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1400000040

第40章 高考要点(4)

例:2007年江苏卷《麦天》第16题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取答区间应该在这段描述的前后几段。文章中间部分这样的描述,如果要说明其作用,就应该抓住它和上下文的关系来分析。《麦天》中这段叙写在文中的作用有: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现代文阅读材料的内容较多,但其核心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归纳内容要点,这“内容”既可以是几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内容。“要点”即文章或段落层次包含的主要的、根本的内容和观点。概括中心思想,这“中心思想”,或称为义理、要旨、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基本观点或感情倾向。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1. 归纳和概括的总体思维技巧

(1) 从核心词句角度思考

如果分析、归纳和概括的具体内容是单句,注意从句子结构入手;如果是复句、句群,就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文段、全文,可以从标点入手,或从分层次入手,通过分析找出文中(或句中)的关键词句或核心词句,也就是能体现文段(语句)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词句,用文中现成的词句来概括,这样既准确又省力。

(2) 从结构、对应处思考

我们在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时,遇到抽象的内容如何阐发?关键在于紧扣内容,抓住概念的内涵,把它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这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力求准确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是注意分析句子、短语的结构关系,弄清楚它们前后的联系,并且理顺它们的关系。同时,应该注意分析它们的对应关系,注意与题目要求对应,依据对应关系,从原文中寻找相应语句,从而找出答案。

(3) 从标点、释句处思考

阐发抽象的内容,如果是一个词或短语,除了注意对应关系的词句外,还应注意那些修饰限制成分,这些成分往往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句子,应注意分析句子的语段,注意那些具有区别层次关系的标点符号,借助它们理清句子的层次关系;另外,还应特别留意那些释句,即起解释、补充说明作用的句子或变换角度加以说明,或用判断形式加以解释。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来找到答案。

(4) 从文体特点角度进行思考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素,说明文应注意其说明对象、特征,如果有多个对象,则注意相同点、相异点;记叙文,应注意记叙的对象,记叙的事情,通过记叙体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议论文体,应注意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 概括的原则:要点不能丢,语言要简练。

具体来说,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

(2) 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4) 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例:2008年江西卷第16题

“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解析: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梳理出本文的人和事。本文写到了两个伟人:孙中山先生和鲁迅先生;写到了“我”和一群小学生。叙述的事情主要是“我”对伟人的吊唁和一群小学生,尤其是那个微跛的孩子对伟人的吊唁。所以本文中“朦胧的敬慕”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迅先生;“我”瞻仰“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3.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应考虑五个方面

(1) 研究标题和头尾

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标题,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意思最精练的概括。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指明了方向。例如《松树的风格》中,“松树有什么风格?”“这些风格象征着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中心。

有些文章会在开头或结尾提示或暗含中心。

(2) 抓住主旨语句

主旨语句直接揭示作品的中心意思,具有极大的概括力。例如《琐忆》一文有这样两句:“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两句是全文的主旨句,可依据这两句,从鲁迅对敌能憎、对友能爱这两个方面来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

主旨句,有的完整,有的不够完整,阅读时要留心区分。记叙文中的议论部分,往往和主旨相关,阅读时应多加留意。

(3) 综合段落大意

下面是《雄关赋》的感情脉络分析:思慕雄关(儿时被雄关激发的爱国主义激情)→眼见雄关(雄伟的气势、险要的地形激发着怀古爱国的激情)→联想雄关(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是任何现代化武器都攻不破的真正的雄关)。“思慕雄关”为“眼见雄关”铺垫,“眼见雄关”为“联想雄关”(心中雄关)铺垫,由此可知文章的重点不在歌颂山川景物,而在抒发热爱祖国之情,表达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4) 分析主要的人或事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侧重抓人物形象。例如:阅读《祝福》,留意祥林嫂从初来鲁镇的“两颊却还是红的”到后来“仿佛是木刻似的”的变化,到最后悲惨地死去,就可以知道《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精神摧残,揭示了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以记事为主的文章,应侧重于分析事件蕴涵的本质意义。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通过记叙抢救中毒民工的经过,歌颂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 联系作品背景

作品是社会的反映,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作品,只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反映的是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当时,工人运动逐渐开展,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反动的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的压抑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极力维护沙皇帝国的统治,仇视一切的新鲜事物。了解了这个背景(小说的最后一节也暗示了这个背景)就能够明白,小说正是通过对别里科夫这个卫道士的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害怕变革、死心塌地地维护专制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

总之,概括中心思想,从标题、头尾入手,方便易行,要注意其与全文是否一致;以主旨语句定格,要注意其概括力是否包容全文内容;用综合段意方法,稳定可靠,要注意其综合得是否全面准确,用分析主要人事方法,循理成章,要注意其与主要人事所体现的意义是否切合;联系背景提炼中心思想,要注意其与写作目的是否相符。

(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是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文学类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其思想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主旨。论述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社科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较显豁、明确,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包括首括句和尾括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但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还有一些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些就须下一番分析概括的功夫。

1.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作者在某一句、某一段或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

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例:2008年湖北卷第17题

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

解析:仔细阅读文章第⑤自然段会发现这一段中有一个中心句,“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而这个题目要求答案不能超过20个字,所以对这句话提取要点、概括归纳为“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2) 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

“某一内容”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理。这类试题出现得比较多,一般要求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例:2006年北京卷《天坛之美》第1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 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 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 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解析:A项“对上天的挑战”一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项“节省占地面积”有误;C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项“敬慕上苍”的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天坛建筑追寻的原则,在第3段最后一句更是一语道破,故D项为正确答案。

(3) 比较观点的异同。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例:2008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第18题

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解析:原文有这么一个句子“《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它明确表明了《水浒》作者的观点——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

原文又说“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所以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2.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具体方法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材料及阐述过程来传达的,因此归纳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看法、倾向。

(1) 把握文体特点。

记叙文中,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陈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议论文中,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大都是通过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同为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作者观点态度的表现方法也不尽相同。散文语句多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因而作者的观点比较含蓄,只有通过对事件、人物、意境的深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

(2)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就可以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了。

(3) 抓住文章的显性因素。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点睛之笔,人物、景物的描绘,主要的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重要的标点符号等。

(4) 联系写作背景、写作目的。

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获得。

(五)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1. 由此及彼的,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能力,是一种创新与创造能力的要求。

合理的推断,其前提是准确地把握“已知”,即真正地把握原文的精髓。另外,要对原文推断问题的思路有清楚的理解。推断能力包括:

(1) 对词意的推断

即通过上下文表述的内容,推断没有注解、没有见过的词的意义,如《背影》一文中的“赋闲”一词的意义,不必查字典,根据上文即可推断其为“失业、一时无业”的意思。

(2) 对句意的推断

如对言外之意的推断,对相关句、相反句的推断,等等。

(3) 对观点的推断

如某观点是否就是某说法的另一种表述,某观点是否与某观点一致,某事物是否属于某观点的范围,某观点是否与某观点相左,等等。由此观点推断另外的观点,这种推断,往往是文意的延伸。

例:2008年四川卷第7题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同类推荐
  • 激发青少年科学发明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科学发明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

    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

    本书精选北美中小学课本中的标准课文,涵盖的学科广泛,包括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生物、化学、体育等等。藉此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美式教育的精髓。我们试图让你真正“浸入”到纯正的英语环境中,实现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完美结合,充分调动自己无意识记忆的潜在能力,让英语学习不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一句话作文到日积月累的日记、感想和随笔的文集,记录了其18年来自由行走的生命轨迹,包括“发现自我”“聆听自然”“诗路花语”“触摸美丽”等十二章,内容没有泛泛而谈的学习秘诀或捷径,有的仅是作者在成长路上的感悟与思考。
  • 课本上读不到的化学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化学故事

    五颜六色的石头、臭臭的煤气、会冒泡的可乐……我们身边这些好玩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化学知识。本书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化学世界,让你知道为什么“银子”比金子还贵,为什么小狗受伤了舔舔就能好,为什么刚盖好的房顶要浇水,为什么萤火虫能“发光”,为什么煎药要用瓦罐……这些妙趣横生的化学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爱上化学、学会化学。
  •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本书分为绪论、动物检验检疫和植物检验检疫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动物检验检疫概述;动物检验检疫技术;肉品检验检疫技术;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植物检验检疫技术等。本书可供食品质量与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和植物保护专业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有关人员参考及培训用书。
热门推荐
  • 醉眼看人

    醉眼看人

    主角有特殊身份吗?——没有!主角有异能吗?——没有!特长总有吧——能喝!这算什么特长?——喝醉了艳遇!
  • 凤啸凰鸣

    凤啸凰鸣

    人界突临怪事齐发,原是上古圣兽——凤、凰、鸾带众禽代表亲临人界。然,事出有因,不知圣兽来此何事。
  • 亡灵归来

    亡灵归来

    当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或是家人,以重生的面目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去接纳和相处呢?
  • 火影随行笔记

    火影随行笔记

    阴谋悄然而至,随之起舞的是水无月的再度复兴。
  • tfboys之我们的约定

    tfboys之我们的约定

    这是紫夏冰璇的第二本小说了,本来呢这本小说是写现言的,但是冰璇想尝试写一下古言,所以各位读者不喜勿喷噢,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的第一本小说《TFBOYS我们的青春给了你》,谢谢O(∩_∩)O
  • 半世烟尘,半生忧伤

    半世烟尘,半生忧伤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只是它们只在被某些事情给激励了才出来,它们覆盖在人的情绪中,使他们做出一些事情来使自己得到快感,但这些人会后悔吗?
  • 狂神魔尊

    狂神魔尊

    万古轮回破碎,跌落凡尘。纨绔恶少得轮回碎片,一梦入万古,执宰三千界。梦醒之后,这个大纨绔发飙了。诸天万界颂我道,漫天神魔尊我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落影成殇

    落影成殇

    苏落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这个好友自己从未见过,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苏落发现原来他只是……
  • 无尚真仙

    无尚真仙

    “这世上可有仙?”“有,至高无上,我就是仙,但我恨仙。”“为什么恨?”“没有为什么?恨就是恨。”说着,他便转身离开。
  • 英雄联盟之背景故事

    英雄联盟之背景故事

    话说我们住的这一方世界本是混沌一片,不知何时,有界外盘古者从洪荒宇宙中来。盘古开天辟地,引来洪荒宇宙灵气,形成适合人类居住的世界。在灵气滋养下诞生了众多生灵,天有飞禽,地有走兽,水有游鱼。这些生灵不断繁衍,进而多有交集,交集已久则生隙,进而争斗不断。第一次大战,以龙凤为首的飞禽失败,龙凤两族遁走,走兽占据灵气之地。天空南北极塌陷十万里,女娲神炼石一百零八天。大地破碎为四块,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为了防止恶性的兽族破坏这方世界,女娲造了身体羸弱的人类来统治这方世界,天地之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