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回放
题目:并没有结束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满分作文1
生命并没有结束
北京考生
三舅其实不是亲的,只是和妈妈同村同姓同辈份而已,在家排行老三,妈妈便让我喊他三舅。
三舅第一次来北京打工,我家就成了他的落脚点。第一次见他是在假期,印象特别深刻:五十多岁的样子,身材虽很高大,但和土不土洋不洋的小平头、贼亮亮细眯眯的小眼睛有些不大搭调,穿着还算体面,可黑黄黑黄的皮肤散发出的汗臭味或是泥土味或是火车厢味,实在让我望而却步、闻而息鼻。碍于面子,而且听妈妈说姥爷在老家时都是他给照顾的,我便到客厅礼节性地打个招呼,就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打招呼也没有喊他“三舅”,就是笑一下而已。
在卧室里仍然听得见他和爸爸的高谈阔论。其实也没有什么,无非是农田耕种都是机械化了,闲不住想来城里找点事做,自己什么活都干的,能吃苦之类地自报家门。因嗓门大,声音震得房子都有回声,我只得用高谈阔论来形容了。
吃午饭的时候,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现在农村可好了,诚挚地邀请爸妈和我有时间去农村玩。我暗想:农村好,干吗还跑到城市里来呢!饭间,他一个劲地喊爸妈“姐夫”“姐姐”,我心生纳闷,小声问妈妈才知道,他还不到四十岁。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我从他的话里得知,他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儿,在老家读书,成绩非常好,言谈间可见他的喜悦。当着我的面说别的女孩好,我自是没有心情听了,本也就没说几句话,匆匆吃完就回自己卧室了。
下午,他一出去就在一个工地上找到了活。爸爸劝他多考虑几家,先在我家住着,不急着上班。他不肯,说活还可以,能做,而且一个月上满工有一千多块呢!晚上,他就带着铺盖要去工地,妈妈挽留他在家里住,他憨厚地笑笑,说自己身上脏,在工地上住好些。妈妈嫌他见外。我听见了倒觉得他这一点倒是直爽、实在。
他就这样算是安顿下来了,也就真的一个月没有见他来过。
又见他,便是他拿了好多礼物过来,穿着刚洗的衣服,头发和胡须都刚刚理过,身上也好像用香皂刚刚泡过,还散发着那种淡淡的香皂味。礼物中有我一件,是让我有些吃惊的MP3。他一边解释一边又出示了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说乡下女儿肯定喜欢,现在城里孩子流行听这个,就买了两个,一个给我,一个寄回家去。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我虽已有一个,但这可是别人送的呢,我当然高兴地收下了。他也很开心,爸爸妈妈只得替我向他连连说谢谢。然而,我没有去想他每天做十二小时的工,一个月才挣一千元钱的辛苦。这是后来想到的,但却已经晚了。
一开学,我就把他给忘了。MP3虽然听着,但只记得里面的旋律,却没有细品旋律里面三舅的血汗和真诚!
就在昨天,我们都去了他的工地,但却是向他诀别。不过,最后一面是无缘再见的了,因为他——我的三舅的面部已模糊得无法辨认了!加班加点地做工的三舅从工地上高高的塔吊上摔了下来,摔得让我的心异常地疼痛!我想,那个还不知道的表妹的心也会异常地疼痛,因为他送的MP3一直是挂在心的位置。
我再叫的一声“三舅”,恐是他永远无法听见了。但我相信他将一直活在我的心中,他的生命并没有结束!
点评
本文是一篇形神俱佳的记叙文,极为感人!作者以诸多的细节详尽地描绘了三舅的外貌,并非常真实地记叙了他的高谈阔论。全文情节起伏跌宕,紧紧地牵动着读者的心:当三舅带着礼物来我家时,读者不由得和“我”一样吃了一惊;当他拿出MP3时,则是惊骇了!他一个月才一千元工资啊!当三舅发生意外时,怎一个心痛了得!文章抒情达意极为传神,悲剧的结局令人动容,更引人深思。
满分作文2
怀念并没有结束
北京考生
愈是感觉到它的珍贵,便愈是常怀念起它,就如我曾在胡同里的生活。
以前,我家住在一个小胡同里。那胡同里有很多人家,而且每家之间都离得很近,当时甚至有些反感这种拥挤而喧闹的生活,现在它却常常是我最酸楚的怀念。
早上,每当我还在与周公相会时,就会被后排早起的人给吵醒。“呀!大哥,这么早就出去啊!”“嗯,是啊,您起得也挺早啊,这是干什么去啊?”“我这不有点事,出去一下!”这样的对话一早晨能听到好几十遍。
中午,想睡会儿午觉,补上早晨的损失。可刚刚躺下,后排的人们又开起了茶会,谈得不亦乐乎,小到张三李四,大到国家主席,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他们的谈资。
晚上,即使已经入睡了,却还能突然被谁一声大嗓门吵醒,可能只是因为不知是谁家的衣服忘了收了,好心的人总是不嫌人烦似的。
半年前,我们搬了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谁都不认识,没有了那些烦人的吵闹声,自然也不用打招呼了。这样过了两个礼拜,心里觉得很美。
但是,心里忽然觉得空落落的,突然回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说真的,有些声音一旦缺少了,反而倍加珍贵。
比如,谁家电表要是快没钱了,外边就会有不止一次的敲窗声,提醒你快没钱了,催着你赶快去买电。这种声音对于因断电而来不及保存文档的我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每当哪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会满院子飘香。当然,东夹一筷子,西夹一筷子,是免不了的。更可贵的是那家人还会大方地把制作方法不厌其烦地絮絮叨叨地教给你,直到确信你也能拥有这套独特的烹饪技术为止。这种絮叨对于贪吃的我们这一家人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那天,走在路上,忽然,碰上一个以前的邻居,互相寒暄了几句,我于是更加怀念以前那个地方了,更加怀念那里的生活了。
其实,怀念也是一种向往。真的,无论到哪里,我们都应该去缔造这和谐的爱的生活!
点评
很多感情都是如此,总是在失去后才觉得弥足珍贵。本文就描写了这样一种情思,“我”本住在小胡同里,那时候“我”总是早早地被人们的说话声吵醒,晚上偶尔还会被热心人叫唤忘记收衣服的声音吵醒。然而当“我”搬到一个冷漠的谁都不认识的陌生环境,“我”并没有窃喜多久,因为“我”开始思念那个吵吵嚷嚷的所在。在那里,会有人来不断提醒你去交电费,这样就免除了被断电的可能;还有那一家菜大家共吃的温情!文章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满分作文3
初中生活并没有结束
北京考生
后天就要离开这座相处了三年的建筑,离开我的初中生活。
中考前的最后一天,大家的心都空落落的,谁也无心学习,有的同学早早地就把书本搬回家了,我们相互赠言,情意绵绵。记得三年前就是这么相互留言告别了六年的小学时代。大家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下几句话,没有说“再见”,于是大家就真的没有再见过面。三年后的今天,当一切又如原样发生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猜测,该不会又像三年前的那场告别一样,从此我们就真的不再见面了呢?
初一,倔强而单纯,每天老老实实地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捧着课本假装用功;初二,疯狂而自信,开始悄悄喜欢一些明星,开始注意那些长得帅气些的男生;初三,心事重重,多愁善感,开始写日记,也开始真正努力学习,偷偷地谋划将来上什么样的大学,并淡定地说以后一定去这儿那儿。
这么充实而精彩的三年,这么顽固而倔强的三年,这么温暖而难忘的三年,就这么过来了。
那些可贵的天真与单纯,我们都回不去了——那些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谈理想的日子,那些寻找阳光自己温暖自己的日子,那些冷得躲在被窝里发抖的日子,那些身在教室而心在校外的无奈的日子,那些待在一起就算天塌下来也得先疯一阵再说的日子,那些望着窗框勾勒出正方形天空而生出无边幻想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都是我怎么也保护不了的已经逝去的东西,都是三年来在我心中留下的记忆,和即将告别时不知从何说起的话题,它们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又一幕幕很快地就要远去了。
如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性格偏激、脾气古怪得不近人情的小丫头;如今,我已经不再是明知有过逆反却始终不肯承认过错的小丫头。我早已长成一个明是非、有理想的中学生。三年来,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的潮湿的日记,所有的眼泪与欢笑,所有的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都在这个繁盛而离散的日子,一起消失了。
再见,我的初中生涯!
点评
本文从多角度回顾了初中生活,表达了对初中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全文选材独特,语言精心雕琢,段落清晰,层次分明,表现了作者深厚的作文基本功。
满分作文4
责任并没有结束
北京考生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这是一句名言,似乎是英国的一个社会学家说的。
责任不是上帝馈赠给你的礼物。当你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责任便成为你无法推却的一种义务。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所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类的伟大。
19世纪末,一位家住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筹备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与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还是回答说:“是的,在法律上我是没责任的,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偿还一切。”他用39年的时间偿还了所有的“债务”,当他偿还最后一笔“债务”时,他感叹说“现在终于无债一身轻了”。虽然语气中透出无奈和辛酸,但他以他自己的行动为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责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退却了,逃避了,结果一事无成。相反,许多人承受了,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戴上了胜利的桂冠。
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我们感动于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天黑了,别的孩子早散了,可是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宁愿站着哭泣也不愿离开,因为他觉得他得尽自己的责任。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如果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成人们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也如那个站岗的孩子那么认真地对待,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变得何其美好。
愿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这个社会上,在自己的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责任,服务于社会,同时也谱写自己生命光辉灿烂的篇章。
点评
责任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不好回答的抽象的问题。本文围绕中心,选取弗兰克、游戏中的小孩的实例,很好地阐释了主题。“责任”在作者的笔下缓缓展开,其应有之义,亦步步深入。很强的思辨与清晰的逻辑贯穿全文,是本文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