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考查对象大多是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可运用结构分析法,即从句子结构入手,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例: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这个比谁都感到为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
“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A. (他的一生)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 (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 (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
D. (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解析:结合全文看,这句话说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被人埋葬了。”而这句话的修饰语“偶尔被发现”“不为人知”“不留姓名”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一样,所以C是正确的。
(2) 理解句子相关的含义
所谓“相关含义”,是指有些句子的含义,在句子本身的范围内是很难寻找到正确的或者是完整的解释,必须考虑到这个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如果是起总结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找相关信息;如果句子在文中起具体的描写、陈述、支撑作用,那么就应该从观点句、总括句中寻求相关信息。
例:2007年江西卷第7题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 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 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 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解析:这是个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这个句子要重点把握“永远”“精神家园”在文中概括的具体内容。“永远”在文中物指以往至21世纪,文章强调:“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精神家园”在文中特指精神场所、文化传承、精神享受和精神生活内容。结合本文内容看,A、B、D三项是对本句话概括内容的正确理解,而C项“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过宽,“将永远存在”在文中没有依据。
(3) 理解句子的隐含义
社科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比较讲究文采,因此,委婉含蓄深刻幽默的句子在这类文章和作品中出现得比较多。这类句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表义上不是直白的。命题者就会选取这样的句子来检测考生理解句子隐含义的能力。
例:2004年福建卷第18题
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解析:作者把书比作“遗民”,赋予“时间之摧残”以借代意义,结合上下文,发掘这些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是做好本题的有效途径。答案示例:“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和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分析综合
(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信息”,就科学类文章而言,是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以及对它们的解释与阐述,它可以是事实、理论,也可以是观点、设想;或代表某些信息的符号、数据、图形等。
所谓“筛选”,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即根据题目的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次存主,挑选出符合考题要求的语言材料。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综合、归纳,使之符合考题的要求。
1. 文中信息的表现形式:
(1) 同一信息
文章中不同的说法,表示完全一样的信息,就是同一信息。如,2001年全国高考卷《铜奔马正名》一文中“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即表明下面的意思:对铜奔马的其他命名都没有“直截了当”地体现其重要特点,这些命名都不可取。
文章中举某例(一例或数例),例子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也属于同一关系的信息。文章中举某名言或诗句(一句或数句),它(它们)恰恰都说明某一个问题,当然也属于同一关系的信息。
(2) 遥远信息
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同一观点的地方可能相距较远;或者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并不聚在一处,阅读中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如,问《药》所描写的故事起止时间,居然没有人立刻能回答。这恐怕说明不少同学不善于拉近遥远信息。小说开头“秋天的后半夜……”,结尾段“这一年的清明格外寒冷……”,两个信息拉近,恰好半年左右。仅仅半年,就发生了“华夏”的悲剧!
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社会和文学类文章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重点之一。
(3) 隐蔽信息
文章中有些信息是明摆着的,叫做“明示信息”。有些则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题、题记、文中的括号内、落款、后记、注解中,等等。在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可能隐蔽着重要的信息,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漏掉。这也是我们阅读文章应该注意的,同样是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命题重点之一。
(4) 潜在信息
“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例如,《铜奔马正名》一文的开头:“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这几句话就隐含着下面这些意思:为具有这样“身份”的文物命名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要有根据,切合其特点,又要文雅,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据云”即表示对当时的命名不认可,“无奈之下”,即表明很多人对此命名并不认可。这些语句都没有明示,但其隐含意义加起来却能表明为“铜奔马”命名问题的重要性和急切性。
由此看来,隐含信息常常隐含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之中,不善于挖掘将滑掉重要的信息。正因为如此,考查也常常在此处命题。
(5) 分散信息
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的是另一个问题。阅读中,应该学会将分散的信息组合,或分类组合。高考命题往往有“下面几句都能说明××的一项是……”,就是考查这方面的能力。
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应掌握以下八种基本方法:(1) 词语摄要法。
论述类文本中有一些词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对某个事物的感情倾向,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阅读时应准确辨别、筛选。
(2) 寻章摘句法。
检索性筛选除把握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总分句、照应句、抒情句之外,还要理解内涵较丰富,表达上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3) 对比排除法
能否将思维凝聚在有关信息上是筛选的关键。做选择题时,可以对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文句,然后通过对比进行筛选。
(4) 抽绎整合法。
在阅读材料中,对有些概念的阐释散见于全文中,显得比较琐碎零散。因此在解题时,需要我们综合抽取、转换、加工、整合。
(5) 追溯中心法。
阅读中出现的一系列材料究竟说明什么,证明什么,表达什么,文中常有一些提纲挈领的中心句、主旨句、议论句、过渡句、抒情句等,抓住这些关键句,往往就能抓住材料的要旨。
(6) 结构提示法。
有些阅读材料,有较明显的语言标志显示文章的结构,而由这些语言标志领起的内容,一般都是较重要的信息。
(7) 深掘隐义法。
作者有时为了某种需要,故意不直言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用象征、双关、比喻等修辞格,或采用婉曲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对于这些材料或语句,不仅要理解字面的信息,还要挖掘其隐含的信息,即聆听弦外之音、解读言外之意。
(8) 揣意自答法。
对文中只有大量的信息而找不到现成答案的简答题,不防揣摩文意,自己组织语言作答。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题时分三步走:高考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主要采用选择题和表述题两种形式。一般来说,社科文采用的是选择题,而文学类文章采用的是表述题。不管是哪种题型,解题时我们首先要根据试题的指令,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然后从相关部位中筛选并整合出有效信息,淘汰无效信息。
(1) 社科类文章
①是“读”——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快速阅读全文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全文的主旨。
②是“找”——明确信息检索区间。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文段。在这一环节,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掌握筛选的标准,看题目涉及的是局部还是全部的信息,是就某一局部知识的筛选整合还是全方位多角度同层次的筛选整合。尤其是对于“定向判断筛选”题,首先要明确其信息检索区间,其次要明确筛选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关键。
例:2007年福建高考卷第1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政府应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强大的市场力量逼迫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高能耗与低能效相叠加,使能源环境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说目前这一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带有客观必然性,那么,能源低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不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就不能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十一五《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
面对能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一种重要措施。但面对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极其复杂状况,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法规、技术标准、经济激励等措施,通过市场起作用,着重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是一种经济行为;要实现节能目标,要素价格和环境监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
依据文意,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的一项是
A. 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强度。
B. 实现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C. 通过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实现节能目标。
D. 政府的政策通过市场起作用,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
解析:从题干可知,本题的信息检索区间是“全文”,定向筛选的标准是“节能环保”措施。解答这类试题,要紧扣“节能环保”措施,把选项与原文信息仔细比较,得出结论。A、C、D三项都江堰市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且都属于“节能环保”的措施。B项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是十一五提出的未来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目标。
③是“比”——对照辨析异同。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比较,求同求异。在这一环节,要注意命题者设置选项的方法是摘引还是提炼重组等。
例:2007年福建卷第2题(原文见上)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经济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的低效率是必须改变的。
B.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必须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
C. 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在复杂状况下,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D.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带来了经济驱动力,促进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