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备受折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人们没有调整好心态去面对一切。这种观点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此,心态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知足者常乐”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对人们却有着重要意义。综观今日一些落马之人,探其缘由,“祸咎”概莫能出其“不知足”和“欲得”之外。贪婪的欲望使得春风得意的“能人”从马上倏然坠地,沦为阶下囚。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对待功名利禄?是削尖脑袋、不择手段去追名逐利,还是以淡然之心从容对待名利得失?其实很简单,就是知足者常乐,这是高情商者应具备的心态。
希腊哲学家克里安德在80高龄时依然精神矍烁,非常健壮,有人问他:“谁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克里安德斩钉截铁地说:“知足的人。”这句话恰与老子的“知足者富”的说法如出一辙。曾有人问当代美国最富有的石油大王史泰莱:“怎样才能致富?”这位石油大王不假思索地回答:“节约。”“谁比你更富有?”“知足的人。”
可见,人活着就要知足,不要欲望太多,要常常感到满足才能快乐常在。无休止的竞争,太大的贪心只会使人更累。人活着是要奋斗的,是需要目标的,但尽心了、努力了就不必在乎结果,以一颗平常的心来看等待一切。
从前,有一个很富但并不快乐的人,他觉得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他连私人生活都没有,整天就是围绕着工作转圈,别人都觉得他很成功,也很享受成功,但在他光芒的背后是一颗孤独的心,他的脾气慢慢变得很暴躁。日子长了,他实在忍不下去这种处处被工作剥削和压榨的生活了,决定到异乡去寻找使他快乐的生活。因为要去很远的地方,他随身带了很多财宝。
他走遍了名山大川,看遍了世间美景,吃遍了民俗小吃,但却依然感觉不到快乐。身上又背了那么多的金银财宝,让他提心吊胆,时刻充满着戒备心理,这样的感受与上班工作没有区别。他不断地寻找快乐,却无法走出烦躁、不满和失落的情绪。
有一天,他靠在一棵树下歇息。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向他走来。富人看着农夫快乐的样子,心想:“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啊!”于是,他向农夫讨教快乐的秘诀。
农夫笑着说:我没有秘诀,快乐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你把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了,说完,农夫唱着山歌继续走着,只留下恍然大悟的富人。
世间的财富、名利等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实际上非常少。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他从中获得的安乐究竟有多少呢?就像那些帝王一样,即使他拥有了天下所有的财产、人口,然而他一生享有的安乐,远远比不上一个知足少欲者修持一座世间禅定所得到的安乐。正如《八大人觉经》中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知足常乐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人获得满足和快乐并不那么困难,关键取决于人的精神状况。谁也不能保证一个百万富翁,就一定比一个乡村农民活得更幸福自在,关键在于谁能知足。知足与快乐相关,因为知足后心境才能平和,待人才能热情,微笑才能自然。虽然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能够享受生命的天伦之乐。这种人生境界是整日泡在荣华富贵之中,而又永远没有满足感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高情商的人往往了解“知足常乐”的真谛。知足常乐首先应表现为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欲望。只有有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作后盾,才能使人具有这样一种体味和感受,否则便成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翻版。古今中外,都提倡人们要“知足常乐”,因为这样做首先人们的心理上会得到满足,消除杂念、邪念和贪心,人们才会以一种饱满的精神投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以诚相待、和睦相处,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一片祥和安宁的氛围;人们“知足常乐”了,就能遏制不足不满的浮躁心理,铲除弱肉强食、以强欺弱的歪心邪念,培养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善良品质和情操,就能酝酿出一个和谐友善、充满阳光和爱的太平世界来。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是至理名言,与“知足者才能常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知足,你才能对金钱、物质、利益保持理性,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有“度”。只有知足,你才能“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在物欲横流、精神生活异彩纷呈,人们倡导创新、进取时,更要增强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而倡导知足常乐就如一剂良药,更是高明之举。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能保持平常心何其重要,平凡中足以见证伟大,而不少人因为守不住一种平凡,不甘于知足常乐,把自己本来美好的生活葬送了。然而,知足不是自满和自负,不是装饰,不是自谦,而是知荣辱、乐自然。知足的人即满足于自我的人,知足者能认识到无止境的欲望和痛苦,于是就干脆压抑一些无法实现的欲望,这样虽然看起来比较残忍,但却减少了更多的痛苦。
所以,不必埋怨人心的险恶、社会的不公、所得的太少,改变自己的心境吧,让自己变成一个高情商的人,因为在你的前方是永远捡不完的金子,且一块更比一块大,是永远爬不完的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那么,何不停下来欣赏自己的所得,这收获的快乐比苦苦地填补欲望的深渊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