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5300000026

第26章 营造学生喜欢的环境(2)

学生感言2:老师拖堂很多时候倒并不是故意的,可能正好没讲完,讲到兴奋处,就根本没听到铃声。现在铃声由弱变强,又有停顿,老师就可以从容结束了。我们觉得很开心,学校很在意我们的感受,但并没有一刀切。很聪明的办法哦!

案例六:敬业中学校训为“敬业乐群”,在“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实践探索中,学校则聚焦在引导学生提高“与人共存”的能力上。理科实验班高二(8)班班主任在分析了班上学生偏科严重的现状之后,适时提出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议,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于是同学们自发组建合作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制度以及合作学习成效评价标准。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不断地加强指导和协调,促使合作学习小组朝着“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目标良性发展。合作学习小组的推动带来了可喜的变化:(1)促进了个人的进步。有位同学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因为座位在班级靠后,平时并不怎么与同学交流,人也比较沉闷。但是在分组以后,他就开始逐步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之中,还会积极地帮助他人解决数学问题,也变得爱说话了,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2)促成了团队合作。以前老师留思考题的时候,总有些同学自动放弃,或者是各自为阵,分组合作学习后,同学们不甘落后,主动讨论、思考,在解题思路上互相启发,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温馨、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实现体现在细节的设计上,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中。上海市第八中学用柔性手段去解决教师拖堂这一顽疾,从细节上入手,做到不挤占学生下课休息时间,满足了学生的正常需求,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敬业中学则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积极运用“互助”的效力,探索学习小组的建立机制和活动模式,同学们互帮互助、互勉共进,不仅从同伴中获得心理疏导、学业帮助,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带来了班级的整体和谐。

(三)丰富文化活动,打造多彩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是学生互相欣赏、共同成长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同时也能为他们的心灵注入理解、尊重和自信的阳光。

为此,我们倡导: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要考虑学生的兴奋点,都要牵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学校的每一项活动,要尽可能让所有有兴趣的学生都参加,使校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人人有机会,人人有舞台。

案例七:回民小学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有63人,分别来自11个不同的民族,占学校总人数的20%。民族文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于是学校将该做的事变成好玩的事,用活动吸引学生,设计了三大主题活动——“中国娃过中国节”、“中国娃乐实践”、“中国娃喝中国茶”,让每个学生在玩乐中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孩子融入回民小学快乐大家庭中,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平添了一份快乐。如:

主题内容茶道实践过程

元宵节传统元宝——祥和茶队员们在家中为长辈敬上元宝茶,表达美好祝愿。

端午节碧波金莲——喜庆茶队员们互敬清凉提神的碧波金莲,互帮互助互勉。

中秋节金桂玉普——团圆茶中秋佳节倍思亲,一道团圆茶向家人表达心声。

重阳节枸杞延年——敬老茶队员们向社区老人们敬上枸杞延年茶,表达爱心。

开斋节回族八宝茶——特色茶一杯回族八宝茶,队员们共同体验民族特色风情。

总之,各类学校可以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节庆教育、仪式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定期举行全校性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还可以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行组建社团。成长中的孩子特别喜欢改变,学校就要不断从内容、形式上去创新各种活动。学生喜欢了,就会积极参加,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真正拥有校园生活中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四)利用社会资源,营造健康发展空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推动学校发展,绝非教育部门、学校能够独立承担之事,必须凝聚家庭、社区各方力量。同时,学校与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也是构筑学生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保证。建立家校连接的纽带,将为每一个学生家庭带去一份温馨和谐;搭建沟通社区的桥梁,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为社会认同的更为开放的发展空间。

案例八:徽宁路第三小学在网上建立了“班级家校沙龙”。家长将遇到的问题、困惑发帖到班网“家校沙龙”中,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及时予以解答,对一些典型的或不易解答的问题,则引导本班其他家长共同探讨。班网吸引了家长越来越多的参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互通心得,共享教育智慧。

案例九:大同中学结合“一班一居委”活动,创意设计了“菜单式服务”,自发到半淞园路街道各居委会开展主题宣讲。“菜单”内容有“低碳生活、环保城市”环保讲座、文明礼仪宣传和文艺表演等三大类。一个暑假全校近100人次为8个居委会和1个武警中队提供了这样的“菜单式服务”,受到了各方的好评。有学生这样感言:虽然我们只是高中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尽自己的力做一份奉献,收获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在互动中让家长参与,让社会了解,在互动中合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徽宁路第三小学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与家长共同聚焦儿童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寻求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有效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和同步教育,为学生营造了充满关爱的成长天空。大同中学的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走向社会大舞台,从主题宣讲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体验到了自主活动、服务社会的乐趣,同样,也打开了一扇向社会展示学校生活的窗口。

四、畅通对话路径,增强师生幸福感受

幸福感强烈的人更能以积极的心态体会校园生活中细微的快乐,更能捕捉和创造幸福。学生的幸福来自教师的理解、同伴的喝彩,来自努力的回报和过程的分享;教师的幸福来自对学生快乐的回应和感受。延伸快乐,创造更加温馨、更有生命力的校园环境还需要完善师生间持续畅通的对话路径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拓展表达渠道,延伸师生快乐感受

学生真的感到幸福吗?他们喜欢现在的环境吗?唯有让他们表达出来,我们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校报、班级博客群、短信互动、征文……学生的表达渠道可以有很多。拓展渠道,搭建平台,让学生说出来,让师生共同分享成果、感受快乐。

案例十:大同初级中学在每个班级都创建了班级博客,把它作为深入开展“温馨教室”建设的一个良好的途径,班主任首先为自己班级的博客分了栏,有“放眼看天下”。

“我型我秀”、“温馨学堂”等,每个栏目都有负责人。同学们可以随时在博客上发布信息,他们或把班级中发生的值得纪念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或把成功的经验发布出去,或及时上传学习资料、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等等。老师们感觉到自己和学生们一起把教室的外延扩大了,在虚拟世界里又建造了一个“教室”、一个温馨的港湾。老师与学生的心拉得更近了。

案例十一:裘锦秋实验学校有一项活动——“画出我的好老师”,鼓励学生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五(1)中队虞佳敏说:“我画的是数学樊老师,我想对她说:‘谢谢您教了我们三年的数学,虽然您有时很严厉,但我们理解,那是为了我们好!’”

当同学们的“心里画(话)”在教学楼的门厅展出时,驻足观看的不仅有学生,还有学校的老师。与孩子们不同的是,老师们在感叹学生幽默、“高超”的画技时,更多了一份心灵的震撼与思考。

在学校“教育,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论坛活动中,老师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平时忙于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疏于与学生交流,原来孩子们对自己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他们的内心是那么敏感善良”,“有时,学生比我们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严厉和批评而心生怨恨,画笔中描绘出了对老师的尊重和喜爱,话语中传递出了对我们的认可和理解”。

之后的日子里,教室里渐渐地发生了些许变化。老师们的笑容多了,学生们的胆子大了;老师们的声音温和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老师们的表扬越来越多了,学生作业本上的叉叉越来越少了……

期末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们说:“‘秀秀我的心里画(话)’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它让我们的老师更加可敬、可亲了,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温馨快乐了。”

搭建属于师生共同拥有的心理空间,让彼此传递理解、关爱和鼓励。大同初级中学创设了班级交流平台,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有了一个分享的空间,互动表达更加及时、畅通。裘锦秋实验学校让学生以随性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好老师”的看法,学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教师看到了学生眼中的自己,看到了学生想要的“好老师”。“心里画(话)”让教师、学生有了心灵的交集,让“校园生活更加温馨快乐了”。

(二)建立反馈机制,畅通师生对话路径

校园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对物化要素的安排,民主、平等而宽松的沟通氛围本身就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责任,让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建立反馈机制,听取学生的建言献策必定会使学校环境更加和谐、更具有生命力。

案例十二:尚文中学设立了学生参事制度,让学生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环境、教学设施、学生的行为规范、后勤工作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学生参事每月轮换一次。每位学生参事每两星期以书面形式提交一份提案,呈交参事工作机构秘书处,并参加校行政会,直接和学校领导面对面交流,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有位九年级的参事提出学业负担过重,学校行政通过年级组会议反馈给各班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协商后整合改变了以往每门学科的老师单打独干布置作业的现象,而是兼顾了所有学科,学生的作业量减下来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有学生参事反映冬季天黑得较早,走廊的灯太暗,学校做出即时反应,总务部门的老师第一时间更换了灯泡,走廊亮了,学生的心也亮了。

尚文中学的学生参事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也让学校、教师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学生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理解,学生的意见表达也是对校园建设的效果评价和积极推动。

学校应当是学生喜欢的地方,良好的环境能使孩子们身心愉悦,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因此,优化校园环境的根本策略在于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学生对校园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愿望,大到校园整体面貌的构思,小到卫生间的使用,只要是学生真实心声的表达,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对环境建设的直接参与和策划,只要是合理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关注的。

同类推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班级管理者基于对班级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班级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集体,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班级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班级内涵的发展。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血狱狂徒

    血狱狂徒

    这是一个武道的世界,当自身的先祖血脉觉醒时就可以拥有血脉神通,可只手遮天,捉拿日月,粉碎星辰,拥有无匹之威势。石昊就是这样一个武道修士,我本平凡之人,奈何造化弄人。左手阴阳,右手乾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霸道而不失温柔,热血又不缺激情,欢迎各位读者品读!】特别告知;更新时间为上午11点,几章连更,不会拖沓,让大家久等的,请注意观看,若是有盆友愿意支持一下熊猫,请帮忙告知更多盆友观看,就可以了书友群:574062961——熊猫心血之力作,求收藏、鲜花、打赏、点赞……请给我无限动力吧!
  • 试睡后遗症

    试睡后遗症

    蒋小乖不负老爹对她名字的厚望,又乖又怂地活了20多年。却在这一天干了件惊天地,泣鬼神,上对不起组织,下对不起家庭,横竖对不起自己的大事。作为一名酒店试睡员,她不仅试睡了人家的床,最后还把人酒店老板给拐回了家。
  • 英雄联盟之王者之心

    英雄联盟之王者之心

    一代王者,心怀荣耀之心,逆战枭雄,力争巅峰王座!看王者征战四方。
  • 重生之逆天邪后

    重生之逆天邪后

    真爱十年,换一朝挖心剖骨、灭满门,复仇不能。生生世世,此恨不灭,苍天有眼,还我十年重生。既然还我天下,便只能由我掌控,岂能容你再腥风血雨。他说:我做了个梦,梦见为了你,不得不放弃这大好江山,你却在别人怀抱里取暖痴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风传奇

    无风传奇

    当听到这一句世界上最好听的话,唤醒了我沉睡了多年的迷茫之心,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前进的脚步!纵使地狱,我也将脚踩着这绝望的黑焰,用手撕裂这片黑暗!我要去寻找那丝最美丽的阳光,谁也无法阻挡我无风前进的步伐!
  • 霸道上司,请自重!

    霸道上司,请自重!

    留学归来,本以为是落叶归根,却不料遇上变态上司!不但在工作中骚扰她,还强势介入她的日常生活!“死变态,我又不认识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不认识我?”今天就让你认识认识我!男人不屑一笑,狠狠将她按在床上,威胁道:“下次再敢跟别的男人出去,我就把你锁在床上一辈子!”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
  • THE PROFESSOR

    THE PROFESS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狼君呆妻

    狼君呆妻

    她是梦晴天,自从有记忆以来,就只知道梦正海爹地和洛雅妈咪,还有三位哥哥。洛雅妈咪为了梦晴天有更好的发展,将梦晴天送至远在国外的梦家老二,梦昊天身边,而梦晴天的噩梦,也从此开始。若非不是他梦昊天长得有点像落雅和梦正海,她还真的需要怀疑怀疑他是不是洛雅妈咪亲生的儿子了,这脾气性格古怪孤僻,对自己时好时坏,简直是让人难以捉摸,她只是失去了二十岁以前的记忆,又不是大脑痴呆,自然是知道自己在梦家的地位,说的好听一点,是梦家家主唯一的女儿,显赫梦家的四小姐,说难听一点,不过只是一名养女而已。。。她是明白这一点的,在梦昊天身边,梦晴天尽可能让他高兴,只是自己身段越是放低,放得卑微,越是引起梦昊天的反感。在一起久了,梦晴天发现,梦昊天,似乎对洛雅,他的亲生妈咪,带着一种抵触,更甚者,是一种深深的厌恶感。带着女人特有的好奇心,她试着去打探,这才发现,原来洛雅并非真正的洛雅,而是。。。还有那个女人,令梦昊天念念不忘的,每次做噩梦,在自己身旁惊醒,总是会念叨的名字。董一。。。
  • 韩樱泽雪

    韩樱泽雪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每天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她要走了,他们约定好互相等待对方。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却不认得对方,小时候的约定,又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