化最终导致了去色彩的流行,黑白灰成为新宠,结婚时穿的衣服也是如此。

进教堂穿黑衣

在基督教的原初观念里,色彩具有迷惑人的作用,会引人堕落,虽然整个中世纪,教会都对一个问题纠缠不清,即是要向上帝奉献上绚烂多姿的颜色以示崇拜,还是仿效上帝之子耶稣厉行节俭。虽然犹豫不决,但反色彩运动一度在时尚界非常流行。达官贵人们开始穿黑色,为平民百姓的穿着定下了基调。

在天主教的西班牙,菲利普二世与法国国王的女儿伊丽莎白结婚后,保障了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之间的和平。新王后被称为和平的伊丽莎白。她喜欢奢侈,作为西班牙的王后必须穿黑衣服,因此她每天都穿一件新衣服,不过总是黑色的。

在新教地区,路德认为教士并不比普通的信徒离上帝更近,他的信念还表现在他布道时从不穿天主教华丽的礼拜仪式的长袍,而是和信徒一样穿黑色的衣服。路德的黑色长袍成了所有资产阶级的服装,它是新教的服装,荷兰的世界时尚。

黑色服装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还有一个原因:自从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之后,靛蓝大量被运到欧洲。人们在五倍子染成的黑色上再用靛蓝复染,会得到一种非常漂亮的黑色。并且随着美洲的发现,人们也发现了可以染出最漂亮黑色的染料:洋苏木。这是美洲中部的一种树木,加工时先劈成碎片,然后放到水中泡软。进口的洋苏木很贵,所以黑色成为高贵的色彩。

从20世纪初留下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新娘都穿着拖地的黑色长礼服,只有披纱是白色的。如果新娘置办得起,她的黑色礼服一般是丝绸的。这件礼服以后还可以在很多正式场合穿用,比如说做礼拜或者参加葬礼。

黑色做结婚礼服在心理上也很合适。过去结婚被认为是一桩类似于经济合并的严肃事物,没有任何遗产的人是不允许结婚的,这种禁令存在了几百年。出自爱情的婚姻是一个浪漫的理想,当炽热的感情产生时,人们用冷酷的理智来加以控制。黑色的新娘礼服就是理智的象征。

维多利亚女王的遗风

1600年意大利的玛丽·美第奇和亨利四世结婚时,穿了一件白底的礼服,从鲁本斯所绘的《玛丽·美第奇与亨利四世的婚礼》一画上,我们可以看到新娘衣服上面装饰着一层又一层的金线及彩色宝石,外加一条金色披纱。玛丽并不是引领了婚礼穿白色的时尚,在她以及与她同时代的人看来,她不过穿了一件金色的礼服。

1499年,法王路易十二和安妮结婚时,安妮穿了一件白色的礼服,以示她的纯洁。不过第一个穿着白色礼服和披纱结婚的女性是19世纪最著名的新娘:1840年结婚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虽然当时的媒体传播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能让威廉王子成为世界的焦点,但是作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女王其影响自然非同凡响。婚礼当天,女王穿一件英国绸子制成的礼服,配有一条引起轰动的短披纱。一位新娘头顶披纱在当时是件新鲜事。维多利亚女王的披纱可以理解为对修女披巾的仿效:尘世的新娘也可以出现在神圣的祭坛前。不管怎样,维多利亚女王的新娘礼服成为人们狂热效仿的对象。

为白色婚纱铺路的是欧洲的白色时尚。法国革命后,整个欧洲时髦的女士都穿白色。这些革命女性穿一种没有腰身、无袖的衫裙,胸部以下有褶,胸部以上是低领设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种服装的面料,透明,由极薄的纱或者亚麻布制成。1800年左右歌德在他的《色彩规则》中描写了这种时尚:现在的女性们几乎普遍穿白色,而男性则穿黑色。白色的时尚被视为古典希腊式的,符合革命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

虽然这种希腊风格的服装流行的时间很短,但白色作为女式时装的色彩仍然保持了几十年,因为白色象征了穿者的社会地位,穿白色衣服的太太雇有佣人,什么活都不用自己做。也因此很多上流社会的家庭把白色的婚纱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二战之后,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在结婚礼服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只穿一次的婚纱就变成了白色,在此之前,人们希望婚纱还能够在其他场合穿着。实际上,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纱在婚礼结束后又进行了加工,在以后还可以再穿。

中国人穿婚纱可以说源于一对大人物的婚礼——蒋介石和宋美龄。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在上海举行。

蒋介石穿黑燕尾服、白色衬衣、条纹西裤,扎银色领带,戴着雪白的手套。宋美龄穿白色长裙礼服,身后拖着银线绣花的白色长纱,手捧一束康乃馨。当天国内各大报上都登出了蒋宋二人的新婚照。照片上的宋美龄着白色婚纱,风姿卓越,光彩照人,令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此后,国内婚纱厂家相继建立,婚纱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如今在中国,几乎所有婚纱照中的新娘都身穿白色婚纱,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婚纱礼服成了每一位新娘第二重要的决定,仅次于挑选自己的丈夫。

如同蒋委员长婚礼的影响一样,在欧洲有了皇室的示范,人们就延续了用白色的长礼服做新娘服装的风俗。这样算来白色的婚纱时尚也不到两百年。

同类推荐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科普知识大博览)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海洋变迁:趣话海洋知识

    海洋变迁:趣话海洋知识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丰富精美的插图,并配以准确、科学的图解文字,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知识世界中神秘、有趣、耐人寻味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轻松愉快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书力求做到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身。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上册)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上册)

    本书内容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概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基本原则、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践案例、我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概况等。
  • 世界珍稀动植物博览

    世界珍稀动植物博览

    本书着重选取了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从可爱的树袋熊到英武的白头海雕,从国宝级的大熊猫到被誉为“活化石”的扬子鳄,从食肉的猪笼草到结面包的猴面包树,从美丽的银杏树到魁梧的红杉……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少年鬼王

    少年鬼王

    那一年的炎黄,还是“无尽轮回梦,画饼求梦中”的仙魔会馆;那一年的炎黄,亦是“物竞三千路,天择斗长生”的妖孽秀场;宅男登仙坠亡,残躯化鬼;重生少年捧缱绻红尘,破轮回魔障;鬼王回首,天开、梦醒、血激扬!
  • AGNES GREY

    AGNES GREY

    ALL true histories contain instruction; though, in some, the treasure may be hard to find, and when found, so trivial in quantity, that the dry, shrivelled kernel scarcely compensates for the trouble of cracking the nut.
  • 寤言

    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利支天一印法

    摩利支天一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河历险

    星河历险

    一个战败的将军,成为了一个无所事事的猎人。在一个特殊的任务中,前往银河文明史的发源地,地球。没想到后核时代的地球居然有生命的痕迹。。。。
  • 喋血猎人

    喋血猎人

    在这被世人称之为“大破坏”后的废土上,活跃着一群靠着讨伐赏金首赚取赏金过活的职业,人称“赏金猎人”。其中又以“喋血”最为出名,其面对任何赏金首都是波澜不惊的表情和从不留情的战斗方式,为众多赏金首闻风丧胆。
  • 夺鼎记

    夺鼎记

    万年前,禹皇带领人族抗击域外天魔,荡净天下妖邪。将九块大陆合一,并以无上神器九个天道龙魂鼎分镇九陆,划分天下为九州,建立了强大的人族皇朝,夏。万年后,大夏国祚渐崩。茫茫九州藩镇割据,宗派林立,皇威江河日下;九州之外,天魔帝国虎视眈眈,欲覆灭九州。诸侯夺鼎,为巩固势力,逐鹿天下;宗派夺鼎,为凝聚气运,万古长存;天魔夺鼎,为吞并九州,取人族而代之。而少年玄戈,没有任何野心和抱负,却也要夺鼎。因为天道不容的少年想要活着,必须这么做。
  • 巅峰灵武

    巅峰灵武

    灵武者,手指上能量所化的灵武戒数量代表着他的荣耀!灵武魂者:操控天地元素为自己所用。灵武斗者:吸收万物之灵引为力量。
  • 神在地狱魔在天

    神在地狱魔在天

    道脉,人体神秘之最;法海,世间力量之巅。一念天堂,以魔姿态灭世;一念地狱,以神情怀创生。这是陆边尘从迷茫到清醒的争霸路上所发下的宏愿。
  • 别让过去再重演

    别让过去再重演

    上一世她被最爱和最信任的人背叛,死于非命,这一世她要报复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要让他们尝尝无助的滋味。报复的愈演愈烈让她明白了自己被害的真相。是继续,还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