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从这个人身上传播到那个人身上,一传十、十传百,其传播速度有时要比有形的病毒和细菌的传染还要快。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内务,表示自己将早到晚归,并针对员工上班迟到的问题制定了规则:以后谁迟到,就扣谁的奖金!可是偏偏在这一规定生效的第一天,董事长自己就迟到了。他一肚子无明火不知道朝谁发,恰好一名主管向他请示工作,董事长便把一肚子无明火朝主管发。主管带着一肚子火回到部门,秘书来请示问题,主管又把秘书当做了出气筒。秘书把一股恶劣情绪带回家,把儿子骂了一顿。儿子受了委屈,正好这时小猫在旁边撒娇,儿子便狠狠踢了小猫一脚。
这就是“踢猫效应”。当一个人的情绪达到某种临界点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传染给身边的人,如果这个情绪是好的,那么周围的人就会随之好起来,但如果这个情绪是坏的,那么这个“糟糕情绪”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大,最可恶的是,人的本性里就有种欺软怕硬的心理,所以就出现了故事中的“踢猫效应”。
如果你还觉得情绪只是你一个人的事,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情绪确实是一种“传染病”。你的正面情绪,如热情、开心等可带给人们同样的欢欣鼓舞;反之,你绷着一张脸或怒发冲冠,那受到影响的除了你自己的身心之外,还有无辜的他人。
现代心理学指出,在外界作用的刺激下,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表现能影响和感染别人。在一种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这就叫做情绪共鸣。
加利福尼亚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报告称,快乐可以传染,与快乐的人接触可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如果你认识的一个人快乐,你的快乐几率会提高15%。如果你朋友的朋友,或是配偶、兄弟姐妹的朋友快乐,那你快乐的几率会增加10%”。因此,为了让自己更快乐,我们还是多与快乐的人接触吧!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社会心理生理学家约翰·卡西波指出,人们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看到别人表达的情感,会引发自己产生相同的情绪,尽管你并未意识到在模仿对方的表情。这种情绪的鼓动、传递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际关系互动的顺利与否,便取决于这种情绪的协调。
越战初期,一个排的美国士兵在一处稻田与越军激战,这时,突然出现了6个和尚,他们排成一列走过田埂,毫不理会猛烈的炮火,十分镇定地一步步穿过战场。
美国兵大卫·布西回忆道:“这群和尚目不斜视地笔直走过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向他们射击。他们走过去以后,我突然觉得毫无战斗情绪,至少那一天是如此。其他人一定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大家不约而同停了下来,就这样休兵一天。”
这些和尚的处变不惊,竟浇熄了激战正酣的士兵的战火,这正显示了一个基本定理:情绪会互相感染。
心理学家说: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从这个人身上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而且传播速度相当的快。被传染者常常一触即发,越来越严重。有时“病毒”还会在传染者身上潜伏下来,到一定的时期重新爆发。这种坏情绪污染给人造成的身心伤害,绝不亚于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伙子听说有人在背后挤对他,就愤愤不平地去找人打架,路上走得口渴,便向路边的小屋主人要一杯水喝。主人热情好客,看他满头大汗,除了送水以外又递过来一条毛巾。小伙子谢过向屋外走,主人又追出来送给他一把伞让他遮阳。这个小伙子出门以后,心情豁然开朗,只走了几步就转头回家了。为什么?因为小屋主人的热情招待使他心里充满了感激,原来充斥在他心中愤愤不平的想法被冲淡了。可能连小屋的主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热情感染了小伙子,竟然避免了一场争斗。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坏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染给别人?事实上,情绪确实会通过你的姿态、表情、语言传达给对方一些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对方。明白了“情绪污染”的危害,你就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你的坏情绪传染给他人,如果这样去做了,相信你的生活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