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5000000032

第32章 教育是一个工程问题(5)

初中毕业后,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准备考大学,有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还有的学生辍学走入社会。这时,学生生理发育逐步成熟,心智也逐步成熟,可以说是已经“半成年”,但他们可能还未具备“成熟”的心理准备。

理论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学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认识并接触社会,培养各种能力,变得更加理性。在课程学习方面,虽然知识更加抽象,但学生却更加理性成熟,理解思考能力也更强,所以,高中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考能力。然而,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判优劣的教育导向,特别是高考以成绩论成败、一考定终身,使得高中的学习目标就是高考,上文初中教育阶段分析的问题照常存在。即使我们学习西方一流大学,实行自主命题招生、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等做法,也是“东施效颦”,学不到别人“如何做”的具体过程。高中教育只得回到知识学习、备战高考,使功利性教育进一步在学生身上“近亲繁殖”。

绝大多数学生只用两年即完成了高中三年的知识学习,最后一年全部用来复习准备高考。实际上,很多中学在初中阶段也采用类似的做法,用最后一年准备中考。就这样,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被浪费了近两年准备考试。更为滑稽的是,笔者听说我国出现了专门考研的大学,四年大学教育的重心和目标就是考研究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都实施这样的教育,并以这种方式在神州大地普遍地“近亲繁殖”了数十年,每个人的黄金教育阶段都这样度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永远只是口头上的教育理念,这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思维方式、思考方法,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成为“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当学生长大成人,当了家长、老师以后,他们又会持有何种教育观念、如何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呢?

职业学校的技能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技能的多元化需求。社会的多元化分工和经济发展,需要有人当科学家、有人当工程师,同时也需要有人当清洁工,从而导致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实际上,中专、专科以及职业教育的存在是对本科教育的有效补充。但是,社会普遍地对教育的多元化划分缺乏理性认识,并认为职业学校似乎低人一等,学院也不如大学。以至于很多中专变成了职业学院、大专变成了本科学院、本科学院变成了大学。

笔者曾查阅了澳大利亚几所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感触颇多。澳大利亚某高中课程表,http:∥www.wghs.nsw.edu.au/learning-programs/curriculum/。首先,澳大利亚等国家将基础教育分成十二年级,是否有小升初、中考,笔者就不得而知了;其次,课程有选修课和必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再次,注重通识性教育,避免过早地限定学生学习狭隘的知识,甚至在十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中)之前没有专门开设物理、化学等课程;复次,选修课程范围很宽,甚至超越了国内的很多大学;最后,很多技能型的课程穿插在中学教学中,为学生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分流做准备。

5.大学教育阶段

高中毕业后,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有的学生辍学走向社会。这时,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智也基本成熟。按理说,他们已经成年,心理、性格也应该成熟稳定了。可是,人的心智走向成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变得理性更需要从知识学习积累变成积极主动思考,通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逐步实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今天的大学生虽已长大成人,但却缺乏成熟的心智。正因为如此,大学不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还需要培养人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大学教育是系统性的专业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社会分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外曾有人说:大学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因此,大学虽然具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之类的指导性建议,但单纯地从专业教育而言,大学教育不宜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知识的“Why”和“How”。

从更广阔的思路出发,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教育应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而不应该局限于专业范围内,更不应该局限于课堂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思维虽然可以令人更加专注,但却常常约束人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式,专业之外的思维、逻辑和方法有时反而会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知识,拓宽视野。

学习再多的知识,你也不可能获得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因此,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此外,理论、技术本身并无多少内涵,学生学习以后,还需要具有知识应用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书本上的任何理论、技术都是成熟的知识,今天大学里讲授的专业知识,在一百多年前可能还处于研究阶段而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例如:今天的物理专业本科生在大二即学习了相对论;有关计算机的理论技术体系都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专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除了专业知识学习,大学也是锻炼人生的大舞台。如沟通交流等能力,学生永远不可能只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因此,学生应该多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聆听各种报告,全面发展,为自己成为“社会人”多做准备。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因为聆听报告或参与“头脑风暴”活动,你可能会得到很多经验、思想、方法上的启发。

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没有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面对新问题、新知识时,他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我没有学过”。面对更加灵活自由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整天沉溺于玩游戏中。更贴近就业需求的专业教育,使得师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望变得如此功利,希望大学直接传授有用的技能,培养有用之才。以至于很多学生提出:学点实用的东西,理论知识能省则省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当今的天之骄子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况呢?

(三)出现问题的可能风险何在

按理说,从小学开始,我们即开设了语文、数学、德育、体育、美术、历史等多门课程,应该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究竟还存在哪些风险、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德育的困惑

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关于道德的教育,应该弘扬人世间的“真、善、美”,培养人求真求善、恪守诚信、尊崇理性、尊重生命、弘扬正义、富于仁爱、勤俭克制、自我约束等精神品格。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待进一步明确。

德育课程在内容上缺乏系统的道德和价值观体系。或者说,基于世俗文化沉淀而形成传统的道德体系,在人道主义、个人尊严、平等自由、追求人类共同理想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德育内涵显得空洞、外延无法确定。因而,德育容易被简化为政治课教学,进而成为书本上大道理的宣讲,教学内容显得空洞抽象。

不像语文、数学等课程结合实际生活而容易理解,道理宣讲式的德育教学往往无济于事、甚至苍白乏力,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故事活动更具有说服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性认识能力还很弱,往往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才能理解,并付诸行动。

2.功利性思维

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例如:记住几个英语单词、背几首唐诗或者做几道数学物理题,就会觉得知识增加了。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软知识的培养,不像英语单词、数学题目、唐诗宋词那么具体,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由此容易形成结果导向型的功利性思维。

正如本书前面提到,我们关注书本知识教育而不忽视“软知识”培养,关注知识结果传授而忽视思考能力培养,关注量化的成绩而忽视过程的可控管理。西方的教育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问题和困惑。其实,教学和教育并不是一回事,教学重在知识的教与学,教育是对人“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以功利性的思维简单地度量、评价教育,更不能以这样的思维实施教育。

3.世俗价值观的导向

当下的世俗价值观以创富、出名为主流,这些观点也成为衡量个人成功的主要标志。类似现象亦无可厚非,然而,“创富排名”、“出名要趁早”等观点却反映了典型的功利性思维。家庭教育、社会舆论过多地宣传这种价值观,甚至炒作一些非正常的成功。有些价值宣传和舆论导向给人世间尔虞我诈、自私贪婪的丑恶本性戴上了“成功”的光环,似乎“一美遮百丑”,使其过分地扩大化。这些做法并不可取,使得很多人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成功即可掩盖丑行。

实际上,自私的本性,凡生物皆有之,就连植物都有生长的顶端优势。任何人都希望尽量多地拥有世上的好东西,但应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约束生物“自私”的本性靠自然法则,约束人“贪婪”的本性则依靠法律、道德。

世上没有完美、健全的社会制度。由于道德、法律存在漏洞,有的人为追求名利、获得巨额财富而不择手段。有的人甚至违背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江湖道义,靠一脱成名、骂名人出名、踩着别人往上爬。可是,这些“成功”的结果却被网络和媒体广为宣传,由此可见世俗价值观混乱到何种程度。

4.规则约束力弱化

世俗文化沉淀形成的核心精神品格,不仅是人文的基础和德育的核心,而且是约束个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方面似乎并不重要;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个方面却十分重要。

约束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显性化的规则,如用文字明确描述的法律制度;二是没有明确规定的道德准则,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行为规范;三是个人心底的良心标准,如有些人会因良心上过不去,而不做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事情。

道德、法律、规章、制度不可能健全完善,因而有的人常常利用法律、制度的漏洞,表现了极大的“聪明才智”。有的人打着“爱国”的旗帜,违背普适价值观的规范准则;有人明明缺乏诚信,却还能如鱼得水。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法律制度的行为常常不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很少受到公众谴责或惩罚;即使被谴责或惩罚,付出的代价却很小。这使得在当下社会,个人私欲无限膨胀,黑暗有时在掠夺,罪恶有时在横行,我们却无能为力。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如2009年大学生的救人壮举。同时,在学生们舍己救人的活生生事实面前,打捞公司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声称没有拿到钱就是不打捞尸体。该公司负责人在上缴打捞费时还狡辩道:“并不知道打捞的是英雄遗体。”由此可见,社会的道德水准已经滑坡到多么可怕的程度!网上甚至有人评价:三个大学生的生命换回两个小孩的生命,是否值得?这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数量”比较思维,而不是从英雄行为的伟大之处、不是从弘扬人世间真善美的角度去思考。如此的思维与用“金钱”数量化的衡量生命价值的思维如出一辙,却正是当下社会的可悲之处。

英雄的故事强烈地反衬出人性的丑恶,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以生命的代价拨动了一下社会公众一时的良心。但是,被感动却只是暂时的,难以唤醒我们整个社会最深处的良心和反省。从更为现实且深层次的角度看,整个社会普遍缺乏普适价值观的支撑,使得高尚的人活得太累,社会上“助人为乐”的善举甚至还会被讹诈,而那些丑恶的“聪明人”却往往比“高尚”的人活得更好、更加滋润。我们只好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从个人的角度说,违背个人良心、违反社会道德、甚至违法而未被发现的行为并不会给个人带来精神、名誉、地位、经济的直接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人生没有豁免权。如果教育能驯化本来具有私欲之人,使得他们在面对可为和不可为的选择时,坚信“头上三尺有神明”,在他们的内心总有这样的敬畏之心:违背良心、道德、法律的行为不是因为会被发现而不为,而是因为不可为而不为;内心总有准则约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则善莫大焉!

三、教育体系的工程规划

(一)教育层次体系的模型

教育层次体系的设计,应该结合不同的教育阶段,“自顶向下”地设计阶段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群、每门课程的内容体系等。结合图5.5的教育阶段划分和图5.6的教育阶段定位,本书对图5.2的层次模型进行细化,总结了教育的层次体系模型,如图5.7所示。

同类推荐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热门推荐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她说:“人生就是一场戏,快乐,悲伤,是因为太入戏,你我只是逢场做戏,何必太认真?”他说:“即使人生是一场戏,我愿意陪你快乐,悲伤,演出一部好戏,你是这部戏的女主角,那你的男主角就必须是我,如果你要让这部戏结束,我就要让这部戏结束的完美,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找到你,这辈子你注定是我的,我们俩必须在一起,,,,,,
  • 时空医师

    时空医师

    他由黑暗和光明属性的结合出来的怪胎,他是一个误吃神密果实的天才,他成为了神医的弟子,他拥有了大陆最顶尖天才的伙伴。但他仅仅是一位想拯救父母的孩子,仅仅是一个想守护队友的伙伴,仅仅是一位闻名大陆的时空医师。但是幕后的结果令这位医师不能接受…………
  • 格林复兴

    格林复兴

    神秘的格林家族真的如此简单?远方的迷雾森林中又隐藏着什么?隔海相望的中土大陆是否能揭开这诸多奥秘......一个无意穿越而来的地球人又会掀起什么样的腥风血雨......泰伦说,我只想知道这一切的真相。
  • 重生复仇:青梅,么么哒

    重生复仇:青梅,么么哒

    重生之人复仇归来!渣男,打!白莲花,打!竹马....来亲亲~~
  • 七块玉

    七块玉

    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被什么所改变。也许就是你走在街道上,不小心撞倒何人,不小心拾起某物,那时,命运的齿轮将会转动,当它停下之时,你便只有努力向前,冲破这人间的枷锁!我写的不是种马流,也不是废柴流,只是对于我们如果进入小说之后,我们的看法和情感的表达。一个真正的男人成长的日记,人生难磨,只有目标才能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一个获得了七块玉力量的男人,却放弃了获得她,赢了这个世界,输了她,他感到自己一无所有。
  • 无间枭雄

    无间枭雄

    天堂收留虔诚的逝者,地狱接引堕落的灵魂。天堂归上帝,地狱归我——顾天佑。无间地狱里走出的少年郎,机巧诡诈,冷酷铁血,长袖善舞,风流不羁,徘徊正邪之间,笑看风云变幻,终成一代枭雄。
  • 次元伏魔史

    次元伏魔史

    “当黑暗笼罩这颗星球,乾坤翻转,日月无光,甚至连星星都不敢抬头时,我会以全新的姿态站在你面前,不过,我希望你不要等我。”
  • 奶奶带我去捉鬼

    奶奶带我去捉鬼

    16岁那年的鬼节奶奶让我独自一个人去坟地给太爷爷“送灯”,结果在坟地我看见了两个女人在...
  • 鹿晗之所以爱上你

    鹿晗之所以爱上你

    她,慕容家千金小姐。他,鹿氏集团未来的继承人。当富家小姐褪去华丽外衣时。当高冷总裁收下心来只爱一个人时.....鹿晗,我本不该拥抱太过炽热的梦,比如明天,比如你。她叫慕容梓研,她是鹿晗用心爱过的女人。
  • 刁蛮公主的冷漠王子

    刁蛮公主的冷漠王子

    那年,她5岁;他6岁;并走到了一起,两年以后,小女孩出国了,小男孩依然等着他,小女孩出了车祸失去5以前的记忆,…………不知他们能够走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